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鈍化基團
- 外文名:deactivating group
- 屬性:基團
- 學科:化學
定義,定位效應,原理解釋,相關知識,主要意義,
定義
屬於間位定位基的有:(最強)-NH3+,-NR3+(氨基正離子)-NO2,-CF3,-CCl3,-CN,-SO3H,甲醯基,醯基,羧基,酯基等。
這類定位基在結構上往往具有以下特點:他們與苯環直接連線的原子,幾乎都以不飽和鍵和電負性較強的其他原子相連,或定位基本身帶有正電荷。
定位效應
含有取代基的苯衍生物,在進行芳香族親電取代反應時,原有的取代基,對新進入的取代基主要進入位置,存有一定指向性的效應。 這種效應稱為取代基定位效應。當苯環上己有在這類定位取代基時,再引入的其它基團主要進入它的間位,而且第二個取代基的進入比苯要難,或者說這個取代基使苯環鈍化。
原理解釋
間位定位基的定位效應:這類定位取代基是吸電子的基團,使苯環上的電子云移向這些基團,因此苯環上的電子云密度降低。這樣,對苯環起了鈍化作用,所以較苯難於進行親電取代反應。
共振理論對定位效應的解釋:鄰對位中間體均有一種穩定的共振式(鄰對位定位基的影響)。在間位定位基的影響下,在三個可能的碳正離子中間體中,鄰對位共振式中正電荷是在連有吸電子基的碳上,它使碳正離子中間體更不穩定。所以間位碳正離子中間體是最有利的。
相關知識
鄰對位定位取代基
二取代苯的定位規律
1 苯環上已有兩個鄰對位定位取代基或兩個間位定位取代基,當這兩個定位取代基的定位方向有矛盾時,第三個取代基進入的位置,主要由定位作用較強的一個來決定。
2 苯環上己有一個鄰對位定位取代基和一個間位定位取代基,且二者的定位方向相反,這時主要由鄰對位定位取代基來決定第三個取代基進入的位置。
主要意義
預測反應的主產物,幫助我們選擇適當的合成路線,少走彎路;既能獲得較高的收率,又可避免複雜的分離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