閩中三年游擊戰爭

閩中三年游擊戰爭

閩中三年游擊戰爭是指公元1934年1月~1937年8月發生在福建閩中地區(閩中游擊區)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鬥爭。

基本介紹

  • 名稱:閩中三年游擊戰爭
  • 地點福建閩中地區
  • 時間:1934年1月~1937年8月
  • 參戰方:國共兩黨
基本介紹,歷史講解,

基本介紹

閩中游擊區是在非蘇區和沒有正規紅軍部隊參戰的條件下,完全由地方黨組織領導的游擊隊在與國民黨軍隊浴血奮戰中開創出來的一塊獨立游擊區,處在國民黨福建當局嚴密控制的地區,鬥爭是極為艱苦和殘酷的。

歷史講解

1934年1月,十九路軍 “閩變”失敗後,國民黨政府加強對福建的統治。同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遭國民黨憲兵破壞,市委書記陳之樞、委員練文瀾等人被捕叛變。由於叛徒出賣,莆仙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一些黨的主要幹部被捕後也成為可恥的叛徒。但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並不能使所有共產黨員屈服,以潘濤為首的一批堅定的共產黨員堅持開展反叛鬥爭。
正當革命處於危難之際,中共福州市委常委王於潔從福州轉移回莆田繼續領導鬥爭,1934年9月,在莆田靈川西厝村重建中共莆田中心縣委,王於潔任縣委書記,游擊隊也進行整編,任命鄭金照為游擊隊長,潘濤為政委,並決定到國民黨統治勢力薄弱的常太開闢新的活動據點。
1935年4月,王於潔獲悉黃孝敏劉突軍在福清開展游擊活動時,便立即與他們取得聯繫。同年5月,兩個中心縣委領導人在福清樟溪召開聯席會議,決定成立中共閩中特委,王於潔任特委書記,統一領導福清長樂莆田仙遊永泰等閩中各縣的鬥爭,福清和莆田兩支游擊隊統一整編為閩中工農游擊隊第一支隊和第二支隊。
兩支游擊隊經過整頓改編後,在閩中特委統一領導下,以各自游擊根據地為依託,進一步在敵後開展機動靈活的游擊活動。劉突軍率第一支隊相繼奔襲莆田大洋田賦處,繳獲長短槍8支;進攻閩侯大義鄉民團,繳獲長短槍20餘支;占領閩侯縣滬嶼鎮,繳獲長短槍20餘支,並破倉分糧接濟貧苦民眾;在福清相思嶺何村橋成功伏擊了國民黨運鈔車,抓獲福建省銀行副總經理韓疆士、大田縣縣長薩桓等國民黨政界要員7人,繳獲短槍11支及一部分金銀和現鈔,造成極大的革命影響。與此同時,第二支隊也積極開展武裝鬥爭,先後突襲國民黨常太區區長;襲擊馬口鋪田賦徵收處,鎮壓了民憤較大的鋪差韓覲侯;攻打廣業外坑惡霸兼民團頭子范少京的住處等。游擊隊通過打土豪、攻民團、殺惡霸,互相配合,彼此呼應,有效地箝制和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擴大了閩中工農游擊隊的影響。
游擊隊頻頻主動出擊,使敵人大為震驚,多次調動兵力對游擊根據地進行“清剿”。第一支隊在國民黨重兵“清剿”下,於1936年5月跳出包圍圈,轉移到常太根據地併入第二支隊,繼續開展游擊鬥爭。但在國民黨軍“清鄉”式的瘋狂“清剿”下,閩中游擊隊被迫轉移到莆永邊國民黨統治薄弱地區開闢新區,堅持鬥爭。
閩中游擊隊依靠廣大人民民眾的支持,克服艱難險阻,與敵周旋,粉碎敵人的“清剿”,保存了游擊武裝力量,鞏固了游擊根據地。在三年游擊戰爭時期,閩中黨組織率領游擊隊先後開闢了以常太外坑、漈川、金竹坑為中心的莆仙邊游擊根據地,以羅漢里為中心的福永邊游擊根據地和以山溪、寧里、旗插安為中心的莆永邊游擊根據地,游擊區域從莆田、福清一直影響擴大到仙遊、永泰、閩侯、惠安等縣,成為南方八省十五塊游擊區之一。
1936年底,閩中特委與中共南臨委接上組織關係。閩中特委根據時局的變化和南臨委的指示精神,決定實行戰略轉變,不再提“反蔣”口號,主動停止對國民黨的軍事行動。但由於叛徒告密,1937年2月,閩中特委5位主要領導人王於潔黃孝敏余長鉞潘濤陳炳奎相繼被捕殺害。唯一倖存的特委委員劉突軍立即召開幹部緊急會議,決定成立中共閩中工委,接替特委領導。
中共閩中工委為了顧全大局,合作抗日,以忍辱負重的態度,主動敦促國民黨地方當局停止內戰、共同禦敵,並把閩中工農游擊隊改編為中華人民抗日救國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為奔赴前線抗日作準備。1937年8月,閩中國共兩黨經過多輪談判,達成合作抗日協定。至此,閩中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終於度過了艱難困苦的三年游擊戰爭,所開創的英雄業績將永遠彪炳在中國人民革命的光輝史冊上。
1988年12月27日,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楊尚昆批示同意把閩中作為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一塊獨立游擊區。至此,由於歷史原因而被長期遺漏的閩中游擊區終於得以確認,恢復了歷史的本來面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