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校史發展,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校訓,校徽,所獲榮譽,學校領導,
校史發展
1950年,長春市中醫進修學校成立。
1962年,吉林省衛生幹部學校併入學校。
2000年,吉林省職工醫科大學和長春中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併入學校。
2002年,長春中醫藥大學淨月校區一期工程勝利竣工,學校主體遷入淨月校區。
2003年,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十一五”期間,吉林省唯一一所獲得博士授予權的學校,同時也是全國行業唯一一所獲得博士授權的學校。
2004年,學校成為省屬重點高校。
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成績。
2006年,獲教育部批准,長春中醫學院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同年,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8年,學校與省政府共建吉林省人參科學研究院,人參研究水平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為打造吉林省千億元人參產值,推動健康產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2009年,中醫學、中藥學兩個一級學科在全國具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位居第7名、第9名;中醫學、中藥學成為博士後流動站,是2009年全國中醫藥院校中唯一一所獲批建設單位。
2012年,學校獲得了“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標誌著學校躋身於國家中西部高校百強行列。
2013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7年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2018年10月24日從長春中醫藥大學獲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把該校作為重點支持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於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共建長春中醫藥大學的意見》,長春中醫藥大學跨入“省局共建”高校行列。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臨床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針灸推拿學院、人文管理學院、基礎醫學院6個學院。18個本科專業。
臨床醫學院: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臨床醫學
藥學院:中藥學、中藥製藥、藥學、藥學(臨床藥學)、製藥工程、藥物製劑、生物製藥、中藥學(學制4年)
針灸推拿學院:針灸推拿學、康復治療學、針灸推拿學(學制5年)
護理學院:護理學、護理學(英語)
人文管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衛生監督)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3月,教職工1155人,其中專任教師697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57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279人,博士生導師53人,碩士生導師299人。獲評國醫大師2人,獲得白求恩獎章1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9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2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8人。
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團隊 2007
推拿基礎教學團隊 2008
中藥學實驗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2009
針推實訓教學團隊 2010
基礎醫學課程教學團隊 2010
中藥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學團隊 2011
護理學基礎教學團隊 2011
中醫內科教學團隊 2012
中醫骨傷科教學團隊 2012
護理學院實訓中心教學團隊 2013
推拿學教學團隊 2014
製藥工程卓越工程師教學團隊 2014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3月,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後創新工作站1個。擁有吉林省重中之重學科2個,“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學科3個,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19個。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9個):中醫骨傷學、中醫肺病學 、中藥藥理學、針灸學、藥用動物學、中醫心病學、推拿學、醫腦病學、內經學
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0個):方劑學、中藥分析學、中醫康復學、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兒科學、中醫內分泌病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醫肛腸病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護理學
省教育廳重點學科(3個):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中藥學、護理學
博士後流動站:中醫學、中藥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3月,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品牌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主編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4部,主編國家級“十二五”行業規劃教材45部。入選國家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十一五”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中醫學、護理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製藥工程、公共事業管理
“十二五”省級特色專業: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製藥工程、藥學、藥物製劑、護理學、公共事業管理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藥學實驗教學中心
教學成果
截至2013年,學校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12部。在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3月,有52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平台,“十二五”期間,承擔了國家973項目、國家重大藥物創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重大重點科技項目84項,取得了163項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47項科技成果實現了轉化。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國家發改委——長白山道地藥材產業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發改委——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吉林)基地
國家發改委——長春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醫藥中試平台
教育部——中藥有效成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中藥化學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中藥分析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中藥藥理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中藥藥理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中藥動物藥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中風病破血化瘀重點研究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藥用動物可持續發展利用重點研究室
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人參科學研究院
吉林省科技廳——中藥有效成分研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吉林省科技廳——醫藥中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吉林省科技廳——中韓傳統醫藥研發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吉林省科技廳——吉林省中藥生物大分子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發改委——北藥產業化關鍵技術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發改委——吉林省現代中藥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08年至2013年,學校共爭取到各級縱向科研項目581項(包括國家級課題49項,省部級課題138項),其中,主持國家“973”項目2項、國家科技重大項目、攻關和支撐項目2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8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大基礎研究項目7項,省科技廳項目75項,獲科研契約總經費8076.39萬元。獲各級科技獎勵81項,其中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8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7項,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針灸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7月,學校圖書館收藏各類圖書126萬餘冊,其中,紙質圖書76萬餘冊,電子圖書50萬餘冊,期刊2719種。所藏包括明清和民國時期抄本、精刻本、拓本等近3萬冊(件),其中醫書15000餘冊,善本古籍1352冊。學校研究人員精選一批珍、善、孤本,整理勒編成一套醫學叢書《春湖醫珍》,所含八種分別為《集驗良方》、《醫林一致》、《古今醫學捷要六書》、《養生類要》、《婦科冰鑒》、《馬氏庭訓》、《金匱要略廣注》、《醫易經傳匯通》。其中《集驗良方》是康熙四十九年曹雪芹家藏精抄本。購置了中國知網全文資料庫、萬方資料庫、維普資料庫、EBSCO西文資料庫、中國中醫藥資料庫檢索系統、超星讀秀、超星電子圖書、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等23種數字資源,形成了實體資源與網路虛擬資源相結合的電子文獻資源體系。
期刊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創刊於1985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廳主管,長春中醫藥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類科技期刊。設有理論研討、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臨證經驗、臨床報導、現代醫學、方藥研究、綜述、文獻研究等欄目。2007年8月,榮獲首屆吉林省高校科學研究促進獎;2009年10月,榮獲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同年,榮獲吉林省一級期刊;同年,在中國醫學期刊影響因子表(2009)中名列第8位。
文化傳統
校訓
校訓石正面為著名書法家姚俊卿先生手書校訓“啟古納今,厚德精術”八個字。
| 校訓銘文 長白山麓 淨月潭浦 分鑣並軌 博碩通途 肇錫嘉名 岐黃學府 治學立訓 蘊玉出璞 砥礪名節 忠信敬篤 問道長沙 溯源靈素 博採眾長 探驪得珠
|
校徽
| 校徽為圓形,內設五邊形圖案,取祖國傳統哲學“天地圓融”、“五行生剋制化”的辨證思想,寓意事業圓滿和師生員工團結。校名由中、英兩種文字組成,“1958”標誌建校年代。“天鵝”圖案為漢語拼音字頭組成的“吉林”,說明地域、省份。 圖案中的“橄欖枝”、"盾牌"表示平安、祥和之意,昭示衛生事業預防為主的方針和護佑健康、生命的使命“銀蛇”為中國衛生組織標誌,表示學校專業性質和人才培養方向。 校徽主色調由“紅”、“黃”、“藍”三原色構成,取純正、高潔、輝煌意蘊。
|
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學校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校長 | |
黨委副書記 | |
副校長 | 陳長寶、冷向陽、高文義 |
紀委書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