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白旗(鑲白)

鑲白旗

鑲白一般指本詞條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是84個整佐領,兵丁2.6萬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鑲白旗
  • 外文名:Xiangbaiqi
  • 位置: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
  • 類型:清代八旗之一
  • 建立時間: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
  • 朝代:清朝
  • 滅亡時間:民國
  • 民族:滿族
八旗信息,八旗,滿洲八旗,形成原因,軍事,佐領詳表,

八旗信息

八旗

:清朝的八旗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其中滿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體是騎兵,他們的普通士兵分為三個等級,馬兵,戰兵和守兵,軍餉依次降低。
鑲白旗

滿洲八旗

共有鑲黃正黃,正白,正紅,鑲白鑲紅,正藍,鑲藍八個部分。請注意上面的順序,並不是隨意寫的,而是滿洲八旗的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另外一種排法是分左右翼,左翼鑲黃,正白,正藍,鑲白,右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這在老瀋陽城區的八旗駐防圖上非常清楚,地位高的北方是正白,正藍旗,西方是正黃、鑲白旗,東方是正紅,鑲紅旗,南方是鑲黃、鑲藍旗

形成原因

這種排法和滿洲八旗的形成有關,清太祖努爾哈赤最早憑父親遺留的13付鎧甲起兵,征服家鄉周圍的滿族部落建立了一旗部隊(黑旗),後來又接收了鄰近的一大批部落組成新的一旗(紅旗),努爾哈赤將自己原有的部隊(黑旗)交給兄弟舒爾哈齊,自己統帥新建的一旗(黃旗),以後他收編了實力曾經很大的滿族哈達部,哈達部很大,不能編入原來兩旗,所以另建了第三旗(白旗),白旗旗主(成為貝勒或王)是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以後由於權力鬥爭,舒爾哈齊和褚英先後被殺,白旗被一分為三:正藍旗(21個牛錄,這個數字全是滿族牛錄,以下同),旗主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子莽古爾泰,他以兇猛著稱,皇太極曾以莽古爾泰殺死自己的母親來說明他的殘暴。正白旗(18個牛錄),旗主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鑲白旗(15個牛錄),旗主是褚英長子杜度。黑旗被一分為三:正紅旗(25個牛錄),旗主是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鑲紅旗(26個牛錄),旗主是代善長子岳托鑲藍旗(33個牛錄),旗主是舒爾哈齊的兒子阿敏,他被皇太極殺掉後旗主改為舒爾哈齊的兒子濟爾哈朗;努爾哈赤自己統帥的黃旗也分為二旗:正黃(45個牛錄)和鑲黃旗(20個牛錄),開始努爾哈赤自己親統兩黃旗,晚年將親統兩黃旗的大部分分授同母的三個幼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每人15個牛錄,其餘自己統帥作為親軍,他有個明確的指示:阿濟格是鑲黃旗旗主,多鐸是正黃旗旗主,將來自己死後,自己統帥的親軍全給多鐸,但將另賜一旗給多爾袞。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他明確立多爾袞作繼承人的公開宣示。

軍事

因為這種分配方案使得同母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所統帥的力量占有很大的優勢。沒有一個其他兄弟可以和他們相比。但這種溺愛可不好玩,它也使其他兄弟(努爾哈赤有十六個兒子)團結起來反對同母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此時多爾袞和多鐸一個9歲,一個8歲,哪裡是驍勇善戰,兇狠殘暴的哥哥和侄子的對手。努爾哈赤去世時,他已經將鑲白旗旗主杜度調到鑲紅旗,準備以此旗給多爾袞。
鑲白旗
努爾哈赤剛死,兒子們就開始爭奪皇位。由於前述的原因,同母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失敗,母親被殺,多爾袞沒有得到皇位,但保住了自己的15個牛錄,並依附在兄長阿濟格的旗下,反而是實力倒數第二的正白旗旗主皇太極當上了皇帝,而且皇太極趁機占有了鑲白旗,以自己的兒子豪格作了旗主,為了當皇帝名正言順,將正白和鑲白旗改名為正黃和鑲黃旗,說他改領正黃和鑲黃旗是不正確的,原來的正黃和鑲黃旗各有上司,他無法奪過來,別的旗主也不會同意。不但不能奪,皇太極還當眾發誓不能隨便沒收其它旗主的部下牛錄,即使旗主有罪被罰交出部下牛錄,交出的牛錄也只能在本旗內分配給其他領旗貝勒
前面的敘述已經提到這時的正黃和鑲黃旗是實力最小的兩旗。所以皇太極還不能南面稱尊,為所欲為。為了壯大實力,壓住強橫的兄弟們,雄才大略的皇太極不但沒有殺掉同母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反而極力拉攏這三個小兄弟,因為他們統領的正白和鑲白旗(原來的正黃和鑲黃旗)實力強大,尤其多鐸繼承了父親的親軍之後,成為實力最大的正白旗主,但他只是一個11歲的孩子。以後皇太極採用計策先後殺掉了鑲藍旗主阿敏和正藍旗主是莽古爾泰,吞併了正藍旗,將正藍旗和自己的正黃旗混編後再一分為二,組成新的正黃和鑲黃旗,由自己親自統帥,從中還分出一部分牛錄實力給自己的兒子豪格壯大實力,豪格的鑲黃旗被改名為正藍旗,改動的結果還是新的鑲黃旗實力最小。為了鞏固地位,皇太極對正白和鑲白旗採用分化的辦法,先是廢掉年長戰功高的阿濟格旗主地位,用14歲的少年多爾袞作鑲白旗主,當多爾袞和多鐸長大成人後,又找岔子將正白和鑲白旗混編,以多爾袞作正白旗主,多鐸作鑲白旗主。但這時由於歷史的淵源,正白和鑲白旗還是比較團結的,而且實力是八旗的第2和第1位,多鐸統轄的牛錄太多,他到那一旗,該旗就是八旗的最大一旗,皇太極死時,正是他的家天下計畫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他和他的兒子豪格一共有117個牛錄,是八旗的第一大勢力,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則有98個牛錄是是八旗的第二大勢力,老代善(他兒子岳托已死,所以代善轄兩紅旗)和濟爾哈朗則有96個牛錄是八旗的中間勢力。

佐領詳表

《光緒會典事例》:佐領成分,宗室一、覺羅一、蒙古四、滿洲七十八。 鑲白旗滿洲都統第一參領所屬十六佐領:
佐 領 族屬 編立年代 佐領性質開創佐領人 主要姓氏 人丁來源
第一佐領 覺羅 世管佐領覺羅永開 覺羅氏 和洛噶山
第二佐領 滿洲 康熙13年 公中佐領胡什塔 本旗諸姓 各佐領余丁
第三佐領 覺羅 康熙9年 世管佐領覺羅白奇 覺羅氏 和洛噶山
四佐領 蒙古 國初 公中佐領 昂噶/科爾坤 巴岳特諸姓 巴岳特
第五佐領 蒙古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西圖 巴岳特諸姓 巴岳特
第六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馬爾圖 扎庫塔氏 和格通邑
第七佐領 滿洲 康熙12年 世管佐領華善 吳蘇瓦爾喀
第八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木森 吳蘇氏 烏喇
第九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紀布喀達 吳蘇氏 瓦爾喀
第十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烏光 吳蘇氏 瓦爾喀
第十一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紀布喀達 吳蘇氏 烏喇
第十二佐領 滿洲 國初 公中佐領備德/尼堪 烏喇那拉氏 松阿里烏喇
第十三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郎格 文都氏 訥殷
第十四佐領 滿洲 康熙34年 世管佐領鄂海 文都氏 訥殷
第十五佐領 滿洲 康熙9年 世管佐領素爾泰 魯布里氏 瓦爾吉城
第十六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公中佐領杭奇 魯布里氏 瓦爾吉城
鑲白旗滿洲都統第二參領所屬十七佐領:
佐 領 族屬 編立年代 佐領性質開創佐領人 主要姓氏 人丁來源
第一佐領 覺羅 國初 世管佐領覺羅巴哈覺羅氏 和洛噶山
第二佐領 覺羅 康熙23年 族中承襲胡什塔 覺羅氏 和洛噶山
第三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多鼐 瓜爾佳氏 烏喇
四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官柱 瓜爾佳氏 烏喇
第五佐領 滿洲 天聰9年 世管佐領伊成格/碩對 富察氏 額宜湖/薩齊庫
第六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哈寧阿 富察氏 額宜湖/薩齊庫
第七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碩色 富察氏 額宜湖/薩齊庫
第八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長柱 烏喇納喇氏 烏喇
第九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查爾海 烏喇納喇氏 烏喇
第十佐領 滿洲 順治8年 公中佐領阿哈尼堪 哈達納喇氏 哈達等地
第十一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瓜拉 他塔拉氏 查昆漠
第十二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敦達理 郭爾羅斯氏 沾河
第十三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朱瑪喇 畢魯氏 葉赫/虎爾哈
第十四佐領 滿洲 國初 族中承襲鄂內 富察氏 扎庫塔博爾村
第十五佐領 滿洲 康熙34年 世管佐領蘇拜 富察氏 扎庫塔博爾村
第十六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布蘭代 瓜爾佳氏 嘉穆湖/蘇完
第十七佐領 滿洲 國初 公中佐領胡什布 本旗諸姓
註:第十二佐領原隸肅親王之包衣佐領。第十六佐領系從何洛會佐領分出。
鑲白旗滿洲都統第三參領所屬十七佐領
佐 領 族屬 編立年代 佐領性質開創佐領人 主要姓氏 人丁來源
第一佐領 宗室 世管佐領烏立 愛新覺羅氏 滿洲、包衣各佐領余丁
第二佐領 滿洲 康熙34年 公中佐領那親 索綽羅氏 烏喇
第三佐領 滿洲 康熙13年 族中承襲塞塞赫 富察氏 訥殷
四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喀爾喀馬 富察氏 訥殷
第五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保住 富察氏 訥殷
第六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布哈圖 郭爾羅氏 占河
第七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馬進 郭爾羅氏 占河
第八佐領 滿洲 世管佐領哈三 郭爾羅氏 占河
第九佐領 滿洲 族中承襲寧柱 郭爾羅氏 占河
第十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常舒 郭爾羅氏 占河
第十一佐領滿洲 族中承襲吉思哈 郭爾羅氏 占河
第十二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蘇巴海 哈達納喇氏 哈達
第十三佐領滿洲 世管佐領誠格 哈達納喇氏 哈達
第十四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拜楚喀 扎庫塔氏 薩齊庫
第十五佐領 滿洲 雍正元年 世管佐領馬林 扎庫塔氏 薩齊庫
第十六佐領 滿洲 康熙13年 公中佐領色思赫 書舒三佐領人丁
第十七佐領 滿洲 國初 族中承襲瓦珠 瓜爾佳氏 瓦爾喀
註:第二佐領系羅必達佐領余丁。
鑲白旗滿洲都統四參領所屬十七佐領:
佐 領 族屬 編立年代 佐領性質開創佐領人 主要姓氏 人丁來源
第一佐領 滿洲 康熙6年 世管佐領哲黑 瓜爾佳氏 蘇完
第二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席拉納 瓜爾佳氏 蘇完
第三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色爾敏 瓜爾佳氏 蘇完
四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舒賽 兆佳氏 胡布
第五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索禮 兆佳氏 胡布察
第六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喀爾喀馬 富察氏 長白山/雞林
第七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圖克善 富察氏 長白山/雞林
第八佐領 滿洲 康熙8年 世管佐領關岱 富察氏 長白山/雞林
第九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胡沙琥 富察氏 長白山/雞林
第十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漫羆 戴佳氏 杭間、訥殷
第十一佐領 滿洲 康熙8年 世管佐領石圖 富察氏 杭間、訥殷
第十二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鄂爾和達 戴佳氏 杭間、訥殷
第十三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塔海 伊爾根覺羅氏 長白山察爾吉
第十四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董阿賴 蒙郭氏 烏喇
第十五佐領 滿洲 康熙33年 世管佐領巴哈拉 蒙郭氏 烏喇
第十六佐領 滿洲 康熙11年 世管佐領拖興 烏蘇氏 訥殷
第十七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代孟阿 烏蘇氏 訥殷
鑲白旗滿洲都統第五參領所屬十七佐領:
佐 領 族屬 編立年代 佐領性質開創佐領人 主要姓氏 人丁來源
第一佐領 滿洲 公中佐領伊常阿 本旗諸姓 能格等四佐領余丁
第二佐領 滿洲 勛舊佐領吳丹 瓜爾佳氏 蘇完
第三佐領 滿洲 公中佐領七十 瓜爾佳氏 蘇完
第四佐領 滿洲 國初 勛舊佐領宜蓀 瓜爾佳氏 蘇完
第五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勛舊佐領常德 瓜爾佳氏 蘇完
第六佐領 滿洲 國初 互管佐領張山/楊善 瓜爾佳氏 嘉穆湖/蘇完
第七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鄂奇 瓜爾佳氏 嘉穆湖/蘇完
第八佐領 蒙古 國初 勛舊佐領圖薩 察哈爾
第九佐領 蒙古 康熙34年 勛舊佐領明泰 察哈爾
第十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 圖爾坤桓占 章佳氏 費雅郎阿
第十一佐領 滿洲 康熙23年 世管佐領桑海 章佳氏 費雅郎阿
第十二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塞卜根 伊爾根覺羅氏 佳渾
第十三佐領 滿洲 康熙33年 世管佐領馬克素 伊爾根覺羅氏 佳渾
第十四佐領 滿洲 順治元年 世管佐領艾松武 葉赫納喇氏 葉赫
第十五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雅爾納 西林覺羅氏 尼馬禪
第十六佐領滿洲 公中佐領博通額 滿洲諸姓 覺和托五佐領余丁
第十七佐領 滿洲 國初 世管佐領胡克特克 寧古塔氏 烏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