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閩南(閩粵邊)紅軍建立於1932年4月,當時在原有游擊隊的基礎上成立了閩南紅軍獨立第三團,團長馮異飛,共700餘人。1935年4月,閩南紅三團一個排與潮澄饒的紅三大隊合併改編為閩粵邊支隊,不久改稱閩粵邊獨立營,營長盧勝,編為兩個連,共200多人,直屬於閩粵邊特委。同時在廈門工委領導下的閩南工農紅軍游擊第二、第三支隊在安南永根據地活動,後來併入閩南紅三團。
發展歷程
1935年11月,中共中央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併吞華北及蔣介石出賣華北出賣中國的宣言》,蘇維埃中央政府、中革軍委發表《抗日救國宣言》,標誌著中共中央“抗日討蔣”政策的確立。為了獲取中間勢力以及民眾支持,對抗國民政府的“清剿”,福建各紅軍游擊隊也喊出了抗日的口號,並進行了整編,改變了番號。閩南紅軍游擊隊整編為中國人民紅軍閩南抗日支隊,各縣獨立營編為第一支隊、閩南紅三團編為第二支隊、潮澄饒第一、二中隊編為第五支隊。特委還利用當地民眾的抗日情緒,將當地一些民團、壯丁隊組織為脫產的漳州人民抗日義勇軍,總指揮何浚,共六百餘人。
1937年2月,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接受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全國範圍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中共中央在8月發布《關於南方各游擊區域工作的指示》,指出各游擊隊可經談判後改變番號與編制,未談好前可自動改變番號為抗日義勇軍等。日軍開始轟炸金門、廈門,福建局勢空前緊張,這也促使了福建地方當局與紅軍武裝進行和談。1937年春,中共南方臨時工作委員會指示閩粵邊特委:中共中央已將“抗日反蔣”口號改為“聯蔣抗日”、“以求國共合作”,要求閩粵邊特委改變宣傳口號,紅軍和游擊隊停止游擊活動並改番號為民族自衛軍或抗日討賊軍,在抗日行動中受粵軍指揮。閩南黨組織開始與粵軍一五七師進行和談,和談期間閩南紅三團改稱閩粵邊人民游擊縱隊,司令員何鳴,共1000餘人。6月,閩粵邊特委與粵軍一五七師合作抗日問題達成協定,規定“紅軍一、三支隊和抗日義勇軍改為國民革命軍,受一五七師指揮”。1937年7月1日,閩南抗日游擊隊各支隊在平和小溪接受點編,改番號為福建省保全獨立大隊,共五600人,大隊長何鳴,隸屬於粵軍第一五七師。
盧溝橋事變後,保全獨立大隊按照一五七師的命令開赴漳浦,準備奔赴抗日前線。7月16日,一五七師以點名發餉和整訓通知大隊集中於漳浦大操場,後派兵包圍並將大隊全部繳械,共繳長槍300多支,短槍200多支,200多名指戰員被監禁。製造了“漳浦事件”。當天晚上,近百名幹部戰士逃出,到達漳浦清泉岩重建紅三團,下編一個連,盧勝任團長。1937年10月,重建的紅三團改番號為閩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第三支隊,發展到300餘人。鑒於“漳浦事件”的教訓,中共中央於10月1日發出關於南方紅軍游擊隊集中改編方針的電文,強調“原則上不拒絕集中,但須由中央派人傳達方針,國民黨不得插入任何人”。並批評了游擊隊相關領導人“似還更不明白不應無條件集中而應保持南方戰略支點的原則”。
1937年10月,中共中央與國民黨政府達成協定,決定將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陸軍新編第四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隨後正式頒布改編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的命令。12月下旬,新四軍軍部在漢口成立,以葉挺為軍長。項英為副軍長。1938年1月,新四軍軍部命令閩西、閩南、閩贛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2月,閩西各紅軍游擊隊、閩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第三支隊和汀瑞抗日支隊相繼到達龍巖白土進行改編。二支隊司令部成立,張鼎丞任司令員,下轄第三團,團長黃火星,全團1400餘人;第四團,團長盧勝,全團1300餘人。3月1日,二支隊離開白土,北上皖南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