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學院下設人力資源管理系、公共事業管理系、旅遊管理系、社會學系、少數民族預科部五個教學系和一個教學實驗中心。擁有公共事業管理(城市建設與管理方向)、公共事業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方向)、公共事業管理(航空服務與管理方向)、農村區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與管理方向)、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社會工作(城市社區經濟管理方向)五個本科專業方向和航空服務、商務管理、涉外事務管理三個專科專業。
學院強調實踐創新,貫行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圍繞社會需求、學生需要以及市場緊缺,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先後建立了公關服務研究中心、人力資源管理實訓室、管理信息系統實訓室。旅遊實驗室、社會工作實驗室也正在籌建中。同時,學院進一步強化學生專業實習基地的建設,加大與地方各級政府和企業的合作力度,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在全國建立學生實習(實訓)基地30餘處,先後與北京、上海、重慶、江蘇、浙江、貴州等地的18家企事業單位正式簽訂教學實習(實訓)協定,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2011年12月,我院學生參加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會展辦公室和重慶市會展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的首屆會展技能大賽喜獲二等獎,並被授予“會展教育優秀院校”的榮譽稱號;2012年6月,我院學生參加合川區導遊服務技能大賽榮獲組織獎。
學院在狠抓教學質量的同時,也非常重視專業教師學術水平的提高,並採取措施,促進科研發展。專業教師科研初見成效,已承擔校內外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參與編著教材6部。此外,學院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學術講座活動,主講人有著名專家、學者、企業界成功人士、政府領導等,受到師生好評。
“天道酬勤、厚德載物”的教育理念指導著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人性化的管理、對學生的嚴格督導加上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使全院呈現出教風嚴、學風好、學生上進心強的良好局面。學生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較為紮實,知識面較廣,實踐能力較強。市、校級先進班級、團支部、文明寢室等優秀集體不斷湧現。在學院的1800餘名的學生中,有23%以上的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或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各年級均活躍著大批市、校級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社會實踐先進分子。更有十餘人榮獲重慶市的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大學生的光榮稱號。還有多名學生榮獲市、校級科技創新獎、優秀導遊等殊榮。
自2004年9月首屆招生至今,連續五年畢業率均在97%以上,學士學位授予率平均為90%,本專科就業率平均在96%以上,“專升本”考試上線率平均為60%。先後有30餘名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繼續深造。
八年,我院已為政府機關、公共管理部門、人力資源部門、旅遊管理機構、社會服務組織、航空公司、機場和商務涉外機構輸送了近千名畢業生。他們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出了較高的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部分畢業生已成為政府部門、集團公司、證券機構、著名景區、星級酒店、知名旅行社的部門主管和業務骨幹,受到重用,為學院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我院將緊緊圍繞學校的發展目標定位,整合力量,抓住機遇,加快教學改革步伐,積極吸納優秀人才,不斷提高學術和教學水平,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培養企事業單位現代化管理人才的搖籃。
公共事業管理系
農村區域發展專業(統籌城鄉發展與管理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區域經濟理論、城鄉統籌管理技能和城鄉社區管理等方面知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統籌城鄉發展與協調的戰略規劃及區域性農業支持與保護、農民組織化、區域政府管理和城鄉公共政策等方面研究和管理,能在基層政權單位及事業、城鄉各類企業、城鄉統籌管理部門從事計畫、規劃與設計、推廣與發展、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農業經濟學、統籌城鄉發展與管理概論、統籌城鄉發展政策學、行政法、農業企業經營管理學、農業投資項目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學、農產品貿易學、農村社區管理、地籍管理的原理與方法
專業簡介:
根據《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成渝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深化內陸開放的試驗區、統籌城鄉發展的示範區和長江上游生態安全的保障區。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將是成渝經濟區發展的重頭戲。
2009年《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將重慶市的改革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重慶市新階段的戰略發展指明了方向、確定了目標。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慶,市委市政府對於統籌城鄉的關注,進一步拓展了我們專業發展的空間和平台,也給我們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農村區域發展專業是一個新興專業,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國高等院校相應人才的培養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狀態,重慶市高校相應的人才培養卻是捉襟見肘,獨立學院、民辦高校更是鳳毛麟角。
我院在原公共事業管理(統籌城鄉發展與管理方向)的基礎上,於2011年申請增設了農村區域發展本科專業,並於2012年秋首次招生,立足重慶,面向全國,致力打造公務員、村官的培養基地。
就業前景:
能在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統籌城鄉協調與規劃、統籌城鄉公共政策、城鄉發展計畫與實踐、企業經營與管理等工作。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城市建設與管理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從事城市運營管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善於協調,有創新意識,會做民眾工作,能在城市社區、環保、非營利組織部門,公共安全等公共事業單位或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現代城市管理概論、城市經濟學、公共危機管理、城市規劃原理、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公共項目管理、電子政務、城市社區管理、公共關係學
專業簡介: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管理中重規劃建設、輕運行管理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重建輕管”的詬病已被廣為認知。就每個具體建設項目而言,從規劃到建設完工移交運行管理部門,其時間周期是有限的,管理對象和範圍也相對明確和具體。而運行管理從時間上相對較長(古建築保護甚至上千年);管理對象和範圍也更加複雜,如水電氣熱通訊的保障、城市交通的通達、環境衛生的保障、園林綠化與夜景照明、防災防火防盜等無不是一個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再加上生活於城市建築、設施之中的市民和社會組織,使得城市運行管理更加的複雜。
現代城市管理的非線性複雜系統特性要求必須加強城市的運行管理。通過城市運行指標體系的梳理、數據模型的建立、城市運行系統的建設,及時、準確掌握城市運行總體情況、並按照城市發展的規律加強對城市運行各類問題的監測和預警,這不僅是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重要依據,也是實現對城市這個複雜系統進行動態、科學、系統管理的必然要求。當企業以客戶導向實現了從生產為中心向以市場為中心的轉變,城市管理也將實現從以政府為中心到以人為本、以市民為中心的管理方式的轉變。
正確認識城市規劃、城市建設與城市運行之間的關係是做好轉型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現代城市管理者應當注重城市規劃、建設與運行之間的互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城市運行管理,並參照客戶關係管理的思想,站在城市公共產品最終提供角度,反溯整個公共產品的生產與管理過程,實現規劃、建設、運行一體化的全流程城市管理。
重慶市是中國第四大直轄市,統籌城鄉戰略的確定,“兩江新區”的成立,以及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建設與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旺盛。我院在國家戰略和重慶戰略的背景下,於2010年秋適時增設了公共事業管理(城市建設與管理方向),著力打造城市建設者和管理者的後備陣營,為重慶乃至全國的城市建設和管理輸送套用型高素質人才。
就業前景:
能在公共事業單位、城市社區、環保、非營利組織部門、公共安全等部門從事建設和管理工作。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會展經濟與管理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會展經濟的基礎理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綜合素質較高,創新意識強,善協調、會策劃、能管理,能在各類企業、會展專業公司、會展場館、行業協會和行政事業單位從事會展運營與管理、會展設計與策劃和會展服務等方面,具有較強會展綜合實踐能力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會展概論、會展政策與法規、會展策劃與管理、會展設計與布局、會展經營與管理、大型活動策劃與管理、會展文案寫作、會展項目管理、會展管理信息系統、會展客戶關係管理
專業簡介:
會展業是會議業和展覽業的總稱,隸屬於服務業,即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會議和展覽,包括大型國際博覽會展覽會、交易會、運動會、招商會、經濟研討會等,吸引大量商務客和遊客,促進產品市場的開拓、技術和信息交流、對外貿易和旅遊觀光,並以此帶動交通、住宿、商業、餐飲、購物等多項相關產業的發展,並被稱為無煙工業。
我國會展業正在成為第三產業中的朝陽產業,五年保持20%的年遞增率,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針對目前我國會展經濟的繁榮與專業人才教育和培訓市場相對滯後之間的矛盾,專家應麗君教授分析認為,開設會展專業的高校在各地分布的情況來看,呈現散點狀分布,這是受我國會展經濟生產力分布影響所致,上海、廣州、北京等國際性中心城市及東部和沿海地帶開放較早,條件相對優越,能夠儘快儘早開展會展專業教育,而中部、西部等地區則由於開發較晚,會展專業教育也相應較少。
重慶是我國經濟重要增長極,而且還是西部唯一的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獨特的政治、經濟、地理、文化優勢為會展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近幾年來,重慶市先後舉辦了亞太城市市長峰會、全國糖菸酒商品交易會、中國美食節、全國藥品交易會等各種國際化、高端的知名展會,並建立起了渝洽會和高交會等知名會展品牌。
我院應時代需求於2010年秋增設了公共事業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方向),從專業論證、培養方向、課程體系、教學實訓等一系列方案,都經過了專題調研、反覆論證。在實踐教學方面,現已建成綜合實驗室並與重慶南坪國際會展中心建立了聯繫,還與多家企業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學生的實踐教學創造了優良的條件,能充分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我院有著優良結構的師資隊伍和廣闊的實習實踐與實驗平台,並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重慶乃至全國會展業的主打力量和主力軍。
就業前景:
第一,各類會展場館;
第二,組織會展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如中外會展專業公司,舉辦會展的行業協會、學會、政府主管部門等;
第三,會展搭建設計企業,各大博物館、美術館;
第四,會展服務行業,如旅遊行業、餐飲行業、物流行業、藝術設計裝飾裝修行業、廣告、印刷、公關禮儀、教育培訓等相關行業;
第五,各類企事業單位廣告策劃部、會展部、市場行銷部門工作,專門負責企業的參展組織工作。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民航運輸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以及較熟練的公共事業管理方法與技能,熟悉公共事業管理髮展動態,能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社會中介組織等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套用型人才。該專業將在高年級進行模組教學,培養機場運營管理方面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原理、公共關係學、公共管理學、民航基礎知識、民航貨運管理、民航客運管理、航空法規彙編、機場運營管理、民航商務英語、航空物流運營實務。
專業簡介:
2010年4月發布的《中國民用航空發展“十二五”規劃》顯示,未來5年,中國將加速構築五大“機場群”。中國運輸機場已達175個,到2015年全國運輸機場總數達到230個以上,將覆蓋中國94%的經濟總量、83%的人口和81%的縣級行政單元。中國民用航空局負責人表明,未來5年,中國民航業投資規模將在1.5萬億元以上,“十二五”期末年旅客運輸量將達到4.5億人次,包括通用航空飛機在內的機隊規模達到4500架以上。中國將不斷最佳化機場布局與建設規劃,使之與空域管理規劃、旅遊發展規劃、城市建設規劃、綜合運輸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等相協調。
同時,民航總局為適應重慶發展量身定做了一系列政策2011年5月,重慶市政府與南航集團就重慶航空樞紐建設簽訂了戰略協定。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重慶市政府給予南航、重航各種優待,南航方面則會持續增加重慶至西部高原、高原航線的投入,如擴大重航機隊規模、最佳化長程經停航線、加大重慶與其他樞紐航站及重要城市間的航班密度等方式,逐漸在重慶樞紐形成內地-高原間航班波結構,實現內地與高原之間的順利中轉,從而將重慶機場打造成為航空運輸網路中具有重要的中轉功能和組織功能的航空樞紐。
2010年底重慶江北機場第二跑道及配套設施擴建工程完成後,機場實現雙跑道運行,航站樓面積達到18萬平方米,滿足機場年飛機起降量26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3000萬人次和年貨郵吞吐量45萬噸的需要。同時,隨著兩江新區的設立,惠普、富士康、英利達等“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入駐,重慶航空貨運量將會劇增。另外,重慶正在積極建設航空城,這將是繼北京和天津之後中國的第三個航空城,航空城以機場為核心綜合開發航空運輸、物流、購物商城、旅遊休閒、工業開發等集多項功能於一體的大型機場綜合體機場。機場在數量和規模上的增加,必將帶來對管理、服務人才的巨大需求。
因此,我們以立足重慶、面向西南、走向全國的發展思路,針對民航業對高素質空乘、地勤服務人員的巨大需求,於2012年秋在原旅遊與航空服務專科及公共事業管理本科(民航運輸教學模組)的基礎上增設民航運輸專業方向。
我院在一定的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加大學生實踐環節教學,通過實踐教學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在實踐教學環節上,我們主要採取四種方式:一是在該校實驗中心通過上機學習機場運營的相關軟體;二是建立實習基地,讓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去機場實習,該校已與重慶江北機場簽訂了實習基地協定,每年定期可派遣學生去實習;三是通過模擬教學,培養學生服務技巧和溝通能力;四是與機場共同培養人才,該校現正積極探索與機場、民航公司及其他公司的“訂單式”培養模式。
就業前景:
能服務於安檢、空乘、旅客服務、機場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工作,能在航空公司、機場、運輸等部門從事服務與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系
一、概況
人力資源管理系主要設四年制本科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該專業於2004年秋季開始招生,以培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生為主要任務,專業定位是為培養複合型、套用性的專業人才。截止到2010年底,已有三屆學生畢業,畢業生總計593人。人力資源管理系專業課任課教師共17名,其中教授六名,他們分別畢業於四川大學、重慶大學、武漢大學、西南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高校。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較合理。
二、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管理、經濟、法律及人力資源管理等相關知識,具有分析和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政府機關、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非政府公共機構、教育科研機構等從事員工招聘、績效考核、薪酬管理、員工培訓與開發等工作的套用型專業人才。開設的專業主幹課程包括: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社會保障概論、企業管理學、培訓與開發理論及技術、薪酬管理、績效管理、人才測評的理論與方法、領導科學與藝術、勞動法等。
三、實踐教學
學校於2009年底投資120萬建成了人力資源管理實驗室。實驗室擁有120台學生使用的電腦,裝備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案例分析、人才測評、公務員考試模擬系統等10多種專業教學軟體,充分保證並滿足了實踐教學的要求。此外,學院通過與企事業單位合作的形式,建立了13個校外實習基地。除在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進行的實踐教學外,按照培養方案,每屆學生從大一到大三,至少利用假期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大四則撰寫畢業論文,參加畢業實習。培養出了符合社會需要的本科畢業生,學生就業率在95%以上。
主要課程: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障概論、企業管理學、培訓與開發理論及技術、薪酬管理、績效管理、人才測評的理論與方法、領導科學與藝術、勞動法
專業簡介: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領域,前途十分光明。在國外許多ERP軟體系統中,人力資源管理(HR)是非常獨立的一塊。在企業實施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過程中,HR部分都是由專門的HR顧問負責。
人力資源管理者主要負責著組織的人力資源規劃,員工招聘選拔,績效考核,薪酬福利,培訓開發,勞動關係協調等工作。判斷其是否合格的標準是:懂得人力資源的專業知識,能夠完成人力資源的實際管理工作,還能不斷開發人力資源並且創造價值。
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競爭性、效益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人才的單一型知識結構或技能結構是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的,必須是複合型的。而我國的人力資源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人才十分稀缺,據調查顯示,很多都是乾行政出身的,最近幾年有高校開設了人力資源專業,但是這些畢業生和市場的需要還有很大的差距。其反映為人才資源隊伍的國際化水準不高,國際通用型人才十分緊缺。加入國際化競爭後,中國人才資源隊伍的素質,不僅急需在總體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實現三大戰略性轉變:由再現型素質向開拓創新型素質轉化;由內向型素質向外向型、國際通用型素質轉化;由單一型素質向複合型素質轉化。
權威機構調查顯示,國內需要中高級人力資源專業人才的量為600多萬,其中北京缺40萬,上海缺60萬,廣州缺50萬以上,武漢也在30萬人左右。相對應巨大的市場缺口,人力資源管理者的工資也不菲,據調查,大集團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薪水一般月薪數在1萬至1.5萬元或高達1.8至2萬元(一般在1.5 萬元上下浮動);薪酬經理、招聘經理等大約在6千元至1.2萬元之間(一般在8千元上下浮動),在這樣的工資標準中人力資源管理師的薪資水準一般在1.2萬元左右浮動,最高不超過1.5萬元,最低不低於8千元。
在此種形式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國家職業資格認證也漸漸成為十大熱門認證考試之一,獲得此證書不但能夠全國通用,終生有效,還能促進個人快速提升自我職業發展能力。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是我院的老牌專業,從2004年秋面向全國招生,每年錄取人數突破100人。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勝任能力,開展三證教育(畢業證、學位證、人力資源管理師證),並與企業界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我院站在國際化的寬度和戰略性的高度,全力培養學生的領導視野和管理能力,與多家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潛心打造創業者、中高級管理者的培育搖籃。
就業前景:
能從事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招聘、人才測評、薪酬及績效管理等實際工作的諮詢管理人才和未來的職業經理人,能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及教育培訓機構從事管理實踐與研究。
旅遊管理系
旅遊管理系是管理學院設定的四大專業系之一,主要負責旅遊管理專業的教學、建設等工作。旅遊管理專業自2004年開始招收,至今已招收七屆學生,已畢業三屆,為保證教育質量,我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以質量為根本,制度為保障,加強教學質量監控;拓寬專業視野,打造符合旅遊市場動態發展規律的培養模式等,培養出合格的人才,獲得了用人單位的好評。旅遊管理專業的歷屆畢業率與就業率均較高:2008、2009屆的畢業率均為100%,授位率均超過90%;就業率分別為98.46%、96.15%;歷屆學生和學生集體多次獲得校、市級榮譽稱號,尹小念獲2007-2008年度國家獎學金。同時,本專業學生積極投入課內外實踐鍛鍊,考取導遊資格證的學生數累計達56%以上。
旅遊管理系教師的職稱有教授、副教授和講師,分別畢業於四川大學、西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總體上講,師資隊伍的年齡、職稱、學歷、學緣結構都比較好。本專業力求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一方面,密切聯繫業界,聘請旅遊企業的管理者及資深從業人員和旅遊行業行政官員作為兼職教師或舉辦講座,另一方面,多形式開展教師各級各類培訓,如派教師參加“中國旅遊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會”,到重慶酒店培訓與學習等。
旅遊管理專業有較為充足的實習基地作為其實踐環節的支撐。為了更好地培養合格的旅遊人才,與重慶、上海、浙江、北京等地的多家旅遊企業簽定協定,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我院是重慶旅遊商會的成員單位之一,與我院建立聯繫的實習基地有浙江慈谿雷迪森酒店、旅遊商會八達嶺培訓基地、無錫千禧大酒店、貴州省習水福源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家單位,在實習過程中,本專業學生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而且有意向與我院合作培養酒店人才,如浙江慈谿雷迪森酒店與該校已協定定向培養的酒店管理人才。同時,本專業在校內以實訓室為基礎,加強旅遊管理理論與電子信息技術的結合,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維度。2009年建成的管理信息系統實訓室,擁有酒店管理實驗室教學軟體平台,使課程教學不再局限於理論講授與傳統實踐,加強了與電子信息技術的結合,使專業發展適應資訊時代的大背景,拓寬了學生的專業知識維度,有利於學生的技能提高與就業選擇。
為進一步發展旅遊管理專業,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套用型人才,本系擬在旅遊管理專業之下開展模組化教學,設定酒店管理與旅遊諮詢策劃兩大專業模組,細化專業教學,深化教學改革。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專業理論知識較為紮實,綜合素質良好,能將旅遊管理與服務的基本理論與技能套用於實踐,能在旅遊管理部門、旅行社、旅遊公司、旅遊景區、飯店、賓館、酒店等機構從事旅遊規劃與開發、飯店管理與服務、旅行社經營管理、導遊等工作的套用型人才。該專業將在高年級進行模組教學,培養旅遊諮詢策劃方面和酒店管理方面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管理學原理、公共關係學、旅遊經濟學、旅遊電子商務、旅遊業成本控制
旅遊諮詢策劃模組的主要課程:旅遊策劃概論、旅遊諮詢概論、旅遊市場調查與預測、旅遊開發與規劃、旅遊線路設計、旅遊景區管理
酒店管理模組的主要課程:飯店管理概論、餐飲運行與管理、前廳服務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酒水經營與管理、飲食文化概論
專業簡介:
雖然這門學科的產生,在我國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隨著社會
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和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我國旅遊業迅速發展,不但成為我國第三產業的重要方面,而且已形成一個新的經濟成長點,因而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經濟知識的經營管理人才。旅遊管理學科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逐步發展起來的,已成為管理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學科。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戰略的確立,對旅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我院從2004年秋開始招生,與多家旅遊公司、旅遊基地簽訂了實習實踐協定,並參與組織、承辦了部分旅遊活動,學生的表現深受用人單位滿意,並建立了長期合作意向。在教學計畫中設“專家講座”和實踐教學,聘請國際、國內有影響的專家教授來該校就旅遊研究的重要理論問題和學術發展動態等進行專題講座,使學生接受旅遊研究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在培養過程中,我們有針對性地從旅遊企業管理、旅遊開發、會展服務與管理、旅遊文化、旅遊法規、旅遊經濟、旅遊審美、旅遊教育、旅遊景區規劃及生態旅遊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全方位的立體式培養。
就業前景:
旅遊行政管理部門、酒店、旅行社、旅遊諮詢公司、旅遊電子商務企業、旅遊規劃策劃機構、旅遊行銷策劃企業、旅遊景區、主題公園、旅遊和休閒俱樂部、旅遊度假村、旅遊教學、自主創業、鄉村旅遊開發等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科學文化素養、高度社會責任感,掌握系統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理論,掌握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系統分析、設計、運營、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術,熟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物流運作,特別在保稅物流和汽車物流兩個模組領域,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套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物流管理系
主要課程:物流管理基礎,現代倉儲管理,運輸與配送管理,現代物流裝備,物流中心規劃與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供應鏈管理,採購管理,生產物流管理,現代物流信息系統。
專業特色:
我校物流管理專業開辦較早,辦學特色鮮明,是學校重點打造專業之一、重慶物流與供應鏈教育專委會副主任單位。該專業根據地區經濟發展和物流人才需求,一是分平台、分模組設定了完善的課程體系。其中,保稅物流模組開設國際貿易實務、保稅物流、報關與報檢實務、跨境電子商務等特色課程;汽車物流模組開設汽車構造、汽車售後服務、汽車物流管理、汽車製造物流管理等特色課程。二是校企合作,訂單培養。與行業企業合作協同育人,聘請行業導師對學生進行專業實訓指導,實現了與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重慶直通物流有限公司、北汽銀翔汽車有限公司、重慶世開物流、重慶交運集團等企業訂單式的培養。
就業方向:可到物流企業、生產製造企業、商貿流通企業、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從事物流相關管理工作,也可到科研機構、學校從事科研、教學工作。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常設機構
教授委員會
主 任:王德清
成 員:王德清 楊興禮 羅鑒銀
教學督導小組
組 長:王德清
成 員:楊興禮 鄧昌福 羅達士 鄧旭升 羅鑒銀(校級督導員)
黨總支辦公室 書 記:姚志玉
院長辦公室 副院長:鄧旭升
團總支辦公室 書 記:吳靜
輔導員辦公室
成 員:王瀟 張星玉 龍琳琅 保陽
行政辦公室
教學秘書:楊葉菊 綜合秘書: 何支
實訓中心
人力資源管理系 主任:程娟
公共事業管理系 主任:鄒巍
旅遊管理系 主任:趙靜
物流管理系 主任:王長春
少數民族預科教學系 主任:曹維荃副主任:夏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