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

《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2年6月2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6月2日
  • 發布單位: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為全面深化“信用鄭州”建設,加快提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助推鄭州市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依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相關工作部署,以及《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鄭政〔2021〕12號)、《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十四五”營商環境和社會信用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豫政〔2021〕54號)的要求,結合鄭州市實際編制本規劃。規劃期為2021—2025年。
一、立足“三新”戰略,聚焦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新使命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鄭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部署,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面發展,著力在建機制、拓平台、強監管、重套用、造氛圍上下功夫,成功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獲評“全國城市信用工作創新獎”“守信激勵創新獎”,連續三屆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全國城市信用監測排名穩居前列,探索走出了一條以信用促發展、優服務、強根基的創新發展道路,經濟社會發展信用環境持續改善,有力支撐了營商環境最佳化和社會治理創新,為“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奠定了良好基礎。
信用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制定印發《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鄭政辦〔2016〕79號),有效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促進經濟發展和加強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出台《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鄭政辦〔2017〕80號),規範公共信用信息歸集與套用、平台建設與共享交換、信用信息主體保護、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失信等級劃分與認定、信用分類監管。實施《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鄭州市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鄭政文〔2017〕128號)、《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鄭州市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鄭政辦〔2018〕87號)、《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鄭政文〔2018〕103號)、《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鄭州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施方案的通知》(鄭政〔2020〕3號)等30多部規章制度,構築起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四梁八柱”。
信用信息系統全面建成。市信用平台以信用信息的“採集、整合、套用”為主線,構建起涵蓋法人庫、自然人庫和專題庫,以及信用平台門戶、歸集共享子系統、整合子系統、信息查詢子系統、信用服務機構公示子系統、聯合獎懲子系統、異議處理子系統、自主上報子系統和日常辦公子系統的“三庫九系統”,實現市縣“兩級”信用信息互聯互通。“信用中國(河南·鄭州)”網站一站式、精準化服務功能不斷拓展,市信用平台累計歸集信用信息23.62億條,“雙公示”信息207萬條,信用信息質量持續提升。
信用監管機制良性運行。推動行業分級分類監管,在食品藥品、住房保障、環境保護、城市管理等20多個行業主管部門出台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實現了重點行業領域全覆蓋。積極貫徹落實國家聯合獎懲備忘錄,將聯合獎懲系統嵌入四級聯動審批系統和公共資源交易系統,在政府行政事項管理中普遍使用信用核查,累計信用核查9.6萬餘次。“信用中國(河南·鄭州)”網站設立聯合獎懲專欄,累計發布“紅黑榜”信息16.47萬條(其中:紅榜信息15.71萬條、黑榜信息0.76萬條)。
政務誠信建設務實推進。制定印發《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鄭州市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鄭政文〔2017〕129號)、《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鄭州市營商環境政務誠信建設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鄭信用〔2020〕1號)、《關於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建立健全政府機構及公職人員誠信履約機制的通知》(鄭發改財信〔2020〕546號)等制度檔案,堅持依法行政,嚴格落實行政許可、行政處罰7天“雙公示”制度,推進建立政府決策執行誠信履約機制,將信用記錄套用到考核獎勵中,有效提升誠信履職意識和誠信行政水平。大力推進失信政府和國企拖欠治理工作,實現政府機構失信案件“清零”。
信用套用場景持續拓展。積極探索“信易+”套用創新,推進“信易貸”“信易教育”“信易閱讀”等惠民便企套用落地,在行政管理事項中推廣信用承諾制度,實施“容缺受理”,讓誠信主體享受更多信用紅利。圍繞個人信用積分“商鼎分”構建了“信易租”“信易醫”“信易游”等九類激勵套用場景,覆蓋1179萬餘人。積極開展個人守信聯合激勵城市合作,推動鄭州與杭州間個人信用積分互認互通。“商鼎分”宣傳微視頻《誠信商鼎分文明鄭能量》和卡通片《小信的美好生活》在2019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分獲“最佳傳播效果獎”“最佳卡通片獎”。
試點示範效應加速形成。中國(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實施企業投資項目“信用通”管理服務模式,實行涉企證照告知承諾制,破解商事登記“準入、準營不同步”難題,讓企業經營實現“零等待”。創新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和監管服務模式,打造集通關、通檢、通商等功能的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在全國率先實現“關檢三個一”“查驗雙隨機”“跨境秒通關”。依託“鄭州市電子商務誠信交易服務試點項目”,建立電子商務誠信交易監管服務平台,成為國家五大電商交易試點之一。選擇重點領域和典型地區開展信用建設示範,公布了11家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單位和鄉鎮(街道),打造信用“示範標桿”,形成交通管理失信案例調查和信用修複製度等各具特色的創新亮點。
信用支持疫情防控作用明顯。率先出台《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社會信用相關政策的通知》(鄭信用〔2020〕2號),對我市疫情防控期間社會信用相關政策進行明確,將信用建設與防疫工作有效結合,發布鄭州市疫情防控“紅名單”1412條,在“信用中國(河南·鄭州)”網站開通鄭州防疫專欄和防疫物資價格承諾公示專欄。運用信用監管手段防範打擊哄抬物價違法行為,將相關信息歸集公示。積極探索開展“信易保”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聯合保險機構開展“信用+疫情防控”綜合保險業務,以惠利企業的低價保險,對不同信用等級的企業開發不同的產品,創新信用惠民便企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誠信宣傳教育顯著增強。大力開展以“誠信建設萬里行”“誠信鄭州宣傳周”“信用大講堂”等誠信主題宣教活動,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誠信興商宣傳月”、“3·5”學雷鋒活動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6·14”信用記錄關愛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公益活動,突出誠信主題,全面提升社會誠信意識。開展“文明誠信市場、企業、商戶”和“文明誠信經營示範街”創評活動,積極引導市民以失信敗德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發布鄭州市首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藍皮書,集中展現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果。
(二)形勢要求
“十四五”時期,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是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建設的根本遵循。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充分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最佳化營商環境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對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助力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拓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帶來巨大變數,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極為繁重艱巨。在此背景下,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以良好營商環境、信用環境、消費環境等為核心的軟實力,對於塑造新的競爭優勢,提升地區影響力,持續夯實國民經濟循環基礎,實現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更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構築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迫切要求。鄭州市“放管服”改革加速推進,成為全國第8個市場主體超百萬的省會城市,晉級全球營商環境友好城市100強。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持續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有助於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優良營商環境吸引創新人才、集聚創新要素,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舉措。社會信用體系是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施分級分類監管,推動社會治理措施與監管手段覆蓋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有助於提升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加快建設法治鄭州、和諧鄭州、平安鄭州、信用鄭州。
(三)機遇挑戰
“十四五”時期,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交匯,“四路協同”(空中絲路、陸上絲路、網上絲路、海上絲路)和“五區聯動”(航空港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跨境電商試驗區、大數據試驗區)戰略疊加效應持續顯現,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全面鋪開,為鄭州更深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對鄭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新的要求。貫徹落實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將信用管理機制嵌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圍繞“生態保護、黃河安瀾、集約節約用水、高質量發展、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五大任務,需要充分發揮信用在提升治理水平和行政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推動我市努力在全流域走前列、做示範,著力打造沿黃生態保護示範區、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需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對鄭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帶來新的考驗。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鄭州地處中原腹地,具有經濟、區位、交通、文化旅遊等優勢。要將自身置於全國、全省的大局中去謀劃思考,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適應複雜巨觀形勢,著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將信用服務和監管措施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以及行政管理全流程,不斷最佳化營商環境,在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對鄭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賦予新的使命。國家明確提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強化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增長極。國家賦予鄭州全新責任使命,鄭州應當充分把握“四路協同”和“五區聯動”優勢,切實發揮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支撐作用,強化政策互通、設施聯通、信息共享、服務聯動,推動我市在以信用強化國家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服務城市品質提升、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增長極等方面進位爭先、勇挑重擔、示範引領。
二、貫徹“三新”戰略,開啟高質量信用示範城市新征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及鄭州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法治化、規範化、精準化信用管理機制為保障,以數位化、智慧型化、智慧化信用信息系統建設為支撐,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建設為突破,著力提升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高水平構建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高標準打造“信用鄭州”城市品牌,為建設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則
——政府推動,社會共建。充分發揮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示範引領、協調推動作用,樹立“共建、共享、共用、共治”理念,鼓勵和調動社會積極性,打造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新格局。
——統籌規劃,逐步推進。按照國家和省相關工作部署,系統布局、長遠謀劃、統籌推進,明確總體思路、目標和實施步驟,抓住關鍵環節,有計畫、分步驟組織實施,形成工作示範,穩步推進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遵循法治,規範有序。堅持依法規範,建立健全信用制度體系、信用標準體系,規範和完善失信約束措施、開展信用信息記錄、歸集、處理等工作,提高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範化水平。
——示範引領,創新突破。圍繞我市社會發展實際需求,強化信用信息系統互聯互通,促進信用信息資源充分整合,探索創新模式,形成示範效應,先行先試、以點帶面,推動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的廣泛套用。
(三)發展目標
到“十四五”末,社會信用體系更加完善,建成更高質量的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健全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基礎設施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顯著提升,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健全完善,重點領域信用建設取得顯著進展,信用服務業發展壯大,信用管理體系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布局,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信用制度體系健全完善。形成健全的法規制度體系,信息歸集、信用評價、信用修復、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等制度和標準體系基本完善,信息安全和信用主體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範化水平全面提升。
——信用信息系統最佳化升級。完成市信用信息平台三期項目建設,實現數據採集、歸集和共享更加規範、高效、安全,信用信息“智慧型運轉、應歸盡歸”。推動信用數據深度挖掘開發,有力支撐各級各部門信用管理和服務。
——信用監管機制高效有力。進一步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強化事前承諾、事中監管、事後獎懲,各領域各行業信用監管機制“全覆蓋”,社會治理更加精準高效。
——信用場景套用不斷豐富。深入拓展“信易+”套用領域,個人信用積分套用範圍逐步擴大,“信易貸”“信易批”“信易醫”“信易游”等惠民便企套用成效顯著,實現“信易+”套用翻一番,“守信受益、信用有價”社會氛圍基本形成。
——信用服務市場發展壯大。培育和規範信用服務市場發展,培育市場活力、最佳化產品供給、強化行業監管,推動信用信息產品和服務在經濟社會活動中得到廣泛套用,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公信力和競爭力的信用服務機構。
——社會誠信氛圍愈加濃厚。大力推動誠信宣傳和教育廣泛深入開展,信用文化全面弘揚,誠信價值觀全麵塑造,全社會知信、守信、用信氛圍日益濃厚,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的機制和環境基本建成。
三、融入重大布局,提升信用創新發展新能級
(一)信用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信用助力生態環境保護。貫徹落實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著力打造沿黃生態保護示範區。加快構建以環保信用信息為基礎,完善企業環境行為信用等級評價工作,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等級相結合,根據不同環保信用等級採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不斷提升環保信用監管能力和水平。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支持金融機構根據生態環境信用評價結果,實行差別化綠色信貸和差別化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信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立足鄭州歷史文化資源在黃河文化、中華文明中的價值地位,依託黃河、嵩山等自然山水資源和河洛、古都、根親等歷史文化資源,探索建設一批“信用+文旅”產業載體和誠信旅遊路線,彰顯古都魅力、弘揚誠信風尚。探索推動跨區域守信激勵與旅遊領域相融合,打造“信易游”中原文化特色模式,以公共信用信息數據為支撐,挖掘信用價值、釋放信用紅利,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旅遊優質服務。加強文化旅遊市場信用監管,實現信用信息跨部門跨地區共享,建立健全嚴重失信主體懲戒機制,保障文化旅遊市場健康發展。
(二)信用服務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提升信用消費服務供給。牢牢把握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推動信用賦能鄭州打造具有特色和時尚魅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促進傳統商貿業行業跨界合作,注重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依託“直播+”服務生態,培育本土“信用+消費”特色品牌。支持購物、餐飲、出行、旅遊、租賃等領域的經營主體以信用記錄為基礎,為消費者提供免押金、免預存、先享後付等優惠便利,打造消費新模式、新業態,促進消費提質擴容。持續推進誠信示範街區建設,引導更多商戶把誠信理念貫穿到生產、經營、服務等各個環節,引領誠信經營新風尚。
推動消費信用環境最佳化。加快推進消費領域信用監管,建立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制度,加大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不斷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潛力。完善住宿餐飲、批發零售等民生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擴大信用消費,促進網際網路平台和商戶誠信經營。以“醉美·夜鄭州”等系列促消費活動為契機,逐步探索以綜合信用承諾為基礎,以若干行業領域為支撐的“1+N”誠信經營承諾模式,構建“企業申請、信用核查、擇優推薦、公布名錄、典型展示、動態管理”的鏈式管理機制,提升城市消費競爭力。健全消費誠信、消費者保護和維權制度,加強智慧財產權、商品質量、食品安全、市場秩序綜合監管和治理,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市場環境。
(三)信用服務高水平開放新高地建設
推進“信用+自貿區”建設。加強進出口貿易企業信用風險監測和倉儲物流動態監控,完善進出口商品信用風險預警機制,為開展稽查、檢查、風險處置提供預警。推進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建設。構建跨境電商全景式信用監管機制,銜接監管全流程,推動事前註冊備案、事中信用評價、事後信用監管,打造跨境全鏈條信用監管模式。完善跨境電商統計體系,健全商品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加強與周邊區域海關、港航部門合作,推進通關信用聯動監管,落實AEO企業互認和通關便利措施,加強信息互通、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創新“信用+招商”模式。圍繞先進制造、生產性服務業和科技研發等領域,運用信用手段實現精準招商,助力高質量項目引進。通過信用核查、信用大數據分析等方式,篩選優質守信企業,提高招商引資效益。推動信用管理納入產業招商圖譜、招商項目準入評審和重大項目管理制度中,構建形成招商引資信用管理長效機制。創新產業招商守信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為守信企業項目建設提供“信易+”系列便捷服務和政策支持,促進守信企業加快落戶、加快建設。圍繞優勢產業和重點企業,選樹一批誠實守信示範企業予以重點推介,打造誠信標桿。
(四)信用服務一流營商環境建設
深入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健全政府重大決策誠信機制,完善政府決策執行誠信履約機制,推進政務信息“應公開、盡公開”。最佳化多層次政務誠信監督機制,建立政務失信問題重點協調和懲戒制度,持續推進政務失信記錄信息歸集共享、失信政府機構及公職人員責任追究機制,清理政府和國有企業拖欠等工作,確保全市政府機構失信案件“零增長”。加強公務員誠信管理,依法依規將廉政記錄、違法違紀記錄等信息納入檔案,作為幹部考核、任用和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編制《鄭州市公務員誠信手冊》,加強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信用理論、實務運作能力的教育和培訓。持續推進政府採購和招標投標、招商引資政府承諾、政府債務預防違約、政府統計等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不斷最佳化營商環境。
大力推進商務誠信建設。深化行業領域信用建設,以生產流通、工程建設、金融稅務、電子商務、招標投標、會展、廣告、價格等領域為重點,建立健全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信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規範化水平,營造誠信市場環境。加大對違法失信主體監管,依法依規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措施。引導市場主體增強法治意識、契約精神,遵守法律法規、行業規約,誠信履約、公平競爭。加快建設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立健全追溯標準和規範,建立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台,加強信息共享,向公眾提供追溯信息一站式查詢服務。
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加強對勞動保護、社會保障、教育科研、醫療衛生、文化旅遊、生態環境等領域的信用管理和服務,聚焦金融、法律、醫療衛生、食品藥品、文化旅遊等領域重點人群職業信用建設,推廣使用職業信用報告,引導職業道德建設與行為規範。針對當前經濟社會中的誠信熱點問題和民眾反映強烈的失信突出問題,展開誠信缺失專項治理。強化宣傳教育,引導社會成員遵循誠信原則,樹立良好信用意識、關注自身信用狀況、維護良好信用,努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的社會環境,積極創建誠信社會。
積極推進司法公信建設。以司法公信建設助推社會公平正義。依法推進審判公開、執行公開,規範執法行為,加強執法監督。依法依規擴大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適用範圍,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的懲戒力度。依法及時公開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辦案制度及程式、時限等信息。深化公開聽證工作,推行檢察建議公開送達工作,不斷加大案件程式性信息、重要案件信息、法律文書公開力度,以公開促司法公信力提升。大力推進司法行政信息公開,健全完善各級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人員信用檔案,加強對律師、公證員、司法鑑定人員等法律服務從業人員信用信息的記錄和整合,推行公正廉潔、文明執法、執法公開等承諾制度。
四、健全長效機制,打造信用體系建設新高地
(一)夯實信用法治基礎
完善信用法規體系。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強化配套制度保障。貫徹落實《河南省社會信用條例》,做好相關配套政策研究和條例宣貫解讀工作,指導全市各區縣(市)、市直各部門和各行業主管部門依法依規、科學有序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推動更多信用管理措施進入地方性法規中,將信用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為法規,為行業和區域信用建設依法依規發展夯實法治基礎,推進我市社會信用體系法治化、規範化建設水平。
最佳化信用管理制度。加強信用信息管理,加快制定出台《鄭州市社會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嚴格依法依規規範信用信息採集、公開範圍,依法保護各類信用信息主體合法權益。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健全信用修復、聯合獎懲等環節信用制度,建立有利於自我糾錯、主動自新的信用修復機制。規範完善我市失信約束措施,準確界定公共信用信息納入範圍,嚴格限定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設列領域,提升信用管理規範化水平。
推動信用標準建設。充分發揮標準化在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套用、管理中的規範性和引領性作用,加快構建體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多層次、高水平“誠信鄭州”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覆蓋通用層、專用層和基礎層的信用信息系統標準體系架構,從點、線、面三個維度推動先進團體標準、行業適用性標準和基礎通用性標準的制定和實施。
(二)提升信用監管質效
創新事前信用監管。全面推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出台告知承諾事項清單,為企業提供便利。在政務服務、市場準入、企業投資、招標投標等重點領域,全面推進審批替代型、自主公示型、行業自律型、信用修復型承諾,逐步擴大信用承諾覆蓋面。建立健全市場主體信用承諾檔案,履約踐諾情況全面納入信用記錄,信用承諾書向社會公開,為社會公眾提供便捷的查詢和監督渠道,對不履約或者違背承諾、虛假承諾的主體依法實施限制。開展信用知識普及教育,提高經營者和重點崗位職業人群依法經營及誠信執業意識。在政府採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評優評先、資金扶持、科研項目管理等事項中,全面實施信用核查。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更廣泛、主動地套用信用報告。
加強事中信用監管。科學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將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作為各領域、各行業開展分級分類監管的基礎性依據。綜合運用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疊加行業信用監管數據,對監管對象進行分級分類,根據信用等級高低採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等級相結合,對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市場主體,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減少對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對信用風險一般的市場主體,按常規比例和頻次抽查;對違法失信、風險較高的市場主體,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依法依規實行嚴管和懲戒。
完善事後信用監管。嚴格規範開展失信行為認定,以行政處罰決定書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為依據,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措施,加大對嚴重失信主體的監管和懲戒力度。擴寬信用修復渠道,豐富信用修複方式,鼓勵引導失信主體通過信用承諾、信用修復培訓等方式,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修復自身信用。
推進協同監管共治。建立健全跨地區、跨行業、跨領域的協作監管機制,推動失信信息互通、處理結果互認,提升聯動監管效能。支持行業協會商會協助開展行業信用建設和信用自律,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建立會員信用記錄,開展信用承諾、信用培訓、誠信宣傳、誠信倡議等,引導本行業增強依法誠信經營意識。引導企業建立內控和信用風險防範機制,在安全生產、質量管理、納稅等方面強化市場主體自我監督責任。
(三)重點領域信用監管
醫療衛生領域。加強醫療機構信用管理和行業誠信建設,健全醫療機構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和信用承諾制度,構建醫療保障信用評價體系,推動醫保監管從事後監管,向事前承諾、事中管控、事後獎懲方向延伸。將醫療衛生機構信用評價與監督檢查、等級評審、評優評先、預算管理、定點醫保單位協定管理和醫保基金撥付等相關聯,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食品藥品領域。聚焦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開展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信用+綜合監管”,推進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針對不同信用風險類別的企業,構建“農田到消費者”“實驗室到病人”的全過程信用分類監管。加強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依法依規對違法失信企業實施信用懲戒。探索建立跨區域的食品藥品安全信息追溯與信用懲戒聯動機制,對食品藥品領域失信企業在登記變更、融資授信、政府招標採購、財政資金項目分配等方面進行限制。不斷擴大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等不良反應監測網路,建立健全預警機制。
教育培訓領域。以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堅持校內提升與校外減負兩手抓、兩手硬。健全教育誠信管理體系,完善教師信用檔案,開展教師職業信用評價,最佳化教育信用評價和公示制度,加快構建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五位一體”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持續開展民辦教育機構專項治理行動,聚焦民辦職業院校、校外培訓機構、幼兒託管機構等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不斷完善信用管理和分級分類監管,推進監管模式創新。
工程建設領域。強化信用信息在工程建設各環節的套用,加大對轉包、違法分包、資質掛靠等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最佳化完善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信用信息平台,將企業和從業人員違法違規、不履行承諾的失信行為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並與市信用平台互聯互通,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加強工程建設領域評標專家信用監管,對評標專家及評標專家資格申請人開展信用核查,依法限制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評標專家參與招投標活動。進一步規範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和工程擔保管理,對列入市建築市場誠信建設嚴重失信名單的市場主體,依法實施約束措施。
文化旅遊體育領域。推進文化旅遊體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深度挖掘鄭州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將信用元素創新融入文化旅遊服務供給,打造優質文化和旅遊品牌。加強文化旅遊體育市場信用監管,對文化市場主體、旅遊市場主體和體育市場經營主體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推動信用信息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共享。持續推進“不合理低價游”“黑導遊”等專項治理,建立健全嚴重失信主體懲戒機制。推動個人信用積分“商鼎分”在景區、博物館、電影院、體育場所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深度融合,增強人民民眾信用獲得感,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
家政服務領域。依託市信用平台,依法依規推動家政服務業信用信息橫向共享、縱向對接。探索建立消費者服務評價標準和評價信息歸集機制。建立健全家政服務信用記錄管理制度,逐步實現家政信用記錄“可追溯、可查詢、可評價”。圍繞綜合實力、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服務質量、信用評價等方面,持續開展家政服務企業與服務機構星級評定工作,推動家政企業進一步擴大品牌引領和優質服務的示範效應。
交通運輸領域。緊扣建設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開放門戶目標定位,積極融入“信用交通省”建設,深入推進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交通運輸領域市場及從業人員信用記錄,推進全市交通運輸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評價工作。創新推動數字監管,探索建立“大數據+精準執法+信用管理”的新型監管模式。探索信用手段在計程車、網約車、城市公交、汽車租賃、駕駛員培訓等管理中的深度融合與創新套用。擴展交通運輸領域“信易+”守信激勵套用,對各類守信主體給予簡化程式、優先辦理和“綠色通道”等激勵政策。
五、打造智慧樞紐,夯實信用建設數位化新底座
(一)信用平台數位化
持續推動信用信息系統最佳化升級。打造全市公共信用“總樞紐”,推動市信用平台三期項目建設,最佳化平台功能架構,加強信用平台與部門業務系統的互通互聯。堅持需求導向,結合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最佳化完善信用承諾、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信用獎懲、契約履約、信用修復、異議處理、主體權益保護、證照管理、自主申報、信用輿情監測等系統功能,加快提昇平台基礎支撐保障能力和數位化套用水平。以行業、部門管理服務需求為導向,疊代升級各部門、各行業縱向信用信息系統,實現行業信用信息自動歸集、信用監管自動評價、監管措施自動匹配。以特色化套用為方向,最佳化信用信息系統架構和功能,建立面向不同行業信用服務體系。
全面深化信用信息數據融合共享。健全信用數據共享體制機制,暢通數據共享渠道,實現信用數據在跨部門、跨領域、跨區域業務系統間的按需共享。推動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共享機制,促進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融合,豐富信用服務產品,滿足社會多層次、多樣化和專業化的信用服務需求。探索建立信用信息自願註冊機制,鼓勵市場主體通過“信用中國(河南·鄭州)”網站等渠道自願申報資質證照、契約履約、社會公益等信用信息,並對信息合法、真實、準確、完整等作出公開信用承諾。依託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高效匯聚、整合、加工全市多源信用信息資源,創新信用信息採集和挖掘分析,提升信用風險預判能力和監管水平。
(二)信用服務智慧化
推動智慧信用建設。積極融入“城市大腦”建設,加快由傳統信用管理模式向智慧信用管理模式轉變,將智慧信用建設與智慧城市建設有機結合,用數位化思維促進服務創新。持續提升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加快建立多元化、個性化的“數字信用”套用體系。推動個人信用積分“商鼎分”在“鄭好辦”和政務服務網上的全面套用,聚焦醫療、教育、交通、文旅等與民眾日常息息相關的領域,推進個人事項和高頻企業事項接入,打造高效便捷的信用服務移動端總入口。探索5G、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技術廣泛套用,推動公共信用產品嵌入部門辦事流程和業務系統,更好服務智慧信用建設。
六、激發創新活力,構築信用服務市場發展新優勢
(一)加強信用服務產品創新
加快數位技術融合運用,引導信用服務機構、大數據公司等運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信用服務產品,積極參與各地、各行業信用建設。支持信用服務機構進行信用風險分析、監測和預警,以精準“信用畫像”等方式,為金融信貸、招標投標、商務合作等市場活動精準化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信用服務需求。推動信用服務機構綜合運用前沿技術,為直播經濟、網路教育、網際網路醫療、數字文旅等新模式新業態提供定製化信用服務。
(二)大力發展信用服務市場
引進信用服務領軍企業,積極引進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信用服務機構,全力支持信用服務領域國內龍頭企業和國際行業巨頭落戶鄭州,增加高水平信用服務供給。培育信用服務本土品牌,支持鄭州本土有綜合實力、發展潛能的信用服務機構整合資源,推動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等領域的優質企業開展信用服務。逐步形成“引進一個重點企業、培育一個集成生態、壯大一個細分領域”的現代信用服務產業特色化培育模式,放大“鄭州品牌”增值效應,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信用服務機構。
(三)加強信用服務機構監管
加強信用服務機構分類管理,依法實施分類監管,完善監管制度,明確監管職責,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強化信用服務機構行業自律,強化信用服務機構內部管理,建立信用服務機構管理規範和從業標準規範,推動信用服務機構規範化發展。建立健全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強化對從業人員的誠信教育和職業培訓,營造積極向上的行業氛圍。充分發揮信用行業協會在溝通協調、行業自律、有序競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信用服務機構客觀、獨立、公正地開展業務,不斷提升公信力。
七、實施硬核工程,引領“信用鄭州”美好生活新風尚
(一)信用+惠民便企
積極拓展“信用+”套用。推進多元化信用信息套用創新,大力提升“信易+”惠民便企服務能力和水平。聚焦民生領域,探索在公共醫療、社會福利、勞動保障、司法服務等領域,給予守信主體服務便利,推動“商鼎分”在醫療衛生、飲食購物、旅遊住宿、交通出行、文化體育、商業消費等領域,為誠信者提供實實在在的便利。聚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依託信用評價結果,開發信用便企場景,鼓勵在政策扶持、授信額度、貸款期限、利率等方面對守信企業給予支持和優惠。推廣“網際網路+信用”套用服務模式,推動信用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內惠民便企。
大力實施“信易貸”工作。強化市“信易貸”平台建設與套用,健全完善平台運行機制。持續推進社會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依法依規加強企業社保、納稅、公積金、水、電、氣、倉儲物流、智慧財產權等滿足“信易貸”業務需求的信用信息歸集整合。加大“信易貸”模式的推廣力度,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入駐平台,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平台的特色產品。創新信用融資貸款模式,引導各類金融資源加快投向優質誠信中小微企業。持續完善企業引導推薦機制,吸引有資金需求企業入駐平台。加強市“信易貸”平台宣傳推介,積極提昇平台影響力。
(二)信用+社會治理
充分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力社會治理創新作用,推動社會治理的服務措施與信用監管手段有機融合。綜合運用信用承諾、信用記錄、信用獎懲等手段,提高社會治理科學化、信息化、精細化水平。深化監管事項清單管理,探索實行信用監管制度,構建“一網通管”社會治理體系。推動有條件的街道、社區、鄉鎮進行試點示範,將居民民眾參與社區治理、維護公共利益的情況納入社會信用體系,推動信用建設的觸角向基層延伸。組織有條件、有意願的區縣(市)創建省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縣(市、區),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
(三)信用+鄉村振興
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和鄉村振興有效結合。開展農戶信用建檔評級工作,結合法律法規遵守情況、村規民約履行情況、信貸履約情況等,對農戶信用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將評價結果作為文明家庭評選、扶貧救助資金髮放以及金融機構發放信貸額度和利率高低等方面的參考依據。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完善涉農信貸擔保體系建設。推進農資生產經營主體信用狀況與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申報、資格審查、評優獎勵等全面掛鈎。支持各區縣(市)構建域內共享的涉農信用信息資料庫,探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專屬金融產品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四)信用+共同富裕
緊扣推動共同富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綜合運用信用管理機制,推動信用賦能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發揮信用在基礎設施、市政工程、農業農村、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公共衛生、物資儲備、防災減災、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領域的積極作用,支持有利於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信用+”模式創新突破。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弘揚誠信文化,推進誠信建設,營造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和睦友好的社會風尚。
(五)信用+創新創業
創新“信用+網際網路+創新創業”模式,支持有條件的眾創空間、創業學院、孵化器、加速器,通過“網際網路+”整合資源,融入信用評價、信用增信、信用監管等手段,完善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培育新興業態。支持有條件的眾創空間、創業學院、孵化器、加速器,通過“網際網路+”整合資源,最佳化服務模式,探索創新創業全流程、全要素信用管理,助推企業健康成長。打造“信用+園區”試點,鼓勵引導全市產業集聚區在園區管理中引入信用管理和服務機制,為創新創業企業(團隊)提供信用政策諮詢、信用信息查詢、失信風險提示、信用修復輔導、“信易貸”對接等服務。
(六)信用+商圈經濟
大力提升企業信用管理水平,引導企業建立內部信用管理體系,推動信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著力打造“信用商圈”,聚焦特色、重塑地標、打造品牌,規劃多中心、廣集聚、守信用的信用經濟新格局。以二七、高鐵東站、花園路、北龍湖、中央商務區(CBD)等商圈為核心,積極推進誠信示範街區建設。推動信用與文旅、體育、商業等產業互融互通,先試先行打造以信用為基礎的示範體驗區,構建信用套用、信用激勵生態圈。通過信用惠商、信用惠民,不斷創新信用消費模式,促進信用經濟發展。
(七)信用+試點示範
持續組織實施信用建設試點示範創建活動,推動各區縣(市)爭創省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縣(市、區),以試點示範助推更高質量的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建設。按照“試點一批、成熟一批、推廣一批”的原則,逐步推廣試點示範區縣(市)和行業先進經驗,形成信用建設“鄭州樣板”。打造“一地一特色”,推動組織有條件、有意願的區縣(市),結合市場主體需求和轄區經濟特點,開展差異化探索,圍繞信用承諾、信用監管、信用修復、信用大數據開發利用等重點工作,創新搭建信用服務實體經濟套用場景,推動形成一批各具典型特色、可複製推廣的經驗舉措。突出“一行一亮點”,圍繞完善行業信用監管體系、破除部門間信息壁壘、實現數據共享和共抓共建等方面,推動重點領域或行業結合實際,探索創新、突出特色,構建良好的行業信用環境,為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探索經驗、作出示範。
(八)信用+區域合作
推動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都市圈,推進信用一體化建設,打造“信用免押金都市圈”,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信用聯合獎懲、信用服務市場培育等方面合作共建。推動成立黃河流域城市信用聯盟,建立信用記錄、信用報告和個人信用積分異地互認機制,聚焦“信易游”“信易行”等領域,推動“信易+”產品跨區域推廣套用,打造形成以信用支撐帶動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探索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信用資源的戰略對接,構建一體化公共信用服務,縱深推進跨區域信用建設一體化。
八、弘揚誠信文化,培育新時代黃河歷史文化新地標
(一)大力弘揚誠信文化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弘揚中華民族誠信傳統美德。堅持與時俱進,不斷為誠信文化宣傳工作注入新思想、新內容。順應全媒體發展趨勢,以媒體融合為契機,推動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及網站、微博、微信、APP、小程式等新媒體策劃信用專題系列活動,宣傳信用政策法規,普及誠信文化知識。組織誠信宣傳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醫院、進機關等活動,深入細緻全方位傳播誠信理念,大力培育誠信文化,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
(二)深入推進誠信宣傳
以“誠信建設萬里行”“誠信鄭州宣傳活動周”等主題宣傳活動為引導,結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6·14”信用記錄關愛日、“安全生產月”、“誠信興商宣傳月”等公益活動,大力開展“信用大講堂”等主題活動。結合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實施《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和《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為抓手,組織誠信主題宣傳活動,推動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引導行業協會商會、企業等發布誠信倡議或簽訂誠信公約,樹立誠信示範,發揮引領作用。鼓勵企業做出信用承諾、公開信用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三)積極開展誠信教育
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在全社會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風尚。在各級各類教育和培訓中進一步充實誠信教育內容,將誠信教育納入中國小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力開展信用宣傳普及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村屯、進家庭活動,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誠信教育體系。鼓勵高等院校、信用服務機構、行業協會等充分利用教育資源,豐富信用培訓形式和內容。充分利用各級各類政務服務視窗和信用服務平台,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廣泛開展市場主體守法誠信教育活動。培養信用建設專業化隊伍,促進和加強信用從業人員、信用管理人員的交流與培訓,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四)樹立誠信示範典型
廣泛開展誠信示範典型選樹活動,結合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文明市民)評選和各行業誠信創建活動,選樹一批誠實守信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文明市民)、誠實守信青年等社會誠信典範。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網路等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深入發掘和宣傳先進典型事跡,引領全社會重信守諾。持續開展誠信經營示範店、誠信經營示範街以及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使誠實守信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追求,觀念真正深入人心。
九、強化剛性約束,健全信用規劃實施保障機制
(一)健全組織協調保障
健全完善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度,充分發揮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對信用工作的指導、督促和服務。各地各部門應建立與職能地位相適應的信用建設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根據本規劃要求制定工作計畫,形成工作項目化推進機制,明確時間表、路線圖,釐清責任事項,強化責任落實。
(二)完善規劃實施保障
各區縣(市)、各部門依據工作職責,制定規劃實施任務分工,強化責任意識,落實主體責任、完善監督機制。完善工作考核機制,將信用體系建設納入政府部門績效考核體系,持續開展信用監測工作,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鼓勵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形成協同推進合力。
(三)夯實資金支持保障
保障資金投入,加大對信用平台建設、信用惠民便企創新套用、信用標準化建設、信用產品研發推廣、信用宣傳培訓、信用服務機構培育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提供必要經費保障。
(四)強化人才隊伍保障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能力建設,加大信用領域人才的引育力度,落實“鄭州人才計畫”政策,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加大信用培訓與教育力度,提升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推動高校信用管理專業和學科建設,加強基礎人才儲備。充分發揮高校、科研機構、專家智庫和信用服務機構的作用,為我市社會信用體系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五)加強信息安全保障
落實國家網路安全及網路安全等級保護要求,保障信用信息系統正常運行和信用信息安全。建立完善信息查詢使用登記和審查制度,嚴格執行信用信息採集、查詢和使用的許可權與程式。嚴肅查處泄露、篡改、竊取信用信息或利用信息謀私行為,防範在市場交易、信用評價、信用套用場景中對用戶信息過度採集、非法採集、非法交易、違規濫用,切實保護信用主體權益。

政策解讀

一、背景依據
“十三五”時期,鄭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部署,著力建機制、拓平台、強監管、重套用、造氛圍,成功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獲評“全國城市信用工作創新獎”,為“十四五”時期信用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十四五”時期,我市將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兩大國家戰略實施,加快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要求構建適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信用體系,“信用鄭州”建設迎來了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關鍵階段。2021年12月省政府也印發了《河南省“十四五”營商環境和社會信用體系發展規劃》(豫政〔2021〕54號),提出努力構建全國一流營商環境和社會信用體系。
二、發展目標
到“十四五”末,社會信用體系更加完善,建成更高質量的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健全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基礎設施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顯著提升,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健全完善,重點領域信用建設取得顯著進展,信用服務業發展壯大,信用管理體系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布局,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三、編制過程
《鄭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主要由市發展改革委具體組織編制起草,認真總結“十三五”時期所取得的成績、分析“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形成徵求意見稿後,分別在委內各處室、委屬單位徵求修改意見建議,向市直各單位、各區縣(市)徵求修改意見建議,又專門召開重點行業座談會徵求意見,並通過市發展改革委入口網站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收到的意見建議進行了修改完善。
組織召開了專家評審會,與會專家一致同意通過評審,同時提出了一些意見建議,修改完善後,形成送審稿,市發展改革委黨組研究審議通過後,呈報市政府研究。
四、規劃期限
規劃期5年,即2021年-2025年。
五、主要內容
《規劃》分九個部分,總計三十五條主要內容,具體有:
1.立足“三新”戰略,聚焦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新使命。本章主要是總結“十三五”時期成果,提出重大國家戰略對“十四五”時期信用鄭州建設的要求。
2.貫徹“三新”戰略,開啟高質量信用示範城市新征程。本章主要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政府推動、社會共建等為原則,到“十四五”末,建成更高質量的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3.融入重大布局,提升信用創新發展新能級。本章主要是闡明信用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服務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服務高水平開放新高地建設、服務一流營商環境建設。
4.健全長效機制,打造信用體系建設新高地。本章主要是闡明通過最佳化信用管理制度等夯實法治基礎,創新事前、事中、事後監管提升質效,加強醫療衛生等重點領域信用監管。
5.打造智慧樞紐,夯實信用建設數位化新底座。本章主要是闡明信用平台數位化、信用服務智慧化,推動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三期項目建設,推進信用信息高效歸集和信息融合共享、套用。
6.激發創新活力,構築信用服務市場發展新優勢。本章主要是闡明加強信用服務產品創新、大力發展信用服務市場、加強信用服務機構監管。
7.實施硬核工程,引領“信用鄭州”美好生活新風尚。本章主要是闡明實施的八大硬核工程,即一是信用+惠民便企;二是信用+社會治理;三是信用+鄉村振興;四是信用+共同富裕;五是信用+創新創業;六是信用+商圈經濟;七是信用+試點示範;八是信用+區域合作。
8.弘揚誠信文化,培育新時代黃河歷史文化新地標。本章主要是闡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誠信文化、深入推進誠信宣傳。
9.強化剛性約束,健全信用規劃實施保障機制。本章主要是闡明健全組織協調保障、完善規劃實施保障、夯實資金支持保障、強化人才隊伍保障、加強信息安全保障。
六、解讀單位及解讀人
解讀單位: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