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酸的通性
- 外文名:acid common gender
- 通性:五大通性
- 相對:鹼
- 學說:電離學說
酸的定義,酸的分類,酸的組成,酸的通性,
酸的定義
物質在溶於水時,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稱為酸
酸的分類
①一元酸:HCl HNO3 CH3COOH(乙酸) 等
③多元酸:H3PO4(磷酸) 檸檬酸 等
酸的組成
無色酚酞試液遇酸溶液不變色
(2)酸呈酸性,在25攝氏度(室溫)下,pH值<7 (但室溫下pH值小於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3)跟金屬活動性順序表(H)前的活潑金屬的單質反應 生成鹽和氫氣
金屬活動性順序:Na>Mg>Al>Zn>Fe
產生氫氣的多少:Al>Mg>Na>Fe>Zn
(5)跟鹼起中和反應,一般生成鹽和水
(6)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酸和新鹽。鹽+酸=新鹽+新酸,要依照複分解的條件來判斷是否會發生反應,常見的有強酸制弱酸、高沸點(不揮發性)酸制低沸點(揮發性)酸、以及某些沉澱不溶於酸等
酸的通性
(1) 酸溶液能與酸鹼指示劑反應
1. 無色酚酞不變色
2.紫色石蕊變紅色
(2) 酸+活潑金屬=鹽+氫氣
例:Zn+H2SO4==ZnSO4+H2↑
(3) 酸+鹼性氧化物=鹽+水
例:ZnO+H2SO4==ZnSO4+H2O
(4) 酸+鹼=鹽+水
例:2NaOH+H2SO4==Na2SO4+2H2O
(5) 酸+鹽=新鹽+新酸
例:H2SO4+BaCl2==BaSO4↓+2HCl
只要滿足上述任一規律即體現酸的通性,與離子方程式無關,但要注意酸根價態的變化,這與氧化性、還原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