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饒河戲

饒河戲,又稱饒河調,是贛劇的一支重要流派。她綜合江西各大戲劇種的各種聲腔,以江西五大河流之一,流經鄱陽縣城的饒河命名。

2007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3-Ⅳ -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鄱陽饒河戲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編號:3-Ⅳ -4
  • 申報地區:上饒市鄱陽縣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明末清初,由於南戲四大聲腔的互相影響和本省宜黃腔(今饒河戲二黃腔)的形成,加上眾多外來聲腔如楚腔、石牌腔、秦腔等在我省時來時往,促使江西的戲曲發生了重大變化。於是繼弋陽腔之後,江西又出現了一種“梆子亂彈腔”,隨著“梆子亂彈腔”的出現,演唱亂彈腔的班社在我省各地紛紛組建。這種亂彈班多以發源地水系得名,並各自形成不同風格。如贛南的東河班,廣昌的盱河班,修水的寧河班,上饒的信河班等。饒河戲因發宙墊盛源於鄱陽,故名饒河班。這種新起的亂彈班,以其豐富多彩的板腔音樂和悅耳動聽的絲竹伴奏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道光年間,饒河班仿灑斷效漢劇,將“西皮”與“二黃”在同一劇目中合腔演唱。與此同時,來自浙江的“浙調”、“採花調”,源於安徽的“老拔子”、“吹腔”、“石牌”等各種聲腔陸續傳入饒河班,促使饒河戲亂彈腔的最後定型。並強烈地衝擊著單一的弋陽腔。這時,多數弋陽腔藝人為求生計,陸續加入饒河班改唱彈腔。並將僅存的高腔劇目《目蓮》和所謂“江湖十八本”傳入饒河班。加上由婺源徽班傳入的崑腔,一個含高、昆、彈三腔合一的饒河戲終於形成,並以其嶄新的姿態一躍而雄踞於饒河流域一帶的農村鄉間。

文化特徵

饒河戲唱腔豐富多彩,既有板腔體的“西皮”、“二黃”、“反二黃”、“老撥子”、“南北詞”等彈腔,又有曲脾體的高腔、崑腔。

代表劇目

代表劇目有“目連傳”、“江湖十八本”以及《三司會審》、《詹天佑》、《玉堂春》、《滿堂福》、《白蛇傳》、《梁祝姻緣》、《小刀會》、《秦香蓮》、《忠魂曲》、《老屋風情》等劇目。

社會影響

自乾、嘉以來,鄱陽鄉間學戲看戲蔚然成風。有的鄉民說:“一聽胡琴響,喉嚨就作癢。”鄉民們以能唱饒河戲為榮,家中出了子弟或村上起了班子,親戚六眷,鄰村宗親送禮放爆,披紅掛彩為之祝賀。各種類型的饒河戲班和串堂班如雨後春芛,遍布全縣每個角落,乃至家喻戶曉。鹹豐六年(1856)鄱陽團林夏家村創辦的第一屆“目蓮班”誕生。夏家“目蓮班”共創辦四屆,創辦時間分別為鹹豐六年(1856);同治八年(1869);光緒九年(1883);宣統三年(1912)。另從我縣梘田街鄉梨家嶺祠堂(同治甲戌年建造)戲台上各饒河班的留字可見,僅梘田街鄉的太子班就十幾個之多。戲風最盛時往往名角雲集,名班擺擂,打對台,賽技藝,潤戒淋打銃放爆,婚市請熱火朝天,常有“深夜三更半,處處有戲看”,“戲叫天明亮,還有鑼鼓響”的盛況出現。與此同時,一批鄱陽籍的饒河戲名角,鼓師琴師不斷湧現,使鄱陽的饒河班子名聲大振,享譽四方。
自鹹豐以來,饒河戲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大到饒州府管轄的樂平、萬年、餘干、德興、浮梁等地,遠至安徽的祁門、至德。這時各地營業性的“長班”紛紛出現,他們不得不爭先來到鄱陽這個“戲窩子”,花高價僱請鄱陽的名角、樂師入其班社,其中尤為鄱陽子弟搭樂平班者最多。如鄱陽的名小生王友發、鄭瑞笙,花旦吳天水、陳桂英,老生王春去、鼓師夏義倉、琴師高金榜、王仕人等,均在樂平的“明經同樂”、“同春舞台”、“天濟同樂”等班社中馱梁頂柱。王友發被樂平人喻船鴉阿再為“活周瑜”。故常有“鄱陽子弟樂平班,日夜看戲當得飯”之說法。
民國時期,鄱陽仍有“筱京舞台”、“東海同樂”、“八罪籃舟享旗同樂”、“夏家目蓮班”、“江興舞台”等十多個班社在鄉間和鄰縣活動。民國後期,尤其是解放前夕,民國政府採取封箱、禁演等方式嚴禁戲班活動,致使饒河戲這朵藝術之花瀕臨凋謝,大小戲班紛紛解散。唯獨值得慶幸的是鄱陽的饒河戲名班“筱京舞台”,因其班主黃自強、黃汀源、李黎坤、金德易等均系地方豪霸局舟強,勢力強大而獨樹一幟,一直堅持到1949年7、8月間仍然在縣城活動。後該班社老藝人均調入江西省文藝學校和上饒藝校任教。為建國後贛劇饒河戲的挖掘、整理、傳承和發展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筱京舞台”實為饒河班的佼佼者。
新中國成立後,省文化主管部門決定,將流行饒河流域一帶的饒河班,和流行於上饒玉山一帶的信河班合流,正式命名為“贛劇”。從此,古老的饒河戲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為了搶救和扶持贛劇饒河戲這一古老的民間戲曲藝術,鄱陽縣委、縣政府決定,以鄱陽縣第八區業餘宣傳隊為基礎,於1953年正式成立鄱陽縣群藝贛劇團(民營),1957年納入地方國營,定名為鄱陽縣贛劇團。鄱陽縣贛劇團的成立,標緻著贛劇饒河戲的新生。一批經過整理改編或創作的優秀劇目如《玉堂春》、《滿堂福》、《白蛇傳》、《梁祝姻緣》等,相繼湧現舞台。胡瑞華、施國愛、江禮先、張星斗、塗久香等一批批譽滿饒河的演員,在舞台上層出不窮。1958年首次赴省演出時,原中宣部副部長周揚同志,觀看了鄱陽縣贛劇團的演出,給予了高度評價。同年下半年,胡瑞華隨江西省古典戲曲晉京匯報演出團赴京演出《三司會審》載譽而歸。1959年7月下旬,鄱陽縣贛劇團部分演員奉調赴廬山為黨的八屆八中全會演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並接見了演員。1992年汪東興同志來鄱時,觀看了鄱陽縣贛劇團的演出,贈送了花籃,並作了“饒河一支花”的親筆題詞。鄱陽縣贛劇團自1953年成立來,多次參加省、地匯演,獲各項獎勵四十多人次。文革期間,饒河戲曾一度遭到摧殘,但隨著“四人幫”的倒台,這一古老劇種很快恢復生機。《小刀會》、《秦香蓮》、《忠魂曲》、《老屋風情》等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和自編自演的創作劇目在舞台上大放光彩。中國唱片公司、江西省人民廣播電台,先後為鄱陽縣贛劇團大小四十三個饒河戲劇目和唱段錄音或灌制唱片、磁帶,由上海、江西、安徽、海峽之聲廣播電台向全國(包括台灣省),乃至東南亞各國播放。2004年5月,鄱陽縣贛劇團演出的《詹天佑》獲全國第十一屆文華新劇目獎,並以唯一一個縣級劇團在第七屆中國藝術節上演。
民國時期,鄱陽仍有“筱京舞台”、“東海同樂”、“八旗同樂”、“夏家目蓮班”、“江興舞台”等十多個班社在鄉間和鄰縣活動。民國後期,尤其是解放前夕,民國政府採取封箱、禁演等方式嚴禁戲班活動,致使饒河戲這朵藝術之花瀕臨凋謝,大小戲班紛紛解散。唯獨值得慶幸的是鄱陽的饒河戲名班“筱京舞台”,因其班主黃自強、黃汀源、李黎坤、金德易等均系地方豪強,勢力強大而獨樹一幟,一直堅持到1949年7、8月間仍然在縣城活動。後該班社老藝人均調入江西省文藝學校和上饒藝校任教。為建國後贛劇饒河戲的挖掘、整理、傳承和發展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筱京舞台”實為饒河班的佼佼者。
新中國成立後,省文化主管部門決定,將流行饒河流域一帶的饒河班,和流行於上饒玉山一帶的信河班合流,正式命名為“贛劇”。從此,古老的饒河戲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為了搶救和扶持贛劇饒河戲這一古老的民間戲曲藝術,鄱陽縣委、縣政府決定,以鄱陽縣第八區業餘宣傳隊為基礎,於1953年正式成立鄱陽縣群藝贛劇團(民營),1957年納入地方國營,定名為鄱陽縣贛劇團。鄱陽縣贛劇團的成立,標緻著贛劇饒河戲的新生。一批經過整理改編或創作的優秀劇目如《玉堂春》、《滿堂福》、《白蛇傳》、《梁祝姻緣》等,相繼湧現舞台。胡瑞華、施國愛、江禮先、張星斗、塗久香等一批批譽滿饒河的演員,在舞台上層出不窮。1958年首次赴省演出時,原中宣部副部長周揚同志,觀看了鄱陽縣贛劇團的演出,給予了高度評價。同年下半年,胡瑞華隨江西省古典戲曲晉京匯報演出團赴京演出《三司會審》載譽而歸。1959年7月下旬,鄱陽縣贛劇團部分演員奉調赴廬山為黨的八屆八中全會演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並接見了演員。1992年汪東興同志來鄱時,觀看了鄱陽縣贛劇團的演出,贈送了花籃,並作了“饒河一支花”的親筆題詞。鄱陽縣贛劇團自1953年成立來,多次參加省、地匯演,獲各項獎勵四十多人次。文革期間,饒河戲曾一度遭到摧殘,但隨著“四人幫”的倒台,這一古老劇種很快恢復生機。《小刀會》、《秦香蓮》、《忠魂曲》、《老屋風情》等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和自編自演的創作劇目在舞台上大放光彩。中國唱片公司、江西省人民廣播電台,先後為鄱陽縣贛劇團大小四十三個饒河戲劇目和唱段錄音或灌制唱片、磁帶,由上海、江西、安徽、海峽之聲廣播電台向全國(包括台灣省),乃至東南亞各國播放。2004年5月,鄱陽縣贛劇團演出的《詹天佑》獲全國第十一屆文華新劇目獎,並以唯一一個縣級劇團在第七屆中國藝術節上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