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有萬里客》是魏晉曹植創作的樂府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門有萬里客
- 年代:魏晉
- 作者:曹植
- 體裁:樂府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門有萬里客,問君何鄉人。
褰裳起從之①,果得心所親②。
挽裳對我泣,太息前自陳③。
行行將復行,去去適西秦⑤。
作品注釋
①褰(qiān)裳:提起衣服。
②心所親:心中所喜悅的友人。
③太息:同“嘆息”。
④朔方:漢郡名稱。在今內蒙古及寧夏一帶。
⑤適:到。
作品譯文
門前有客人從遠方萬里而來,問我是哪裡人。
我提起衣服去尋訪,果然找見了自己心中所喜悅的友人。
他見到我很激動,挽著衣衫對我哭泣。
嘆息之後他便對我陳述起自己的經歷。
他本來自朔方,
但從北邊遷徙到了南方吳越,
今天已是吳越之人了。
但這遷徙的日子還沒有結束,
他還在不斷遷徙,這次是要遷去西邊的秦國了。
如此頻繁的遷徙,究竟哪裡才是自己的定所呢?
作品賞析
全詩共十句,前四句寫門前有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詩人問他:“你是什麼地方的人?”而這位“萬里客”並沒有立即答覆詩人。相反,我們從下面“褰裳”二句,可以體會到,這位“萬里客”避而不談,掉頭回去,因而不得不令詩人提起衣服的前裳,跟蹤追逐,詩人的這一行動,果然成功了。這位“萬里客”,令他從心裡感受到詩人就是他萬里尋覓的親人。這就曲折而生動地寫出了詩人和“萬里客”思想漸趨融洽的過程,也反映出當時環境的險惡,如果所遇非人,稍有失言,便有殺身之禍。《三國志.陳思王傳》云:“文帝即王位,誅丁儀、丁廙並其男口。植與諸侯並就國,黃初二年,監國謁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有司請治罪,帝以太后故,貶爵安鄉侯,其年改封鄄城侯。”由此可知,曹植的一舉一動都有人監視。“褰裳起從之”就從側面地描繪出“萬里客”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中,欲言而不敢言,欲接而不敢接近的矛盾心理。
五、六二句,深一層描寫“萬里客”,踏破鐵鞋、萬里逢知己的激動心情,他先是“挽裳對我泣”,而後,終於壓抑不住內心的悲憤,對知己的詩人“太息前自陳。”
最後四句,是寫“萬里客”對詩人的陳述:“本是朔方士,今為吳越民。行行將復行,去去適西秦。”四句中連用三處地名——朔方(今內蒙古一代)、吳(今江蘇和浙江一帶)、西秦(今陝西和甘肅交界處)。以照應首句,大筆勾勒出萬里客的行程,中間插入“行行”、“去去”兩個重疊詞,前者為平聲,後者為仄聲,平仄相間,使得詩歌格律構成對仗,富於高低起伏的音樂美,寫出了“萬里客”行蹤匆匆、四處漂泊的苦楚。
總觀全詩,純是客觀的記敘。在賓主、虛實的關係處理上也頗有匠心。“萬里客”在詩中是主,而“我”則是賓。詩人的筆墨主要集中於對四處漂泊“萬里客”的形象描寫上,而“我”則作為“賓”來映襯,沒有喧賓奪主。另外,“萬里客”四處飄零之告是實寫,而曹植自己因封地時常改換、因被監視而感到抑鬱寡歡的精神痛苦,在詩中是虛寫。這種虛實相間的寫法,使得詩含蓄且有韻味,令人回味無窮。
作者簡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東陽武,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