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

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成立於2016年9月26日,李運富教授擔任中心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16年9月26日
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和漢字的故鄉,不僅擁有豐富的漢字資源,也有著悠久的漢字研究傳統。為了傳承中原文化,弘揚漢字文明,鄭州大學引進以李運富教授為帶頭人的創新團隊,於2016年9月26日正式成立漢字文明研究中心,李運富教授擔任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
(1)漢字理論與漢字史。主要研究內容:漢字學三平面理論,尤其是三平面之一的“漢字職用學”;漢字發展史,漢字職用演變,語詞用字歷史等。
(2)古文字與傳統文化。主要研究內容:河南境內的甲骨文、金文、簡牘、碑刻等古文字材料,及其包含和涉及的歷史文化元素等。
(3)漢字傳播與域外漢字。主要研究內容:漢字在國內少數民族地區及世界各國的傳播歷史、變異現象與使用現狀,類漢字,漢字與非漢字比較等。
(4)《說文解字》與漢字教育。主要研究內容:《說文解字》與“說文學”,“六書學”,中國小漢字教學,國際漢字教育等。
【理論特色】
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以“漢字學三平面理論”為研究特色,主張“形體、結構、職用”是漢字的三種基本屬性,相應地也是研究漢字的三個基本維度,從這三個維度著眼研究漢字可形成三個平面的學術系統,產生漢字形體學、漢字結構學、漢字職用學三個分支學科,從而構成立體式漢字學新體系。漢字職用研究是漢字學三平面之一,但長期處於被忽略地位,近年來李運富教授帶領的團隊已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關成果有《漢字學新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漢字職用研究·理論與套用》《漢字職用研究·使用現象考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等。
【學術刊物】
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與中國文字學會聯合主辦學術性季刊《文字》,擬於2018年1月正式出刊。主要發表漢字研究及與漢字相關的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於“漢字理論與漢字史”“古文字與傳統文化”“《說文解字》與六書學”“漢字傳播與域外漢字”“漢字與漢語的關係”“疑難字詞考釋”“漢字規範與漢字教學”“漢字與非漢字比較”等方面的內容。
【漢字傳播博物館】
漢字傳播歷史悠久,涉及面廣,形成的文獻和文物豐富多樣,但至今沒有一個集中保藏展示的地方。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擬牽頭建立“漢字傳播博物館”,以收藏漢字傳播數據和進行相應的漢字傳播學術研究為主要目的,同時展示部份珍貴的文獻和文物,使之成為資料性、研究性和觀賞性融合一體的專題博物館。該館除文物儲藏室和文獻資料室外,觀覽區擬設定“漢字根源·中原故鄉”“漢字傳播·民族之旅”“漢字傳播·國際之旅”三個展廳,用相關文獻和文物的圖片、視頻、實物等展示漢字傳播到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以及傳播過程中所發生的變異和各種文化現象。博物館內還將設立“漢字傳播研究所”,除本中心在編研究人員外,將陸續聘請有關專家兼職或駐所開展漢字傳播專項課題研究。
【交流合作】
漢字文明研究中心非常重視兄弟單位之間的學術合作,致力於構建“三個朋友圈”,即大陸朋友圈、港澳台朋友圈、國際朋友圈。朋友圈內開展資源共享、活動共辦、研究互助、成果互推、人員互訪等合作。已經跟本中心建立合作關係或者表達了合作意向的朋友單位有: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漢字文化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語言文字學研究中心、浙江財經大學域外漢字研究中心、西南大學漢語文獻研究所、韓國慶星大學韓國漢字研究所、越南翰林院漢喃研究院等。歡迎有更多單位跟本中心合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