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長城遺址公園

金長城遺址公園

金長城遺址公園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黑蒙交界處,S302省道終點,是中國金朝修築的長城遺址

公園由婆盧火廣場、金長城和烽燧組成,占地總面積為40000平方米,是金長城沿線首個以金長城命名的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長城遺址公園
  • 景區地址: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 景區級別:國家AA級旅遊景區
  • 景區類型:古文化遺址、紀念館
  • 門票價格:免費
  • 開放時間:全年對外開放
景區概述,建造背景,景區榮譽,

景區概述

金長城遺址公園,以金長城為依託,以婆盧火主題廣場為中心,由婆盧火人物雕像、浮雕、圖騰柱、軍鍋、銅鏡、燈座等文物造型等組成。於2007年動工修建,2008年6月28日正式竣工並對外開放。
金長城遺址公園占地總面積40000平方米,是金長城沿線首個以金長城命名的公園。
金長城婆盧火銅雕像金長城婆盧火銅雕像
公園由婆盧火廣場、金長城和烽燧組成。婆盧火主題廣場以金初開國名將婆盧火銅雕像為中心,銅像為婆盧火戎裝立馬巡邊的英武形象。銅像坐落在巨大積石碑上,正面黑色大理石刻“金東北路泰州都統婆盧火”,背面刻有婆盧火將軍生平業跡,銅像基座與銅像整體高14.5米。基座四面四幅仿銅浮雕,再現八百多年前婆盧火帶領軍民墾荒邊陲、修築長城和女真族放牧、狩獵的壯麗場面,概括了女真族修築金長城的歷史功績。基座四角配置四個仿金代出土文物作為吉禮物,造型古樸生動展示了金代的文化藝術精品。它們是:銅鏡行軍鍋油燈台、蠟台。東側並列四座高6米的石雕圖騰文柱,展示了女真族的信仰和理想世界,同時也烘託了婆盧火銅像的高大的偉岸。雕刻有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四方神;春山、秋水禱福面;有牛、馬、羊、家具等農業文明象徵。中心廣場的合理綠化,盡顯了邊關大漠中的一隅綠洲,散布於綠野中的文化石,集詩文、書法、刻石為一體,昭示了北方民族史詩般的文明畫卷。
據介紹,國內著名史專家羅哲文親筆為金長城遺址公園落成題詞。

建造背景

金長城經過國內考古專家多次挖掘考證,認為是金代軍事重要防禦工程。它的修築起因是,那時黑龍江省境內松花江流域有一支女真族完顏阿骨打部,這支女真族生活於有森林、草原、田野的松花江流域,這裡又能狩獵,又能畜牧,也能種地。氣候溫和,土質肥沃,水源充足,草質優良是個得天獨厚的最適合居住地。由於天時、地利、人和,女真族逐漸強大起來,於公元1115年在黑龍江省阿城建都謂:"會寧",國號稱金。公元1121年蒙古興起,也就是後來的元朝,面對已經崛起的金,展開了全面的戰爭,多次派兵攻金。金為了抵禦外侵,金朝開國重臣婆盧火帶領10萬餘軍民,修築"邊壕"軍事防禦工程,當時人們把防禦工程叫"界壕",這個"界壕"於公元1138年(熙宗)金天眷年間動工,到1198年竣工,歷時60年。
據《金史》記載,金長城大體分為東北路、臨潢路、西北路、西南路四路。黑龍江境內的金長城是東北路中的一段,在碾子山段的金長城,烽燧、邊堡、敵台(馬面)等軍事設施基本保存完好。金長城遺蹟仍有3米多高,敵台以80米為間距的有序排列仍依稀可辨。金長城是以黏土為主要材料夯制而成的,八百多年的風沙和雨水,使得金長城逐漸坍塌,部分牆體被荒草覆蓋。
金長城遺址公園婆盧火廣場雕像金長城遺址公園婆盧火廣場雕像
金邊壕東北路東端起點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北郊8公里嫩江西岸,自西南延伸進入阿榮旗,再從阿榮旗向陽峪鄉進入扎蘭屯市大河灣鎮,連線扎蘭屯市四鄉四鎮,在扎蘭屯市境內全長140公里,在黑龍江省碾子山區境內的金長城長30公里,在扎蘭屯市哈多河以南75公里處進入興安盟扎賚特旗,從那一直延伸到內蒙古西部河套,全長五千多公里。金長城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與黑龍江省的分界線。

景區榮譽

2010年2月,遺址公園被黑龍江省旅遊局、商務廳等評為“全省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
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將金長城全線列為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