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雙溪公園

廈門雙溪公園

廈門雙溪公園,是廈門市同安區城內年代最早的一座雙溪公園,作為同安舊城改造的一部分,區計畫投資2500萬元對這座公園進行改擴建,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憶這座古老公園的最後一刻。雙溪公園改造項目之一的夜景工程正式亮燈,美麗的千年古城如同一座“不夜城”般熠熠生輝,這也標誌著同安年代最早的雙溪公園經過改造後正式開門迎客。

基本介紹

結構,景觀,歷史,銅魚池遺址,結構,歷史,象徵,古同安標誌銅魚池景觀修復工程接近尾聲,地理位置,

結構

雙溪公園同安城內年代最早的一座公園,作為同安舊城改造的一部分,同安區計畫投資1200萬元對這座公園進行改擴建,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就將動工建設。
廈門雙溪公園廈門雙溪公園
雙溪公園因位於同安東西溪的交匯口,所以得名雙溪。作為同安城內的第一座公園,雙溪公園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很多同安人在這裡度過了不少歡樂的時光,公園內這個飛機遊樂場是很多人兒時的記憶,曾經為一張票要排上很長的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溪公園已經不復往日的熱鬧,甚至有點冷清。 根據規劃,新的雙溪公園的面積將由於9千多平方米擴大到近2萬平方米,原有的同安影劇院將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將是休閒性公園綠地,園區內融噴泉廣場、公共雕塑、廊亭曲橋、盆景綠樹、孩童娛樂等多種休閒景觀和設施,滿足老城區中心“綠肺”及市民生活的需求,並將與周邊的銅魚池相融合。建成後將再現“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美景,成為同安居民的一個休閒好去處。

景觀

樹木茂盛鳥語花香
經過改造的雙溪公園,再也找不到“兒時樂園”的味道,取而代之的則是滿眼綠色的各種樹種、濱水木棧道及涼亭等。只能從供奉保生大帝的大道宮,找到當初的一點痕跡。公園內林木蔥鬱、環境幽雅、鳥雀歡鳴、生機盎然。不見了當年的情景,這裡卻也別具一格,風景獨好。
同安區建設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造後的雙溪公園如今已成為集市民休閒、鍛鍊、停車為一體的場所。據介紹,2011年“九八”期間,同安區就對雙溪公園進行改造擴建。“修建了廟前廣場、入口廣場、兒童廣場、民俗廣場、中心廣場、林蔭廣場、園區道路、景觀小品等,很好地滿足了市民的休閒活動需求。”
記者了解到,雙溪公園改造工程主要建設有上部景觀工程、廊橋及地下停車場。項目總投資為4391.28萬元。中上部景觀工程占地面積14426平方米,包括園區道路、休閒廣場、景觀小品、夜景及綠化等配套設施。其次,廊橋占地面積143平方米,包括迴廊、亭子等。此外,公園管理房占地面積256.89平方米,包含管理用房、疏散樓梯等。
休閒鍛鍊停車一體
“改造後的雙溪公園夜景更美!”同安區建設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華燈初上時,雙溪公園內的亭榭樓閣在各種瓦面燈、投光燈的映照下,再現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美景。“雙溪公園夜景工程全部採用節能LED燈,整個氣氛效果非常好。”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差點被改造成舞廳的地下室如今則被改造成同安首個政府投資的地下公共停車庫。據悉,公共停車庫面積約3791.84平方米,可提供99個停車位,出入口均位於雙溪路上,與同新路銜接。“雙溪公園所在核心區域,正是同安舊城的中心,也是名副其實的商業中心,該地下停車庫就有效解決了同安商業中心停車難問題。”同安區建設局的相關負責人說。
新的雙溪公園通過修建濱水木棧道,連線附近的銅魚池,與南門橋旁的黑臉媽祖廣場、同安古城牆、同安孔廟連成一片,形成一個旅遊景觀帶,同時也成為集市民休閒、鍛鍊、停車為一體的場所。

歷史

雙溪公園同安城內年代最早的一座公園,為滿足老城區中心“綠肺”及市民生活需求,2012年九八期間,同安區正式著手對雙溪公園進行改造擴建。

銅魚池遺址

結構

據史料記載,朱熹同安任主簿時將東溪中的三塊形似魚、顏如銅的天然大石取名“銅魚”。當池中水深時,“銅魚”在池水中若隱若現,仿佛互相追逐嬉戲,栩栩如生。但因“銅魚”石在溪滸,常被溪洪、沙泥埋沒。
據傳朱熹始名“銅魚”時,還留下了“銅魚水深,朱紫成林”讖語,意思是如果科舉那年銅魚池水深,那么當年同安肯定會出進士。因而銅魚池成為封建科舉時代士子“全視銅魚顯晦以卜盛衰”之處。因為有這樣的傳說,所以城名銅魚城,門為銅魚門,橋名銅魚橋,館名銅魚館。
廈門雙溪公園廈門雙溪公園
銀城作為同安縣城的別稱早已為許多市民所熟悉,但知道它另一個別稱“銅魚城”的人並不多。“銅魚城”這個名字來源於同安南門橋頭的三塊大石頭。這三塊大石頭,形似魚,顏如銅,是古同安文明的象徵。歷史上,這三尾銅魚一度深埋地下70年,2009年,重新建造的銅魚池景觀與市民見面。如今,銅魚池已成為展示同安古城風采的標誌。

歷史

相傳朱熹讖曰“銅魚水深,朱紫成林”,故歷代地方官員對保護“銅魚”十分重視,以來先後六次修復。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知縣李春芳開清池顯出石魚三尾,石珠一顆,同時修蓋銅魚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同安縣令朱奇珍(長沙舉人)重新疏浚銅魚池,並立碑作記。碑記云:“石以魚名何?肖形也;魚以銅名何?肖色也;名之者誰?紫陽夫子也。”清乾隆二年(1737年)知縣唐孝本盡拆亭邊浮店周圍環以石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縣鄒召南仍拆浮店,永禁架屋,開浚城河,通水入池。嘉慶二年(1797年)縣令吳堂浚清城河,引水入池,嚴禁開廁池上。原銅魚池東西長14米,南北長23米,占地面積322平方米,池畔建有銅魚亭、土地廟等建築物。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同安居民還可登亭遠眺、臨池觀魚,銅魚池和與之相連的金車石成為歷代文人雅士品茗吟詠的好地方,並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文化大GM期間,亭毀、池填、銅魚沉埋砂礫之中。2000年年初經同安政協提案修復銅魚池,同年五月建設局承辦,5月27日“銅魚”重見天日,2009年煥然一新的銅魚池落成。

象徵

銅魚”是古同安文明的象徵之一,是同安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產之一。“銅魚”為理學家朱熹命名,其鄰近的金車石刻上的“中流砥柱”為朱熹所書,是朱熹簿同時的遺蹟。它對於研究朱熹的生平,研究朱熹早年的學術思想有著很重要的實物價值。朱熹簿同任內,史稱紫陽過化,簿同期間,政教兼施,興賢育學、修學宮、設書院、創建經史閣,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沃壤,同安這塊土地上代代人才輩出,世世聲名遐邇,它為研究同安文明的歷史淵源提供寶貴的實物依據。
銅魚”是同安縣城別稱銅魚城的得名根據。同安於西晉太康三年置縣,古稱銅魚城,亦名銀城銅魚城得名與銅魚池相系,是城名由來之源。因此,銅魚對提高城區的歷史文化內涵增加歷史的厚重感,對提高同安的文化品位,聯絡海內外鄉親情愫,是一種無形資資產。

古同安標誌銅魚池景觀修復工程接近尾聲

為了讓銅魚池遺址的三尾“銅魚”重見天日,2008年下半年,同安區對這個有著古同安標誌之稱的“銅魚池”進行修復。現工程已接近尾聲,一個具有濃厚古韻的歷史文化景點即將出現在遊客眼前。
廈門雙溪公園廈門雙溪公園
同安城又名“銅魚城”,名字來源於同安南門橋頭的三塊大石頭。“銅魚池”遺址位於同安城區南門橋頭邊,“銅魚”指東溪畔三塊天然形成的大石頭,形狀像魚,呈古銅色。這三塊石頭形狀像魚,顏色呈古銅色,當池中水深時,“銅魚”在池水中若隱若現。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千年古蹟一度被埋沒在地下。
為了再現銅魚戲水的美景,同時也重現同安的古老文明,2008年下半年起,同安區開始了銅魚池的重建修復工程。據工程現場負責人介紹,同安雙溪公園銅魚池景觀工程總占地4400平方米,總投資260多萬元,根據規劃,銅魚遺蹟將修復如舊。
復原的銅魚池以亭、池為中心,還修建休閒中心廣場和噴泉,並重立破損的銅魚碑。碑上記載有銅魚池的修復歷史。銅魚池池壁上還將刻上一幅嘉慶年間同安版圖等。
景觀工程已經接近尾聲,銅魚池景觀也將呈現市民的眼前。建成後的銅魚池將重現同安沿溪人文景觀,同時也為市民、遊客提供一個新的休閒好去處。

地理位置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同街道同新路95號
廈門雙溪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