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河道走向
牙克石市(原喜桂圖旗)境內,雅魯河發源於
博克圖鎮的
大興安嶺東南麓關帝廟嶺(另說:光頭山、西南溝、濱洲鐵路線興安站附近雅魯伯圖山(源頭海拔1002米))。東南流至
博克圖鎮,沿
濱洲鐵路南行15公里匯納西布沁河,又東南流55公里於
巴林鎮的
喇嘛山下匯納巴林河,轉向南流入
扎蘭屯市。呈西北至東南流向,幹流哈拉蘇以上為山地林區,兩岸為高而陡的山地圍繞,相對高差400米左右,河谷寬2~3公里,河寬10~30米。乾支流均處於山地林區,地形起伏大,坡陡流急,植被茂密,河谷中發育有沼澤。
齊齊哈爾市區
碾子山區境內,雅魯河是齊齊哈爾市區嫩江水系流程較長、流量最大的一條支流。幹流在碾子山區內,流程約35公里。此河段流經大興安嶺爾麓低山丘陵間的沖積洪積平原。河流由碾子山區西北隅豐收村北的金代修築的界壕(
金界壕)處入境,海拔降到240米,到碾子山區南端的東華村南出境,海拔下降到205米,區內河段比降減小,平均約1‰,河曲發達,河谷擴展,河漫灘廣闊,順流而下,邊灘、河心灘和深潭相間出現,河寬約120米,河深約5米。
龍江縣境內,雅魯河幹流由西北向東南縱貫龍江縣中部。在
龍興鎮新功村右納濟沁河,經
雅魯河鄉、
魯河鄉、
對寶鄉,於
永發鄉右納泉水河,南流納罕達罕河。在
廣厚鄉左納奇克奈河,繼而東流,在大莫呼屯南(另說:哈拉台村)入嫩江,河口海拔約140米。龍江縣境內流長114公里。
河道特徵
該流域自河源呈階梯狀從中山、低山、丘陵下降至松嫩平原,幹流哈拉蘇以上,兩岸為高而陡的山地圍繞,地勢起伏大,相對高差400米左右,河谷寬2~3公里,哈拉蘇至扎蘭屯段,河谷增至4~5公里,河寬40~70米。成吉思汗邊堡以下河流進入平原區,河道岔流多,兩岸多沼澤濕地。
水文特徵
該河碾子山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積達13567平方公里,集水區域大,因而流量較大。據碾子山水文站1955~1985年測得資料計算,平均年徑流量為18.5億立方米,水資源頗為豐富。因受夏季風降雨集中的直接影響,河流年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大,變化幅度在39.9億立方米(1960年)到3.47億立方米(1979年)之間,最大值為最小值的11.5倍;最大流量在2570立方米/秒(1957年)到93.8立方米/秒(1979年)之間,最大值為最小值的27.4倍;最高水位在216.80米(1960年)到214.19米(1979年)之間,前者比後者高2.61米。如果以年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212.94米(1965年)相比,則相差達3.45米。對這些大幅度變化的實際情況,在開發利用雅魯河水資源時,應給子足夠的注意。此外,在31年中,超過碾子山區警戒水位215米的就有18年,占60%,洪水威脅較大。
主要支流
徑流
雅魯河支流眾多,並多分布於大興安嶺降水較多的東坡上,主要支流有東溝、南大河、大西溝、大東溝、愛林溝、阿木牛河、石門淘、臥牛河、沙里溝、務大哈氣河、虻牛溝、中和灌渠、濟沁河、罕達罕河、奇克奇河等。
東溝,發源於
牙克石市博克圖鎮東北部與鄂倫春自治旗、阿榮旗交界處的大興安嶺腰梁予北,河長29.4公里,平均比降10.7‰。自東北向西南流至博克圖鎮東南匯入雅魯河。
愛林溝,發源於
牙克石市巴林鎮西北部大光頂山北,河長42.2公里,平均比降6.06‰。河源為小北溝,向東偏南流,至小北溝口以下稱大北溝,在喇嘛山站東南匯入雅魯河。
阿木牛河,發源於
牙克石市的
巴林鎮兩南部與
綽源鎮交界處(雅克山脈,海撥高程1386米),正東流向,河長87.5公里,流域面積1790平方公里,(總流域面積1814.36平方公里,河流長73.7公里)平均比降3.64‰。自西南向東北流,後轉向東南,在坤尼氣河口以下轉向東流,是
扎蘭屯市與牙克石市的界河,在南木以北邊界處(坤尼氣河口以下5公里東)匯入雅魯河,是牙克石市與扎蘭屯市界河。主要支流有坤尼氣河、大鐵古魯河、庫庫河、何發河、沃力嘎溝、轉心湖溝等。
扎蘭屯市境內流域面積791.60平方公里。
臥牛河,發源於
扎蘭屯市內烏色奇山,海撥高程1147米,是雅魯河左岸一級支流,東南流向,貫穿於
臥牛河鎮,在扎蘭屯市以北的臥牛河火車站附近匯入雅魯河。流域面積1260.34平方公里,河流長90.53公里。當地村民依靠此河進行灌溉。
罕達罕河,清代稱哈達漢河。為雅魯河右岸一大支流。發源於呼倫貝爾盟
扎蘭屯市火龍山。東南流向,整個流域貫穿於哈多河至成吉思汗邊堡流入扎賚特旗。在
扎賚特旗西北部入呼盟境,至白廟子附近有烏爾其根河匯入後出境。由西北向東南行,進入龍江縣南部後,流經景星、杏山、頭站等鄉鎮,注入雅魯河。全長141公里(162公里),流域總面積約4423平方公里。其中呼盟境內長72.3公里,龍江縣境內流長42公里。扎蘭屯境內河流長31.9公里,流域面積1535.56平方公里。呼盟境內流域面積220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99/1000。罕達罕河流域屬低山丘陵區。1949年,該河還是一條小溪,後經洪水沖刷逐年加寬,到1990年,主河道最寬處尚不足百米,洪水漫灘最寬處可達600米。河道彎曲,沖淤變化大,卵石河床。該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86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9.07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640立方米/秒。
葦蓮河,是罕達罕河左岸一級支流,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
扎蘭屯市內雅克山脈東坡(另說關門山西南),東南流向,流經窪堤、關門山後至成吉思汗邊堡流入
龍江縣,河寬平均10米,經龍江縣流路長4.5公里,匯入罕達罕河(龍江縣誌謂:在野馬河入口處匯入烏力根河,為乾支流次第關係,最終匯入雅魯河)。
扎蘭屯市境內流域面積631.6平方公里,河流長68.42公里。該河是龍江縣與內蒙扎賚特旗的邊河,為季節性河流。
烏力根河,又稱烏爾根河。該河發源於大興安嶺東麓,處內蒙古自治區博克圖西南,經濟沁河、柳樹、奮鬥鄉匯入罕達罕河。河床寬12米左右,境內流長60公里,流域總面積248049平方公里,為龍江縣與扎賚特旗的邊界河流。
野馬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楊樹溝,穿東北路界壕邊堡入龍江縣境內,又東南流4公里在小城子兩北匯入烏力根河。河床平均寬5米,水深0.5米,在龍江縣境內流長4公里,為季節性河流。
濟沁河,又名“雞秦河”。嫩江二級支流。位於
龍江縣西北部。發源於大興安嶺東麓呼里雅克山西部,自西北向東南行,流經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東部,進入龍江縣境後,在老龍山東折向東北,穿越龍興、雅魯河、濟沁河等鄉鎮,在碾子山南注入雅魯河。全長180公里,河寬60米左右。龍江縣境內流長35公里。流域總面積約2790平方公里。濟沁河:發源於市內雅克山脈的濟沁頂子山,海撥高程1303米,是雅魯河右岸最大的一級支流,東南流向,經市內中部的薩馬街、蘑菇氣、關門山等鄉鎮至成吉思汗邊堡流入龍江縣匯入雅魯河。河流總長188.80公里,總流域面積4141.09平方公里;境內河流長144.98公里,流域面積3595.81平方公里。(加出現大洪水年份及流量、最小流量年份)庫堤河:是濟沁河左岸一級支流,發源於市內火燎大山東南坡,東南流向,流經庫堤河、中和鎮的紅星村至成吉思汗邊堡流入龍江縣匯入濟沁河。境內流域面積544.47平方公里,河流長59.18公里。
庫堤河,發源子內蒙古自治區布特哈旗境內,穿東北路界壕邊傳入龍江縣境內。河床寬6米左右,在龍江縣流經15公里,與麒麟河匯流濟沁河。
麒麟河,俗稱“其林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布特哈旗;河床寬20米左右。穿東北路界壕邊堡入龍江縣境內,流經縣境15公里,在龍興鎮境匯入濟沁河。是濟沁河右岸的第一支流,為常年流水河。
中和川溝,是雅魯河右岸一級支流,發源於市內火燎大山,東南流向,流經雅爾根楚、中和、成吉思汗鎮立新村邊堡流入龍江縣後匯入雅魯河。境內流域面積532.48平方公里,河流長42公里。
泉水河,發源於龍江縣山泉鄉,該河以大泉子、腰泉子、小泉子、興隆泉4股泉水和昌盛溝1股山水匯聚而成。大泉子溝發源於山泉鄉共平村北部,河床平均寬6米,水深0.8米,流路全長10公里。腰泉子溝發源於山泉鄉腰泉子村,河床平均寬6米,水深0.9米左右,流路全長15公里。小泉子溝發源於龍江縣山泉鄉小泉子村,河床平均寬4米,水深0.7米,流路全長5公里左右,是季節性河流。興隆泉溝發源於山泉鄉保衛村,河床平均寬5米,水深0.5米,流路全長13公里。昌盛溝發源子雅魯河鄉境內的中和山西南,流經雅魯河鄉中和村、對寶鄉馬鞍山村,繼而東南流至山泉鄉的西昌盛、東昌盛,於北太平南同興隆泉溝匯合,在山泉鄉光華村東入泉水河。泉水河河床寬20米,南下入永發鄉境內,東南流經大肚川、永發村,在躍進村東苗家屯入雅魯河,為雅魯河右岸的一條支流,是常年流水河。
雅魯根楚溝,又叫雅爾根楚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布特哈旗火拉火氣。穿東北路界壕邊堡分成2支,入龍江縣龍興鎮榮勝村,東南流8公里而合,繼續東南流至碾子山西北與雅魯河匯流,河床寬10米左右,在龍江縣流經8.4公里。為雅魯河右岸的一條支流,屬季節性河流。
奇克奈河,又稱奇克納河、奇克奈溝。發源於龍江縣廣厚鄉榔頭山西北,流向東南,經由廣厚鄉的北山、東陽、奇克奈、三村、新立(於家窯)等村屯入雅魯河。河床平均寬7米,水深0.8米,流路全長25公里,是季節性河流。
柳樹泉眼溝,發源於濟沁河鄉護林村,東南流經濟沁鄉良種場柳樹鄉,在馬山東南注入烏力根河。河床平均寬5米,水深0.8米,流路全長25公里,屬季節性河流。
“七一”運河,該河系龍江縣於1958年“大躍進”時期,開鑿的人工運河。計畫引雅魯河水灌溉魯河、龍江鎮、發達、巨寶等鄉鎮的丘陵耕地。1959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75年再次續修,造價1680萬元,今已廢棄。
湖泊
名稱 | 分布位置 | 面積Km |
成吉思汗泡子 | 成吉思汗鎮 | 0.100 |
戰勝泡子 | 哈拉蘇鎮 | 0.033 |
瓮泉,位於龍江縣頭站鄉西南10公里處。水面有大小兩塊,“小瓮泉”處大瓮泉北鄰,均以水面形狀如“瓮”而命名。1976年引罕達罕河蓄水,1978年全面竣工,命名為瓮泉水庫。
水利工程
水庫工程
扎蘭屯市已建成小Ⅰ型水庫1座,即靠山水庫,位於
臥牛河鎮靠山村二組,建於1974年,2005年、2006年進行水庫除險加固。在建中型水庫1座,即楊旗山水利樞紐紐工程,位於臥牛河鎮劉家屯村下游2公里。
名稱 | 位置 | 集水 面(Km)
| 總庫容 (萬m)
| 興利庫 (萬m)
| 多年平均入庫量(萬m) |
靠山水庫 | 臥牛河鎮靠山村二組 | 95 | 359.1 | 182.5 | 1460 |
楊旗山水利樞紐工程 | 臥牛河鎮劉家屯下游2公里 | 853 | 9598 | 3736 | 12500 |
揚旗山水利樞紐工程(在建),位於嫩江雅魯河左岸一級支流臥牛河流域下游,距扎蘭屯市區11公里,水庫總庫容量9598萬立方米,是以工業及城市供水為主,兼顧防洪、灌溉、旅遊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
溝口水庫,位於興隆溝入哈拉海甸子溝口,面積為56.2萬平方米。1958年,動工修建1條300米長未合攏的土壩。1969年8月,在加高加寬主壩的同時,新建845米長的副壩和1座抽水站。1970年開始續建工程,1972年竣工。完成主、副壩長3476米和寬40米、長360米的溢洪道工程。1983年,在主壩南端新建鋼筋混凝土泄洪閘1座。修建溝口水庫,總土方量為16.1萬立方米,石方量為0.94萬立方米,用工量18萬個,車工日1.8萬個,國家投資30萬元。水庫總庫容154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96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2.3萬畝,養魚水面5550畝。由於管理不善,灌溉作用發揮不大。
瓮泉水庫,原為天然的瓮泉泡子,引罕達罕河水入庫。1975年,動工修建,先後完成堆石攔河壩1座,鋼筋混凝土進水閘1座,引水渠道1條,長11.55公里。水庫東、南兩側,修建長達4.6公里的土壩,並修建抽水站1座。1984年,在東壩建鋼筋混凝土泄水閘1座。修建瓮泉水庫,總土方量17.5萬立方米,石方量4100立方米,混凝土工程量844立方米,投工量18萬個。國家投資和自籌經費62萬元。水庫容量為2555萬立方米,興利庫容量890萬立方米。水面1.2萬畝。自1977年蓄水受益,養魚150萬尾,引水灌旱田1500畝,水田300畝。
堤防工程
日偽時期,連續幾年江河暴漲大水,1941年,龍江縣修築雅魯河右岸堤防北華至劉剛房框段30公里,修築罕達罕河左岸堤防,敖寶~盧家屯段28公里,1942年,修築雅魯河左岸堤防,碾子山至於家屯段70公里。1950~1956年,續建雅魯河右岸及罕達罕河右岸堤防8公里,疏浚河道6公里。1958年新修雅魯河左岸第二道堤防23公里,完成土石方量35萬立方米。到1985年,罕達罕河疏浚8.5公里。對濟沁河右岸堤防長2.5公里,烏力根河左岸堤防4.2公里,景星鎮罕達罕河左岸堤防4.4公里,永發鄉長發村堤防2公里也都不斷進行加固,雅魯河左岸2條堤防,是黑龍江省重要堤防工程之一,保護54萬多畝良田和201個自然屯,14.67萬人生命財產安全。雅魯河右岸第一堤防保護耕地10萬畝和59個自然屯,以及1.66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雅魯河右岸第二堤防,保護耕地15.4萬畝,87個自然屯,以及2.78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灌溉工程
運河,1958年12月,全縣集中1.5萬人,興建“七一運河”。國家撥款和民眾自籌,共投資357萬元。經過120天奮戰,用工180萬個,完成土方量172萬立方米。開掘運河86公里,修建攔河壩2座,倒虹吸排洪工程1座,進水閘1座,引水量27立方米/秒。1959年5月1日通水。到1960年12月29日,建成乾、支渠141公里。總計完成土石方250萬立方米。修建大小橋涵60座,大小閘門18座,人工總計237.6萬個。1975年5月1日,“七一運河”開始續建。到1977年12月,投人工150萬個、車工10.5萬個。完成土石方132萬立方米,建成永久性橋、涵、閘15座,建臨時性橋涵64座,堆石攔河壩1座,挖通乾、支渠140公里,通水70公里,投入資金787萬元。由於運河無蓄水工程,渠系不配套,造成春旱難灌,大雨成災,坡地無控制性放水建築,灌溉困難。加之,維修保護不善,到1985年已無法使用。
雅嫩灌區,1955年,由省水利廳參加測量設計,在雅魯河左岸新建,築柳石攔河壩1座。1966年,雅嫩灌區攔河壩由30米延至120米,並於翌年改建成堆石穿帶溢流壩。總乾渠1條長12.4公里,支渠45條長47.8公里。1956年受益。有閘門9座,乾、支渠50條長60.5公里,排水乾支溝7條長31.9公里。
九龍灌區,引雅魯河水。灌區內有水泥橋、閘共17座,水渠10條。其中主幹渠貫穿鄉內西部,長達15公旱。灌區有水田21000畝,基本實現了條田化。渠首改造工程位於雅魯河碾子山水文站下游1.5公里處,魯河鄉龍德村境內,工程總投資2005萬元,是省級重點水利改造工程項目之一。灌區渠首取水口位於雅魯河主幹流,水源豐富,九龍灌區渠首改造工程實施後,將使魯河鄉、龍江鎮及碾子山區華安鄉等地的5.98萬畝水稻供水難、取水難、控水難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流域概況
地貌氣候
雅魯河流域在地質構造上屬古生代—中生代複式背斜構造;處於新華夏系
大興安嶺隆起帶中段東緣,區內各類侵入岩較發育,一般以華力西晚期—燕山晚期酸性侵入岩為主,主體岩石主要是大成岩,其次花崗岩,石英片岩等分布較廣。
上游地區屬大陸性亞寒帶氣候特徵,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溫涼短促,秋季降溫急劇,冬季嚴寒漫長,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70天—95天。中下游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太陽輻射較強,日照豐富,冬季漫長、嚴寒乾冷。夏季短而溫熱,雨量集中,氣溫年、日較差大。春季升溫快,秋天氣溫劇降,積溫有效性高,風向呈河谷走向。西部和北部地區屬於大興安嶺東部林緣溫涼濕潤,半濕潤林牧業區,東南部地區屬於溫暖半濕潤農業區。下游屬於中溫帶底限偏寒、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歷史文化
新石器時期,雅魯河、綽爾河流域已有人類活動。堯、舜時代,雅魯河、綽爾河流域均在古肅慎國內,其地為濊貊部餘部夫餘部所居。春秋時期,扎蘭屯市境域內的雅魯河、綽爾河流域為東胡的重要遊獵地之一。東漢末年,雅魯河、綽爾河流域處於鮮卑勢力東界之地。386年,雅魯河、綽爾河及阿倫河流域為夫余國勢力範圍之內,為勿吉國黑水部。唐憲宗時,雅魯河、綽爾河流域屬南室韋中的和解部和烏羅護部(即北魏烏羅侯)兩部的遊獵之地。五代時期,契丹皇族遙輦、迭刺二部長期居住在雅魯河、綽爾河、阿倫河流域,為契丹人活動中心。1116年,遼在泰州(今黑龍江泰來縣塔子城)北設金山縣,後升為靜州。相傳,成吉思汗鐵木真曾在雅魯河流域屯駐重兵,他在統一草原各部和西征南戰中,未實行分封前,大興安嶺嶺東地區為其部將木華黎所統轄。1214年,鐵木真對幾個立有戰功的弟弟和外戚家族進行分封,鐵木真幼弟帖木真·翰赤斤的封地在大興安嶺東西之地以及嫩江、松花江一帶。1408年,明王朝設立的阮里河(即雅魯河)衛,即設在今大興安嶺東麓雅魯河流域,同時在綽爾河流域設定了朵顏衛。1644~1661年,沙俄軍隊入侵黑龍江以北廣大地區,清王朝忙於平定關內反清叛亂,無力顧及邊疆防務,遂採取消極的內遷政策,將居住在這一邊區的鄂倫春、鄂溫克、達翰爾等族遷至黑龍江南岸居住,其中部分鄂倫春人、鄂溫克人被遷至雅魯河、綽爾河、濟沁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遊獵,雅魯河、音河流域被編為“雅魯阿巴”,濟沁河流域被編為“濟沁阿巴”,綽爾河流域被編為“托信阿巴”。
雅魯河、綽爾河流域歷史上是東胡、鮮卑、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的居住地。到現代社會,仍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漢族居多,但有滿、回、壯、苗、蒙古、朝鮮、達斡爾、錫伯、藏、布依、黎、俄羅斯、鄂溫克、赫哲14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中,蒙古、朝鮮、達斡爾、鄂倫春人、鄂溫克占比在全國是比較高的。
社會經濟
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牙克石市(原喜桂圖旗),1936年,索倫旗設牙克石街。1950年1月,以牙克石街為基礎,劃出索倫旗所轄扎羅木得努圖克、免渡河努圖克,布特哈旗所轄博克圖努圖克,成立喜桂圖旗人民政府,隸屬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1983年10月撤旗設市。中國特大型國有企業500強之一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森工集團就駐在牙克石,其所屬的6個林業局及呼倫貝爾市所轄的3個林業局、3個國營農場也坐落在市區和各鎮,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林城”、“林海明珠”之美稱。境內有天然林地175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8億立方米,其中興安落葉松占60%以上;耕地面積達210餘萬畝,土質肥厚,適宜大規模種植小麥、油菜、馬鈴薯、甜菜等作物;市域內煤的探明儲量大,且質量好,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農牧業發達,以大規模耕種為主的農場式經營模式機械化程度較高,是呼倫貝爾的糧食和油料豐產區,僅2004年糧食產量達11萬噸、油料作物產量達2.5萬噸,遠銷全國各地;以牛、羊等為主的畜牧業發展迅速,畜牧年度牲畜總頭數達35萬頭匹只,奶業發達,年商品奶交售量達10萬噸;森林工業基礎雄厚,煤炭、水泥、電力、野生漿果釀造、油脂和木材精深加工等工業,成為全市支柱產業。旅遊資源有:鳳凰山莊、鳳凰山滑雪場、巴林喇嘛山石林景觀。
扎蘭屯市,1929年1月5日,中華民國政府設雅魯縣,1932年6月27日,偽滿洲國成立後,撤銷雅魯縣建制,將原雅魯縣行政區分設為布特哈左翼旗(駐地今扎蘭屯)、布特哈右翼旗(駐地博克圖)。1933年5月12日,布特哈左翼、右翼兩旗合併為布特哈旗,1983年10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布特哈旗,在原行政區內設立扎蘭屯市(縣級)。1984年1月1日,實行市建置。扎蘭屯的自然資源富集,具有極其重要的資源優勢。擁有耕地260萬畝,草場419.2萬畝,森林46萬公頃,野生動植物近千餘種。盛產玉米、大豆、白瓜籽、甜菜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糖料基地。地下資源豐富,已經探明的有矽石、石墨、煤、重晶石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歷代北方少數民族遊獵棲息之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在此屯兵紮寨,金長城橫貫南北。自然風光秀美,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山險、石怪、水秀、林茂、獸奇、鳥異,素有“塞外蘇杭”、“北國江南”之美譽,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碾子山區,自1897年形成聚落以來,行政區劃不斷發展變化。1913年稱屯,始入龍江縣版圖;1914年成立保公所;1929年建立龍江縣第二區二十六鄉;1946年解放,始稱龍江縣碾子山區;1958年成立廠社合一的縣級華安人民公社,隸屬嫩江地區;1960年劃歸齊齊哈爾市管轄,稱華安區;1983年改稱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碾子山區物產獨特,資源豐富,是中國麥飯石之鄉和齊齊哈爾市石材生產加工基地;依山傍水,景色秀麗,是黑龍江省風景名勝區和齊齊哈爾市著名的山水旅遊城;天藍水清,環境優美,是黑龍江省生態園林城;四通八達,交通方便,濱洲線鐵路(哈爾濱—滿洲里)和碾北公路(碾子山—北安,即302省道)穿城而過;是20世紀50年代建成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
龍江縣,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於齊齊哈爾設黑水廳;宣統元年(1909年)黑水廳升為龍江府,民國2年(1913年),龍江府改為龍江縣。龍江縣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縣現有耕地551萬畝,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糧食產量常年達70億斤以上。龍江縣連續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龍江縣礦產資源富集,分為金屬、非金屬、能源和水汽礦產四大類。現己探明礦產共有42種,礦產資源種類占全市的89%,約占全國的25%。可開發利用的優勢礦產資源16種,主要有銅、河流石、麥飯石、沸石、大理石、膨潤土等,全縣礦產資源總價值在400億元以上。有建材、裝備、糧食化工、採掘、食品和新興能源等7大產業。
地圖信息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