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信息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1月20日
內容全文
為加快推進我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22〕109號)等檔案要求,結合《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路,提升再生資源分揀加工利用水平,促進二手商品規範流通,全面提升全社會資源利用效率,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到2025年,我市率先建成基本完善的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廢舊物資循環利用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循環利用水平明顯提升。廢舊物資回收網路體系更加健全,建成10個綠色分揀中心、2個交易中心,回收企業數量達8500家,可循環快遞迴收裝置網點達5000個。再生資源加工利用行業集聚化、規模化、規範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量達1600萬噸。城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65%,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為更加規範,線下二手商品交易市場數量達300個,二手商品經營企業數量(含個體工商戶)達1.6萬個。再製造水平進一步提升,再製造企業數量達1750個。
二、重點任務
(一)健全廢舊物資回收網路體系。
1.構建多層級回收利用體系。按照便民、高效原則,科學合理規劃建設廢舊物資回收、分揀、打包網點等設施,加快健全垃圾收運系統,逐步完善由村(社區)可回收物資源回收筒點、鄉鎮(街道)中轉站、區縣分揀加工中心、區域回收加工利用基地(物資集散基地)及再生資源利用企業組成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務委、市供銷合作社,各區縣(自治縣)和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以下統稱區縣)按職責分工負責;以下均需區縣落實,不再列出〕
2.著力提升源頭分類和處理能力。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網點與廢舊物資回收網點“兩網融合”,推動建設具有生活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功能的交投點,嚴格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減少再生資源進入垃圾清運體系。擴大智慧型回收設施覆蓋範圍,支持回收企業在社區、商圈、公共機構等場所投放智慧型回收設施。探索自動回收設施布點與專業物流相結合等方式,鼓勵龍頭企業創新試點適應垃圾分類需求的再生資源回收新模式,打造集信息、交易、結算為一體的“網際網路+回收”智慧型化平台。推動垃圾轉運站增加再生資源回收分揀功能。探索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基地與垃圾處理循環經濟園區設施共享、生態共生。積極推進成渝地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利用示範工作。(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務委、市機關事務局、市供銷合作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3.因地制宜布局廢舊物資資源回收筒點。合理布局廢舊家具等大件垃圾規範回收體系。逐步完善大件垃圾拆分處理設施,加強全過程監管,有效掌握大件垃圾流量和去向。以中心城區為試點,推動鄉鎮(街道)中轉站增加大件垃圾破碎功能,逐步推進各區縣增加大件垃圾預約上門回收服務。支持回收企業採用自建、承租、承包等方式運營廢舊物資資源回收筒點,提升全品類回收功能,形成紮根社區、服務居民的基礎網路。(市商務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供銷合作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分揀中心規範化綠色化水平。全面提升廢舊物資回收設施、技術、模式綠色化發展水平,推廣綠色低碳運輸工具在廢舊物資轉運領域的套用。推進建設規模適當的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鼓勵符合條件的區縣建設一批技術領先、設備先進、符合環保要求的“城市礦產”綜合性分揀中心。支持建設專業化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利用中心和廢鋼鐵加工利用基地,提高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和廢鋼鐵分揀加工能力。(市經濟信息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交通局、市商務委、市供銷合作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5.加快推進回收專業化發展。引導回收企業提升廢舊物資回收環節的預處理能力。鼓勵回收企業與物業企業、環衛單位、利用企業等單位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形成規範有序的回收利用產業鏈條。鼓勵鋼鐵、有色金屬、造紙、紡織、玻璃等生產企業發展回收、加工、利用一體化模式,構建專業回收網路。推動汽車、工程機械、電子產品等生產企業利用售後服務體系建立再製造逆向回收網路和機制。(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務委、市供銷合作社、市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強化廢舊物資回收行業智慧化建設。完善“網際網路+廢舊物資”產業鏈條,加快網際網路與廢舊物資回收行業深度融合。圍繞廢舊的家用電器、電子產品、汽車、快遞包裝等物資,推行“網際網路+回收”模式,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務平台。運用移動網際網路媒介實現網上預約、上門回收,推動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支持回收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全鏈條業務信息平台和回收追溯系統,形成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全鏈條體系。(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務委、市機關事務局、市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提升再生資源分揀加工利用水平。
7.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產業集聚水平。依託我市靜脈產業園、循環經濟示範基地和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統籌規劃布局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基地和區域交易中心,推進環境、能源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資源再生利用企業集聚化、園區化、區域協同化布局。鼓勵發展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強化廢鋁回收加工產業集聚發展,重點打造國家高端鋁加工基地。構建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包裝廢棄物等新品類的區域回收利用體系。深入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無廢城市”共建,協同四川省建立區域固體廢棄物利用處置合作機制,積極推動成渝地區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產業基地建設。(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商務委、市供銷合作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8.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技術研發。加大再生資源先進加工利用技術裝備推廣套用力度,推動現有再生資源加工利用項目提質改造,開展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提高機械化、信息化和智慧型化水平。支持各類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技術研發平台加強技術裝備研發,積極開發、引進和推廣套用各類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推動各領域固體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水平提升,推動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科技成果轉化。鼓勵企業在精細拆解、複合材料高效解離、有價金屬清潔提取、再製造等領域,加大關鍵技術和大型成套裝備研發投入力度。(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和再製造產業發展。
9.拓展二手商品交易市場。完善重慶廢金屬交易市場,著力開展廢鋁、廢鋼鐵、廢鉛、廢舊電子產品綜合利用。鼓勵“網際網路+二手”模式發展,促進二手商品網路交易平台規範發展,加強交易行為監管,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推動線下實體二手商品市場規範建設和運營,加強對所用場地和交易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鼓勵建設集中規範的“跳蚤市場”,打造二手商品交易市場和交易專區。積極培育發展一批功能齊全、管理規範的二手車交易平台,加強對二手車電子商務的指導和管理,引導和規範二手車交易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鼓勵各級各類學校設定舊書分享角、分享日,推動廣大師生舊書交換使用。允許有條件的區縣在社區周邊空閒土地或劃定的特定空間有序發展舊貨市場,鼓勵社區定期組織二手商品交易或交換活動,促進居民家庭閒置物品交易和流通。(市商務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健全二手商品交易管理機制。健全二手商品交易規則,完善二手車、二手家電、二手手機等二手商品的鑑定、評估、分級標準,規範二手商品流通市場和交易行為。積極推動建立二手商品銷售過程中的“售後服務”體系,推動二手商品誠信體系建設,規範和加強交易平台、銷售者、消費者、從業人員的信用信息共享。完善二手商品評估鑑定行業人才培養和管理機制,培育第三方鑑定評估機構。及時協調解決二手商品轉售、翻新等服務涉及的智慧財產權問題。(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提升再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結合重慶老工業基地振興,重點推進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模、重型工具機、醫療影像設備等再製造裝備發展,打造潼南等汽車零部件再製造集聚區。大力推廣工業裝備智慧型化、數位化再製造,提高再製造全過程溯源追蹤的信息化水平和設備的安全性能。支持汽車零部件、機械製造等領域加強拆解與綠色清洗、質量性能檢測及智慧型運行監測等技術研發。鼓勵專業化再製造服務公司與汽車零部件、機械、化工等製造企業進行合作,開展再製造專業技術服務,培育再製造產業協同體系。支持各領域企業廣泛使用再製造產品和服務。加快推動形成“舊件回收、整機再製造、關鍵件配套、再製造產品銷售及售後服務”產業鏈。(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政策保障
(一)加強行業監督管理。健全行政執法監督和信用監管機制,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管理,嚴厲打擊再生資源回收、二手商品交易中的非法交易、假冒偽劣、詐欺等違法違規行為。落實廢舊物資回收加工利用行業規範條件要求,健全公告企業動態監管長效機制。加強對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行業的環境監管,強化“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全過程清潔生產的推行力度,從源頭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加強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及電池組件拆解利用企業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計算機類、通訊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二手交易的信息安全監管,防範用戶信息泄露及惡意恢復。以示範工作重點單位為載體,帶動更多公共機構、社會單位、社區家庭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利用。(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機關事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統籌現有資金渠道,加強對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的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項目納入市級重點項目庫。鼓勵各區縣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專業化、行業示範企業開展廢舊物資回收利用業務。鼓勵各區縣分品類明確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回收補貼政策。全面落實支持節能、節水、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廢舊物資循環利用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投融資力度,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加大政府綠色採購力度,積極推廣使用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綠色產品。(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務委、市金融監管局、重慶市稅務局、人行重慶營管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廢舊物資統計制度體系。嚴格落實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統計制度,最佳化完善統計核算方法。指導行業協會有效整合網際網路數據和統計數據,加強行業統計分析,規範發布統計數據。推進企業、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數據信息對接。建立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重點聯繫企業制度,支持行業協會開展節能環保產業統計調查工作,及時掌握行業發展情況和趨勢,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企業提供良好服務。(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務委、市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將廢舊物資回收網路相關建設用地納入相關規劃,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加大對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產業基地、二手交易平台的用地支持,優先保障納入市級重大項目名單的廢舊物資循環體系建設項目的土地供應。因地制宜規劃布局農村廢舊物資回收利用設施。有效保障廢舊物資回收車輛合理路權,在車輛配備、通行區域、上路時段等方面予以支持。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設立職業培訓機構,強化回收人員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務委職責分工負責)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統籌協調,會同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建立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的工作協調機制,強化政策聯動,有序推動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市發展改革委要及時建立“十四五”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項目清單,機制化、項目化、事項化抓好重點項目落地。各區縣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認真組織開展本區域內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工作,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明確重點任務、強化責任分工,不折不扣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供銷合作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廣泛宣傳引導。將“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理念納入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範圍,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全面立體的宣傳教育,普及循環經濟的基本知識、發展趨勢和發展途徑。鼓勵廣泛使用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利用示範行動標識,引導社會公眾參與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倡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務委、市機關事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