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金華黃大仙文化研究會獲得“黃初平(黃大仙)傳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華黃大仙文化研究會
- 所獲榮譽:獲得“黃初平(黃大仙)傳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金華黃大仙文化研究會獲得“黃初平(黃大仙)傳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金華黃大仙文化研究會獲得“黃初平(黃大仙)傳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黃初平(黃大仙)傳說項目評估合格,金華黃大仙文化研究會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金華市將黃大仙文化作為聯繫港澳台民眾的重要精神紐帶,多次圍繞黃大仙傳說舉辦廟會、旅遊節等相關活動,邀請港澳台民眾參加。2003年10月18—19日,國際...
金華山黃大仙文化節是2011年在婺城雙龍黃大仙祖宮舉辦的活動。黃大仙文化是金華深厚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晉代以來,黃大仙聖跡故事已流傳1600多年。近年來,其保護、挖掘和利用得到海內外華人的高度關注,先後被列入省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介紹 2011年11月11日,首屆金華山黃大仙文化節在婺城雙龍黃大仙祖宮...
金華黃大仙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金華黃大仙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於2015年07月14日在金華市婺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馬淑蘭,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策劃,廣告設計、製作、代理等。企業信息
扮演黃大仙的演員是邵壽福,少年黃大仙由王國良扮演。該劇由雙龍風景區出資10多萬元,該劇的負責人說,黃大仙得道在金華,揚名在香港,全球有4000多萬信徒,具有獨一無二的意義。他認為,金華作為黃大仙的得道成仙之地,用金華本地的婺劇形式來展現黃大仙的故事,對推廣黃大仙文化、促進金華旅遊的發展都有很深刻的意義。...
黃大仙在天廷主持世界分野,雲遊廣東,廣西,四川,香港和東南亞,美洲等地。為普天下生民勸善普濟,被尊奉為吉祥之神,財神。宋代的元符、淳熙皇帝先後下詔:褒揚初平兄弟二仙“有求必應”,晉·葛洪《神仙傳》、宋·倪守約《赤松山志》、元·《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以及《蘭溪縣誌》、《金華府志》、《浙江通志》...
金華山黃大仙景區,位於金華市金東區,占地面積為10.2平方千米,開放時間為08:00-20:00。金華山黃大仙景區,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首批AAAA級風景名勝區、浙江省十佳美景樂園的金華雙龍風景名勝區的中心景區,道教洞天福地,集自然風光、涼爽氣候、豐富生態與深厚文化底蘊於一體...
在浙江省金華市蘭谿市區北隅,東對黃大仙山,西倚蘭溪江畔,為晉代葛洪《神仙傳》記載“咤石成羊”之神仙——黃初平出生地。村東入口處矗立石牌樓一座,上嵌“黃大仙故里”五個大字,系出於國家政協副主席錢偉長之手筆。村中田畦平整,古屋錯落,古風猶存,百業興旺。尚留有牧羊路、利市路、黃大仙故居、二仙井等...
黃大仙祖宮是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的旅遊景區,占地7.9公頃,宮殿建築群占地1.8公頃,海拔562.8米,進深716米。黃大仙祖宮,三拔頭籌,一是道院大,占地79999平方米;二是宮殿大,棲主神的赤松宮,三清宮都是占地1000平方米,屋高20米上下的重樓高閣。這在中國道教史上是空前的;三是殿內陳設件和法器大,7...
浙江金華黃大仙祠是黃大仙的祖廟。香港的黃大仙廟亦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宮觀,位於九龍竹園區,人稱“香港第一大廟”,為“金華分跡”而來。祠中供奉的黃大仙,在香港人心中是一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的神仙,有求必應,無數善男信女對其頂禮膜拜。又因為黃大仙廟處於香港的交通要道,來往方便,所以到此來朝拜的人如潮如涌...
晉代道家代表人物黃大仙,在金華山出家修煉,贈醫施藥,濟世救民。為發展旅遊事業。舉辦了中國金華·國際黃大仙文化旅遊節。活動內容 開幕式、祭祀盛典、法事活動、旅遊觀光等。承辦單位 浙江省金華市旅遊局、市文體局、市民宗局、雙龍風景區、婺城區人民政府、金東區人民政府、蘭谿市人民政府、義烏市人民政府、武義市...
道教文化 金華山洞為中國道教“洞天福地”的第三十六洞天。早在東漢道教文化鼎盛時期,金華山就被譽為“江東名山”,與“五嶽”齊名。尤其是黃初平經東晉道教理論家葛洪寫進《神仙傳》被尊稱為“黃大仙”後,金華山成為名冠江南的道教聖地。黃大仙文化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和國際影響力,南傳粵閔、港澳台,遠播海外華人...
金華赤松黃大仙 赤松宮最早建於晉代,是赤松道人修身得道,成仙飛升的聖地。已積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是黃大仙文化的發祥地,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占據極其重要地位。赤松宮古時稱寶積觀,後改今額宮,規模宏偉,歷代香火鼎盛,為"江南道觀之冠",有碑可考證。據赤松山志載:按觀碑自二皇君因赤松子傳授以道而得...
《金華牧羊-黃大仙大傳》是2006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致華。內容介紹 這是一本介紹與論述黃大仙的書籍,雖然屬於宗教信仰範疇,但也有別於一般坊間的勸善傳教書刊。本書將黃大仙信仰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探討該信仰的形成、演變以及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功能,是一部兼具學術性、文學性與通俗性的優秀作品,...
鄭土有,男,1962年4月生,浙江省金華市人。文藝學博士,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任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民俗保護研究開發中心研究員、文藝民俗學創新團隊成員,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口述文學和民間信仰學的研究工作。已出版《曉望洞天福地:中國的神仙和神仙信仰》、《牛文化與人生》、《稻作文化與江南民俗》(...
謀劃實施金華文化研究工程,系統梳理“金華學派”“永康學派”等歷史文脈,重修麗澤書院,舉辦“婺學與浙東學派國際學術論壇”,打造當代“浙學”研究高地。進一步加強上山文化遺址考古挖掘工作,精心組織上山遺址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打造“世界稻作文明”高地。充分挖掘利用名人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打響黃大仙文化節、李漁戲劇...
此外,還承擔中國地理學會理事、中國旅遊協會理事、中國旅遊協會旅遊教育分會理事,浙江省地理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旅遊協會旅遊教育分會副會長,金華市地理學會副理事長、金華市旅遊協會副會長、金華市旅遊文化教育分會會長、金華市黃大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社會兼職;2010年調至本校。1995年9月—1996年7月,在北京大學...
中共浙江省金華市委常委、蘭谿市書記鄭宇民題詞 題詞 黃湓村辦公樓 先進黨組織一中共黃湓行政村支部 文明單位——黃湓行政村 文明村——黃湓行政村 先進團組織——共青團黃湓村支部 林蔭大道 黃湓電灌站 建設中的黃湓大橋 黃湓村——黃大仙故里鳥瞰圖 慕仙新居 一里壇商業街 黃湓村校 黃湓村幼稚園 衛生室 黃湓村...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城西南蘭陰山下有溪,崖岸多蘭茞(Chen),溪以蘭名,縣以溪名,故名蘭溪。黃大仙文化 金華是黃大仙的故里,金華山是黃大仙得道之地,發源於金華山的黃大仙文化,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港澳台和東南亞等地區廣受歡迎,信徒多達數千萬,影響力極大。文物 市內文物有諸葛亮後裔聚居地 第四批...
中國梁祝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理事;浙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浙江省婚姻法學會理事;金華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民俗學、民間文藝學和文化學方向教學研究。主要論著 1.《 武義縣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3月( 特約編輯)2.《世界兒童...
著名京旗滿族文化學者,滿族民俗學家白鶴群先生,於2020年3月29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6歲。簡介 曾任職於北京汽車修理公司,北京什剎海體育學校。現任職於北京旅遊局燕翔飯店。兼任北京旅遊集團書畫協會副秘書長,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兼謝映登史料調研室主任,浙江金華黃大仙洞道管會委員,中國旅遊文化學會中國楹聯學會...
觀內還有黃大仙“叱石成羊”的石景令人嘆為觀止。金華山非遺體驗館 金華山非遺體驗館位於雙龍風景旅遊區雙龍洞西南方(紅樓),館內設定了木版年畫、肖像列印、竹編、金東麵塑等非遺項目和其餘手工技藝項目,並提供非遺體驗區,可近距離觀看和體驗非遺技藝,領略非遺文化魅力。開發與保護 2007年,金華市各級森林病蟲防治...
項目編號:10&ZD131,承擔“浙東學派編年史·清代卷”撰寫任務 6.參與200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近代上海報人小說家群體研究”,項目編號:09BZW042,承擔其中兩章撰寫任務 7.主持金華市社會科學2010年度重點課題:“《太平廣記》神仙小說研究——兼論金華黃大仙文化”,項目編號:金社課重點(2010)70 ...
山間雙龍洞、冰壺洞、朝真洞合稱“金華洞”,為道教三十六洞天。古仙人赤松子于山中引牧羊少年黃初平修道成仙,有”叱石成羊“的典故傳說,人稱黃初平為“黃大仙”。金華北山不僅自然景觀奇特秀麗,其儒、釋、道三教文化積澱也非常深厚。晉代的赤松宮、南朝梁代的智者寺和講堂祠,是北山道釋儒文化的代表性聖跡。北山在...
光是作為唐代道觀的產物,連名噪香港、金華等地的黃大仙祠里也不見有此類銅鐘,可以肯定在相當大的範圍內是絕無僅有的。因此珍惜和保護好它,既是責任,更具有意義。正史傳記 《舊唐書·葉法善傳》:道士葉法善,括州括蒼縣人。自曾祖三代為道士,皆有攝養占卜之術。法善少傳符籙,尤能厭劾鬼神。顯慶中,高宗...
黃霞平,女,研究生學歷,1975年8月,講師。研究領域 宗教學原理、道家和道教文化研究 開設課程 《宗教學》、《宗教與社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承擔課題 1.《葛洪〈抱朴子〉道教思想研究》,校級青年基金2003、12~2004、12;獨立 2、《黃大仙思想信仰與和諧社會的構建》金華社科聯2007、4~2008、4,獨立 ...
2016-2023年,先後在海寧薦福禪寺,徑山化城,金華黃大仙祖宮等地,組織開展健康養生活動近百餘場。先後捐助或參與建設臨沂關帝廟、嘉興薦福寺,鹽源東嶽廟,橫峰葛仙院等社會活動場所。並組織參與青海黃南、雲南麗江、四川大涼州等地兒童助學活動。貢獻社會,報效祖國。社會職務 道家內丹學非遺傳承人 中華老子道學研究...
有的村以地域、歷史特色見長,如江南首次發現翼龍化石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臨海岙里村,越國固陵城遺址所在地蕭山湘湖村,伍子胥躬耕過的建德乾潭村,相傳東晉黃大仙煉丹成仙處的金華山口馮村,戚繼光抗倭遺蹟所在地臨海桃渚城裡村、蒼南下在村,范仲淹、陸游任州牧、知府時常去焚香參禪的建德龍山村,岳飛抗金行軍至此、...
原來很久以前金華的人民得到兩條龍的保佑,風調雨順,豐衣足食。但時間長了,這裡的人民就很懶惰了,就等著天上掉餡餅,兩條龍看不過去就躲到洞裡去了,於是這裡不再風調雨順,民不聊生。黃大仙看到也是很難過,他就想辦法用仙水只把龍頭引出來,這樣,只要人民比較勤勞的話,還是可以過著舒適的生活的。從此...
2005年10月參加中國金華國際黃大仙文化旅遊節表演 2006年9月,參加東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表演 蕭條階段 2010年以後,高蹺的處境已經十分困難,“高蹺老人”回歸家庭,而願意學習“高風險、高難度、少工資”的高蹺技藝的人少之又少,政府沒有過多的政策扶持,而非遺保護機構的措施也成效不大,高蹺迎來了青黃不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