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法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原西南大學育才學院)法學院,於2006年10月由原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經濟政法學院拆分而建。學院現設有法學、思政2個本科專業和五個系,即民商法系、社會法系、智慧財產權法系、法制新聞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系。法學專業被批准為學校的首批重點專業,有四門重點課程被批准為學校精品課程,三門課程被批准為學校重點課程。我院的兩個專業以培養政教、法學為主的綜合型、複合型、套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技能培訓,達到一專多能。學生總人數共2000餘人(少數民族學生占49%以上),教職工7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法學院
  • 院長 : 趙光全
  • 黨總支書記 : 陳文國
  • 副院長 : 李真
學院介紹,學院領導,專業介紹,課程建設,

學院介紹

我院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從西南政法大學、西南大學等重點高校聘請了一批聲譽卓著、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任教,碩士學位的任教51人,中級職稱2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其中高級職稱27人,所占比例34%,中級職稱達64%,並成立了專門的教授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和教學督導小組等指導教學,保證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學院十分重視科研工作,建立了育才學院法學研究所和陶行知研究會法學院分會。幾年來,公開出版了法學教科書、法學通用讀物,在各類刊物上發表專著、論文百餘篇。
我院還致力於“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打造,在法學院、檢察院、重慶市仲裁委、法務部門的律師事務所辦事和擔任人民陪審員、專家、法律檢察員等職務的教師35人。
我院培養的學生具有較全面的專業知識,套用能力較強,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除積極參加認真完成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外,還積極組織和參與模擬庭審法律知識辯論賽、法律諮詢、送法下鄉、法制宣傳等活動。對學生全面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
學院在豐富課餘生活的同時,也注意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與鞏固。在青年學生中成立了育才青年法學會,創辦《法制新聞報》報刊和《律政青年》雜誌,為同學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探索理論知識、指導社會實踐的平台。
學院十分重視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黨總支下設1個教師黨支部和4個學生黨支部。擁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質過硬、業務能力較強、工作作風深入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學生黨員在各項活動、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實幹和帶頭作用。我院有60%以上的學生積極申請加入黨組織。
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聯繫實際,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效果,教學質量較高,三年我院考取研究生的共44人,司法考試獲得A、C證的共96人。截止2012年5月底,我院2012屆應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0%,其中,就業好的專業方向就業率達100%。

學院領導

院長:趙光全
黨總支書記:陳文國
副院長:李真

專業介紹

法學專業(四年制本科)

  (1)民商法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能夠在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部門從事法律實務或行政管理及其它相關工作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憲法學、法理學、民法學、刑法學、行政法學、訴訟法、經濟法學、國際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契約法、侵權行為法、擔保法、財稅法、民商法案例理論與實務等。

(2)法制新聞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能夠在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部門從事法律實務以及法制宣傳、教育、評論等工作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憲法學、法理學、民法學、刑法學、行政法學、訴訟法、經濟法學、國際法學、大眾傳播學、新聞采寫、新聞評論、新聞學原理、新聞照相與攝影技術等。

(3)智慧財產權法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能夠在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部門從事法律實務以及智慧財產權實務工作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憲法學、法理學、民法學、刑法學、行政法學、訴訟法、經濟法學、國際法學、專利法、科技法、商標法、著作權法、智慧財產權案例與實務等。

(4)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能夠在司法機關、行政機關、農村基層組織、城市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部門從事法律實務以及勞動與社會保障實務工作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憲法學、法理學、民法學、刑法學、行政法學、訴訟法、經濟法學、國際法學、勞動契約法、人力資源管理、勞動定額管理、勞動法案例理論與實務等。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能夠在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部門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民眾工作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政治學原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政治教育史、西方哲學史、倫理學、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法、社會心理學等。

課程建設

在我校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的教育背景之下,我院從2008年開始積極組織申報精品課程建設工作,並分別於2008年、2010年通過了《民法學》、《刑法學》、《法理學》和《國際經濟法學》等四門校級精品課程建設的申報工作。從被確立精品課程以來,我院著重對該四門課程進行授課內容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材編寫以及師資力量重組和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進行了探索性改革,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09年、2010年我院連續兩次通過了《民法學》精品課程的校級檢查和評估,我院對《民法學》精品課程的建設,已經走向相對成熟的階段,對其他三門2010年通過的校級精品課程,正在認真積極地從各方面投入建設之中。
一、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情況
在教育教學方法上,我院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認真進行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已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代之以體現現代教育理念的先進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以啟發性教學為核心,根據教學目標及具體教學內容,靈活採用案例教學、研討教學、研究性教學、診所式教學等多種現代教學方法,逐步從純理論教學發展為理論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特色教學相結合的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課堂氣氛生動活潑,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解決了在傳統教學方法下課堂沉悶,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在理論教學上,我院力求“講精、講透”,並通過課堂練習、案例討論分析使學生充分理解,學以致用;實踐教學力求“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通過模擬審判、模擬仲裁、模擬犯罪現場、開展法律諮詢、進行社會調查等手段和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在做好理論、實踐教學的同時,我院還開設了《刑事偵查學》、《物證技術》、《司法精神病學》等課程,通過這類課程的開設,不僅增強了同學們學習相關課程的興趣,也極大地提高了同學們將理論運用於實踐的能力。
二、課程教學手段的改革情況
教學手段是師生教學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經歷了口頭語言、文字和書籍、印刷教材、電子視聽設備和多媒體網路技術等五個使用階段。現代化教學手段是與傳統教學手段相對而言的。傳統教學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指各種電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燈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電影機、VCD機、DVD機、計算機等等搬入課堂,作為直觀教具套用於各學科教學領域。因利用其聲、光、電等現代化科學技術輔助教學,又稱為“電化教學”。電化教學是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和教學改革的進展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我院教學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多媒體理論教學手段。本手段主要通過理論教學,教給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概念,通過投影、幻燈、音像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增加法學知識的信息量,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教學內容,掌握和鞏固理論知識。
2.網路教學手段。本手段主要讓學生在課餘時間通過學校圖書網站提供的相關教學資源進行自行學習,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由於該四門精品課程概念多,涉及的法條多,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內容枯燥、抽象(如法理學)和龐雜,教師則引導學生上各相關網站,了解民法學界、刑法學界、法理學界和國際經濟法學界的最新理論動態和變革,這樣使學生既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清晰的認識,同時也了解了相關學科領域的最新動態,充分認識到學習該課程和知識的作用和意義。
3.案例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定各種實際問題,讓學生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提出解決方案,教師進行評價,從而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給學生一個實際發生或模擬的案例,要求他們以案說法。這既是對理論知識融會貫通的過程,又大大提高了學生歸納總結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互動教學手段。互動式教學手段就是在教學中教與學雙方交流、溝通、協商、探討,在彼此平等、彼此傾聽、彼此接納、彼此坦誠的基礎上,通過理性說服甚至辯論,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拓展創造性思維,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互動式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最大差異在一個“動” 字。傳統教學是教師主動,腦動、嘴動、手動,結果學生被動,神靜、嘴靜、行靜,從而演化為灌輸式,一言堂,“我打你通,不通也通”。而互動式教學根本上改變了這種狀況,真正做到“互動”,“教師主動”和“學生主動”,彼此交替,雙向輸入,多言堂,“我打你通,你打我通”,奏出和諧樂章。在《民法學》、《刑法學》等課程教學過程中,我院部分教師在某些章節就採用了學生講授,其他學生進行評議的互動教學方式,《法理學》採用學生與老師就某一論題進行辯論,其他學生評議的創新型教學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鍛鍊了膽識。
三、課程教材建設情況
為了適應教學理念、教學目標轉變以及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改革的切實要求,更為了適應三本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院在《民法學》精品課程的學科帶頭人黃名述教授的帶領下,組織全體課程組的教師組織編寫了最新的《民法學》、《契約法學》、《婚姻家庭繼承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刑事偵查學》、《司法精神病學》等等多本教材以及與之配套的系列教學輔導用書和實務用書,如《民法學案例教程》、《教你處理醫療糾紛》、《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解讀》等。該教材在內容和體系上均有明顯的發展和創新,在內容上注重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先進性和實用性,既反映了套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又符合我校三本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
四、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我院在精品課程方面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內聘的中青年教師中有博士1人,在讀博士3人,其餘全部教師屬於碩士研究生學歷。又從西南政法大學、西南大學等重點高校聘請了一批聲譽卓著、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副教授,並成立了專門的教授委員會,指導教學,保證了教學質量。為了培養中青年教師使其符合精品課程建設對教師的要求,我院不僅創建了導師指導制度,還與合川法院、北碚法院簽訂了委派青年教師掛職鍛鍊的協定,並與2011年9月-2012年3月間完成了第一批青年教師去基層法院掛職鍛鍊的計畫。我院還對青年教師採用分批次網上培訓模式進行培訓,已有5位老師順利完成網路培訓並獲得了畢業證書。總之,我院各精品課程的教師在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師資力量配置等方面是比較合理的,並逐步走向更一步的發展完善過程。
當然,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是一個長期積澱豐富、不斷改革創新的過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課程建設的各個方面,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這需要我院教師始終著眼於未來,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吸收新的成果,從而適應新形勢下精品課程動態發展的需要,使課程始終保持可持續高水平發展的態勢,為此,我院將不斷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