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子山區

碾子山區

碾子山區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是一個市轄區,地處大興安嶺東麓余脈,位於齊齊哈爾最西部,距中心城區直線距離約90千米,鐵路距離113千米。東、南、西與龍江縣毗鄰,東北與甘南縣接壤,西北與內蒙的扎蘭屯市相連。地理坐標北緯47°29′~47°41′,東經122°53′~123°05′。區境南北長,東西窄,中心部位稍有突出,是不規則的菱形狀。截止到2013年總面積357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7萬畝,城區面積9平方千米。截止到2013年總人口8.1萬人,其中城區人口5.6萬人,轄4個街道辦事處、9個行政村。2012年,碾子山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億元。區人民政府駐繁榮路293號。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經濟建設,概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人口民族,交通運輸,社會,科學技術,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旅遊名勝,概述,主要景點,

歷史沿革

碾子山區,以碾子山得名。碾子山,產石,可制碾磨,故稱“碾子山”。
公元1121年,金太祖阿骨打委任“在遼金戰場上傳奇式的人物”婆盧火為泰州都統,由上京“徙居泰州”,在碾子山一帶開創了金代修築界壕邊堡的先河,以抵禦西部蒙古諸族入侵。
1913年始入龍江縣版圖。
1914年,碾子山成立保公所。
1939年~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碾子山區境內修建了豐榮訓練所,共254人。
1946年2月4日,碾子山解放,建立龍江縣碾子山區人民政府。
1952年1月16日,碾子山改縣轄區為縣轄鎮。
1953年,隨著華安廠的遷入,人口猛增到3.2萬多人。
1958年9月,成立超美人民公社;11月成立以華安廠為主體廠社合一的縣級華安人民公社,12月經省政府批准劃歸嫩江地區領導。
1960年4月,華安人民公社劃歸齊齊哈爾市管轄;12月成立華安區人民委員會,始稱齊齊哈爾市華安區。
1983年12月,華安區更名為碾子山區,延續至今。

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3年碾子山區轄4個街道、9個行政村、59個自然屯。
街道及行政村
下轄社區
繁榮街道
大金山社區、富強社區、繁榮社區、學府社區、永強社區、站前社區6個社區
富強街道
九里村、三江省村、春光村、興華村、華豐村、豐榮村、龍華村、前進村、三皇廟村總計9個行政村、59個自然屯
躍進街道
發達社區、丙忠社區、國稅社區、北疆社區、春光社區和躍進里社區6個社區
東安街道
安居社區、鴻雁社區、曉軍社區、民進社區、和平社區、團結社區、展華社區、陽光社區總計8個社區
豐榮村
二道溝一、二、三、四、五、六屯和胡家(胡家墳屯)、頭道溝一(原頭道溝大隊、頭道溝村駐地)、二、三、四屯、楊家店、山坡(朱麻店)、南溝等14個自然屯
九里村
樹林(陳家響窯)、大西、一號(原東華村駐地)、三排、村府(張家響窯、東華一隊)、朝鮮6個自然屯
興華村
錢溝、劉家溝(原奮鬥大隊、劉家溝村駐地)、趙家、魏家(原榮華大隊、魏家屯村駐地)、唐家、下九里(原下九里村駐地)6個自然屯
龍華村
五間房(龍華屯)、三間房(華西屯)、前曹家溝(原龍豐大隊、曹家溝村委會駐地)、後曹家溝4個自然屯
三江省村
三江省、馬架(百豐屯)、永泉(原宏偉大隊、永泉村駐地)、郭狄坑(原東升大隊、郭狄坑村駐地)、溝西(薛家)、崗後6個自然屯
三皇廟村
三皇廟、簸箕山2個自然屯
華豐村
大營(牧場屯)、六段(豐榮屯)、馮家溝、稻地、馬家、三道橋子(三道溝屯)、四架山(原吉新大隊、四架山村駐地)、吉新、二道橋子、小河西、大河西、豐收(大體屯、原豐收村駐地)、河西五間房、思源15個自然屯
春光村
瓦盆窯1個自然屯,其餘村民散居在城區的各社區內
前進村
村民全都散居在城區的各社區內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碾子山區地處大興安嶺東麓余脈,位於齊齊哈爾西北部,距中心城區直線距離約90千米,鐵路距離113千米。東、南、西與龍江縣毗鄰,東北與甘南縣接壤,西北與內蒙的扎蘭屯市相連。地理坐標北緯47°29′~47°41′,東經122°53′~123°05′。
碾子山區

地形地貌

碾子山區地處大興安嶺東麓余脈,約3∕4的地表為低山丘陵,大小山頭共有170多個,其餘的1∕4為雅魯河低漫灘,是齊齊哈爾市轄區中唯獨一個不在松嫩平原之中、有真山的區。境內低山丘陵綿延起伏,既有市區第一高峰大黑山和第二高峰碾子山,又有嫩江水系流量最大的支流雅魯河。地勢西高東低,起伏較大。區境南北寬,東西窄,中心部位稍有凸起,呈不規則菱形狀。

氣候特徵

碾子山區的氣候屬於中溫帶底限偏寒、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55天,氣溫回升快,降水少,“十年九春旱”,一般需抗旱播種;夏季45天,溫熱多雨,日照長,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發育;秋季50天,降溫快,降水少,晴天多,秋早霜,低洼地塊容易形成霜凍,對農作物造成貪青歉收的威脅;冬季215天,漫長寒冷,少雪乾燥。處於全省第二積溫帶下限和第三積溫帶,年平均積溫2 600℃~2 650℃,列全市各區之末;年平均氣溫3.2℃,極端最低氣溫-37.4℃,極端最高氣溫40.2℃;無霜期132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450毫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碾子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麥飯石之鄉,也是齊齊哈爾市的建築石材生產基地。截止到2014年地下埋藏著花崗岩、閃長岩、麥飯石、河流石、黑粘土等5個系列26個品種的非金屬礦產資源,還有稀有金屬礦產資源釔和鈮,其中最珍貴的是華豐麥飯石,儲量約1.4億立方米,D級,花崗岩分布面積16平方千米,儲量約15億立方米,質地優良。

植物資源

截止到2001年地上生長著白柳條、羊毛、蜂蜜、蘑菇、榛子、蒼朮、桔梗、黃芩、赤芍、苦參、龍膽草等67種中草藥,是盛產中草藥的“寶地”。

經濟建設

概述

截止到2012年,碾子山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億元,同比增長15%;按照全市新的財稅體制計算,區級財政收入實現2777萬元,完成年計畫的119%;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7.6億元、銷售收入16.9億元、增加值5.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0%和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42億元,同比增長15%;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9億元,同比增長35.8%。

第一產業

1949年,糧食總產量為7 629噸,畝產80.5公斤;蔬菜總產量為40 535噸,畝產855.5公斤。1986年糧食總產量11 503噸,畝產148公斤;蔬菜總產量28 739噸,畝產1 718公斤。1986年農業總收入1 645萬元,人均收入467元;2005年農業總收入17 626萬元,是1986年的10.7倍,人均收入3 189元,是1986年的6.8倍。

第二產業

碾子山“因石得名”,是黑龍江省西部唯一的石材生產加工基地。截止到2013年境內大小山頭177座,石材資源豐富,擁有花崗岩、麥飯石、閃長岩、河流石、黑粘土5個系列26個品種。其中花崗岩總儲量達10億立方米,麥飯石儲量約1.4億立方米;石材容易開採,且硬度和密度優良,石材質量純正,色澤美觀,各項物理性能指標均符合加工飾面板材的質量要求。碾子山區石材產業歷史悠久,從建國初期的一戶採礦企業,發展到擁有一定規模的石材加工企業14家,礦場17個。

第三產業

1937年初具規模,共有雜貨鋪、糧店、油坊、藥鋪、肉鋪、成衣鋪、飯館、旅店、鐵匠爐等38家,從業人員177人,資金總額55 795元。當時,由於日寇對人民生活必需品實行“配給”制,商業日趨蕭條,一些小店相繼倒閉。解放後,隨著華安廠的遷入和人口的增多,碾子山區的商業有了較快發展。1951年,建成副食、百貨等7個國營商店,年銷售額1 228萬元。1955年,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國營經濟、公私合營和集體所有制的合作經濟齊頭並進。 “文化大革命”期間,商業發展受到影響。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流通體制進行一系列改革,打破了國營商業的“一統天下”,個體和私營企業發展迅速,商業網點和飲食服務業網點大量增加。2003年,全區共有商業機構2 920個,其中批發零售業2 540個,飲食服務業380個;在批發零售業機構中,私營18個,個體2 522個;商品零售總額達到15 436萬元。

人口民族

2004年末,全區總人口82557人,其中男41317人,女41240人。據2000年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記載,在居住人口中,漢族居多,還有滿、回、壯、苗、蒙古、朝鮮、達斡爾、錫伯等14個少數民族。截止到2013年總人口8.1萬人,其中城區人口5.6萬人。

交通運輸

碾子山區濱洲鐵路自345.5千米處入境,在375千米處出境,客貨運行線路29.5千米,設碾子山和吉新河兩個站,與俄羅斯相通。302省道(亦稱碾北公路)在碾子山區北端與內蒙相連,經由城區,終達北安。碾甘(碾子山~甘南)、碾景(碾子山~景星)、碾成(碾子山~成吉思汗)、碾蘑(碾子山~蘑菇氣)等主要公路形成交通網路。1985年環城公路建成後,實現了汽車村村通。

社會

科學技術

2005年碾子山區為了發展科學技術政府專門設立了科技信息局,有組織、有計畫地開展科普宣傳、科普講座和科技諮詢活動,科研工作和科技推廣工作。

文化教育

1954年碾子山區建起了華安廠文化宮,1956年組建了文化館和廣播站,1960年成立了評劇隊,1973年建立了電影院,1983年建成了碾子山電視轉播台,1992年有線電視進入千家萬戶;
1945年僅有2所國小校,14個教學班,591名學生,教師19人。解放後,碾子山區的教育事業快速發展。2005年,全區城鄉共有學校26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國中6所,國小16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職業高中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學前教育和幼兒教育得到普遍重視和快速發展。

醫療衛生

1952碾子山區年建立鎮衛生所,1958年建立廠社合一的華安醫院,1960年華安醫院第一門診及住院部改建為華安廠職工醫院,第二門診改建為華安區人民醫院。此後的45年來,全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華安廠職工醫院、區人民醫院、中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結核病防治所、牙科診所、鄉衛生院、村衛生所,以及鐵路、林場、採石廠、牧場等企辦衛生所,各級醫療機構遍布全區;徹底消滅了傷寒、霍亂、天花等傳染病;2005年城鄉產婦科學接生率達100%,城區產婦入院分娩率為100%,農村產婦入院分娩率達到65%。

旅遊名勝

概述

碾子山區是齊齊哈爾市著名的山水旅遊城,是黑龍江省名勝風景區和省級生態園林城。境內有距今800餘年歷史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金東北路界壕邊堡遺址,亦稱金長城;有國家AAA級軍工旅遊景點;有被譽為鶴城奇山的國家AA級旅遊景區蛇洞山;有距今1.1萬多年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蛇洞山舊石器遺址;有黑龍江省首次發現盤羊頭骨化石的出土地;還有雅魯河漂流碼頭,以及被稱為天然氧吧的萬畝森林公園和省甲級公園重山園及百樹園、世紀廣場等旅遊觀光景點和休閒娛樂場所。
東北人民解放紀念碑東北人民解放紀念碑

主要景點

東北人民解放紀念碑
東北人民解放紀念碑位於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火車站北部0.5公里處的山頂上,1987年2月24日列入齊齊哈爾市文物保護單位。碑身為金星花崗岩雕築、四周有花崗岩矮護柱欄。碑高8.65米。
蛇洞山風景區
蛇洞山風景區位於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西部4.5公里,占地面積300公頃,最高峰龍峰海拔406米,是國家“AA”級風景區。景區劃分為六個功能區,包括以蛇洞山為主的主景區、利用雅魯河水面開闢水上遊樂區、野營區、動植物觀賞區、宗教區、服務區,將休閒、娛樂、觀賞有機結合起來。青石崖、蛇洞、龍峰佛爾寺及西河園等均是其中著名景觀。 景區內峰巒起伏,怪石嶙峋、各景點錯落有致、渾然一體,龜、牛、蛙、龍、獅、虎、猿等奇石異景千姿百態,形象逼真。尤其是天然大佛,頭像高4米、寬3米,其形酷似如來佛主,已被佛教協會考證為“全國罕見”。景區內詩詞碑刻繁多,亭、台、樓、閣古樸典雅,文化底蘊悠久而豐富。蛇洞山又是舊石器文化發現地,曾挖掘出石刀、石斧、石器和猛獁象牙等,1987年被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碾子山區碾子山區
重山園風景區
重山園風景區是齊齊哈爾市唯一的一座城中的山上公園,因園內東西兩山相連,所以起名為“重山園”,公園始建於1982年,占地面積有60公頃,園中20年以上喬、灌、針、闊樹木10餘萬株,碾子山人民解放碑巍然挺立,北側拂雲閣與西山之巔望城樓遙相輝映。山間台階甬道1萬餘平全用地產方整花崗岩鋪設,東山登山山台階108階,台階兩側雕一雙156米巨龍,雙龍噴水戲珠,兆示山城如巨龍騰飛。引水上山至西山制高點處,建一天池,儲水千餘立方,遊人可在天池戲水、避暑,池下引管送水至各處,自流灌溉草木。水至紀念碑,鑿山崖建一瀑布,達到清泉石水流之境界。環山游路安裝彩燈126盞。
金長城遺址公園
金長城遺址公園以金長城為依託,以婆盧火主題廣場為中心,由婆盧火人物雕像、浮雕、圖騰柱、軍鍋、銅鏡、燈座等文物造型等組成。於2007年動工修建,2008年6月28日正式竣工並對外開放。婆盧火主題廣場銅像為婆盧火戎裝立馬巡邊的英武形象,銅像坐落在巨大的石基座上,正面黑色大理石刻:金東北路泰州都統婆盧火,背面刻有婆盧火將軍生平業跡。銅像基座與銅像整體高14.5米。基座四角配置四個仿金代出土的銅鏡、行軍鍋、油燈台、蠟台等文物作為吉祥物,造型古樸生動,展示了金代的文化藝術成就。東側並列四座高6米的石雕圖騰柱。雕刻有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四方神;春山、秋水祈福畫面;有屯田、耕種等戍邊和生產生活的場面。
軍工旅遊景區
軍工旅遊景區軍工旅遊景區
碾子山區推出的軍工旅遊,將神秘的兵工生產、兵工產品和靶場實射的全過程展現在遊人面前,成為旅遊獨具特色的亮點。廣大遊人在此可以零距離的了解兵工歷史,接觸兵工戰士,欣賞兵工產品,感受科技進步,增強國防意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