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硬水鋁石礦石反浮選的新進展鋁是地殼中豐富程度為第三的元素,是文明社會中最常使用的金屬元素之一。由於鋁合金具有高度的耐腐蝕性和良好的機械強度/ 質量比,因此被廣泛用作飛機、建築物、機器部件、飲料罐和食品包裝的主要結構材料。目前,鋁土礦是氧化鋁/ 鋁生產的主要原料。中國已知的鋁土礦儲量約為23億t ,居世界第五位。與其他加工鋁土礦的國家不同,中國鋁土礦礦石98 %以上有硬水鋁石存在的特點,含有約80 %的硬水鋁石。中國鋁土礦中的脈石礦物主要是高嶺石、葉蠟石和伊利石,其餘是少量的鈦和鐵雜質。這些脈石礦物經常以細粒浸染的包體形式存在。中國硬水鋁石礦石一個不理想的特點是低鋁矽比,典型的範圍為4~6 。
眾所周知,Al2O3與SiO2質量比大於10 的高品級鋁土礦能直接用拜耳法處理,而對於Al2O3與SiO2質量比低於8 的低品級硬水鋁石鋁土礦,可使用燒結法或燒結與拜耳法聯合的方法。燒結法能耗很大,環境不友好,氧化鋁生產成本高。因此,迫切需要採用低費用的物理分選工藝以提高中國硬水鋁石礦石的Al2O3與SiO2的質量比,以便能直接使用拜耳法工藝處理。
由於中國豐富的硬水鋁石鋁土礦資源在經濟上的重要性,因此對開發浮選- 拜耳法進行了深入研究。作為一種基於表面潤濕性的分離技術,浮選有較高的通用性,尤其適於細粒分選,因此被選擇作為硬水鋁石礦石潛在的物理富集方法。早期研究的努力開發出了一些直接浮選硬水鋁石而脫除矽酸鹽礦物的新螯合捕收劑。例如使用一種稱為RL的新型陰離子捕收劑浮出硬水鋁石,回收率超過90 % ,而鋁矽酸鹽礦物被無機抑制劑抑制,從而使浮選精礦中鋁矽比大於11。這裡的直接浮選工藝與通常抑制礦石中的主要組分而浮出次要組分(自然疏水煤的浮選例外) 的一般意義的浮選實踐相悖。在所述的直接浮選工藝中,需要消耗大量捕收劑來浮出約80 %的給礦物料,從而使作業費用非常高。此外,吸附於精礦上的捕收劑還被帶入了拜耳法中。精礦中帶入的捕收劑對拜耳法的影響雖仍不清楚,但肯定需要關注,出於這種原因,用直接浮選提高硬水鋁石的鋁矽比通常不被工業部門所接受。
成分
硬水鋁石廣泛分布於
鋁土礦和
紅土及某些岩石中。硬水鋁石可用作
耐火材料,也可用來提煉鋁。鋁的氧化物礦物。白色或淡灰色,堅硬,具玻璃光澤。在
剛玉砂中與
剛玉伴生,並廣泛分布於紅土、鋁土礦及鋁質黏土中。大量產於
匈牙利、
南非、法國、美國阿肯色州和密蘇里州。硬水鋁石與
軟水鋁石成同質二象(即化學成分相同,但
晶體結構不同)。它不含氫氧基,但含有與
氧原子呈二次配位的
氫陽離子。
礦物學
包括硬水鋁石(Al2O3·H2O) 、高嶺石(Al4〔Si4O10〕(OH)8) 、葉蠟石(Al2〔Si4O10〕(OH) 2 ) 和伊利石( K1 - x (H2O) xAl2〔AlSi3O10〕(OH) 2 - x ( H2O)x)的所有主要組分均含有鋁,這就為選擇性浮選提供了機會。然而,有價礦物硬水鋁石沒有太高的鋁含量,也沒有與脈石黏土礦物差別太大的晶體結構。
在礦物學方面,硬水鋁石是一種雙鏈結構,而所有的黏土礦物則都是層狀結構。硬水鋁石由六方緊密堆積的氧層與充填了2/3八面體間隙位置的鋁原子組成。每個所占據的八面體與鄰近的鋁八面體共享四個邊,並在C 軸方向形成雙鏈,這些單元通過共享的頂端氧原子連在一起,鋁原子以形成八面體帶的方式占據層之間的八面體配位位置。黏土礦物中,高嶺石是二層結構的鋁矽酸鹽,這兩個層是通過公共的氧原子共價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層狀結構的重複單元,八面體氫氧化鋁的羥基離子和四面體矽酸鹽的氧原子之間的氫鏈使兩層重複單元聚於一起。葉蠟石則是一種三層鋁矽酸鹽,它是由四面體矽酸鹽的兩層之間夾層結構的一個八面體鋁氫氧化物層組成,而且這種三層是由公共的氧原子共價結合而成,形成一個三層夾層結構,這些夾層結構則由相對弱的范德華力聚集在一起。伊利石具有與葉蠟石類似的晶體結構,也是一種三層矽酸鹽。然而,在伊利石中,隨著水對晶格氫氧化物取代程度的變化,Al3+類質同象取代了四面體矽酸鹽的一些晶格Si4+ ,這些補償離子通常是鉀,它橋鍵連結了兩個鄰近的夾層結構,在這種情況下層間力為離子性質。磨礦時,硬水鋁石沿結合最弱的晶面破裂,破碎破壞了離子/ 共價的Al-O鍵,導致生成一個離子性質的不飽和殘留鍵的表面。對於層結構的黏土礦物,破碎使粒子沿弱結合的基面裂開。
捕收劑
由於硬水鋁石與鋁矽酸鹽黏土礦物在表面破裂鍵方面存在明顯差別,因此,細磨的礦物粒子呈現明顯不同的表面電荷特性,它可以相應的等電點(iep)加以表征。對硬水鋁石而言,得到的典型iep為pH6.4 ,此數值大大高於高嶺石、伊利石和葉蠟石各自的3.6 、2.8 和2.4 的iep 值。這三種鋁矽酸鹽黏土礦物的Zeta電位隨pH的變化呈現類似規律。從理論上說,不同的iep 值表明,從硬水鋁石中反浮選鋁矽酸鹽黏土礦物可以在pH 4~6用陽離子捕收劑進行,此時硬水鋁石荷正電,而黏土礦物荷負電。使用一種典型的陽離子捕收劑十二烷基胺(DDA) 進行了三種鋁矽酸鹽黏土單礦物的浮選試驗。結果表明,在懸浮液pH低於5時,DDA能有效浮出葉蠟石和高嶺石,與之相比,伊利石的可浮性相對較低(即使在pH2也低於60%) ,且在pH 高於3.5 時顯著下降。例如在pH7進行浮選時,葉蠟石、高嶺石和伊利石的回收率只分別為45 %、40 %和10 %。在這樣低的回收率下,尤其是對伊利石,用所提出的反浮選分離方法並不能使浮選尾礦(即硬水鋁石精礦) 的鋁矽比提高到預期的10以上。紅外光譜分析吸附的捕收劑特性指出,捕收劑是通過物理靜電吸引方式吸附在這些礦物上。
分散/抑制劑
發現了對這些黏土礦物的一種強捕收劑後,對硬水鋁石礦石反浮選的第二個要求是尋找一種對硬水鋁石的抑制劑,而且也可作為一種分散劑。由於從理論分析可知,需要對硬水鋁石進行分散,否則它將與細粒黏土礦物產出雜凝聚,從而導致明顯的機械夾帶和較差的泡沫質量。業已發現,DDA在從pH4~10的寬範圍內能有效浮出硬水鋁石,預計DN12也有類似性能,這就為硬水鋁石礦石的反浮選提供了機遇。因此進行了一些努力來試驗無機多磷酸鹽作為硬水鋁石潛在的分散劑/ 抑制劑。
選擇多磷酸鹽作為有潛力的抑制劑是基於在硫化礦和氧化礦浮選中磷酸鹽作為有效的分散劑和抑制劑的已知經驗。光譜研究表明,磷酸根陰離子與暴露的表面金屬離子的配合作用是金屬硫化物和氧化物浮選中聚磷酸鹽的主要抑制和分散機理。在硬水鋁石和高嶺石浮選的抑制研究中,發現用DDA作捕收劑浮選硬水鋁石時,六偏磷酸鈉( (NaPO3) 6 ,簡稱SHMP) 是最有效的抑制劑。在不同的SHMP濃度下DDA浮選硬水鋁石和高嶺石的回收率與pH的關係,在所試驗的全部pH範圍內,連續提高SHMP的加入量便抑制了硬水鋁石的回收。
雖然在硬水鋁石礦石的反浮選中無機磷酸鹽對抑制硬水鋁石表現出某種程度的選擇性,但高嶺石的可浮性相則對較低,因此下一步的努力集中於聚合的有機抑制劑上。天然穀物澱粉作為硫化物和氧化物的抑制劑,尤其是在鐵礦石和磷酸鹽礦石的反浮選中,已進行了深入研究,因此可以預計,在其基本的D-葡萄糖結構單元中具有大量親水的-OH基團的多糖大分子,可能是含有相當數量活性鋁位置的硬水鋁石良好的抑制劑,遺憾的是,未改性的澱粉僅對硬水鋁石和高嶺石浮選產生不大的抑制。通過考察羥肟酸鹽與過渡金屬的螯合性質認為,經改性的具有羥肟酸的澱粉可能為硬水鋁石礦石反浮選時從黏土礦物中選擇性抑制硬水鋁石提供了機會。
反浮選分離
套用上述研究所得到的基礎知識,使用中國河南省的硬水鋁石試樣進行了反浮選分離試驗。給礦試樣進行了分析,從一個鋁矽比5.7 的給礦,反浮選產出精礦, 氧化鋁回收率為86 % ,鋁矽比為10.6 ,這種精礦適於作為拜耳法的原料。
在中國全國重點基礎研究和開發計畫的資金支持下,中國中南大學胡教授領導下的研究組成功地研究了硬水鋁石礦石的反浮選工藝,分選指標達到了用陰離子捕收劑直接浮選硬水鋁石的同等水平。
一般而言,硬水鋁石比鋁矽酸鹽黏土礦物硬度大得多。在同時碎磨時,黏土礦物先於硬水鋁石破裂,因此,黏土礦物在相對短的磨礦期後就已解離,有利於從硬水鋁石中反浮選這些黏土礦物。未浮出的礦漿流中粗粒級的硬水鋁石有利於過濾和降低濾餅的水分含量,此外,粗磨還使細磨中常有的機械夾帶和礦泥覆蓋減到最小。在反浮選中,只有不到總給礦量20%的次要黏土礦物被浮出,因此所需的捕收劑用量比正浮選工藝低,此外,在反浮選中不需要起泡劑,因為陽離子捕收劑具有起泡能力,這樣就簡化了工藝控制。更重要的是,從反浮選中獲得的硬水鋁石精礦不含有機捕收劑和起泡劑,因此消除了在隨後的拜耳法工藝中除去有機物這種不希望的措施。
總結
中國硬水鋁石礦石反浮選技術研究的最新進展,最明顯的進步是在捕收劑或抑制劑與黏土礦物和硬水鋁石作用方面加深了認識。這種基本認識促成了設計新的浮選黏土捕收劑和硬水鋁石的選擇性抑制劑。這種反浮選技術包括用改性的絮凝劑提高黏土礦物可浮性而抑制硬水鋁石,並已證實能象硬水鋁石正浮選一樣有效,這種反浮選能使中國的硬水鋁石鋁土礦礦石提高到鋁矽比大於10且氧化鋁回收率大於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