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主要價值,經濟價值,藥用價值,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瀕危原因,保護措施,文學記載,相關文化,
動物學史 鰣(Tenualosa reevesii )是在1846年,由蘇格蘭海軍外科醫生及博物學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大英科學促進協會報告(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中《中國與日本海的魚類學報告(Report on the Ichthyology of the Seas of China and Japan)》,根據采自中國海的標本,以Alosa reevesii 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鰣學名的由源,屬名Tenualosa 源於拉丁語“tenu/tenuis”,及“alos”(可能源自動詞“alaomai”)的拉丁語“alosa”或“alausa”的併合,分別為“薄/窄/瘦的”及“河鯡”或“遊蕩”的意思,而種名reevesii 是當時居澳門任職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茶葉檢察官的英國博物學家裡夫斯(John Reeves,1774-1856)的拉丁語化人名。
中國香港有關鰣的最早文獻,見於1930年美國魚類學家福勒(Fowler Henry Weed,1878-1965),在《費城自然科學學院會議記錄(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第81卷的論文《日本與中國魚類的記述(Notes on Japanese and Chinese Fishes)》中,采自香港的中華花點鰣(Hilsa sinensis )為該種同物異名。【*註:希爾薩(Hilsa)為印度地名比哈爾(Bihar)的別名】
鰣屬(Tenualosa )是在1934年,由美國魚類學家福勒(Fowler Henry Weed,1878-1965),在《費城自然科學學院會議記錄(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第85卷的論文《1907至1910年間主要在菲律賓群島及其鄰近海域所採到魚類的記述(Descriptions of new fishes obtained 1907 to 1910, chiefly in the Philippine Islands and adjacent seas.)》中,以該種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該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Alosa reevesii 、Hilsa reevesi 、Macrura reevesi 、M. reevesii 、T. reevesi 、T. reevesii ,暫無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
相信自古已具經濟價值。中國古代文獻有關“鰣”的記述,有記載“鯦”“魱”“鰣”等字。最古百科全書《爾雅》(公元前235-213)“鯦”“當魱”“魚寺”:“海魚也,似鯿而大鱗,肥美多鯁,今江東呼其最大長三尺者為當魱”;王洙等修纂、司馬光整理而成的《類篇》(1066)中:“出有時,吳人以為珍,即今魚寺魚”。發音方面,宋朝陳彭年等的《廣韻》(1008)、丁度等的《集韻》(1037)、元朝黃公紹等的《古今韻會舉要》(1308)“鰣”:“市之切”,明朝樂韶鳳等的《洪武正韻》:“辰之切,音時”(1375);《集韻》(1037)“魱”:“胡故切,音互”;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96):“鰣出江東,今江中皆有,而江東獨盛,故應天府以充御食……”清朝陳廷敬等編撰的《康熙字典》(1716)中亦載。然而,因含某些混稱如“鱯”,有待進一步考證整理。
鰣因每年初夏時方出,余時不復見,故名。
形態特徵 背鰭 17~18;
臀鰭 18~20;
胸鰭 14~15;
腹鰭 8。縱列鱗42~44,橫列鱗16~17。
鰓耙 110+172。
體長為體高的2.60~3.06倍,為頭長的3.25~3.56倍,頭長為吻長的4.03~4.28倍,為眼徑的4.29~4.75倍,為眼間隔的4.46~4.75倍。
體長 橢圓形。頭側扁,前端鈍。頭背通常光滑。頂骨緣無細紋,少數頂骨緣或有很窄的細紋。吻圓鈍,中等長。眼較小,側前位,脂眼瞼較發達,幾乎蓋著眼的一半。眼間隔窄,中間隆起。鼻孔明顯,距吻端較距眼前緣稍近。口較小。上下頜等長。前頜骨中間有顯著的缺凹,上頜骨的未端伸到眼中央的後下方,下頜骨末端伸到眼後緣的後下方,舌發達。口無齒。鰓蓋光滑。鰓孔大,向頭腹部開孔而止於眼的前下方。假鰓發達。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6.鰓耙細密,數多。肛門緊位臀鰭的前方。
體被圓鱗,不易脫落。鱗片前部有5~7條橫溝線。環心線細,均不中斷,後面有放射狀縱溝,無孔。頭部光滑無鱗。腹部棱鱗強,16~17+14個。背、臀鰭的基部有很低的鱗鞘。胸、腹鰭基部有短的腋鱗。尾鰭基部無明顯的長鱗。無側線。
背鰭始於體中央稍後的上方。臀鰭距尾鰭基近,其基部約與背鰭基等長。胸鰭後方伸不到腹鰭始點。腹鰭始於背鰭的下方,始點距前鰓蓋後緣和距臀鰭始點的距離相等。尾鰭略短於頭長,且為深叉形。尾柄短,其長約等於其高。
體背部綠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幼魚期體側有斑點。吻部乳白色。吻背方淡灰色。鰭淡黃色,且背、尾鰭邊緣灰黑色。
1齡魚體長24厘米左右;2齡魚體長35厘米左右;3齡魚體長44~51厘米;4齡魚體長53厘米;4齡魚以後生長逐漸緩慢。在長江口可見到最大個體達4.2千克,而錢塘江口最大個體為5千克。3齡魚性成熟,此時雌魚平均體長為51厘米,體重為2千克;雄魚平均體長44厘米,體重1.3千克。
近種區別
鰣
特徵
其體長橢圓形,頭側扁,前端鈍,頭背光滑,頂骨緣無細紋,少數頂骨緣或有很窄的細紋,吻圓鈍,中等長,眼較小,體被圓鱗,不易脫落,背鰭始於體中央稍後的上方,體背部綠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鰭淡黃色,背、尾鰭邊緣灰黑色
高而側扁,腹部具強稜鱗;口大,上頜中央有明顯缺刻;頭頂有許多縱行線紋;鰓耙細長而多,內側內外彎曲
圖片
鰣魚
花點鰣
棲息環境 鰣平時棲息于海水中,喜在水體中上層活動,春末夏初溯河作生殖洄游;幼魚在江湖內生長,一般長到150毫米左右入海,在海中發育成長。
鰣
生活習性 鰣為暖水性中上層海洋魚類,以浮游生物為餌料,其中又以橈足類、蝦類和硅藻為主。在生活的各階段食性稍有不同,降海前的幼體以淡水浮游生物為食;降海後的幼鰣以海洋橈足類和硅藻為食;成年鰣以海產橈足類和硅藻為主。攝食強度隨著向河口移動而逐漸減弱。如中國溫州捕獲的鰣魚胃飽滿度在3級以上,而舟山捕獲的鰣魚多半處於空胃狀態。溯河進入淡水後,一般不攝食。產卵後有少數親魚又開始攝食。性腺是在洄游過程中逐漸發育的。
鰣在海洋中生活2~3年後,溯河到淡水中繁殖。仔魚長到8.5厘米左右,約在11月以後降海育肥。溯河洄游的生殖群體年齡為3~7齡組,其中以4、5齡組居多,分三支進入珠江、長江、錢塘江進行繁殖。進入珠江的鰣魚,漁汛期最早。在每年的4月上旬即溯河洄游進珠江口,經西江,最後進入黔江。在廣東肇慶至廣西黔江處產卵。進入長江口的鰣魚,於每年4月下旬到達長江口,又分2支上溯。一支上溯至都陽湖及贛江處產卵;另一支上溯至洞庭湖水系的湘江的長沙至株州和宜昌以下的長江幹流處產卵。進入錢塘江的鰣魚,一般在5月中旬,然後上溯至富春江產卵。鰣溯河、降海洄游常與鹽度、透明度、水溫、流速等環境因子有密切關係。在溯河洄游中,常結成大群。
分布範圍 分布: 中國(福建、江西、海南、浙江、廣東、香港、澳門、台灣省)和越南。在中國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近海域,朝鮮半島和菲律賓沿海及各通海江河亦有分布;淡水中以錢塘江與長江產量最多。
不確定: 韓國、朝鮮、泰國。
鰣分布圖
繁殖方式 當4月初開始由南至北洄游時,卵巢和精巢為Ⅲ期,5月份到達舟山時,部分鰣魚的卵巢已發育到Ⅳ期。產卵期從6月上旬至8月下旬。絕對懷卵量在100萬粒以上,最高為389.4萬粒。產卵時選擇在江底多砂質卵石,水溫在25~32℃(以27~30℃最佳),透明度為15~30厘米,流速為1米/秒,流量為2500~4000立方米/秒的沙質底清澈水處。繁殖時三、五成群活躍在大江水上層。雌雄相互追逐,多在午後至傍晚前產卵。卵為浮性卵,具油球。卵徑一般在0.7毫米左右。一次性產卵,繁殖能力較大。受精卵在水溫26.5~27.0℃時17個小時可孵出仔魚。仔稚魚培育期間在水溫26~34℃,從仔魚出膜到稚魚鱗片完全形成需要29天。
鰣每年2月下旬至3月初,生殖群體由海洋溯河作生殖洄游,在5-7月,即在江河的支流或湖泊中有洄水緩流、砂質底的江段繁殖。產卵時間多在傍晚或清晨,生殖後親魚仍游歸海中。
鰣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鰣魚為一種名貴經濟魚類,肉細脂厚,鱗片與皮膚之間滿含脂肪,營養豐富,在中國古代就被作為納貢之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藥用價值 中醫記載,鰣魚肉味甘,性平,有強壯滋補、溫中益氣、暖中補虛、開胃醒脾、消熱解毒之功效;因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大有益處;鰣魚鱗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治療瘡、下疳、水火燙傷等症;用鰣魚蒸出的魚油,塗於水火燙傷處,療效也甚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IUCN)2017年 ver 3.1——數據缺乏(DD)。1998年,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中國二級保護動物。
種群現狀 在長江口下游常年產量為50萬千克左右,1974年曾高產達157.5萬千克。以後由於污水及水利工程(攔江築壩)興建,產卵場嚴重破壞,又加超強度的捕撈親魚和幼魚,其資源量嚴重衰退,至1985年僅有3萬千克。為了保護鰣魚的資源,中國相繼開展了鰣魚人工授精、卵孵化及仔魚培育的研究,有關部門還提出從1987年3月起對長江鰣魚的短期(3年)禁捕規劃。3年禁捕鰣魚工作已取得一定成就,但長江鰣魚資源瀕臨枯竭的現狀仍無明顯改變。
瀕危原因 野生鰣魚瀕危的主要原因包括過度捕撈親魚和幼魚、水域環境污染以及水利建設。每年的生殖季節,鰣魚親體在溯河產卵的途中會遭到捕殺,從而導致到達產卵場進行繁殖的親魚數量大大減少。在鰣魚幼魚的天然索餌場,漁民在捕撈其他經濟魚類時,由於使用的漁具網眼密集且直徑小,容易附帶將幼鰣捕撈,從而對幼鰣造成較大傷害。
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加劇,長江、珠江水體污染日趨嚴重。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對鰣魚的正常洄游、產卵、孵化、仔幼魚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導致鰣魚種群衰退。
一方面大壩建設會截斷鰣魚上溯產卵洄游的通道,從而導致其無法進入產卵場進行繁殖;另一方面一些梯級電站的建設致使鰣魚繁殖環境水文條件和水域生態環境發生變化,如流速變緩、透明度降低,不利於鰣魚的繁殖,直接導致其資源的衰退。例如,長江上游的萬安電站建成後,長江水被截留,不僅改變了湍急的水流,而且水溫也下降了10攝氏度,長江鰣魚沒有辦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繁育。贛江巴邱鎮段建了峽江水電站後,鰣魚的產卵地被阻隔到了百里之外,致使其無法游到巴邱進行產卵繁育。
另外,由於鰣魚種群數量逐年減少,近親繁殖的機率大大增加,致使種群生存能力下降,資源進一步衰退。
近年來,鰣產量明顯下降,受海洋、長江自然條件影響。
保護措施 1987年3月中國長江中下游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武漢會議討論決定,從1987年5月起,對鰣魚實行全江禁捕,禁捕期為三年。20世紀80年代以來,長江水產研究所通過開展鰣魚池塘馴養和全人工繁殖技術的研究作為保護和增殖鰣魚的重要途徑。
文學記載 中國食用鰣魚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但鰣魚之名則始於宋代。寧原《食鑒本草》中說:“鰣魚,年年初夏時則出,余月不復有也,故名。”《廣韻》記載:“鰣魚,名似魴,肥美,江東四月有之。“《桐廬縣誌》記載道:“鰣魚每年立夏前後從海洋進入錢塘江,上溯至富春江桐廬縣排門山、子陵灘一帶產卵,產後歸海,其名取自來去有定時之意。”這種依時令而來的珍饈,也就被冠以鰣(時)魚的名號。鰣魚生性急躁,捕食和遊動都頗為迅速,常因被障礙物撞傷脫鱗而亡,李時珍《本草綱目》言,“一絲掛網即不復動”,只要有網觸碰到鱗片,它就不再動彈,故有“惜鱗魚”之稱。
到了明代,長江鰣魚成為進獻皇帝的貢品。馮時可《雨航雜錄》道:“鰣魚首夏以時至而名,本朝甚貴之。”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鰣出江東,今江中皆有,而江東獨盛,故應天府以充御貢。”
進入清朝,長江鰣魚進貢規模更大,康熙年間鰣魚已被列為“滿漢全席”中的重要菜餚,至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歷時二百餘年的鰣貢才宣告結束。曹寅《鰣魚》附註云:“鰣初至者名頭膘,次名櫻桃紅。予向充貢使,今停罷十年矣。”
元朝時期,韓奕所著《易牙遺意》中就有清蒸鰣魚的詳細做法。
相關文化 鰣與黃河鯉魚、太湖銀魚、松江鱸魚並稱為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魚”。鰣與河豚、刀魚齊名,被並稱為“長江三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