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可記

金可記

《金可記》,載於《續仙傳》,記錄韓國道教的重要傳播者之一金可記,唐開成、會昌、大中年間(即公元9世紀中葉)留學長安,為“賓貢進士”後不求仕進,隱居子午谷中修道,受道教仙祖鐘離權傳授內丹術,成為傳播韓國道教的第一人。公元858年二月二十五日羽化於谷內。生前在谷中種植許多花果,“果峪”之名因此而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可記》
  • 創作年代:五代
  • 作品出處:《續仙傳》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沈汾
概述,《金可記傳》原文,歷代記載,新羅金可記摩崖碑,《續仙傳》簡介,

概述

金可記(?-西元858年),新羅(註:韓國古代王國)人,使道教傳入韓國的重要傳播者之一。唐開成、會昌、大中年間(即公元9世紀中葉)留學長安,後為“賓貢進士”後不求仕進,隱居子午谷中修道,受道教仙祖鐘離權傳授內丹術,成為傳播韓國道教的第一人。公元858年(即唐大中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羽化於谷內。生前在谷中種植許多花果,“果峪”之名因此而得。
金可記仙逝後,有好道者將他的傳記同杜甫的詩一起刻寫在巨石之上,成為珍貴的摩崖石刻。關於這方石刻的年代,有學者斷定為宋代,也有學者認為在唐末。現在此石刻已被切割移往長安區博物館收藏。隨著中韓文化交流的開展,越來越多的韓國道教界人士到位於子午谷的“金仙觀”遺址“尋根問祖”,並根據歷史記載重修了“金仙觀”。

《金可記傳》原文

續仙傳·金可記傳》:金可記,新羅人也,賓貢進士。性沉靜好道,不尚華侈,或服氣鍊形,自以為樂。博學強記,屬文清麗。美姿容,舉動言談,迥有中華之風。俄擢第,於終南山子午谷養居,懷隱逸之趣。手植奇花異果極多,常焚香靜坐,若有思念。又誦《道德》及諸仙經不輟。後三年,思歸本國,航海而去。復來,衣道服,卻入終南。務行陰德,人有所求,初無阻拒,精勤為爭,人不可偕也。唐大中十一年十二月,忽上表言:“臣奉玉皇詔,為英文台侍郎,明年二月二十五日當上升。”時宣宗極以為異,遣中使征入內,固辭不就。又求玉皇詔辭,以為別仙所掌,不留人間,遂賜宮女四人,香藥金彩,又遣中使二人,專伏侍者。可記獨居靜室,宮女中使,多不接近。每夜,聞室內常有客談笑聲,中使竊窺之,但見仙官仙女,各坐龍鳳之上,儼然相對,復有侍衛非少。而宮女中使,不敢輒驚。二月二十五日,春景妍媚,花卉爛漫,果有五雲唳鶴,翔鸞白鵠,笙簫金石,羽蓋瓊輪,幡幢滿空。仙侍極眾,升天而去。朝列士庶,觀者填隘山谷,莫不瞻禮嘆異。

歷代記載

歷代關於金可記傳記,除了《續仙傳》以外,還有北宋李昉的《太平廣記》卷五十二,張君房的《雲笈七籤》卷一百一十三和元代趙道一的《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八等等。其中《續仙傳》為最早,與《太平廣記》、《雲笈七籤》的內容基本一致。《太平廣記》在“金可記傳”題目後面有個“出續仙傳”的注,說朝鮮洪萬宗的《海東異跡》也記載著金可記的事跡,與《續仙傳》的內容基本相同。

新羅金可記摩崖碑

摩崖碑正中部分寬1.9米,高2米,包括標題共16行,每行19~20字不等。根據周偉洲教授的考證,此碑屬北宋時期的文物。
記載的內容前半部分是唐代詩人杜甫贈元逸人的詩,從第6行開始刻寫“金可記傳”。
1. 杜甫贊元逸人玄壇歌
2. 故人昔隱東蒙峰, 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
3. 谷, 獨向陰岩結茅室. 屋前太古玄都壇, 靑石漠漠長
4. 風寒。子規夜啼山竹裂, 王母晝下雲旗飜. 知君此計
5. 誠長往, 芝草琅玕日應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 致身福
6. 地何蕭爽 。 金可記傳 金可記者, 新羅 人。
7. 宣宗朝以文章賓於國, 遂擢進士第。性沉 黙, 有意於
8. □□□□□因隱終南山子午谷。好花果, 於所□□
9. □□□□□□□及鍊形服氣。凡數年, 歸本國。未幾
10. □□□□□□□隱修養愈有功。大中十一年十二□□
11. □□□□□言奉玉皇詔, 為英文台侍郞。明年二月二
12. □□□□□上升。宣宗異之, 詔, 不起。又索玉皇詔, 辭以
13. □□□□□□□遣中使監護。可記獨居□□□□□
14. □□□□□□□□中使竊窺之, 見仙官□□□□□
15. □□□□□□□肅。及期, 果有五雲□□□□□□□
16. 滿空。須臾升天而去
石刻文的前半部內容是杜甫的詩,詩中描寫的元逸人據說是唐朝的一個著名道士元丹丘,與李白、杜甫關係很好,曾經隱居在終南山中。石刻的主要內容是金可記的傳記,是根據南唐沈汾的《續仙傳》的濃縮的。金可記的名字有時也寫成金可紀。大概意思就是說金可記新羅人,留學於大唐成了賓貢進士。完成學業之後,到終南山子午谷修煉仙道,3年後回國並再次回到終南山。唐大中十三年(858年)二月十五日在萬眾矚目下白日飛升而登仙。

《續仙傳》簡介

續仙傳》是沈汾編撰的一部記錄神仙傳說故事的著作,共3卷。收錄唐朝到五代十國36人的成仙事跡。
書中36人除了道士以外,幾乎包括了社會各階層的人士。這宣揚了作者認為人人都可能成仙的觀點。而這些人成仙的途徑主要都是通過各種內丹術,以及服飾丹藥,也有行善積德的方式成仙的。
此外,書中還有關於朝鮮道教的記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