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與經絡學》是現代汪國安編著的一部針灸類中醫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針灸與經絡學
- 作者:汪國安
- 出版時間:1961年
- 類別:針灸類中醫著作
內容簡介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
《針灸與經絡學》 | 1961年 |
《針灸與經絡學》是現代汪國安編著的一部針灸類中醫著作。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
《針灸與經絡學》 | 1961年 |
《針灸與經絡學》是現代汪國安編著的一部針灸類中醫著作。內容簡介全書共四章。包括經絡循行,針灸處方原則、取穴規律,十四經腧穴定位與主治、針刺與施灸法,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科九十五種病證的臨床治療。書末選錄古代、近代...
經絡學是指人體經絡與穴位的學科。經絡系統即分形經絡,是不同層次的特定間隙。穴位即特定間隙的較大空間,比較重要的是上丹田和下丹田。經絡學說在臨床上可以套用於解釋病理變化、協助疾病診斷,以及指導臨床治療三個方面。經絡系統 ——不同層次的特定間隙(間隙維出錯了)在經絡中分形維數與間隙維的異同(間隙維≠...
經絡學說 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門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並指導臨床實踐的中醫學理論。其形成與發展,與針灸、推拿療法的套用有著密切關係,故經絡學說也是針灸及推拿的理論核心。中醫臨床治病明辨病變的臟腑經絡,把握疾病的傳變,以及中藥方劑的歸經理論等,都以經絡學說為...
針灸學(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研究經絡、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討運用針灸防治疾病規律的一門學科。優點 針灸療法具有適應證廣、療效顯著、套用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數千年來深受廣大人民的歡迎,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起源 針灸的歷史悠久。據考證,它起源於我國...
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經絡學也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定義 詞語:經絡 拼音:jīng luò 釋義:經絡是經脈和絡脈 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
《中國針灸經絡理論》是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佟秋芬 內容簡介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的基礎理論,它與陰陽、五行、髒象、營衛氣血等學說組成了完整的中國理論體系。經絡學說是闡發和分析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的學說,是診斷和治療機體疾病的主要理論依據。經絡學說不僅是針灸學的理論核心,而且對中醫臨床各科均...
《經脈醫學與針灸科學》是2005年知音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澄中,張永賢。內容介紹 經脈醫學起源於以俞拊為代表的中國古代醫家觀察經脈現象“巡行性感覺”的臨床實踐。流傳下來的《針經》,西漢古墓中出土的《脈書》與涪水經脈木人便是有關的文字記錄與立體模型。二十世紀後半,繼發現所謂的“經絡敏感人”而...
《針灸學》是201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春生、黃泳。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四部分內容:上篇經絡腧穴,中篇刺灸方法,下篇針灸套用,附篇參考資料。介紹了針灸學發展簡史,準確闡述了針灸學各種理論及方法。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緒論 一、針灸學的概念、研究範圍和主要特點 二、針灸學發展簡史 三、針灸學術的...
《實用針灸學——經絡養生與康復》是暨南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張毅敏、朱明敏、馬慶宇、趙倉煥、卿鵬。課程大綱 01 中醫經絡理論篇(一):中醫基礎概念 課時 1.1 此寸非彼寸:穴位定位方法 1.2 先從中醫基礎入門 1.3 陰陽:是中醫,也是哲學 1.4 氣血:人體生命基本物質 1.5 六髒:比五臟多一髒 ...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套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關鍵,辨別性質,明確病變屬於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於表里、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
針灸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獨特的醫療方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幾千年來,人們利用金屬針具或艾炷、艾卷,在人體特定的部位進針施灸,用以治療疾病,解除病痛,並由此創立了獨具特色的人體經絡腧穴理論,成為中國醫學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
針灸就是以這種方式刺激體表穴位,並通過全身經絡的傳導,來調整氣血和臟腑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針灸因為易學易用,已經在現代家庭醫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了。簡介 根據中國傳統醫學,健康的身體取決於一種極其重要的能量循環,這就是身體中的“氣”。這種能量存在於全身的脈絡中(...
如果古代醫家不知道經絡是什麼,就不會建立起完整系統的經絡學說了。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中醫學在宋代以前,就把《黃帝內經》對經絡實質的完整解釋逐漸遺失了。比如從漢代到宋代,專門論述氣血在人體經絡運行規律與針灸原理的《靈樞》九卷,就已經是僅以殘本傳世,到北宋元7950八年,高麗獻來《黃帝針經》,《靈樞》...
經絡學說貫穿於人體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各個方面,與藏象、精氣血津液等理論相互輔翼,深刻地闡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對臨床各科,尤其是針灸、推拿、按摩、氣功等,都起到極其有效的指導作用。歷代醫家高度重視經絡學說在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早在《內經》中就有“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
針灸(朱氏針法),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醫藥類項目。 歷史淵源 清末,遊方郎中楊老先生創立針灸門派,至今已傳五代,當代以朱新太為代表。朱氏針法是在傳統中醫針灸基礎上,結合前人與自身的臨床經驗,在進針、行氣、補瀉等方面具有獨特性的針刺手法。針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以經絡、神經...
針灸穴位,指的是用針法灸法按穴位刺激體內治療疾病的手法,用於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針灸 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針灸由“針”和...
穴位選擇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辨證選穴,重少而精,多選擇離病變部位最近、最直接的穴位或阿是穴,甚至通過醫師的經驗選擇穴位。傳承現狀 由於受到西方醫學體系的衝擊等諸多因素影響,嶺南傳統天灸療法的一些珍貴資料多散佚失傳,加之近年來天灸傳承面臨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困境,亟待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傳承人物 ...
《難經》是一部闡述《內經》中有關脈學、經絡、臟腑、疾病、腧穴、針法等問題的著作,相傳為秦越人(扁鵲)所作。全書以質疑問難開工共分八十一難,其中第六十九難至八十一難主要討論針法及其補瀉法的運用。《難經》進一步豐富了《內經》的理論,對後世針灸學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強調雙手行針 左右雙手協同行針,《...
1.理解針灸學的基本概念、了解針灸發展的歷史沿革、對外交流。2.掌握經絡、經絡系統、經氣的基本概念;腧穴、特定穴的基本概念、分類,腧穴的定位方法。3.掌握十四經脈的循行走向、主治範圍。4.掌握十四經中重點穴位的定位、取穴方法、特定穴類別和主治,掌握特殊穴位的針刺方法,了解穴位的臨床套用。5.掌握常用的針灸...
《針灸學基礎》是2012年8月1日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鐘蘭、吳俊梅。內容簡介 《針灸學基礎》包括經絡學、腧穴學和針灸操作技術三個部分,以經絡腧穴學為主要內容,針灸操作技術部分為最常用的針法、灸法和罐法的基本知識,以利於學習腧穴操作部分的理解和學習。適合針灸推拿學習者,特別是自學和初學者使用...
在戰國時代的《黃帝內經》中,已形成了人體完整的經絡系統,並對針灸方法、針刺適應證等做了詳細論述。到了宋代,著名針灸學家王惟一編撰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考證了354個穴位。他還鑄造了2具銅人模型,外刻經絡穴位,內置臟腑,作為針灸教學的直觀教具。公元6世紀,針灸就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如今已走向世界。...
《內經》包括《靈樞》和《素問》兩部書,各八十一篇。主要從陰陽、臟腑、經絡、病機、診法、治則、針灸、按摩、方藥、疾病、攝生等各方面,對人體的生理活動、病理變化以及診斷治療方法作了較為全面而系統的論述,奠定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礎。《內經》中關於針法的論述涉及到針刺的器具、持針的法則、刺法的種類、...
《經絡腧穴學(雙語)》是山東中醫藥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王曉燕、張永臣、孫英霞。課程大綱 01 緒言 經典名家名著,尤其是針灸學理論的三次大的總結。課時 0.1起源 0.2理論形成 0.3學術發展 02 經絡腧穴概論 經絡、腧穴概念;主要學習經絡系統概貌,掌握十二經脈的基本規律;腧穴分類、作用及主治規律,...
《針灸經絡經穴圖》是2002年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郭洪圖 。內容介紹 針灸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灸是治療疾病的有效手段,早在先秦時期即被套用於臨床。經過歷代醫家臨床實踐與理論探索,至《黃帝內經》成書時,針灸學作為一門學科已具雛形。迨至晉代,以皇甫劾著《針灸甲乙經》為樗,針灸...
《針灸經絡生物物理學――中國第一大發明的科學驗證(增訂版)》是1998年1月北京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祝總驤、郝金凱,本書分兩大篇針灸經絡學說的形成和發展和古典經絡學,從這兩大點出發,細述針灸經絡,幫助大家了解經絡,並意識到經絡鍛鍊的益處。書名 針灸經絡生物物理學――中國第一大發明的科學...
本教材分為12個部分。書中論述了針灸的操作與針灸治療效果較明顯的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斷、治療等內容。圖書目錄 編寫說明 1 緒論 1.1 針灸學概述 2 經絡總論 2.1 經絡的概念 2.2 經絡系統的組成 2.3 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與經絡學說的臨床運用 3 腧穴總論 3.1 腧穴的發展、分類與...
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里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也稱為“正經”...
5.提倡溫針、伏針伏灸,冬病夏治,影響深遠;6.改良針具,創製“瘦燕式”金銀質毫針及不鏽鋼毫針;7.創辦“新中國針灸學社”及函授班,以師承和學校教學兩種方式培養大批人才;8.創製經絡腧穴電動玻璃教學模型,最早為針灸經絡教學提供現代化的直觀教具;9.著書立說,傳播學術思想,在國內外針灸界具有重要影響。
《針灸學》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春生、馮淑蘭。內容簡介 針灸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少數幾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學科領域之一。本教材包括四部分內容:上篇經絡腧穴,中篇刺灸方法,下篇針灸套用,附篇參考資料。本教材介紹了針灸學發展簡史,準確闡述了針灸學各種理論及方法。本教材圖文並茂...
12經脈和任、督2脈合稱14經,是針灸、刮痧選穴配區的主要依據。十四經絡是由古人對人體經絡穴位進行分類並分別命名的。雖然現代西醫科學無法確定其科學性,但是在現代醫學確定其科學性之前,為了方便深入研究,並且在治療上取穴,所以就必須先使用古人所取的名稱。但是依照宋代的銅人腧穴圖經分部取穴命名,可能比較難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