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繹

鄧繹

鄧繹(1831年―1900年),清代湖南武岡州(今武岡市),1848年就讀長沙城南書院鹹豐年間曾在武岡率鄉勇抵禦抵禦太平天國軍隊的圍攻;同治三年,被左宗棠聘為督府幕僚,授浙江候補知府;同治五年還鄉服喪;光緒四年,往浙江、江蘇、江西三省實地考察時政;光緒八年至十七年,先後主講長沙校經堂、河南致用書院、武昌兩湖書院等;光緒十八年,應兩廣總督張之洞聘請,主講廣東河林課吏館;光緒十九年,還居故里;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大甸灣故居病逝,享年69歲;著有《藻川堂文集》、《行軍雜記》、《約言》、《懇言》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繹
  • 別名:又名輔繹,葆之,又字辛眉
  • 國籍:中國(清代)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武岡州大甸灣(今湖南武岡大甸)
  • 出生日期:1831年
  • 逝世日期:1900年(一說1897年)
  • 職業:清末政治家、文學家
  • 代表作品:《藻川堂文集》、《行軍雜記》、《約言》、《誦書分目》
人物簡介,人物思想,人物著作,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鄧繹(1831―1900),又名輔繹,字葆之,又字辛眉、緯龍,小名洪生;清武岡州南鄉大甸灣(今湖南武岡大甸鄉大甸村)人。
1831年生,為鄧仁堃次子,鄧輔綸弟,與鄧輔綸、王闓運、李徨仙、龍汝霖被譽為“湘中五子”;聰穎強記,五歲能詩。少遭母喪,父赴遠任,與兄相依;十四歲入州學;十七歲與兄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少年氣盛,好論兵事,曾被取為廩生,但在科舉中頗不稱意,後遂棄絕此途。
鹹豐二年(1852)省親南昌,寓居府齋娛園,與王闓運、孫月沷輩始究倚聲填詞,其父見之,以有損丈夫壯志訓誡,自此輟作。
鹹豐十年(1860)冬,太平天國朱衣點進攻武岡,鄧繹督鄉勇堅守城池;翌年,訓練鄉勇保勝軍100餘人,抵禦太平天國石達開的進攻;同治二年(1863),與人赴江西信州辦鹽差,曾參左宗棠幕府。左督師浙、閩,奏請以鄧繹掌管營務,從征於嘉應大獲全勝,得員外郎銜,為浙江某地知府,並賞花翎
後來賞花翎一事頗遭曲折,鄧以為有負平生之志,又與人不合,於是不赴任;同治五年元月,其父逝世,鄧返鄉服喪,僻居雲山,博覽群書,寫成《雲山讀書記》28卷;光緒四年,專程赴浙江江蘇及江西考察,又補續兩卷,完成“宏簡之學”;鄧身在鄉間,心繫時事
同治末年至光緒初年,鄧繹主講於武岡養賢精舍,光緒八年(1882)應陳寶箴之邀主講河北致用書院,作《警士鐸言》以為規箴 ,引領河北儒風;不久,兩廣總督張之洞讀《警士鐸言》,以為“篤雅醰粹”,並“敬佩良深”,即書邀鄧鐸赴潮洲講學;鄧已受武岡州尹沈孟南之請講學於武岡,故辭謝,時為光緒九年(1883);光緒十五年左右 ,鄧繹在廣州柯林、虞苑之間為張之洞訓導官吏;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在武昌創建兩湖書院,光緒二十年至光緒二十一年,鄧講學於兩湖書院,任現學教習
光緒十九年(1893)還居故里,聞知道光十三年(1833)知州王景章為擴建州署,籌措資金,於正耗銀外,每畝又加征200文後,沿襲連征60餘年,農民不堪重負怨聲載道,申告無門;鄧乘湖南巡撫陳寶箴來武岡視察之機,激烈陳詞,備言其害,力主廢征,陳寶箴令知州丁蘭正立即廢征;州人歡呼雀躍,擁至鄧府道謝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鄧繹於武岡大甸故里,享年67歲(一說於1897年)。

人物思想

在思想上,鄧繹宗尚儒學,他“頗好程朱,近王船山”,有宋學傾向,在《譚藝》中對近代兼取漢宋學風大為讚賞。然而鄧繹思想中早有背離道學之傾向;他博通子史,而於經少所發明,思想上並非專宗《六經》;他輕視八股,早年不赴試;兄長去世,而他在武昌,竟不奔喪,非儒者之行為,頗受人譏笑
從《時務撮要·序言》中看,鄧繹已受到西方思想影響,他不僅論及天下大勢,同時說到英吉利的政治:“男女皆得為國主,惟長幼為序”。可見他的儒家思想並不純。
與兄鄧輔綸相比,鄧繹的詩文聲名次之,但自有其過人之處;治學兼宗漢宋,宋學影響更大。於詩歌不廢以文為詩,宋詩派傾向顯明;他說:“以文為詩者始於屈原之《離騷》,而杜、韓之詩歌繼之以辭章之變,化隨世代,因而古今不能限隔。性睿智而希聖者觀其通,眾人則束縛於繩墨之不暇耳。”

人物著作

鄧繹詩作甚豐,今存僅千首,多感時撫事之作,風格樸素自然,體現了“與古為新”的藝術追求;其詩論集中表現在《譚藝》一書,主張“詩法自然”,認為“詩為樂心”,樂以動情,故說詩以“情”為主,詩生成於“文化”,“文章之妙,協氣天人。”
鄧繹另著有《藻川堂文集》12卷、《行軍雜記》3卷、《約言》1卷及著有《懇言》、《誦書分目》、《讀書說》、《讀書諸言》、《藻川堂譚藝》等教育專著多種,時稱“通儒”。

人物評價

王闓運在《鄧郎中墓志銘》說:“曾、胡講武,二鄧昌文”,將二鄧與曾國藩胡林翼並論,雖說欠當,但也可見評價之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