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是市委確定實施的“重慶抗戰工程”中規劃建設的三個中心之一,2011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由市委宣傳部與西南大學聯合共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 地點:重慶
- 類型: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11年
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一般指本詞條
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是市委確定實施的“重慶抗戰工程”中規劃建設的三個中心之一,2011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由市委宣傳部與西南大學聯合共建。
,是由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定期舉辦的一個集開放性、學術性、創新性為一體的研討聚會,著力倡導學術自由,共享創新。目的在於加強思想交流,擴大學術視野,提升研究水平,增進團隊友誼,營造濃厚學術氛圍。努力打造抗戰大後方研究的研討平台、交流陣地和學術品牌。原則每兩周舉行一次(寒暑假除外)。
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檔案中心,是重慶市委確定實施的“重慶抗戰工程”中規劃建設的三個中心之一,2012年正式掛牌成立,由市委宣傳部與重慶市檔案局聯合共建。抗日戰爭時期,作為中國戰時首都、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重要政治舞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戰場統帥部所在地,重慶為抗戰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勝利...
《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論叢》2013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內容簡介 《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論叢(第二輯)》主要收錄了2011年至2012年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的重要學術成果、重要學術活動和重要工作進展。所收錄的論文,觀點鮮明,資料翔實,論述清晰;...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南山生態帶黃山景區內,地處南山森林地帶的最東端,兩面環江,占地500餘畝,文物遺址面積4053平方米。是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在原“重慶黃山陪都抗戰遺蹟”基礎上修繕而成,於2005年重新對外開放。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集抗戰遺址與原生態自然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
1938年2月18日,日機首次空襲重慶。12月18日,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潛離重慶,經昆明逃往河內。29日,汪精衛發表“艷電”,公開投降日本。此時,日本認為汪精衛投降後,會引起大後方人心混亂,是轟炸重慶,摧毀中國人民繼續抗戰意志和決心,迫使重慶國民政府屈服的有利時機。於是,日本帝國主義精心策劃和部署了對重慶進行大...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文星灣42號,占地面積約1160平方米,是民國時期的建築遺存。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包括惠宇樓、地質樓、盧作孚舊居、地磁測點碑等4處文物建築,現闢為重慶市自然博物館北碚陳列館。惠宇樓為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主樓。大樓為磚木混合結構,中國固有式建築風格。大樓共分兩層,設閣樓。...
為進一步推動人文社會科學科研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學校學科綜合優勢,整合中國革命精神風範研究中心、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紅岩精神研究會西南大學分會等各方面力量,推動與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和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等單位實質性合作和協同創新,形成黨史、革命精神和文化資源的研究聯盟,建設成為黨史...
生產量不足或沒有生產的兵器來自戰前儲備、抗戰初期購買和封鎖縫隙中運進。被日軍嚴密封鎖的“戰爭孤島”中的中國兵器工業,經過全體員工的艱苦努力和大後方人民的大力支持,所產兵器能夠基本滿足正面戰場的需要。這些兵器幾乎都是重慶兵工基地生產的,是重慶兵工基地支撐了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抗敵意志 戰爭時期,軍事...
尤其是對目前抗戰大後方研究中的薄弱環節——抗戰時期城市化進程中企業、民眾和政府之間的博弈等領域,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可為學界在戰時中國大後方研究方面提供一些啟發和借鑑。作者簡介 杜俊華,西安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與現代中國社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大學兼職教授,西南大學抗戰大...
邵力子◎390 大禹與黃河 鄭肇經◎398 戰後十年公路建設政策 趙祖康◎406 重慶兩江大橋 茅以升◎412 後記 ◎415 作者簡介 主編周巧生,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多黨合作歷史研究中心講師,參與了重慶市重大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抗戰大後方中間黨派文獻資料選編》工作,主持、參與省部級課題10項,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抗戰大後方教育研究 《抗戰大後方教育研究》是2015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007.01—2019.07 重慶大學文學與新聞傳媒學院、新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副院長 2011.08—2012.07 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富布賴特訪問研究學者 2012.07—2015.03 在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副院長 研究領域 中華民國史,重慶城市史,抗戰陪都史,新聞史,中外文獻中的重慶形象...
《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名人手跡》,使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活動鮮活地躍然於眼,是學界研究中國抗日戰爭和有關歷史人物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名人手跡》,既是抗戰名人書法風采的第一次集體亮相,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也是研究書法史的重要參考資料,是廣大書法愛好者不可多得的...
第三屆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高端論壇已於2018年10月27日 ~ 2018年10月28日在桂林市舉辦。活動背景 為深化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研究,促進學術交流,經協商研究,決定於2018年10月27-28日召開第三屆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高端論壇。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 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抗日...
抗戰時期,中國的金融機構匯集重慶,重慶成為國統區經濟、金融中心。極盛時期在渝中區的小什字、陝西街這一片彈丸之地,就集中了150多家金融機構,成為當時的“中國華爾街”。這些金融機構,為穩定金融及大後方經濟局勢起到積極作用。抗戰金融遺址群位於當年銀行聚集的小什字地區,正是這段歷史的真實見證。文物價值 重...
張守廣,男,1962年生,河南新野人,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重慶市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教授、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兼職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主持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項。主要著作有《盧作孚年譜長編》《民生公司與抗日戰爭》《篳路藍縷:抗戰時期工礦企業內遷...
戰後的中國西部工業 戰後內遷工廠的困境 中國西部工業化的起步 後記 作者簡介 叢書主編:潘洵,歷史學博士,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尤其是抗戰大後方史和重慶大轟炸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省部級以上項目20餘項,出版《抗...
二、開展抗戰遺址的研究開發和宣傳工作(一)深化抗戰文化及遺址研究工作。認真實施“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與建設工程”。結合正在開展的全市抗戰文物專項調查,對抗戰期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進行深入研究,不斷發掘我市抗戰歷史文化價值。市內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尤其是...
博士,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經濟史、金融史,尤其是對近代上海經濟史、近代中國證券市場史、浙江地方銀行史及抗戰大後方金融史等方面有較多的關注與研究。獨立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二項,獨立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六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五項...
現為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西南大學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興趣和領域:教育學原理、近代思想文化和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民族教育等。圖書目錄 第一章“傳統”的初建——新中國成立初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興起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與方針 二、...
雅舍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城區之中,天生路上天生路口與中山路口之間,周圍分別是西南大學和區門診。背後即是西南大學校內第一運動場。建築歷史 重慶北碚區曾是嘉陵江畔一個無名小鎮,因抗戰時期眾多文化界名人寓居,使其成為抗戰大後方的文化中心。中國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著名學者梁實秋就曾在北碚度過8年時光。梁實...
周勇,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重慶市人大常委、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兼職教授。人物介紹 1979年以來,對中國近現代歷史、中共黨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的一些領域作了開創性研究...
趙國壯,1980年生,男,漢族,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院黨委副書記,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研究方向 為中國近現代經濟社會史、抗日戰爭史。學術成果 自2008年以來,一直從事糖業史資料蒐集整理及研究教學工作,相繼在《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人物經歷》、《安徽史學》...
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西亞研究所 伊朗研究中心 美國研究中心 于右任研究中心 辦學理念 我院已有50餘年的辦學歷史,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具有自己辦學風格和反映時代特點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和辦學思路。辦學理念:以生為本,學術立院,革故創新 辦學理念是大學理念的核心,經長期的歷史積澱...
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等省部級項目十餘項。出版《漆南薰和他的遺著》《亂世飄蓬——抗戰時期難民大遷移》《抗戰時期大後方人口變遷——以重慶為中心的考察》《調適、規劃與重建:抗戰時期的中國教育近代化》等專著多部。開設課程 長期為本科生開設《中國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彭澤平(1974.12—),苗族,教育學博士,教授,貴州天柱人。現為、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分會常務理事與副秘書長、重慶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南大學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西南大學分中心副主任等。研究興趣和領域:教育學原理、近代思想文化...
由於重慶為西南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和經濟中心,既有高山大川為屏障,又有西南、西北兩大國際交通線為依託,與後方各省聯繫密切,可以長期支撐抗戰,國民政府最終選定重慶為戰時首都駐地。1937年10月29日,淞滬戰場打得熱火朝天,中國國防最高會議上,蔣介石作了題為《國府遷渝與抗戰前途》的講話,確定以四川為抗日戰爭的...
主持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貴州省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招標課題、2013年度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科研基金培育項目各一項。曾獲第五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優秀論文獎,貴州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重慶市優秀碩士學位論文,西南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等。先後承擔《影視語言》、《影視藝術...
1.杜俊華:《抗戰時期的中國大後方專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2.杜俊華:《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應對危機的國際統戰經驗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項項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8月。3.杜俊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重慶的水災救治研究》,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4.杜俊華:《紅岩精神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