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邊噠沙

金邊噠沙

“噠沙魚”長在南方江河的出海口。當游離珠江,出至大海後,就被香港人稱作“龍利”了。“龍利”分“尖利”、“圓利”和“方利”,這是按魚頭的形狀來區分,都算得上水產中的上品。但若論美味,卻比不上珠江口的“金邊噠沙”。

農曆6~8月是金邊噠沙當造之時,珠江三角洲的各個出海口都能找到它的蹤影。前些年因為水體污染的問題產量很少,記得2005年時,有人曾在三水撈到3條,結果以兩千元的價格賣出,按斤算比當年創出六千元賣價的三黎魚還要高。好在這兩年珠江的水質逐漸恢復,金邊噠沙的價錢也逐漸回到了平常漁家菜的位置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邊噠沙
  • 口味:鮮鹹
  • 主要食材:噠沙魚
  • 調料:鹽、醬油等
特點介紹,製作方法,其他相關,

特點介紹

沙魚的身體扁平,眼睛和嘴巴張在身體的一側,平時貼在江河底生活,出水即死,所以要吃的話就只能跑到產地去了,在廣州市區卻沒辦法吃到。我一直覺得金邊噠沙其實是噠沙還沒長成的幼魚,因為它比起其他噠沙的身體顯得更加細小,身體兩邊各有一道金黃色的邊,很容易就能辨別出來。
沙魚越大越貴,其實懂吃的人倒是喜歡小噠沙,因為這種魚大和小的鮮味都一樣,小魚肉質滑,而金邊噠沙更是鮮滑無比,所以特別受人歡迎。

製作方法

和很多本質優秀的漁鮮一樣,金邊噠沙的烹調以清蒸最佳,而且因為腸肚乾淨,不必開肚,直接上碟蒸就可以了,所以吃的時候靠近頭部的那截會有一點甘苦的味道。鮮魚在蒸好之後應該是捲曲的,如果上桌時只是平平地攤在碟面,那估計是在蒸之前已經死掉的了,滋味和口感自然差了一大截。
除了清蒸,在廣州的南沙還有一個傳統的粥叫做“海龍王粥”,使用野生水蟹、小虎麻蝦和金邊噠沙熬成,就鮮味而論,是我吃過的魚粥之最。每每念起就有坐捷運過去大吃一頓的衝動,只是困於無奈工作,也可以說是一個城市人的悲哀了。

其他相關

大食,西關人。他曾在酒樓擔任一個頗為古怪的職務——資源開發,即專門尋找新食材與特別的烹飪方法。他自己也喜歡鑽研各種有趣烹飪方式。 而這一切,都只為好玩與好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