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靈武水洞溝旅遊區

銀川市靈武水洞溝旅遊區

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村,南距靈武市30公里,西距銀川市19公里,距離河東機場11公里,北與內蒙古鄂前旗相接,占地面積7.8平方公里。 水洞溝地區是三萬年前人類繁衍生息的聖地。1923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裡發現了史前文化遺址,通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化石,水洞溝因此而成為我國最早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洞溝
  • 外文名:Shuidonggou
  • 所屬地區:寧夏
  • 地理位置:寧夏銀川市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景區(距銀川市19公里)
  • 面積:7.8 km
  • 歷史遺址:明長城、藏兵洞、紅山堡、大峽谷
  • 人文景點:水洞溝遺址博物院、長城博物館
  • 自然景點:紅山湖、蘆花谷、鴛鴦湖
  • 地質景點:魔鬼城
  • 水洞溝遺址:張三小店、水洞溝村
  • 開放時間:4月1日-10月31日 08:00-18:00(最晚入園17: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08:00-17:00(最晚入園17:00) 
  • 景點級別:AAAAA級
簡介,天然風景,軍事建築,摺疊構成,摺疊旅遊區,摺疊史書記載,摺疊歷年修繕,水岸長城,大峽谷,藏兵洞,摺疊地道,摺疊嘆為觀止,摺疊遊覽長度,摺疊洞內情況,摺疊作用,紅山堡,摺疊地理位置,摺疊歷史記載,摺疊恢宏建築,摺疊目的,摺疊位置險要,摺疊暗門,摺疊法令規定,考古發掘,文化產業,瓮城,門票價格,

簡介

寧夏水洞溝遺址旅遊區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西距銀川市19公里,南距靈武市30公里,距河東機場11公里,地處銀川河東旅遊帶的核心部位,北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相接,是連線寧蒙旅遊的紐帶,占地面積7.8平方公里。
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被國家列為全國文物保護的100處大遺址之一、"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
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蘊藏著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示了距今三萬年前古人類的生存畫卷,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唯一經過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80多年來,經過六次考古發掘,在水洞溝出土了三萬多件石器和67件古動物化石。其中構成水洞溝文化基礎的一些石製品、工具及石器製作修理技術,可以和歐洲、西亞、北非的莫斯特、奧瑞納時期人類棲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婁哇石核,與歐洲相當古老的奧瑞納文化的形狀接近。對這種地區相隔遙遠,文化雷同的現象,外國著名考古專家認為是人類"大距離遷徙的同化影響"。水洞溝遺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闡述區域性石器技術傳統的成因、遠古文化的發掘和變異,以及晚更新人類在東北亞的遷移,擴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對三萬多年前東西文化的比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水洞溝地區又是我國北方明代古長城烽燧城堡溝塹墩台等軍事防禦建築大觀園。保護區內,蜿蜒東去的長城、高台聳立的墩堠、古樸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溝塹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遙想當年"甲士擁矛馳戰壘,將軍拔劍逐胡兵"的壯烈場面。
水洞溝地處鄂爾多斯台地南緣,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這裡充滿了雄渾、奇特的荒穀神韻,經歷了千萬年的風沙雕蝕,這裡集中了魔鬼城、臥駝嶺、摩天崖、斷雲谷、檉柳溝等二十多處土林奇絕景觀,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曠古玄遠之嘆。
這兩年多的開發建設使水洞溝旅遊區已經成為一個集旅遊觀光、科學考察、休閒娛樂、軍事探密為一體的旅遊區。隨著水洞溝遺址博物館、寧夏長城博物館2009年開館,水洞溝景區又將增添新的亮點。
水洞溝旅遊區將成為寧夏最具文化底蘊、最具潛力、最具吸引力的高品質的旅遊景區。

天然風景

水洞溝旅遊區有三公里長的蘆花谷,蘆花谷內蘆葦搖曳生姿,走在其間的小路上,陶醉在那葦盪叢中,此刻心情一片寧靜。湖泊面積近30萬平方米,其中鴛鴦湖上修有原生態木橋4座,涼亭兩處,湖面上,蘆葦叢中百鳥翔集。碧綠的湖水、清脆的鳥鳴、唯美的畫面,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紅山湖內綠波蕩漾,遊船往來,水岸長城,難得一見,在遊船上觀賞雄偉的古長城,別有一番情趣。當你還沒有從土林景觀的童話世界中走出的時候,下船登上碼頭,又掉入了一個世外桃源內,那就是景區內的沙棗灣。沙棗灣里沙棗樹叢生,六七月份沙棗花開的時候,那一陣陣的清香又讓你流連忘返。

軍事建築

摺疊構成

水洞溝遺址旅遊區內明代軍事立體防禦體系區是由明長城藏兵洞邊溝、大峽谷、紅山堡、瓮城等共同構成的。

摺疊旅遊區

旅遊區的明長城為土夯長城,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明長城西至入黃河巨龍的長城小龍頭稱為兩龍交匯處,東至鹽池境內。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南邊的水洞溝景區地貌盡收眼底。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於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一舉奪回河套地區以及今甘肅以南大片土地,沿河"築四十四縣城",於今長城北築渾壞障,是否於此築長城,歷來有爭論。但2005年3月25日,《銀川晚報》所載周興華先生《大麥地史前"岩畫維納斯"的由來與黑山峽長城的始築年代》一文中,引陳正祥教授在《中國文化地理》中說:"秦代長城的最西一段,大致是從今天靈武,金積、中衛、靖邊(系靖遠之誤)經過蘭州迄臨洮。"又引黃麟書先生《邊塞研究》中說:"秦長城位置所在……以今地言之,起自甘肅省岷縣城(臨洮)西20里……入寧夏壯族自治區,經中寧(舊時中寧、中衛系一縣)縣城之北,金積、靈武、陶樂三縣城之西……"文章最後又引《漢書.匈奴傳》載:"楊雄:以秦始皇之疆,蒙恬之威,帶甲四十餘萬,然不敢窺西河,乃築長城以界之。"如果是這樣,秦於靈武築長城,與今之長城遺址有無關係,或有著怎樣的關係,我們不得而知,尚待研究。

摺疊史書記載

據史書載: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五月,突厥進犯并州,六月北周發山東諸民於今靈武北修長城。這次所修長城,究竟是否就是秦長城?與今所存長城遺址有無關係?迄今為止,仍是未解之謎。但據《隋書》載:"開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命崔仲方徵發民俠於朔方(隋代的朔方為今陝西橫山縣)、靈州(今靈武)築長城、東至黃河,西距綏州(今陝西綏德),南至勃出嶺(今陝西綏德東南),綿亘七百里。"其中"東至黃河"是指起自於今橫城向東。
第二年(公無586年),隋文帝又令崔仲方發丁十五萬,沿長城朔方以東之險要處構築城堡數十處。據專家們從今存長城取樣分析,其上部和內部築城方法不同,上部為明代所築長城,內里即隋長城遺址。這就是說明長城是沿著隋長城的遺址復築的,只是到了今鹽池縣境內,才有一段長城離開了隋長城遺址新築。所以《鹽池縣誌》載:"今縣城北頭道邊外側,時隱時現有一道長城,從上紅溝梁起向東至陝西省定邊縣鹽場堡較為清楚,即隋代長城。這段長城約20公里,為黃土夯築,基寬9米,殘高1米3米不等,傾圮十分嚴重。"這段長城遺址,為今靈武境內長城原是隋築長城,提供了實物依據。
到了明代,為了防止韃靼和瓦剌貴族的南侵,在200多年間,幾乎沒有停止過修築長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派大將軍徐達修築居庸關等處長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修築山海關等處長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12700餘里,在寧夏境內分布為北長城,西長城,東長城。

摺疊歷年修繕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東長城,起自黃河東岸的橫城,經寧夏靈武、鹽池兩市縣,入陝西定邊縣。這段長城先後修過三次。成化十年(1474年),總制尚書餘子俊,王越修築的"河東牆"(因在黃河以東,故稱河東牆),自黃沙嘴(今橫城北)至花馬池(今鹽池縣),長387里,同時,還沿長城外側挖了44000個"品"字形的深坑,為使敵騎到達時,不宜靠近長城牆體,以加強防守。時稱"頭道邊",俗稱"邊牆"。正德元年(1506年),三邊總制楊一清又於靈州秦修"邊牆",得明武宗允準,因不依附宦官劉瑾等而得罪,被罷免總制三鎮(即三邊,延綏、寧夏、甘肅)軍務,"所築塞垣(即邊牆)僅四十里而已。"嘉靖十年(1531年),總制尚書王瓊因"河東牆"距沿長城所築城堡5至10公里不等,不便於防守,"同賊至不即知",上奏朝廷,又將長城南移至堡城處修築,以為守御之便,時稱"頭道邊",又稱"明大邊"。原築於頭道邊之北5至10公里處的"河東牆",稱之為"二道邊"。明稱"頭道邊"的明長城,自橫城至花馬池,全長360里,稱之為"深溝高壘",其中自清水營以西至橫牆或河邊之70里的這段長城,是加固了原有的"河東牆",自清水營以東南移10里重新修築長城牆休,並在牆體的外側挖成寬深各3丈的塹壕,使長城易守難攻。修築長城時,有意將"草茂之地築於其內,使虜絕牧(不能到長城以外放牧),沙磧(沙漠)之地築於其外,使虜不廬(不能設賬篷或蓋房居住)"。而於長城內側又修築了一條寧(即寧夏城今銀川市)鹽(今鹽池縣)大道。其最初是出於繁重的戍軍後勤供應運輸的需要,但自萬曆二年(1574年),清水營"馬市"設立以後,"商販滿關隘,茶船遍江河。""寧鹽大道"客觀上成為了有武裝保護的茶鹽客商來往的"黃金商道",在明與周邊各民族的交往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後來,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春,玄燁(康熙皇帝)第三次御駕親征新疆噶爾丹的分裂叛亂,就是由花馬池沿這條"寧鹽大道"西渡黃河,到達寧夏府城今銀川的。
明代於這一帶築長城時,就地取材,多用黃土10至14厘米夯層,其夯築時之可以沿清水河而築,更為取水方便,其靠近黃河處,即就近取用河水,黃河水本為紫銅色,長城及其它設施築成後,呈現紫色,故又有"紫塞"之稱。"紫塞"蜿蜒於崗巒層疊和山澗溝壑之中,似巨龍起伏,蔚為壯觀。明代長城上每隔100米-200米,就有一個凸出牆外的台體,這是古代軍事建築上的一大特點。它們用於敵人兵臨城下發動攻城時,守城將士,一方面可以從台上突出的垛口,居高臨下進行側翼射擊,控制架梯攻城;另一方面又可指揮城頭上的守軍迎擊攻城之敵。這是一種"兩台相應,左右相救"兵法,在軍事工程上的運用。這種台體突出牆體部分一般在5米左右,基寬約10米,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牆台,它的頂部和牆體頂部同高,稱之為牆台,或叫"跨牆墩台"。牆台在平時,可供士卒巡邏放哨,台頂上設有能夠遮風擋雨的簡單房屋。"每墩蓋鋪房一座,以為守軍棲止",所以稱之為"墩鋪"。
另一種是敵台,其不僅凸出長城牆體之外,而且頂部要高出長城牆體頂部約4米。敵台頂部也建有房屋,平時也可供人居住,又可供儲存糧草、兵器之用,類似於近代的碉堡。

水岸長城

水洞溝遺址旅遊區內還保留著一段水岸長城。穿過約3公里的蘆花谷,就到了水洞溝遺址旅遊區面積最大的一個天然湖泊--紅山湖。在這一片獨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觀里,出現水域面積1.8平方公里的湖泊實屬罕見,可更為難得的是:我們看到崖對岸的明長城巍然屹立!大家都知道,我國的長城在修建的時候都是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但沒有一處的長城在面積約7.8平方公里的地方能體現出依山傍水、藉助高15-18米的大峽谷和獨特的藏兵洞、守軍的城堡構成的立體軍事防禦體系。這也是水洞溝遺址旅遊區的一大獨特的亮點。

大峽谷

從水洞溝到紅山堡之間,有長約4公里的峽谷,本是大自然的"傑作",但明代時,這又成了長城"深溝高壘"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峽谷兩岸經常年的風雨剝蝕,谷內怪壁峭立,溝壑縱橫,深厚的黃土經長期的雨水沖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土林"又經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像。有的像僧人登高遠眺,似在期待來者;有的宛如一對戀人,相親相依;有的如夫妻相敬,雙方對拜;也有的如怪獅猛獸,雄踞怒吼。總之琳琳總總,各具形態,給人以無盡的遐想。你足可以展開想像的翅膀,盡情地聯想為你認為的形象。

藏兵洞

摺疊地道

現在我們看到懸崖上的一個個黑洞,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謂藏兵洞,是紅山堡守軍由地上轉入地
藏兵洞陷阱
藏兵洞陷阱
藏兵洞陷阱
藏兵洞陷阱
下,隱蔽軍隊,保護自己,待機出擊,或在空曠處設伏兵的地道。這在全國是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立體軍事防禦體系。在我國的長城防禦體系中,有長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全國還沒有,這裡是獨一處。現在展現在大家眼前的藏兵洞是我國最早的地道戰遺址和原型。如果說抗戰時期,八路軍和游擊隊的地道戰能讓敵人膽戰心驚,聞風喪膽,那么我們可以想像500多年前明代的邊塞守軍也是以同樣的智慧和勇敢將侵略者擋在了長城之外。過去,由於沒有開發,根本沒有進洞遊覽的條件。人們只知道"藏兵洞"道路曲折,像迷宮一般,再加上洞頂坍塌,多處被土掩蓋,洞內設有陷阱,可能還有蛇蠍盤距,所以人們輕易不敢進洞走遠。洞內到底是何情景,無人能說得清。這樣,"藏兵洞"就成為一個十分神秘,人們望而生畏的去處。如今,我們完全可以放心進去一飽眼福,但大家一定要跟著我,按照指示牌所指引的路線走,防止迷路,走不出來。大家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喔!

摺疊嘆為觀止

藏兵洞蜿蜒曲折於懸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連,洞中分叉頗多,左盤右旋,久久不見盡頭,確如迷宮,一般對洞內情況不熟的,很難走出去。洞中除洞道外,左右辟有土屋,可以住人,大約是專供領兵長官住的。洞內還設有糧食儲藏室,有水井、灶房等,只要儲藏夠一定的食物,在相應的一段時間內,洞內所藏將士不出洞,照樣可以生存。因藏兵洞高出溝底10多米,可以是不怕水淹的。多年來,既便發山洪,藏兵洞都不曾為水淹過。對於古人的智慧,我們真是嘆為觀止。

摺疊遊覽長度

從2006年開始,我們對藏兵洞進行了保護性的清理、疏通。目前,供大家參觀遊覽的藏兵洞長度是965米,清理面積約3200平方米,但這並不是全部。據考察,大峽谷南北兩側崖壁的藏兵洞總長度約在3公里左右,尚待進一步清理。就目前已清理出的部分,我們於洞壁及已坍塌的洞頂,均採取了保護性的措施進行了加固。就目前已面世的情況來看,藏兵洞的結構可分為十部分:一是坑道,這是藏兵洞的主體,其作用是戰時可用於軍隊調運、通行、出擊或進入洞內,平時可作為兵士的休息住所。二是會議大廳,主要用於聚眾開會商議軍機,研究,布置軍事行動,進行作戰部署等。三是觀察口,我們叫它觀察口,其實它具有多功能的作用,既可做為守望口,用以觀察洞外的動向,又是洞內通風透光的設備,同時在必要時,又可從這裡出擊。從洞口設施看,軍士進洞後,這裡可由不止一名士兵守衛,既便城障被圍,敵方也很難攻進洞內。四是居室,通道內在一定距離上設有一居室,大約是供指揮官員居住的,又可於此指揮所部。五是儲藏室,主要用於儲藏糧食等食物,無論何種情況,軍隊撤入洞內,只要有足夠的糧食,就可作一定時期內的堅守。六是伙房,可用以準備熟食,巧妙的是,伙房對外設有煙囪,既便是煮食燒火,煙也可通過煙囪溢向洞外,絕不會在洞內停留而薰了自己人。七是兵器庫,大約主要是用於存放箭枝、彈藥等,以備戰時之用。八是炮台,洞內於關鍵部位設定炮台,必要時可攻擊來犯之敵,變被動防禦為主動防禦。明代,已不是單純的冷兵器時代,洞內設有炮台,可使冷熱兵器配合使用,其威力大增。九是水井,這可以說是洞內守軍的生命線,若沒有水,存活尚且不易,還談得上堅守和出擊嗎?十是陷阱,深約一丈,陷阱內多設鹿角。因洞內只容單人通行,一但有進洞之敵,也只能單線跟進,再加上對洞內地形不熟,很容易落入陷阱的鹿角上,非死即傷。洞內守軍守住陷阱的對面,有進洞之敵也很難通行。看到這裡,我們不禁對古人的聰明智慧大為驚嘆,也只有這裡可為我們提供古代地上、地下相互配合守衛的立體作戰實物設施,真可謂大開眼界,難怪到過藏兵洞的遊客,都讚嘆道:"真正大開眼界!"

摺疊洞內情況

另外,我們進入藏兵洞後,就會發現洞壁上分布著不少小龕,這都是古人放置洞燈的地方,用以在洞內照亮。在清理中,我們在小龕里不時發現一些破碎的陶器,當為油燈之屬;在地上還撿到了不少明代碎片,應為明代洞內守軍生活用品的殘片。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藏兵洞的兵器庫和大廳里,可以直觀古代的刀、槍、戟、佩劍、箭枝箭袋等兵器,再有頭盔、盾牌等出土的軍事器物。這些珍品,對許多年輕的朋友來說,大約是第一次見到吧!至於壁龕里所陳設的糧食、菜蔬類樣品,都是清理藏兵洞時所得到的明代守軍殘留下的食物,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可謂稀罕文物。

摺疊作用

藏兵洞的修建既獨具匠心,那么到底起什麼作用呢?我們知道,明代韃靼、瓦剌入居河套,靈州長城一線為明王朝在寧夏等地最北面的防守線,而紅山堡一帶地勢平坦,便於敵騎大面積地展開,這一帶就成為韃靼等貴族率軍南下的首攻之地。我們也知道韃靼等貴族串騎南下的目的,主要是擄掠人口、財物,他們得手後迅速退走。因此,他們什麼時候入攻,什麼時候退走,全由他們視情況而定。但明中葉以後,築長城只是全天候的被動防守。韃靼、瓦剌貴族數次由靈州至鹽州間拆牆南下,寇掠靈州寧夏(今銀川)等,擄掠後退回北方。但幾次拆牆南下,都不從紅山堡入攻,大約紅山堡有藏兵洞在內的立體防禦工事發揮了很大作用。一是紅山堡一旦被圍,守軍進入藏兵洞,使軍事鬥爭轉入地下,有生力量得以保存,敵騎很難攻下。守軍進入藏兵洞堅守,等待援軍的到來,這對閃擊攻進,迅速擄掠後退走的敵騎顯然不利。二是敵騎入攻時,所打開的缺口,定可作為自己的退路。而紅山堡守軍一旦進入藏兵洞,在敵騎退卻時,仍可出奇兵襲擊。敵騎一旦擄掠得手,必帶著大批生獲的人口、牲畜、牛羊等,絕不似來攻時那樣輕便,再要由洞內守軍阻擊順利北撤,絕非易事,也可能洞內守軍和已到援軍已在這裡布下戰陣,這時敵騎退回更加不易。大約諸如此類吧,韃靼、瓦剌貴族數次南下,都不從紅山堡攻入,可能跟藏兵洞在軍事上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紅山堡

摺疊地理位置

我們從大峽谷進入藏兵洞,出了洞口,就來到了紅山堡。據說藏兵洞有三條通道可以進入紅山堡,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洞口,其餘的兩口洞口還沒有找到,可見當年在這個立體防禦體系中,上下連通,來往是多么的便捷。

摺疊歷史記載

紅山堡是因位於紅山地區而得名。據史書記載,古時在夕陽的照射下,這裡山巒一片鮮紅,因命為"紅山"後訛傳為"橫山","紅山堡"舊時也就一名"橫山堡"。它是明代長城防禦體系中的一個城障,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總制陝西軍務戶部尚書秦紘秦築,距今已有500多年。"紅山堡"本屬靈州千戶所轄,其為正方形,邊長均為300米,設東門一道,有瓮城,門向南開。牆高8米,底寬7米,頂厚4米,是按照明代長城沿線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禦體制設定的。它東至清水營50里,西至橫城20里。

摺疊恢宏建築

初時,駐堡將士僅為"一百二員",就是說戍守將士只有102人。到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1464年),瓦剌毛里孩、阿羅書、學羅忽三部漸強,入居河套。自成化元年(1465年)瓦剌三部不斷寇掠陝西、寧夏。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於時屬靈州的紅鹽池大敗孛忽羅等部,迫使他們"渡河北去"。但韃靼部漸強,小王子部又率眾入居河套,經常侵擾邊塞"殺傷以萬計"使生產遭受嚴重破壞。這時,紅山堡等長城沿線防守任務更重。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戶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制三邊(陝西、寧夏、固原)的秦紘,委派寧夏都指使史鏞擴建紅山堡,南北長約380米,東西長約320米;瓮城長30米,寬20米。堡內住軍251名,設守堡官員一名,操守官一名。城堡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原有的房屋基址。如按明代兵制,每5人分住一間營房,紅山堡應有50多間房屋。在城堡西北台地處,我們能見到大量殘破磚瓦和建築構件殘片堆積。這裡可能是守堡官員的住所,在沒遭到破壞前,可能是一座檔次較高的恢宏建築。

摺疊目的

最初設定紅山堡等城障時,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加強長城線上的防守(這在介紹藏兵洞時已談過);二是"防秋"。所謂"防秋"古已有之,到了明代,韃靼、瓦剌貴族仍然遵循突厥等遊牧民族貴族的古例,就是往往於秋天馬肥草盛之際,大舉興兵南侵,這時農耕還正值秋收季節。為此,從隋唐至明,每到這時就要調集大軍戍邊,以保護百姓秋收,因稱之為"防秋"。但在客觀上,其作用並不僅如此。如自嘉靖十年(1531年),王瓊築"頭道邊",實施"深溝高壘"後,使長城內的"寧鹽大道"和陝北有屏障保護的交通大道相銜接,從而成為商運往來的"黃金商道"。另一方面,又在橫山至清水營各城障設立驛站,其中紅山驛設驛馬18匹,原有驛站3名,新添至7名,往靈州南下關中的驛道,比過去延長了120里,是寧夏鎮軍事供應及軍機文書傳遞、官員往來的必經之道,這就和"寧鹽大道"共同構成了在軍事保護下的兩大主要交通線。另一重要作用,就是長城內外各族人民出入清水營"馬市"及"牛羊小市"進行商品交易和商貿往來,紅山堡是重要通道之一。

摺疊位置險要

據志書記載,明代長城沿線自橫城起至延綏的今定邊界,共有城障21座(城堡之間又根據需要修築的小城堡稱為"障")。橫城分邊守備17里,清水營守備36里,兩城營之間的18里統歸紅山堡分邊守備。這樣紅山堡一頭挑著橫城營,一頭挑著清水營,其軍事上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正應它在地理上的特殊性,藏兵洞的修建就更容易理解了,大約建於實施深溝高壘的嘉靖十年(1531年)。

摺疊暗門

紅山堡及其他城障之北的長城基部,一般都設有"暗門"(即類似城門的拱形小券門)可使長城內外相通,由戍軍把手,按照規定開啟。除此之外,明代在修築長城時,還於長城內側每5里築有一座烽火台,紅山堡屬下有4座,即安邊墩、大鶯墩(此墩處的長城上有"暗門"),鎮羅邊墩、窯兒邊墩。烽火台為黃土夯築,也稱煙墩、烽台、烽燧、烽堠、狼煙臺,俗稱"煙火墩"。這種墩台,長城上也有設定,專用以軍事報警,白天燃煙,夜間舉火,依次遞相燃放,軍情很快就可傳報到鎮或州所。這種古老的報警方式,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無線電"。

摺疊法令規定

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中規定:"合設煙墩,並看守堠夫,務必時加提調整點,須要廣積桿草,晝夜輪流看望,遇有警急,晝則舉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毋致損壞,有誤軍情聲息……傳報得宜寇敵者,準其功,違者處以軍法"。每座墩台一般設三個戍卒看守,日夜輪流值班。至於傳遞軍情,其法令又規定"令邊堠舉放烽炮,若見敵一、二人至百餘人,舉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每座烽火台,通常都配備有旗幟、鼓、弩、軟梯、炮石、火藥、火箭、狼糞、牛糞、柴草等。

考古發掘

。從上世紀20年代起,這個地方在考古學界就已赫赫有名了,裴文中、賈蘭坡、劉東生等名氣很大的考古學家,都曾是這兒的常客。它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經過大規模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在長達近90年的漫漫歲月中,從這兒出土了3萬多件古人打制並使用過的石器,還有不少古動物化石。有關考古人員至今憶起當年的發掘過程,仍然眉飛色舞:那些文物開始不用挖,地面隨處都是,只用撿。一層層揭開這部厚重的"歷史書",史前人類遺留的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雕刻器等一個挨著一個,最密集的地方,1平方米排列著300多個標本。考古人員曾用這類石制工具,模仿先民的樣子,剝皮切肉砸骨並在石板上烹煮,結果體驗到了與先民同樣的快樂。
雖然前後經歷過5次成規模的考古發掘,可享受到其中快樂的人,加起來不過數百。全世界考古學界也早已分享到水洞溝發現的樂趣,但這也不過是一個"象牙塔"中的"小眾"。於是,水洞溝在普通民眾心目中,長期以來幾乎沒有像樣的位置,它像是大漠中的掩藏的一顆寶石,靜靜地等待著鑑識者的到來。
2007年寧夏考古研究所對紅山堡東北角和瓮城進行了考古調查、發掘。紅山堡內從發掘時保留的剖面,我們能清楚的看到當時守軍堡寨的房屋基址、用火痕跡、動物遺骸,另外還出土了石磨盤、行軍鍋、旗墩、缸等物品。這些物品充分說明了當時在紅山堡的守軍的後勤也是在自給。

文化產業

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考古學的宗旨,已不再是單純的將從物質遺存中復原解讀的人類歷史寫進學術著作與教科書,而且還要和公眾分享考古的過程與方法,以及考古人的所思所想和從實物中提取的知識信息,藉以提高社會的文化素養。而旅遊業作為文化產業,也需要借用與充實歷史文化內涵,以此吸引遊人的目光。於是,"專家考古"向"公眾考古"的過渡,與文化產業和歷史文化的融合,就像是水洞溝的源頭邊溝河與其最後的歸宿黃河,緊密地融為一體。水洞溝於是獲得了新生。

瓮城

瓮城大部已經被沙塵掩埋,此次發掘,瓮城給了我們一個極大的驚喜!在對瓮城進行保護性的清理髮掘時,我們發現了一個小廟宇式的遺址,地面由明代大青磚鋪成,面積較小,四周散落許多殘破的厚瓷片,內有兩具屍骨,屍骨造型奇特,不像是正常死亡時的姿態。據專家考證,這座小廟是在紅山堡駐紮的守軍用來祭祀或是保佑打仗勝利的,毀於乾隆三年大地震,從四周散落的瓷片來看,在當時應該是防火用的大水缸,房屋倒塌時全部砸碎了,而這兩人也是在大地震時未能及時撤出而被砸死在裡面,一具屍體的頭部還有瓦片殘留在裡面,而另一具屍骨的肋骨部也有瓦片殘留。

門票價格

門票
門市價
備註
成人
76元
贈送藏兵洞
學生
36元
持學生證享受首道門票5折
軍人(含退役)、老人、殘疾人
持證免60元首道門票,如參觀藏兵洞,需自費30元/人)
-
1.2米以下兒童(憑身份證)
持證免票
門票
門市價
備註
成人
60元
-
學生
30元
持學生證享受首道門票5折
軍人(含退役)、老人、殘疾人
持證免首道門票
-
1.2米以下兒童(憑身份證)
持證免票
自費項目:
自費項目/票價
-
實景體驗
藏兵洞
豪華遊船
馬車
駝車
東門-南門觀光車
10元
30元
20元
20元
20元
1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