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金善(明朝禮部尚書))

金幼孜(明朝禮部尚書)

金善(明朝禮部尚書)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號退庵。明江西新淦縣(今屬江西峽江縣羅田鎮徘山村)人。建文二年(1400)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檢討。與吉水學士解縉同值文淵閣,升侍講,為太子講學。幼孜講授《春秋》,進呈《春秋要旨》三卷。

永樂五年(1407),遷右諭德兼侍講,永樂十二年(1414)與胡廣楊榮等纂《五經四書性理大全》,遷翰林學士。永樂十八年(1420)與楊榮並進文淵閣大學士。明成祖朱棣歷次北征,幼孜皆從,亦多次扈從往來兩京。明仁宗即位後,拜戶部右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旋加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1425)進禮部尚書兼大學士,依舊擔任翰林學士。明宣宗時,修兩朝實錄。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贈少保,諡文靖。著有《北征錄》及《後北征錄》,後人集其遺文輯成《金文靖集》。

基本介紹

  • 本名:金善
  • 別稱:金幼孜
  • 字號:字幼孜,號退庵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江西新淦(今屬峽江縣
  • 出生時間:洪武元年五月初十日(1368年5月26日)
  • 去世時間: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
  • 主要作品:《金文靖集》《北征錄》、《後北征錄》
  • 主要成就:明朝首屆內閣成員
  • 諡號文靖
人物生平,家世源流,求學生涯,初入仕途,成祖恩遇,敕葬暮膳山,金幼孜其人,歷史評價,個人作品,史籍記載,金幼孜籍貫考證,金幼孜墓,

人物生平

家世源流

關於金幼孜的家世,金公自己在文集中多次提及詳述。如《亡弟幼孚徵士墓志銘》一文中說:“幼孚諱尊生,後更名信,而字幼孚。其先居寶慶,遠祖彥始來居新淦之厚聚。宋建隆間,始祖清復徙居里之洪坑。歷若干世,再徙今之培山。”
據《厚聚金氏族譜》載:“幼孜遠祖金彥,本楚之寶慶(今湖南邵陽)人,生於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元嘉二十五年(448)舉孝廉。拜驃騎左將軍,遷廣州都督。升明(477—479)末,蕭道成篡宋,南京都督袁粲約金彥起兵反蕭。事發,袁粲被蕭道成所殺。金彥至廬陵與蕭道成軍戰,屍橫遍野,不克,遂避居巴丘縣鱔嶺之北。其子金俊入贅劉寶墨家,遂定居於此,以‘厚風聚氣’之義更其地名曰‘厚聚’(今巴邱鎮何林坑村)。金彥是為金氏始祖。”北宋建隆(960—963)年間,第18世金清自厚聚遷洪坑。又傳至第28世金行(金幼孜高祖),復由洪坑(今羅田鎮泉井村東南約2公里,村已廢)遷居培山(今羅田鎮徘山村),為培山1世祖。
今峽江縣巴邱鎮何林坑村(原名厚聚),仍是金氏聚居之地今峽江縣巴邱鎮何林坑村(原名厚聚),仍是金氏聚居之地
位於洪坑故址的松林橋,據縣誌記載此橋為金幼孜夫人屠氏所建。位於洪坑故址的松林橋,據縣誌記載此橋為金幼孜夫人屠氏所建。
金幼孜故里——今峽江縣羅田鎮徘山村祠堂金幼孜故里——今峽江縣羅田鎮徘山村祠堂
金行次子諱德明,即金幼孜之曾祖。德明長子名仲卿,系金幼孜之祖父。金仲卿次子名固,字守正,即金幼孜之父。明洪熙元年(1425),仁宗皇帝推恩,贈幼孜祖父、父親皆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金幼孜母羅氏,封太宜人。幼孜下有三個異母弟弟,皆陳氏所出:幼斆、幼孚、幼孝。
據清同治《臨江府志·卷25·儒林傳》載:金固(1333—1389),字守正,新淦(今屬峽江縣)人。年僅四歲時,其母教他讀五言詩,即能背誦下來。稍長,通經史百家之言。和同郡梁寅(臨江新喻人)、劉永之(臨江清江人)相善為友。明洪武(1368—1398)年間,臨江知府聞其博學賢明,聘為臨江府學訓導。守正教導諸生要重視道德修養,學習正心誠意之學,告誡他們不要為了功名利祿而事文藝之辭。金守正為人嚴毅剛方,學問淵博,學子翕然歸之,尊稱其為“雪崖先生”。

求學生涯

據大學士楊榮所作金幼孜神道碑銘,幼孜生而聰穎,“秀拔不群”,自幼即刻苦於學,其父雪崖先生奇之。及長,聞清江縣(今江西樟樹市)著名的學者聶鉉(洪武四年〈1371〉進士,曾任國子監助教)歸鄉,任廬陵(今江西吉安縣)教諭,遂往,拜其為師。幼孜從聶鉉學習儒家經典《春秋》。
學成後,入新淦縣學為邑庠生(俗稱秀才)。金幼孜與練子寧同學,二人十分友善,練子寧曾經對金幼孜說:“子異日必為良臣,我必為忠臣,無相負也。”後來練子寧確實殉死社稷,金幼孜也的確歷仕累朝、位至宰輔。建文元年(1399),幼孜赴省城南昌參加己卯科鄉試,中第九名舉人。建文二年(1400)春二月,再赴京城(時都城尚在南京)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此科的考官是董倫高遜志,幼孜列第十三名。是年三月舉行殿試,建文皇帝親自策問,幼孜列二甲第四名,賜進士出身。
至此,金幼孜已經完成了鯉魚跳龍門的飛躍,實現了由平民到國家儲備幹部的身份轉變。據《登科錄》載:“金幼孜,……慈侍下。……”可知,幼孜中進士之前,父親已經去世(卒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此時幼孜三十三歲,正是年輕大有作為之時。
徘山村金幼孜像徘山村金幼孜像

初入仕途

金幼孜登第後,朝廷即授以戶科給事中之職。這個官職不大,屬從七品。明初仿六部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置左右給事中各一人,掌規諫、稽察之事,說白了,就是諫官(又稱“言官”),碰到皇帝做錯了什麼事你就得勇敢地站出來批評指正。當然對於百官之言行,給事中也有權彈劾。說實話,金幼孜在建文二年(1400)中進士後是一個很普通、很平常的中央低級官員,根本就談不上什麼作為和名聲(畢竟金幼孜在建文朝就當了兩年官),故《四庫全書·金文靖集》提要中就說:“幼孜在洪武、建文之時無所表見(現)。”
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的靖難軍在破南京城之際,翰林修撰王艮解縉吳溥胡廣等聚集在吳溥家中,相約要殉道死社稷,解縉陳說大義,胡廣也慷慨激昂地發言,唯獨王艮默默地哭泣不說話。最終,也只有王艮飲毒自殺。據《明史·周是修傳》記載:“(周是修)初與(楊)士奇、(解)縉、(胡)靖及金幼孜、黃淮、胡儼約同死。臨難,惟是修竟行其志雲。”
不數日,朱棣破城,建文帝不知所終。解縉、楊士奇、胡廣、楊榮、金幼孜等相繼迎附,表示歸順。與此同時,幼孜的同鄉、任右副都御史的練子寧因不屈服於強權而被殺滅族。八月,幼孜以翰林檢討之職入直文淵閣,同直者共七人,皆參掌機密、以備顧問。

成祖恩遇

金幼孜等七人入直內閣後不到一個月皆升職,幼孜為翰林院侍講(正六品,專講經史),官階承直郎。永樂元年(1403),明成祖賜予幼孜象笏、幞頭與二品織金衣等物。當時仁宗還是皇太子,成祖命翰林院官員為太子講解儒經,才子解縉講《尚書》、楊士奇講《易經》、胡廣講解《詩經》,幼孜則負責《春秋》的解說與教授。幼孜遂承命作《春秋要旨》三卷。
永樂五年(1407),升右春坊右諭德(從五品,隸屬詹事府,主要是輔導太子學習儒家經典等書),官階奉訓大夫。宣宗為皇長孫,成祖又命翰林院近侍官員輔導宣宗讀書,幼孜參與其中,成為宣宗的老師。
永樂七年(1409),隨成祖巡幸北京。
第一次跟隨成祖北征大漠
永樂八年(1410),明成祖朱棣率軍隊親征北方的蒙古韃靼部落。二月初十日,大軍從北京的德勝門出發,金幼孜、胡廣、楊榮隨行出征。成祖非常讚賞幼孜的文才,每經要地,就讓金幼孜記錄其山川地形。當時正值初春,天寒地凍,風雪刺骨,成祖對於金幼孜等來自南方的文臣甚為關懷,大軍到達興和的時候,成祖單獨召見了胡廣,告訴他腳受凍的時候不要立即去烤火取暖,慢慢行走腳自然會暖和了,接著又問道:“金幼孜在哪?他的腳不會凍傷了吧?”
明成祖朱棣不僅很欣賞幼孜的文采,而且對幼孜本人也極為愛重,兩人話很投機,據金幼孜自己的記述說每晚明成祖都要和他在營帳里深談到夜半二、三更(二更是晚上9:00—11:00,三更為晚上11:00到凌晨1:00),足見幼孜受寵信之程度。三月十六日,大軍從凌霄峰出發,由於行軍速度較快,幼孜、胡廣、楊榮三人沒有來得及跟上明成祖的車駕,迷路失陷于山谷中。經過艱難跋涉才在第二天的早晨到達大營。幼孜三人去拜見成祖,成祖見到三人後喜出望外,問:“你們怎么才來?”三人答以迷失方向之由。成祖聽後大笑,說:“你們也累了,就早點回去休息吧。”
幼孜三人出,遇見兵部尚書方賓,方賓告訴他們說昨日皇上在途中多次召見你們三個人,久久不見人來,就知道你們肯定是迷路了,很是擔憂一共派了三十人四處尋找你們的蹤跡,早晨又增派了十餘人前去,不曾想你們自己回來了。幼孜聽後甚為感動,他在《北征前錄》中說道:“幼孜自惟以一介書生,荷蒙聖上眷顧,頃刻不忘,天地之德,將何以為報。”真情地流露出對成祖的知遇之恩和念念不忘的感激之情。
七月十七日,成祖車駕至北京,為時五個月之久的第一次北徵結束。從金幼孜在《北征錄》一書中的記述來看,塞外的自然環境是很險惡的,且不說當時是冰天雪地,甚至有時飲水、做飯都成問題。如“三月初十日,駐營凌霄。此時少水,軍士多不食者。夜雪,平地尺余。次日,人馬得雪,炊飯皆足”、“二十日,次壓虜川。水多鹹,炊飯色皆變黃,作氣息,食不下咽”,以上皆言缺乏飲水之難。又如“二十四日,夜甚寒,上召草敕,硯水成冰”、“七月初八日,發盤古鎮。入山峽中。路其險,兩山相夾,如行夾城中”則言嚴寒、山陡路險。
自幼生長在江南水鄉的金幼孜首次跟隨明成祖出征大漠,其受之苦可想而知,但明成祖對幼孜生活的關懷備至且常常與之促膝長談,讓金幼孜在這次艱險冰冷的路途中體會到了君臣魚水之情的陣陣暖意。是年冬,幼孜隨成祖還南京。(以上據金幼孜《北征錄》)
盛世修書,屢得升遷
永樂九年(1411),由於成祖想要掩蓋自己篡奪皇位的事實與罪名,對於建文年間已經修好的史書《太祖實錄》中不利於自己的言論甚為不滿,遂詔儒臣重新修撰一部為自己正名的史書,金幼孜參與撰修。
永樂十年(1412),幼孜為壬辰科會試考官,號稱得人。不久,閣臣胡廣、黃淮、楊榮、楊士奇、金幼孜五人皆賜誥命,推恩先世。幼孜父金守正贈右春坊右諭德,母陳氏、故妻孔氏皆贈宜人,生母羅氏封太宜人(死去的人曰‘贈’,在世的人曰‘封’)。
永樂十一年(1413),幼孜再隨成祖駕幸北京。
永樂十二年(1414)三月,成祖親征蒙古瓦剌部,幼孜與胡廣、楊榮皆隨從出征。幼孜撰有《北征後錄》一卷。回京後,成祖命金幼孜、胡廣、楊榮等文臣纂修《五經四書性理大全》。次年書成,賞賜甚厚。
永樂十四年(1416),幼孜升翰林學士(正五品),仍兼右春坊右諭德,官階奉議大夫。是年冬,隨駕還南京。
永樂十五年(1417),幼孜再隨成祖駕幸北京。
永樂十六年(1418),《太祖實錄》修成,書上,成祖在禮部大宴,犒勞修書文臣。賜幼孜金織紗衣、鈔幣等物。
永樂十八年(1420),幼孜與楊榮皆進官文淵閣大學士(正五品),幼孜仍兼翰林學士之職。
扈從北征,顧命之臣
二十年(1422)三月,明成祖率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台部,是為第三次北征。幼孜隨行。由於深入蒙古腹地,軍士疲憊、後勤難以跟進,加上離敵軍大本營尚遠,幼孜遂與楊榮上疏言利害,成祖從之,遂下詔班師。
二十一年(1423)七月,成祖再次親征蒙古阿魯台部,幼孜從。途中偵知阿魯台為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十月,也先土乾投降,成祖封其為忠勇王,賜名金忠。十一月,班師回京。
二十二年(1424)正月,韃靼部進犯明朝邊關,明成祖組織第五次北征。一代英主朱棣想不到自己的生命將在這次征伐途中終結,再沒能回到北京的紫禁城。而隨行的金幼孜也想不到自己會在這次北征途中發揮決定這個帝國未來命運的作用。這一次出師進行的並不順利,據《明史·楊榮傳》記載:“當是時,帝凡五出塞,士卒飢凍,饋運不繼,死亡十二三。大軍抵答蘭納木兒河,不見敵。”成祖很是惶惑,召集群臣詢問進退之策。群臣皆懼罪,唯唯不敢言,只有金幼孜一人勸諫說不宜孤軍深入,成祖不聽。
大軍到達開平(即故元上都,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時候,成祖做了一個夢,說一個神仙反覆和自己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不知何意,便以之問楊榮與幼孜。楊榮和金幼孜答道:“陛下北征之舉,目的在於除暴安民,但是大漠自然環境惡劣,若孤軍深入,恐有喪師之危險,願陛下留心。”成祖聽後認為二人說得很有道理,於是命二人草詔班師,並宣諭諸部。
七月十八日,還師至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西北)時,明成祖駕崩,年六十五。隨行太監馬雲不知所措,秘密地與閣臣楊榮、金幼孜商議處置之策。楊、金二人認為六軍在外,離京師尚遠,應該封鎖皇帝駕崩的訊息。之後又熔錫為棺,以禮裝殮成祖之遺體,放在御車中。為掩人耳目,二人還做到了“所至朝夕進膳如常儀,益嚴軍令,人莫測”。有人建議以他事之名書寫一道敕令,將皇帝駕崩的訊息告訴留守北京的皇太子,楊、金二人反對說:“先帝在世時詔令稱‘敕’,如今皇上已經駕崩了如何稱‘敕’,如此是為詐,罪不小。”眾人皆點頭稱是。二人遂草擬遺詔,令皇太子朱高熾繼皇帝位。
七月十九日,楊榮與御馬監少監海壽先行回京,馳報皇太子成祖晏駕之事,金幼孜則在後負責護送成祖梓宮(棺材)回京。八月甲辰,楊榮到達京師,皇太子朱高熾派自己的兒子皇太孫朱瞻基前往開平奉迎成祖梓宮。己酉,皇太孫至軍中,始發喪。民間盛傳金幼孜“七日為君”的故事,大致說金幼孜護送成祖梓宮回京途中一切詔令皆出自幼孜之手,代行皇帝之權,距楊榮到達京師之日剛好七天,故曰“七日為君”。然《明史》中說楊榮在七月壬辰(十九日)開始出發回京,在八月甲辰抵達北京,以此推算,其間有12天,不止7日,故此事雖有之,然時間不確。
永樂二十二年(1424)八月,太子朱高熾即皇帝位,是為仁宗。仁宗對於永樂朝內閣舊臣尤其是當過自己老師的楊榮、楊士奇、金幼孜等人更加倚任,皆委以重用。幼孜進官戶部右侍郎(正三品,大致相當於財政部副部長),仍兼文淵閣大學士、翰林學士之職。
仁宣之世,寵遇不衰
宣宗被立為皇太子,群臣加恩,幼孜拜資善大夫(正二品文官官階)、太子少保(正二品官,本為輔導太子,後來演變成一個榮譽虛銜)兼武英殿大學士(正五品,即內閣大學士的一種),禮遇甚厚。
十月,仁宗命金幼孜、楊榮、楊士奇三人在北京承天門外一起審理囚犯,並給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下詔,規定以後審判重要案犯必須要金幼孜、楊榮、楊士奇三位內閣大學士參加。仁宗在西角門召見廷臣,頒賜制誥,並對金幼孜、楊榮、楊士奇三人說:“三位愛卿和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都是先帝信賴的重臣,朕也要依靠你們治理好天下。朕曾經聽聞以前的君王不喜歡大臣的直言勸諫,即使是自己的親信之臣,也害怕皇帝的威嚴,一味順從皇帝的旨意和臉色,常常保持沉默以自保。賢良之臣,言不見聽,退而杜口。朕與卿等應該引以為戒啊。”遂賜金幼孜、楊榮、楊士奇、蹇義、夏原吉五人銀章各一枚,上面刻有“繩愆糾繆”四字,意思是如果皇帝或者朝政有什麼過失,他們五人可以憑此上述直諫,不受阻礙。仁宗又在五人的誥詞後加上了兩句話——“勿謂崇高而難入,勿以有所從違而或怠”,鼓勵他們直言。幼孜等人見仁宗如此信任倚重,皆頓首稱謝。是年冬,幼孜奉仁宗之命持節前往冊封趙王王妃,並冊仁宗第九子朱瞻垍為梁王。
洪熙元年(1425),幼孜進官禮部尚書(正二品,此為榮銜,並不掌管禮部之政務。仁宗為提高內閣大學士的品級與地位,採取閣臣兼任他官的辦法,如楊榮兼工部尚書、楊士奇兼兵部尚書,皆為虛銜),仍兼武英殿大學士、翰林學士二職,領三俸。當時兼領三俸的只有楊榮和金幼孜兩個人,可見寵遇之隆。仁宗又賜金幼孜誥命,贈幼孜祖父金仲卿、父親金守正皆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學士,贈其祖母周氏、母陳氏、故妻劉氏皆夫人;封其生母羅氏為太夫人,繼室屠氏為夫人。
是年春,金幼孜由於自從考中進士在京師為官,25年來從未回過家鄉,思鄉念親之情可想而知,故金幼孜上奏仁宗說母親羅氏年老、自己又長年未回,甚是想念,望皇上體諒臣子之心,準其歸鄉看望母親。仁宗表示很理解,同意其回鄉省母,並給以兵部勘合,可以享受沿途驛站的招待。在金幼孜之前,朝中大臣沒有請假歸鄉看望親人的先例,至此皇帝下詔,規定若三年以上未與至親相見的,可以告假歸省。
金幼孜回家後不久,生母羅氏便去世了。幼孜遂留在培山老家處理母親的喪事。宣宗皇帝即位後,下詔起用,恢復原官。又命幼孜擔任總裁官,負責纂修成祖、仁宗兩朝實錄。
宣德四年(1429),宣宗命幼孜持節前往寧夏冊封慶王府中安化郡王和真寧郡王的王妃。幼孜所到之處,詳細詢問兵士、百姓之疾苦,一一記錄下來,回朝後上奏皇帝,宣宗皆聽從接納。
五年(1430),永樂、洪熙兩朝實錄修成,皇帝頒賜幼孜白金鞍馬、金織襲衣等物,並賜宴於中府。是年冬,幼孜跟隨宣宗巡視邊關,經過雞鳴山時,宣宗說道:“唐太宗恃其英武征遼,嘗過此山。”幼孜對曰:“太宗尋悔此役,故建憫忠閣。”宣宗又說:“此山崩於元順帝時,為元亡征。”幼孜再對:“順帝亡國之主,是山不崩,國亦必亡。”
宣德六年(1431)秋,年過花甲的金幼孜患疾,宣宗命御醫前往金幼孜家中診斷。至冬,幼孜病情惡化,同僚好友楊榮、楊士奇前往其家看望。幼孜病重之時仍廢私念公,說道:“死無足惜,但愧無以報朝廷、益生民。”家人請求幼孜上書祈恩於子,幼孜正色說道:“此君子所恥也。”說完,幼孜便離開了人世。這天為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公曆是1432年的1月19日,享年64歲。

敕葬暮膳山

魂歸故里
宣宗得知幼孜去世的訊息後大為嗟悼,贈榮祿大夫(從一品官階)、少保(三孤之一,從一品),賜諡號“文靖”。命有司制棺,工部造墳塋;遣禮部尚書胡濙等文武百官諭祭七七四十九天,派車船護送,遣行人司行人(正八品,專掌捧節、奉使之事)毛俊奔喪金幼孜故里新淦縣。幼孜墓位於巴邱暮膳山,墓前立神道碑,大學士楊榮撰文,吏部尚書蹇義書,禮部尚書胡濙篆字。山下建有享堂,內有御賜堂匾堂聯。宣宗皇帝親題“享六十四載遐齡得名得祿,居三十二年秘閣惟慎惟清”。堂聯為“三朝宰相人間有,七日權君天下無”。臨江府敕建宰相坊,新淦縣設立專祠祭祀,巴邱古鎮亦建有宰相祠,後毀於兵火。
宣德八年(1433)正月初五日,其長子金昭伯將父親安葬在贛江邊上的暮膳山上(今屬峽江縣巴邱鎮)。幼孜入朝為官後,非常懷念故鄉的勝景,他在《重建靈安寺記》一文中說:“……余家距玉峽不一舍(三十里為一舍)許,雖慨慕佳山水為彌玉所有,然愛其能開創是山以為遠近之巨觀。他日幸謝事南歸,窮登覽之勝時,從玉峽訪靈安,以為徜徉暮景之樂,蓋素志也。”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金幼孜對家鄉山水念念不忘,並希望自己退休歸鄉之後能訪靈安古寺,覽玉峽山水之勝,以為晚年之樂,此為其“素志”。然而,金幼孜在有生之年不能達成夙願,令人欣慰的是在其死後,兒子和家人將他葬在了贛江邊上的玉峽山上,亦可謂了其心愿。
金幼孜有五子:長昭伯,宣德二年(1427)進士,娶吉水縣周岐鳳之女為妻;次武伯、堅伯、文伯、壽伯;女五,皆有歸。對於幼孜之遺文,其子昭伯輯為10卷,編為《金文靖集》,於成化年間付梓出版。另外,幼孜還撰有《北征前、後二錄》各一卷。

金幼孜其人

金幼孜為人比較內向,在內閣七人中最為靜默。歷事三朝皆為親信之臣,寵遇不衰,然幼孜深知為人為臣要謙卑的道理,故其一生“不伐善”、“不騖名”,“眷遇雖隆而自處益謙”,還把自己生活起居之所取名為“退庵”,以表其心志。幼孜處理公務時勤懇踏實,與同僚相處皆能謙讓;學問淵博,所作之文類其德性,故四方求文之人極多,世人每得幼孜一篇文章或一首詩歌,皆視若珍寶。明初文學創作以“台閣體”為宗,而幼孜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金幼孜還擅長楷書、行書,書法造詣亦頗好。幼孜還曾經擔任過一次會試考官、四次廷試讀卷官。觀其一生,清明自守,未嘗以片語涉亂。既卒,自王侯公卿以下百官都前往哭吊,皆有“喪善人之嘆”。同僚密友楊榮作神道碑銘,楊士奇作墓志銘。

歷史評價

才華一代文章伯,事業三朝社稷臣。
——楊士奇《過暮膳山謁文靖公墓有感》
凡於公務致勤不倦,處同僚能讓於人,泛愛無忤。其學該博,文章和平類其德性,四方求者無虛日,靡不酬應。得其一篇一詠者,皆寶重之。書兼工真行,嘗考會試者一,讀廷試卷者四。不伐善,不騖名。初升學士,寵賚日加,即以盛滿為戒,名其燕處之居曰“退庵”。
——楊士奇《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贈榮祿大夫少保諡文靖金公墓志銘》
余與公同年同官,處禁林三十餘年,出則聊鑣,入則同席,雖親兄弟不是過也。自公之沒,痛傷於懷,弗能自釋,銘奚可辭?惟公孝友謙恭,沉實利易,樂善泛愛出於天性。其學問淹貫,文章豐暢為人所愛重。凡三扈從往來兩京,五從北征沙漠,執筆從事於行陣之間,乘危涉險,未嘗以勞勩為言。其在動作進止皆有常度,論思獻納多所裨益,是以歷事累朝,薦膺寵任。眷遇雖隆,而自處益謙,名其燕休之所曰“退庵”,可謂得大臣之體矣。
——楊榮《故資善大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贈榮祿大夫少保諡文靖金公神道碑銘》
幼孜簡易靜默,寬裕有容。眷遇雖隆,而自處益謙,名其宴居之室曰“退庵”。疾革時,家人囑請身後恩,不聽,曰:“此君子所恥也。”——《明史·金幼孜傳》
贊曰:明初罷丞相,分事權於六部。成祖始命儒臣直文淵閣,預機務。沿及仁、宣,而閣權日重,實行丞相事。解縉以下五人,則詞林之最初入閣者也。夫處禁密之地,必以公正自持,而尤貴於厚重不洩。縉少年高才,自負匡濟大略,太祖俾十年進學,愛之深矣。彼其動輒得謗,不克令終,夫豈嫉賢害能者力固使之然歟。黃淮功在輔導,胡廣、幼孜勞著扈從,胡儼久於國學。觀諸臣從容密勿,隨事納忠,固非僅以文學翰墨為勳績已也。
——《明史·卷147·列傳第35 解縉、黃淮、胡廣、金幼孜、胡儼傳贊語》
有高遜志者,(王)艮座主(考官)也,蕭縣人,……與董倫同主會試。得士自艮外,胡靖、吳溥、楊榮、金幼孜、楊溥、胡濙、顧佐等皆為名臣。——《明史·王艮傳附高遜志傳》

個人作品

金幼孜早期在東宮講學時曾上呈《春秋要旨》三卷,隨朱棣北征時著有《北征前錄》和《後錄》,後又與胡廣、楊榮參與編撰《五經四書性理大全》。
除此之外,金幼孜有文集《金文靖集》傳世。

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
楊士奇《東里文集》卷二十《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贈榮祿大夫少保諡文靖金公墓志銘》
楊榮《故資善大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贈榮祿大夫少保諡文靖金公神道碑銘》

金幼孜籍貫考證

關於明永樂名臣金幼孜(1368—1432)的籍貫,今人主編的辭書如《中國文學大辭典》、《中國歷史大辭典(明史卷)》、《中國歷代名人辭典》等,介紹金幼孜為“新淦人”,並注曰“今江西新乾”。歷史上,關於其籍貫也曾出現過四種說法:臨江說,新淦說,峽江說,清江說。
金幼孜作文常自稱“臨江金幼孜”,但臨江入明為府,以此自述籍貫並沒有錯,只是不夠精確。“新淦說”源於金幼孜自己的著述,如《金文靖集》卷九《宋惟學墓志銘》有言“吾淦多大族,而柘鄉宋氏其一也”。楊榮為金幼孜所作的神道碑銘稱其“世居臨江新淦”。稍後的《明宣宗實錄》和清代編修的《明史》亦沿襲此說。而明嘉靖和隆慶年間纂修的兩部《臨江府志》皆主“峽江說”。“清江說”今只見於嘉靖《惠州府志》,此條記載明顯是誤記,筆者以為“清江”可能是“臨江”之誤。
綜合以上四說,關於金幼孜籍貫的爭議實際上只存在於“新淦”和“峽江”兩縣之間。而今日出版的辭書忽視了兩縣的歷史沿革,定金幼孜為“今江西新乾人”,顯然是錯誤的。下文即對此作出辨證。
其一,地方志的記載。明嘉靖《臨江府志》卷八《人物誌》載金幼孜“新淦人,今分峽江”。嘉靖五年(1526),因峽江“去縣治百里,小民輸將始稱不便,既乃逋負成習,久益玩愒,叢溪峻岭,盜出沒為民患”,遂從原新淦縣分出六鄉之地設立峽江縣。隆慶《臨江府志》卷三《疆域·山川》“山屬峽江境者……培山,縣西南二十里,下有金少保宅”,表明金幼孜的故居在峽江縣西南二十里的培山。卷十二《人物·名賢傳》亦明謂金幼孜“峽江人”。
其二,金幼孜自述。如《金文靖集》卷八《環翠堂記》“吾家去沙坊可二里許,與袁氏有世姻”,又《德隱堂記》言“吾家去東梅五里許,有龍氏為著姓”,沙坊、東梅分別距金幼孜故里“培山”二里、五里路程,三地皆在今江西峽江縣羅田鎮境內。
其三,文物遺存。一是金幼孜墓遺址位於今峽江縣。據明隆慶《臨江府志》卷十三《雜誌·古蹟》“峽江縣”條記載“金文靖公墓,宣德間敕諭葬暮膳山。公姓金,名幼孜。”二是位於其家鄉的“敕令碑”,該碑在今峽江縣羅田鎮培山村,原置於村中文靖公祠內,後祠廢碑仍存。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確定金幼孜所在時代其籍貫屬“新淦縣”,但自嘉靖五年分新淦設峽江縣後,其故里已劃歸峽江管轄。故今人述其籍貫,應作江西新淦(今屬峽江縣)人。——此文原刊於中國社科院主辦的學術雜誌《中國地方志》2018年第5期。
明嘉靖《臨江府志》卷八《人物誌》載金幼孜“新淦人,今分峽江”明嘉靖《臨江府志》卷八《人物誌》載金幼孜“新淦人,今分峽江”
隆慶《臨江府志》卷十二《名賢傳》亦明謂金幼孜“峽江人”。隆慶《臨江府志》卷十二《名賢傳》亦明謂金幼孜“峽江人”。
隆慶《臨江府志》記載金少保宅位於峽江縣西南二十里的培山。隆慶《臨江府志》記載金少保宅位於峽江縣西南二十里的培山。
《金文靖集》卷八《德隱堂記》言“吾家去東梅五里許”《金文靖集》卷八《德隱堂記》言“吾家去東梅五里許”
《金文靖集》卷八《環翠堂記》“吾家去沙坊可二里許”《金文靖集》卷八《環翠堂記》“吾家去沙坊可二里許”
此碑現為峽江縣文物保護單位。此碑現為峽江縣文物保護單位。
碑文一覽碑文一覽
位於今峽江縣羅田鎮徘山村的敕令碑位於今峽江縣羅田鎮徘山村的敕令碑
“大學士金幼孜”幾個字仍清晰可辨“大學士金幼孜”幾個字仍清晰可辨
碑文落款時間:洪熙元年正月十六日。時值金幼孜回鄉探親。碑文落款時間:洪熙元年正月十六日。時值金幼孜回鄉探親。
隆慶《臨江府志》卷十三《古蹟》“峽江縣”條關於金幼孜墓的記載隆慶《臨江府志》卷十三《古蹟》“峽江縣”條關於金幼孜墓的記載

金幼孜墓

金幼孜墓原址,位於峽江縣巴邱鎮暮膳村(今改木膳)東南500米左右的贛江邊的暮膳山。已被山林覆蓋,只剩下一塊政府所立的墓牌(上面寫著“金幼孜墓”及其簡介)讓人探訪,一代名臣之墓就這樣被湮沒在雜草林木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讓世人悲嘆不已。
《大清一統志》記載金幼孜墓“在新淦縣南八十里,今屬峽江縣”。《大清一統志》記載金幼孜墓“在新淦縣南八十里,今屬峽江縣”。
昔日的金公墓,可謂豪華氣派,與這位生前官居二品、死後榮贈一品的朝廷大員身份,正是名符其實。金公墓處在暮膳山的盆形,地勢高峻,下俯贛江,風水絕佳。原墓占地200餘平方米,坐西朝東。墓穴由半圓形花崗岩環抱,直徑15米餘。墓前有石華表1對,上有“日有千人叩頭,夜有萬盞明燈”楹聯。取其白天拉縴不絕於道,夜晚江心漁火點點之意。暮膳村村民們說的那塊比人還要高的墓碑,即是金公同僚密友、大學士楊榮所作的《神道碑銘》,這塊碑通高約2米,寬1米,厚0.15米。墓前又有神道,神道兩旁立有石人、石馬、石羊等石像生若干對。整座墓葬都是由當時的工部營造。
正統四年(1439年),金幼孜的同鄉兼同僚楊士奇回老家泰和縣掃墓,途徑暮膳山時,特意來到金公墓前拜謁,“看望”這位昔日的好友,並寫下這樣一首詩:
《過暮膳山謁文靖公墓有感》
黃花橋畔暮江濱,草草青青幾度春。
藜閣燈殘閒席硯,玉川月暗失簪紳。
才華一代文章伯,事業三朝社稷臣。
祠饗有堂臨道岸,宦遊無館接芳鄰。
寒朝涼夜疇為侶,冷雨朔風孰與親。
我欲停舟登壠望,淚流不覺濕衣巾。

我想當時的楊士奇來到昔日的同僚金幼孜墓前肯定是感慨萬千。首先,不知不覺,金公去世已經7年有餘,而自己雖說仍在宰輔之位,卻也年過古稀,離大限之期已不遠了,終有一天要像好友一樣安息於這山林之間;其次,像金公這般才華橫溢,堪稱“一代文章伯”,三朝元老,有大功於社稷,死後也備受殊榮,祠饗祭祀不絕,歸葬故鄉也算是落葉歸根了。可自己呢?遊宦幾十載,今日才得以回泰和的老家祭奠先人之墓,接著又得拖著年老的身軀去往遙遠的京城,遊子漂泊之苦,孰人知曉?;最後,回憶往昔,自己與金公同朝為官,幾十年如一日,感情深厚。可金公遽然離我而去,自己在京師和皇宮的寒夜風雨之中,已無知己可與交心深談,念及此,不覺淚流濕衣。其孤寂之苦、對好友的思念之苦躍然紙上。
可惜金幼孜墓經長年的風雨侵蝕,加上文革的破壞,70年代地表只遺存有麻石矮牆和倒伏於地的《神道碑銘》。1975年5月,江西省博物館由程應林領隊,對金幼孜墓進行了研究性發掘,發現早年被盜。
而今,金公墓已經被湮沒在山林雜草之中,當年之輝煌全然不見,仔細尋找才能看到政府所立的“金幼孜墓”的墓牌。滄海桑田之感,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同邑後學胡元撰。
金幼孜墓遺址金幼孜墓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