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發病機制不太清楚。寒冷是其誘發因素。吸菸與本病的發生、病情進展、症狀惡化、復發、預後密切相關,戒菸後症狀可以得到緩解。可能是因為菸鹼有收縮血管的作用,或對菸草的某些成分發生變態反應。其他的因素有遺傳因素、性激素、血漿因子異常和高凝狀態、免疫狀態紊亂、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受損等。
臨床表現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多發於寒冷季節,以20~40歲男性多見;主要累及下肢,尤其是左下肢靜脈,以侵犯足背、跖、脛動脈多見。患者多有受冷、潮濕、嗜煙、外傷等病史。
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多發於老年人(50歲以上)。
因血管痙攣、血栓形成,導致管腔狹窄和閉塞,並引起供血不足或缺血而產生臨床症狀。根據疾病發展過程,臨床分為三期。
1.一期局部缺血期
患者有雷諾現象,初起患肢有疲勞、寒冷等感覺,皮膚出現一過性或持續的蒼白、發紺,麻木、刺痛、灼熱感。患肢上舉時蒼白,下垂時膚色變紅。患者間歇性跛行,每行走一段路程後覺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脹疼痛感而出現跛行,休息片刻後症狀緩解或消失,再行走同樣或較短距離時,患肢酸脹疼痛出現。隨著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部分患者小腿出現遊走性紅硬條索(遊走性血栓性淺
靜脈炎)。
2.二期營養障礙期
隨著間歇性跛行的行走距離日益縮短,最終出現在靜息狀態下患肢持續性疼痛,稱為靜息痛。尤以夜間疼痛劇烈。若合併神經炎,疼痛範圍擴大,呈電擊狀疼痛,病人往往取彎腰屈膝而坐,肢體懸垂床邊而臥,以緩解疼痛。患足肌肉明顯萎縮,皮膚乾燥,汗毛脫落,趾甲增厚,且生長緩慢。
3.三期組織壞死期
若動脈管腔完全閉塞,組織供血停止,則肢端發生乾性壞疽,指/趾尖或甲周發黑、乾癟,隨後發展成潰瘍或壞疽。壞死的指/趾端自行脫落,形成經久不愈的潰瘍。合併感染時,則紅腫明顯,患足劇烈疼痛,全身發熱,轉為濕性壞疽。
檢查
肢體超聲多普勤、血流圖、甲皺微循環、動脈造影及血脂、血糖等檢查,可以明確診斷,有助於鑑別診斷,了解病情嚴重程度。
診斷
年輕吸菸患者有肢體缺血症狀,尚存在:膕窩以下動脈閉塞,無近端動脈疾病;存在或有淺表性遊走性血栓性
靜脈炎的症狀或病史;上肢靜脈受累;無
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即可確診。
鑑別診斷
治療
1.藥物治療
①血管擴張劑;②抗凝劑;③血小板抗聚劑;④改善微循環的藥物;⑤前列腺素E1;⑥止痛劑;⑦血管內皮生長因子;⑧糖皮質激素效果不肯定,主要在急性期短期使用;⑨合併感染時使用敏感抗生素。
2.手術治療
①腰交感神經切除術;②動脈旁路術;③動靜脈轉流術;④動脈血栓剝離術;⑤截肢術:晚期潰瘍不愈,壞疽無法控制者,可採用截肢術。
預防
患者要保暖,避免外傷,戒菸,早期進行適當運動鍛鍊,以促進側支循環建立,緩解症狀,保存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