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土礦物成因

沉積型鋁土礦石的結構構造類型、形成作用和形成階段見表。從表中可以看出沉積鋁土礦床的成因是很複雜的,而不同成因的礦石結構構造是多樣的,其形成作用與階段又是多種的。以大家意見分歧較多的碎屑狀構造及豆角狀構造來說,就不能一刀切,因為它並非某一階段、某一作用所成,而是多階段、多種作用形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鋁土礦物成因
  • 外文名:Alumina mineral genesis
  • 成因:成因是很複雜的
  • 構造:碎屑狀構造及豆角狀構造
  • 注意事項:不能一刀切
  • 特點:並非某一階段、某一作用所成
結構,階段變化,注意事項,

結構

碎屑狀構造在鋁土礦中分布最廣,無論在野外和鏡下都可大量見到。有來自陸源,也有來自盆地內由波浪、風暴、濁流等作用形成的內碎屑,有的則為成岩後生階段物質的重結晶和相互交代形成的假碎屑,有的是次生岩溶碎屑和斷層碎屑(岩溶鋁土礦內很明顯)。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以內碎屑含量最多,假碎屑、次生岩溶周、斷層碎屑三者之和要比陸源碎屑多。而所有的化學岩也都有不少的碎屑結構構造,但它們一般不是陸源碎屑。因此,把全部沉積鋁土礦或岩溶鋁土礦定為機械沉積成因是不全面的;另外,在研究重力、風暴、濁流沉積時,也必須排除礦物的重結晶、交代和轉化的因素。

階段變化

豆鮞狀構造中的豆鮞粒形狀,從正球形-橢球形-凸鏡體形,個別可至餅狀,這與其形成階段和所受壓力的壓縮量有關。據筆者的初步統計,其壓縮量同生沉積階段〉成岩階段〉古風化殼階段〉後生階段,而不是一刀切地統統形成於成岩階段(巴杜西,1982),或統統形成於紅土化階段(廖士范,1959)。再如豆緬粒的外圈呈未封閉狀,還有在豆鮞校內見硬水鋁石與黃鐵礦共生,充分說明這種豆角粒並非形成於氧化環境的紅土化階段,而是形成於還原環境的成岩階段。端粒在岩溶鋁土礦或沉積鋁土礦中較多,而豆粒在紅土型鋁土礦中較多,它們有明顯的區別。在任何一個沉積型鋁土礦床中,礦石的結構構造無論在垂直方向或在水平方向上不會是單一的或清一色的,而總是變化著的(劉長著等,1989)。

注意事項

總之,礦石的結構構造是其成因的反映,但是同一個結構構造也可以是不同的成因所形成的。也就是說,僅從礦石的結構構造本身來推測其成因是不夠的,有的至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例如碎屑結構構造全是機械沉積的(布申斯基,1975)、豆角構造都是成岩階段形成的(Bardossy,1982)、豆角構造都是如上上化的結果(廖士范,1986)等。因此,十分有必要把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如成因礦物學、結晶序數及有序度、晶胞參數、氧同位素組成以及痕量元索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