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結構,歷史,象徵,古同安標誌銅魚池景觀修復工程接近尾聲,地理位置,
結構
據傳朱熹始名“銅魚”時,還留下了“銅魚水深,朱紫成林”讖語,意思是如果科舉那年銅魚池水深,那么當年同安肯定會出進士。因而銅魚池成為封建科舉時代士子“全視銅魚顯晦以卜盛衰”之處。因為有這樣的傳說,所以城名銅魚城,門為銅魚門,橋名銅魚橋,館名銅魚館。
銀城作為同安縣城的別稱早已為許多市民所熟悉,但知道它另一個別稱“銅魚城”的人並不多。“銅魚城”這個名字來源於同安南門橋頭的三塊大石頭。這三塊大石頭,形似魚,顏如銅,是古同安文明的象徵。歷史上,這三尾銅魚一度深埋地下70年,2009年,重新建造的銅魚池景觀與市民見面。如今,銅魚池已成為展示同安古城風采的標誌。
歷史
相傳朱熹讖曰“銅魚水深,朱紫成林”,故歷代地方官員對保護“銅魚”十分重視,明、清以來先後六次修復。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知縣李春芳開清池顯出石魚三尾,石珠一顆,同時修蓋銅魚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同安縣令朱奇珍(長沙舉人)重新疏浚銅魚池,並立碑作記。碑記云:“石以魚名何?肖形也;魚以銅名何?肖色也;名之者誰?紫陽夫子也。”清乾隆二年(1737年)知縣唐孝本盡拆亭邊浮店周圍環以石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縣鄒召南仍拆浮店,永禁架屋,開浚城河,通水入池。嘉慶二年(1797年)縣令吳堂浚清城河,引水入池,嚴禁開廁池上。原銅魚池東西長14米,南北長23米,占地面積322平方米,池畔建有銅魚亭、土地廟等建築物。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同安居民還可登亭遠眺、臨池觀魚,銅魚池和與之相連的金車石成為歷代文人雅士品茗吟詠的好地方,並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文化大GM期間,亭毀、池填、銅魚沉埋砂礫之中。2000年年初經同安政協提案修復銅魚池,同年五月建設局承辦,5月27日“銅魚”重見天日,2009年煥然一新的銅魚池落成。
象徵
“銅魚”是古同安文明的象徵之一,是同安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產之一。“銅魚”為宋理學家朱熹命名,其鄰近的金車石刻上的“中流砥柱”為朱熹所書,是朱熹簿同時的遺蹟。它對於研究朱熹的生平,研究朱熹早年的學術思想有著很重要的實物價值。朱熹簿同任內,史稱紫陽過化,簿同期間,政教兼施,興賢育學、修學宮、設書院、創建經史閣,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沃壤,同安這塊土地上代代人才輩出,世世聲名遐邇,它為研究同安文明的歷史淵源提供寶貴的實物依據。
“銅魚”是同安縣城別稱銅魚城的得名根據。同安於西晉太康三年置縣,古稱銅魚城,亦名銀城,銅魚城得名與銅魚池相系,是城名由來之源。因此,銅魚對提高城區的歷史文化內涵增加歷史的厚重感,對提高同安的文化品位,聯絡海內外鄉親情愫,是一種無形資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