鉶(詞義解釋)

鉶(詞義解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古代盛羹的,圓口、身長、有蓋、上寬下窄、如杯,兩耳三足,有蓋,常用於祭祀。與等放在一起,常用於文廟祭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鉶
  • 拼音:xíng
  • 詞性:名詞
  • 釋義:古代盛羹的鼎
詞典解釋,漢字:鉶,詞義擴展,古籍解釋,用途——祭孔禮器,現代複製的青銅禮器,哲學意義,

詞典解釋

漢字:鉶

xíng
<名>
1.古代盛羹的鼎,兩耳三足,有蓋,常用於祭祀 [soup utensil]
宰夫設鉶四於豆西東上。——《儀禮·公食大夫禮》
菜羹 [soup]
祭鉶嘗之,告旨。——《儀禮》
同“鈃”(xíng)
2.指肉菜羹。
3.古通“硎”,磨刀石。

詞義擴展

鉶羹
解釋:古祭祀時盛在鉶器中的調以五味的羹。《周禮·天官·亨人》:“祭祀,共大羹、鉶羹。賓客亦如之。”賈公彥疏:“雲‘鉶羹’者,皆是陪鼎膷腫膮,牛用藿,羊用苦,豕用薇,調以五味,盛之於鉶器,即謂之鉶羹。”《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周宗廟樂府舞辭》:“振其鞀鼓,潔以羹。”清 毛奇齡《辨定祭禮通俗譜》卷三:“又將鼎肉入之小鼎,而和菜作羹,所謂鉶羹也。”
和羹是什麼?《聖門禮志》作了如下解釋:“和羹,用豕脊膂肉切薄片,煮牛淡湯焯過漉起,然後用鹽、醬油、醋、芹、韭絲調勻,又切豬腰如荔形蓋面,臨時用淡牛肉煮汁澆蒲,勺之鉶內。”這真是一道烹飪精緻,調料齊全,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烹飪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記載中,有許許多多關於飲食文明的內容。中國人講究吃,在長期封建社會中,被歷來的帝王將相、騷人墨客、或雅或俗的美食者所提倡,早就流傳著膾炙人口的佳話。非但如此,人們還將這些美味佳肴用來供奉神靈,以表示對神的虔誠之意。
本來,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機體本能,“飲食,活人之本也。”但僅僅表現本能的吃喝,並不可能體現為一種文化,只有與人類進化相結合,才進入體現文化的階段。歷來的中國烹飪,都有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屬性。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個學派也都提出了各自的飲食觀,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孔子的儒家學派。
孔子的先祖曾是宋國的宗室,到公元前五世紀孔子誕生時,他已經是“布衣”,生活也頗清貧,但他在提出對飲食追求所形成的飲食觀念,並非是個人生活的寫照,而是士大夫階層的一種共同追求。
孔子的飲食觀點,集中記錄在《論語·鄉黨》篇,他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以不厭精細為前提,對飲食提出具體要求,應當怎樣辦,不應當怎樣辦。儒家思想講“仁”、講“禮”,當然飲食中就有“禮”的體現。《禮記·禮運》云:“夫禮之初,始於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飲。”這是說禮的產生,是從飲食開始的。古時把黍米切割成塊的豬肉烤熟而食,用雙手捧著小坑裡的積水喝,都是禮的最初的體現。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飲食已經大大進步了,禮也體現得更多了。《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齋如也。席不正,不坐。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鄉黨》所記的八個“不食”仍然是“食不厭精”這一核心思想的延伸。這裡的“精”,包含對飲食的質、色、香、烹調、應時、切割、調味等各個方面提出的要求。凡不符合要求,都是不“精”的,都不能吃。“食不厭精”體現了儒家“”的思想。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𠀤音𠛬。《說文》本作𨦕。器也。《廣韻》祭器。《玉篇》羹器也。《周禮·天官·亨人》祭祀共大羹鉶羹。《注》羹加五味,盛以鉶器,故曰鉶羹。《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設鉶。《注》鉶,菜和羹之器。《疏》據羹在鉶言之,謂之鉶羹。據器言之,謂之鉶鼎。《前漢·司馬遷傳》堯舜飯土簋,歠土鉶。《注》鉶,瓦器也。《史記》省作𠛬。 《集韻》或作䤯。通作銒。

用途——祭孔禮器

古代的祭祀活動很多,祭祀就有專器,故古代的禮器很多,“鉶”就是其中之一。
祭孔禮器分為兩類,一為皇帝御賜,僅供陳列;一為祭祀實用的祭器。帝王御賜祭孔的禮器,最早記載是漢章帝元和二年(85年),章帝過魯祭孔子,留太尊、犧尊、象尊、山尊、雷尊、明水瓶共六事。
周太祖廣順二年(952年),帝幸魯祭孔,留所用奠酒器、銀爐各兩件於廟。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帝幸闕里,賜銀器共重八百兩; 天禧二年(1018年)賜文宣公家祭冕服。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五月,頒賜罍一、洗一、勺一、帨二,笥、壺、尊各二,勺、冪、毛血盤各一,象尊犧尊各一,各二有蓋,箱、篚各一,鉶、鼎各三,有蓋;柶十,有冪;十,有蓋;爵三,有坫;祭服一。
青銅禮器——盨青銅禮器——盨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六月詔,準衍聖公祭廟初獻用四品服四梁冠,亞獻用七品服三梁冠。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詔準去江南打造全套祭廟禮器。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賜闕里祭服一套、七梁冠一,又賜磁祭器一副、酒盞一百二十五,酒尊五,有蓋;毛血盤十五、罍四,羹碗四,籩豆、碟四百八十,爵二十。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闕里孔廟祭器毀於劉六、劉七起義。十五年(1520年)兗州知府補造完備。
 清雍正十年(1732年),御賜琺瑯銅香鼎一、燭台一、花瓶二、香合一、金龍朱漆幾五、帛篚七、銅爵二十六、一、六、二十一、二十一、八十六、八十六,皆有蓋。乾隆六年(1741年),欽頒鉶十六、一、一、四、四,俱有蓋。十二年(1747年)又欽頒爵七。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頒商周十供,均為銅器,分別為木工鼎、亞弓觚、犧尊、伯彝、父已卣、蟠夔敦、寶簋、夔鳳豆、饕餮甗、方鼎。其中木工鼎、亞弓觚、父已卣三件為商代器物。
洛陽廣發青銅器為長春文廟複製禮器的鉶洛陽廣發青銅器為長春文廟複製禮器的鉶
漢章帝元和二年(85年)所賜五供,曾作為禮器使用,分盛泛齊、終獻酒、亞獻酒、醴齊、初獻酒,自乾隆後不再使用。清雍正十年(1732年)頒賜的琺瑯祭器,其中香鼎一件、燭台二件、花瓶二件,被稱為琺瑯五供;以及商周十供,祭祀時陳列殿中。
清代祭孔時,孔子神位前,實用禮器及盛放祭器陳列有:二隻,分盛稻、黍。簋二隻,分盛梁、稷。籩十隻,分盛鹽、藁魚、棗、栗、榛、菱、芡、鹿醢、白餅、黑餅。豆十隻,分盛韭菹、醯醢、箐菹、鹿脯、芹菹、兔醢、筍菹、魚醢、脾肵、豚膊。登一隻,盛太羹。鉶二隻,盛和羹。三隻,盛獻酒。壺尊,盛祭酒。,陳放犧牲。燭台四隻,插放蠟燭用。茅沙池,接求神時,向地灌酒用。,盛酒器。後來在祭祀時,也用以盛浴手水用。冼,洗爵用。盥盆,接浴手水用。,放帛用。坫,放爵用。香鼎爐,焚香用。祝版,貼祝文用。香盒,放香用。龍冪,蓋尊用。籩巾,蓋籩用。帨巾,拭手、洗爵用。燔爐,焚燒簫、艾用。庭燎,照明用。牌,張貼告示等用。畢,燔肉燎帛用。鍬,埋帛用。旗,迎牲帛粢盛用。刀,制祭品用。
洛陽廣發青銅器為文廟複製的青銅簠洛陽廣發青銅器為文廟複製的青銅簠
我們可以看到,在歷代皇帝御賜的禮器中,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清雍正十年(1772年)和乾隆六年(1741年)所賜的禮器中都包含了“鉶”。
祀孔禮儀,其制源於商周,商周崇尚祀典。《禮記》是記載中國古代禮儀最完備的典籍,祭孔禮儀則蘊含《禮記》中非常豐富的古禮元素,包括祭器、祭品等。經由釋奠禮樂的溯源,可了解古代禮儀的哲學與價值觀。可以說,釋奠禮樂是今天禮儀文化中最珍貴的文化財富,這其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還包括了禮器的配製。
孔廟祭祀禮器,堪稱鑄造精密,古香古色。《聖門禮志》說:“屢有鬚髮彝器,又蒙特旨,厘定宮商禮制樂章,盡美盡善,誠為千古未有之巨觀,所謂崇禮先師,增輝聖德。”又說:“考聖廟禮制,究三代遺蹤鑄造,禮器古樸精詳。(朱熹)知潭州時曾申省部,乞準頒行崇文館,奉勅刊行釋奠儀注及禮器圖式,頒行郡縣。蓋是時,各學宮舊制殘缺,故朱子更為考定,而闕里廟中則斷不至考稽之。”
洛陽廣發青銅器為長春文廟複製的青銅禮器洛陽廣發青銅器為長春文廟複製的青銅禮器

現代複製的青銅禮器

由於現代人們對國學重視,各地興建文廟,敬孔尊孔學習國學,長春文廟滄州文廟、閬中文廟、武宣文廟等多家文廟查詢並考證各種祭孔禮器,並委託洛陽廣發青銅器仿古工藝開發有限公司複製生產全套祭孔禮器,包括、簋、簠、豆、、登、尊、洗盆、饌盤、茅沙池毛血盤、三牲、編鐘編磬等,嚴格按照祭孔大典禮儀祭拜至聖先師孔子,弘揚國學。
方罍方罍

哲學意義

的意蘊與器具的顯現構成了認識的兩個層面。這就是《周易·繫辭上》所指出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禮意作為抽象的原則,它體現了形而上的道的內容,而禮器則屬於形而下的層面。禮意依存於禮器的樸素思想,開啟了中國古代哲人對於道器關係的沉思。
從禮學入手探討道器關係,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特色。在宋儒二程那裡,“道之外無物,物之外無道,是天地之間無適而非道也。即父子而父子在所親,即君臣而君臣在所敬,以至為夫婦,為長幼,為朋友,無所為而非道,此道所以不可臾離也。”他主張禮中的道是孕含於禮器之中的,同時禮中人倫之道也處在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的各種關係中,討論道與器的關係,是依據最現實的禮的原則與其表現形式的關係,也即是實物形態的器具與政治原則、倫理道德規範以及各種社會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