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鄫國
- 英文名稱:Zeng Guo
- 簡稱:鄫
- 所屬洲:亞洲
- 首都:鄫城
- 主要城市:鄫城、蘭陵、方城
- 政治體制:君主制
- 國家領袖:曲烈等
- 主要民族:中原漢族(華夏族)
- 別名:繒國
- 所處時代:夏朝、商朝、周朝
- 國姓:姒
- 亡於:莒國
簡介,歷史沿革,交好魯國,國家滅亡,莒國滅鄫說,外姓滅鄫說,曾氏與鄫,曾姓源由,史料考證,各古繒國,今河南方城縣一帶,今山東蘭陵縣西北,今湖北隨州,古鄫地名,故城遺址,
簡介
歷史文獻表明,從夏周到戰國初期,方城境內一直存在著繒國。《世本》謂:“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鄫。”史載少康有九子,曲烈實為其次子。這說明夏代即有繒國。
依據文獻記載,繒國國都在方城境內。《國語.鄭語》韋昭注謂:“繒,申之與國也。”說明西周時期繒國與申國比鄰。《左傳.哀公四年》曰:“致方城之外於繒關。”杜預注謂:“負函、繒關皆楚地。”據江永《春秋地理考實》和高士奇《春秋地理考實》記載,繒國、繒關在今河南省方城縣境內。
依據文獻記載,繒國國都在方城境內。《國語.鄭語》韋昭注謂:“繒,申之與國也。”說明西周時期繒國與申國比鄰。《左傳.哀公四年》曰:“致方城之外於繒關。”杜預注謂:“負函、繒關皆楚地。”據江永《春秋地理考實》和高士奇《春秋地理考實》記載,繒國、繒關在今河南省方城縣境內。
據文物考古發現,夏代曲烈封地繒國當在方城八里橋一帶。《國語 周語 鄭人伐滑》中“杞、繒則大姒”,證明今方城縣一帶依然存在著的繒國是姒姓,為夏禹的後裔。依據《辭源》,“繒”乃絲織品的總稱。方城境內多處出土了新石器至夏代文物遺址,特別是八里橋夏代文化遺址,出土有大量石斧、石鉞、石玦、陶尊、灰陶等夏代文物,其文化特徵與二里頭夏代文化相同,其中出土的石鉞是權力的象徵,其最早的主人應為曲烈。
據此可知,方城縣境內的繒國,則是夏代始封的侯爵繒國,方城八里橋夏代遺址正是繒侯曲烈侯國國都所在地,也是曾氏起源地。
據此可知,方城縣境內的繒國,則是夏代始封的侯爵繒國,方城八里橋夏代遺址正是繒侯曲烈侯國國都所在地,也是曾氏起源地。
鄫國(繒國)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烈曲)的封國,因始封地名為“鄫”而得國名。歷經夏、商、周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魯襄公六年(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
據《武城曾氏族譜》記載,從曲烈至巫改為曾,經54代傳至巫。其世系:曲烈—炫忠—坤仁—錄—浩源—富材—焜—伯基—銳—汪—志梁—煌—相奎—世鑒—政治—模—瑞煥—垠—錦容—洪—桂茂—照—培元——允—杞—熹—塤和—成銳——椿—炯—垣 —銷—福波—時榮—炳—均祚—鈴—仁— 一松——墅—鎮玉—浥—祥樽—炷—方—宇鑾—沛恩—朴—世美—時泰—巫。
曾國國君列表(約兩千年)歷夏、商、周三代
世系 | 名字 | 備註 | 世系 | 名字 | 備註 |
一世 | 曲烈 | 夏王朝 時期 | 廿八世 | 塤和 | |
二世 | 炫忠 | 廿九世 | 成銳 | ||
三世 | 坤仁 | 卅世 | 一猜 | ||
四世 | 祿 | 卅一世 | 椿 | ||
五世 | 浩源 | 卅二世 | 炯 | ||
六世 | 富方 | 卅三世 | 坦 | ||
七世 | 焜 | 卅四世 | 銷 | ||
八世 | 伯基 | 至此天下歸湯 | 卅五世 | 福波 | |
九世 | 銳 | 商王朝 時期 | 卅六世 | 時榮 | |
十世 | 汪 | 卅七世 | 炳 | ||
十一世 | 志梁 | 卅八世 | 均柞 | ||
十二世 | 煌 | 卅九世 | 鈴 | ||
十三世 | 相奎 | 四十世 | 浤仁 | ||
十四世 | 世 | 鑒 | 四十一世 | 一松 | |
十五世 | 政治 | 四十二世 | 炲 | ||
十六世 | 模 | 四十三世 | 墅 | ||
十七世 | 瑞煥 | 四十四世 | 鎮玉 | ||
十八世 | 垠 | 四十五世 | 滬 | ||
十九世 | 錦容 | 四十六世 | 祥博 | ||
廿世 | 洪 | 四十七世 | 炻 | ||
廿一世 | 桂茂 | 四十八世 | 台埕 | ||
廿二世 | 昭 | 四十九世 | 字鑒 | ||
廿三世 | 培元 | 五十世 | 沛 | ||
廿四世 | 矽 | 五十一世 | 朴 | ?—前640 | |
廿五世 | 允漆 | 五十二世 | 世,美 | 前640—前591(49) | |
廿六世 | 杞 | 五十三世 | 時泰 | 前591—前567(24) | |
廿七世 | 燋熹 | 前567年被莒國所滅,太子巫逃亡魯,鄫國亡 |
此世系不可考。
歷史沿革
魯僖公十六年(前644年)十二月,鄫國遭到南方淮夷的侵凌,向魯國求援,魯僖公不舉兵。鄫子向齊國求救。齊桓公以霸主的身份與魯、宋、陳、衛、鄭、許、邢、曹等八國國君會商,策劃救鄫。齊國徵召各盟國大批役人,趕至鄫國修城池。役人舉行暴動,築城計畫中止。
魯僖公二十年(前640年)六月,宋襄公欲稱霸主,邀滕、曹、邾、鄫等國會盟,宋襄公令邾文公將鄫子綁架,押到次睢之社(今臨沂城東北),以祭次睢之神的名義,殺死鄫國國君。
魯襄公四年(前569年)春,莒、邾結盟,反對鄫國屬魯。為求得霸主晉國的支持,魯襄公和魯國大夫孟獻子專程去晉國,請求晉悼公同意鄫國歸屬魯國,並向晉國解釋:“鄫國不向晉國交納貢賦,魯國地域褊窄狹小,交納貢賦少,無法滿足晉國的要求,魯國因此希望得到鄫國的貢賦支持晉國。”晉悼公同意了魯國的請求。同年十月,莒國、邾國從東西兩面出兵進攻鄫國。為救援鄫國,魯國派大夫臧孫紇率魯國軍隊攻入邾國,但狐駘(今滕州市木石)一戰,魯敗。
魯襄公五年(前568年)夏季,鄫太子巫和魯國大夫叔孫豹一同出使晉國,經晉悼公正式批准,達成鄫國歸屬魯國的秘密協定。九月,東方各諸侯國在戚地(今河南濮陽)會盟時,魯國仍叫鄫國大夫以獨立身份參會,但須聽命於魯國。這年冬天,季文子去世,未到國都曲阜或封地費邑安葬,而葬於屬於鄫國土地的“西丘”。
魯襄公六年(前567年)前秋天,莒國軍隊進入鄫國,因鄫國疏於防備,莒國軍隊占領鄫國城,殺死鄫子,鄫國滅亡。
魯襄公七年(前566年)春,郯子、小邾國君穆公,相繼朝拜魯襄公,尋求支持。《左傳》中記載的莒滅鄫後的6年間,邊界武裝衝突4次,鄫國城池被反覆爭奪。但莒國不甘拜下風,聯合邾國,經常向魯國挑釁。晉國新立國君晉平公加以干涉,在溴梁(今河南濟源西)盟會上責令莒、邾兩國將占領的鄫國土地交給魯國。
魯襄公十年(前553年),魯國大夫孟莊子和莒國使者在向地(今向城鎮)會盟,莒國正式承認魯國對鄫國土地的兼併。魯國在今蘭陵設立“次室”(“公室”為魯都曲阜)為行政管理機構。
交好魯國
此前,魯僖公的女兒嫁給鄫子,生下公子巫。後來因姒的女兒跟莒國君主生下孩子,導致他想讓自己的外孫繼承君主之位。這件事危及到公子巫的地位。
國家滅亡
莒國滅鄫說
西周,茲輿期封於莒(今山東莒縣)建莒國。姓已。公元前569年(魯襄公四年)“莒人伐鄫”,公元前567年(襄公六年)“莒人滅鄫”。《左傳》說,鄫恃仗賄賂魯襄公,以為魯襄公一定會來救援,無準備,魯未援,被滅。
鄫國投靠晉國、魯國的行為,受到莒國的強烈不滿和反對。前569年十月,莒國聯合邾國攻打鄫國。魯國派大夫臧紇出兵救鄫,結果被打敗。
前570年,鄫人又在戚 (今河南濮陽)參加由齊國主持的宋國、陳國、衛國、鄭國、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吳國等國的聯合抗楚盟會,鄫國才得以喘息。前567年,鄫國因有魯國作後盾,而怠慢了莒國。莒國國君非常惱火,抓住魯國疏於扶助鄫國的時機,一舉滅掉了鄫國。
外姓滅鄫說
《鄫氏源流流傳圖》說,周簡王時,莒子生三女,長女嫁魯成公生魯襄公。鄫子(時泰)娶其二女為先夫人生子巫。鄫子與魯成公為褳襟,巫與襄公為姨表。後鄫子先夫人卒,繼娶莒子小女即先夫人之妹為後夫人。後夫人無子只生一女,還嫁回莒家,即與鄫家為姑舅婚。所生子即鄫家外孫。後夫人性悍,愛已女,迫太子巫奔魯依襄公為附庸。公元前567年,莒人以鄫之外孫嗣位,傳曰:“非滅也,以外姓嗣位,滅亡之道也。”
曾氏與鄫
曾氏追祖至鄫太子巫,並上溯世系。
《春秋》中有“鄫”(或作“繒”)。《漢書·地理志》有記載“繒”。地方志《嶧縣誌》、《臨沂縣誌》宗聖祠碑直書“宗聖曾子曲烈之後;曲烈,少康少子。國於臨沂之西境,鄫國故里也”,《山東省志*諸子名家志*曾子志》稿審會專家偕同省考古界學者多次赴現場考察,認為曾氏的根源就在今蒼山縣向城鎮境內的鄫國故城。
鄫國故城西北及北側,青山如黛,仙氣瀰漫,靈氣四溢,有一山名叫葬山。據考古學家實地勘察和出土文物推斷,此處即是古鄫國貴族的陵園。曾出土蒼山首次發現的小型青銅編鐘一套,石磬禮樂器一套,還有成組合的青銅鼎、壺等禮器。考古時代為東周,與鄫存在的時間吻合,也是鄫國輝煌歷史的見證。
當年鄫太子巫懷著悽苦無助的心情遠離故鄉,逃至魯國,在今平邑縣築武城邑,取曾為姓,收復故國的心愿未遂,傳至四世孫為曾參。曾參是孔子72賢弟子之一,著《孝經》,後人尊為“宗聖”。曾氏家族與孔、孟、顏氏家族同樣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尊重,嫡系世代封襲,享受朝廷優惠和特權。
曾姓源由
竹南曾氏世次源流:鄫國初國在河南滎陽聖水峪潧水(溱水)流域之鄫水城,因水名國。鄫同潧,同曾。
夏氏家譜記載:少康季子杼的兄弟有,曲烈、無餘。無餘:又名榆
竇氏家譜記載:少康次子竇龍。
少康:曲烈(伯傳)-竇龍(仲原)-榆(無餘)-季杼
鄭州市區:位於賈魯河東南方,賈魯河流域。
河南省鄭州夏(商)城,夏城遺址位於鄭州市區內。位於城東路和城南中路交界的地方,面積25平方公里。C14測年為公元前1570年前後。樹輪校正年代為距今3570年±135年。
曲烈 建立的東方諸侯國----鄫國。被莒國所滅,曲烈之後太子巫為了紀念故國,代用原國名“鄫”為氏,後去“邑”旁,稱曾氏。為曾氏先祖。 (詳細可查看曾姓百科)
史料考證
經查閱有關史料、辭書及官方網站,古代與“曾”有關的古國共有三個,一為今河南方城縣一帶之繒國,二為今山東蒼山縣西北之繒(鄫)國,三為今湖北隨州之曾國;與“曾”有關的古地名一個,即春秋鄭地,稱“鄫”,位於今河南柘城縣北。
然而,問題是河南方城縣及山東蘭陵縣均稱曲烈建國於本縣,二者相爭,關於此,已不可細考,但兩縣歷史上確有古繒國存在,這是事實。上述二國,後者為曾氏發祥地,筆者的觀點傾向於曲烈建國於山東蘭陵縣,依據有三:
一、從姓源上講,河南方城繒國未考,山東蘭陵繒國為姒姓國,曾姓源於姒姓。
二、從爵位上講,河南方城繒國國君為侯爵,山東蘭陵繒國國君為子爵,二者地位不同。周時分封,始於武王,結於成王。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級(五級以下為“附庸”),但國君諡號一律稱“公”,分封對象為宗室、功臣和先代貴族。周天子雖然尊崇先王禮制,但對於上古存在的部落方國所封爵位並不高,充其量只是保留其貴族身份,只有同宗者或功臣,才可能封為伯爵、侯爵或公爵,如:姜子牙受封於齊,當時僅為侯爵,齊桓公九合諸侯,自稱公爵。
三、從時間上講,河南方城繒國遠遠晚於山東蘭陵繒國。蘭陵繒國始建於夏代中葉,距今約4000年歷史;而河南繒國始封於西周初期,中間隔著商朝,另一“山東繒國系河南繒國後遷”之說不能成立。
各古繒國
東周時期君主世系
稱號 | 名字 | 備註 |
曾 伯 | 文 | 西周晚期 |
宮父穆 | 名穆,字宮父。西周晚期 | |
陭 | 春秋早期 | |
從寵 | ||
黍(雨上黍下) | ||
曾侯 | 馬白(馬是左尹右馬) | |
穆侯 | ||
曾 侯 | 約與楚成王同時 | |
與(辵部的與) | 春秋晚期 | |
鉞(邑部的鉞) | 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 |
乙 | 戰國早期 | |
夨(上日下夨) | ||
諫 |
今河南方城縣一帶
《禹貢》記豫州之域本夏禹之國,《世本》載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繒。《辭海》釋“鄫”:同“曾”,一作“繒”、“鄫”,古國名,在河南方城縣一帶。西周末年,追隨申、犬戎攻殺周幽王,滅亡西周。戰國初,曾國尚存,建都西陽(今河南光山縣西北)。《漢語大字典》釋“鄫”?3,今河南方城縣一帶,附庸於楚。
《左傳·哀公四年》記曰:“致方城之外於繒關。”繒關即繒國,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記載:繒地,有大面積的桑柞麻類,盛產蠶絲。曲烈織成的絲織品稱“繒”,是蠶蛹絲絮組合的象形文字,成為繒人部落圖騰之形象。方城縣官方網站稱:打開歷史典籍,一個沒有疑問的事實是,繒國是繒綢的發祥地。繒綢為蘇滬湘綢之母,古絲綢之“國品”。
考其國都遺址,即方城縣城南八里橋畔。其地夏商文化層遍布,所出土象徵王權之石鉞、陶爵、陶鼎等夏代文物,文化特徵與二里頭夏代文化相同,其南襟湘漢,北引河洛,東挾江淮,西脅武關,誠中原之戰略要地。正當之夏路,夏人所辟之路也。東北天然隘口,其名繒關,繒國之關口也。其北山天書岩畫,考為夏人所作。邦畿之內,名為繒丘,正繒人之所居也。
據賀金峰《方城“繒國”、“繒關”、“繒氏”考》載: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楚王熊章鎛”銘文記“佳(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酓(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於西陽,其永□(持)用亨”,由此可知,楚惠王是在得到來自西陽的訃告後,才為曾侯乙製作宗廟用的編鐘等禮器,並送到西陽去進行祭奠的。所以,戰國初期“曾”國,是在西陽而不在隨,即今河南光山縣西南,與申國比鄰,故聯合申侯、西戎滅周幽王於驪山,此“繒國”,系侯爵。
今山東蘭陵縣西北
《說文解字》釋曰:鄫,姒姓國,在東海,從邑,曾聲。《詞源》釋“鄫”曰:?國名,姒姓,春秋時為莒滅,今山東蘭陵縣境內。《辭海》釋“鄫”同“曾”?二,一作“鄫”,古國名,姒姓,今山東蒼山縣西北,公元前567年為莒所滅。《王力-古漢語字典》釋“鄫”:?周諸侯國。春秋滅於莒,後屬齊,隋唐設鄫州,故址在今山東棗莊市東南。杜預(西晉)註:“鄫國,今琅邪鄫縣。”《漢語大字典》釋“鄫”?1同《王力-古漢語字典》。
相傳少康中興夏室後,封次子曲烈於繒地(今山東臨沂市蘭陵縣西北),當時,中原遊牧文化已向農耕文化轉變。曲烈於繒關建立部落方國,因國境北依沂蒙山區,南接黃淮平原,東西泇水環抱,水源充沛,土地肥沃,適宜桑麻生產,多產絲麻織品“繒”,故名“繒國”。城邑在今蘭陵縣向城鎮的鄫城前、鄫城後兩村之間(《蒼山縣誌》)。夏代有證可考的部落方國約有30個,繒國便是其中之一(譚其驤)。
公元前16世紀,商湯率部攻打夏桀,繒國和東方8個小國各派精銳之師千餘人,戰車百乘,組成八國之師參戰,繒軍在伐辛之戰中取勝。商湯率五千精銳部隊與夏桀戰於鳴條(一說今河南商丘東,一說今山西運城),夏桀敗亡,商朝建立。在商朝建國一百多年後的第十四任國王祖乙時代,商遷都於庇(今山東費縣),繒國成為商朝統治中心地帶,因國邑不斷擴大,又稱鄫國。在整個商朝的歷史進程中,鄫國長期作為商王室統治下的臣服方國而延續,並且一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約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周天子尊崇先王禮制,政治上實行封邦建國、分土封侯的分封制。周室對於上古存在的“部落方國”也進行分封,方國便逐漸為封國所代替,鄫國後裔作為夏禹之後繼續受封於鄫城。由於華夏與東夷的劃分以沂水為界,鄫在沂水以西,鄫國故屬東方,而非東夷,鄫國便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東方古國之一。江永《春秋地理考實》卷一記載:“今兗州府嶧縣東有鄫城”,指的便是“鄫國”。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漸漸開始衰落,各諸侯國之間,出現了大國爭霸的局面,許多小國相繼被大國吞併。東方及東夷諸國中,除莒、邾兩國有一定勢力外,其他如鄫、郳、郯一類小國,均沒有獨立性。齊、魯是當時的東方大國,鄫國一直依附於魯國。
約公元前660年,鄫與魯聯姻結親,鄫國國君鄫朴娶魯僖公之女季姬為妻,但不久鄫君又和莒國攀親,娶莒女為妾,並得寵,生子後欲立為嗣,遭魯僖公重斥。公元前646年,季姬回魯省親,鄫君未到,僖公大為生氣。公元前644年12月,淮夷蠻人兵犯鄫境,鄫朴向魯僖公求援,因僖公對其不滿,拒不出兵。鄫君無奈,只好向齊國求援。齊桓公推崇“尊王攘夷”的方略,便以霸主身份與八國國君會商,策劃救鄫,最後決定以防禦為主,派軍役加固鄫國城池,以拒淮夷於鄫國國門之外。然,築城軍士因苦役發生兵變,築城計畫被迫中止,但鄫國築城之舉也向淮夷人宣示,東方諸侯聯盟不允許蠻夷部落向鄫國發起挑釁。淮夷迫於無奈,當即罷兵。鄫國暫時得以保全。
公元前591年秋,鄫國遭到邾國入侵。鄫君世美率部迎敵,由於敵強我弱,世美被邾軍戕殺。太子時泰即位鄫君後,鄫因國力太弱而無力復仇,便請求魯國保護。為保護弱小的鄫國,魯國的軍隊在向邑(今向城)、蔇(今車輞)、次室(今蘭陵)等地駐紮,鄫國漸漸淪為魯國的附屬國。
魯襄公五年(公元前568年)夏,鄫太子巫和魯國大夫叔孫豹一同出使晉國,經霸主晉悼公首肯,達成鄫國歸屬魯國的秘密協定。從此,鄫國正式淪為魯國的附庸國。同年9月,東方各諸侯國在戚地(今河南濮陽戚城)會盟,魯國仍讓鄫國大夫以獨立身份參會,但須聽命於魯國。至冬,魯國主政33年的一代名臣季孫行父親(諡號季文子)去世,未運至曲阜安葬,而葬於鄫城“西丘”(即文峰山),意向諸國宣告,鄫國已成為魯國的一部分。而莒國認為,鄫國附魯是魯國的兼併和稱霸行動,將會危及莒國安全,便於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秋,乘鄫國不備,派軍突然攻入鄫國,不日占領鄫城,秘密殺害鄫君時泰,扶持庶出莒女之子為國君,又追殺嫡出嗣君太子巫。太子巫率眾投魯以避難,聘為卿士,嘆言:“國之不存,留邑何用?”便改“鄫”氏為“曾”姓。
至此,立國1577年的鄫國退出了歷史舞台。公元前538年,莒國為魯國所滅,鄫國方域為魯國兼併(摘自《蒼山縣誌》,略有刪改)。
今湖北隨州
《詞源》原文:“‘曾’一作‘鄫’,古國名,在今湖北隨州市一帶。1978年發掘曾侯乙墓,出土大量青銅器。或謂此曾國即史籍上的隨國,一說曾、隨為二國。”《辭海》釋“鄫”同 “曾”,古國名,在今湖北隨州市一帶。
後經專家考證,得出“曾隨合一”的結論,即在2400年前,以隨州曾都區為中心的漢東地帶的隨國和曾國,其實為一國,隨州即為曾都。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啟用“曾都區”這一名稱(據隨州市官方網站)。
曾國是周朝的一個分封小國,侯爵。 由於1978年3月在一個叫擂鼓墩的地方出土了精美的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等15000多件珍貴文物而聞名遐邇。這些文物均出土於曾國國君曾侯乙(約公元前433年)墓葬中,曾都也因此得名。
另有一說,稱曾國原封於繒國故地(今河南方城縣),因襲故國之名,未加“ ”部,以示區別。西周末年,曾國勢力強盛,與申侯、西夷、犬戎攻殺周幽王於驪山。春秋初,楚國崛起,便與楚國交好,之後國域逐漸向南擴至隨州,遷都於此。戰國末年,曾國為楚國所滅。此說又將河南繒國及湖北曾國合二為一,二者只是時間一個在先,一個在後。
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記載:“在漢水流域及其以南,有一些黃帝後裔建立的國家,如姬姓的隋、唐、曾、巴”。其中,“曾”即指湖北隨州的曾國。
關於曾候乙,經查閱有關資料得知:名乙,曾國國君,他不僅是一位熟諳車戰的軍事家,也是一位興趣廣泛的藝術家,1978年3月出土的“四龍曾徽”便是他的國徽。
“四龍曾徽”圖案設計獨具一格,與一般古文不同。它集文字、美術及雕刻於一體,以陰刻與陽刻的雕刻手法相互搭配,上部以陽紋為主,下部以陰紋為主。該圖紋共分為兩組,每組兩條龍,各組中的龍,乍看形態相似,互成倒影,但細看,各龍的姿式卻各有所異。中山大學曾憲通教授考證:“曾侯乙墓出土的四龍曾徽,確是一種由四龍組成的徽號,與一般正體字或篆鳥蟲書異趣。在出土文字中是非常罕見的。正置倒置均釋為‘曾’字。” 後經考古學家證實,以上所述“四龍曾徽”只是曾侯乙“曾國”的國徽,與姒姓鄫國衍生的曾姓人沒有絲毫關係(原因見博文《奉勸曾氏宗親禁用四龍曾徽》。
古鄫地名
《詞源》釋“鄫”:鄭地名,[春秋][次於鄫]在今河南雎州境內。《辭海》釋“鄫”:古地名,春秋鄭地,今河南柘城北。《春秋·襄公元年》:“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於鄫。”《王力·古漢語字典》釋“鄫”:春秋鄭附庸國,同《辭海》之《春秋·襄公元年》文,故址在今河南雎縣東南。杜預註:“鄫,鄭地,在陳留襄邑縣東南。”《漢語大字典》釋“鄫”,姒姓國,今河南柘城北,雎縣東南。
故城遺址
鄫國都城遺址。一說位於山東省蘭陵縣向城鎮鄫城後村與鄫城前村之間。鄫亦作“曾”、“繒”。姒姓,子爵,為夏少康之少子曲烈封地,至春秋國滅,屬魯。魯亡歸楚。漢置繒縣,屬東郡,東漢屬琅琊郡,晉因之,後廢。隋復置繒城縣,唐初為鄫州治所,貞觀初州縣俱廢。
故城系土城,北城牆長435米,南城牆長455米,東城牆長600米,西城牆長414米。四周城垣斷斷續續,高低不一,東南角高9.2米,東北角高10米, 西北角已成為平地。中間偏西有一高台區,與東城牆相接,東西長300米,南北寬40米,高8米,為宮殿故址,牆基尚存。出土鬲足、陶豆柄、銅鏃、圓瓦當、半瓦當等。
註:鄫國故城遺址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為:7-0248-1-248)
鄫國都城遺址,另說位於方城縣城南八里橋畔。《國語?周語?鄭人伐滑》中“杞、繒則大姒”,證明今方城縣一帶依然存在著的繒國是姒姓,為夏禹的後裔。依據《辭源》,“繒”乃絲織品的總稱。方城境內多處出土了新石器至夏代文物遺址,特別是八里橋夏代文化遺址,出土有大量石斧、石鉞、石玦、陶尊、灰陶等夏代文物,其文化特徵與二里頭夏代文化相同,其中出土的石鉞是權力的象徵,其最早的主人應為曲烈。方城縣境內的繒國,則是夏代始封的侯爵繒國,方城八里橋夏代遺址正是繒侯曲烈侯國國都所在地,也是曾氏起源地。
古之繒國,始封夏代,悠久歷史,迄今四千餘年矣!其地望乃夏商豫州之域,今之方城也。《禹貢》記豫州之域本夏禹之國,《世本》載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於繒。《辭海》釋繒國在今方城之境。考其國都遺址,即方城縣城南八里橋畔。其地夏商文化層遍布,所出土象徵王權之石鉞、陶爵、陶鼎等夏代文物,文化特徵與二里頭夏代文化相同,其南襟湘漢,北引河洛,東挾江淮,西脅武關,誠中原之戰略要地。正當之夏路,夏人所辟之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