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地理位置,行政區劃,人口民族,農水電力,農業,農業進步,傳統產品,水電農機,資源企業,林業資源,礦產資源,鄉村企業,交通通信,現代通信和交通工具,道路橋樑,教育衛生,教育,衛生,計生工作,經濟發展,人才,生態旅遊,
歷史沿革
原付山鄉在合併之前,所設的供銷社、信用社、糧站、中學、財政所、食品站、農技站等單位,因兩鄉合併均已撤銷,現僅有國小、醫院兩個單位,現鄒橋鄉境內設有單位是:湖塘水庫管理所、電管站、關山林業派出所、鄒橋派出所、電信所、農村合作銀行鄒橋支行、郵政所、移動公司鄒橋區域行銷中心、農業技術綜合站、食品站、糧管所、供銷社、、地稅分局、工商分局、鄒橋法庭、鄒橋林業工作站、人壽保險公司鄒橋保險所、土地管理所、關山林場、財政所、司法所、民政所、鄒橋學校、鄒橋中心醫院25個單位。2007年鄒橋國稅分局撤銷,1992年鄒橋營業所撤銷。鄒橋集鎮上至電信所,下至人壽保險所約一華里的地段較為繁華,有超市、飯店等服務業門面53家,集鎮常住人口約1000人,是德安縣山里片人口較多、較繁華的集鎮。
地理位置
鄒橋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德白公路穿越全鄉,東通贛粵高速及105國道,西接316國道,是
德安縣西北部中心鎮,全縣共有28個單位在該鄉建有基層站所。
鄒橋鄉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鄒橋鄉依靠豐富的土地資源和氣候資源,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優質水稻、棉花、竹木、水果、綠色蔬菜譽滿四方。
鄒橋鄉發展潛力巨大。資源豐富,有金、銻、煤、錫、螢石、大理石、石灰石、瓷土等多種礦產;信息發達,已開通二千門程控電話,直撥海內外,有移動、聯通地面接收塔各一座;
市場繁榮,鄒橋街依山傍水,集鎮建設已初具規模,街面15米寬,近2公里長,街道高樓林立,店鋪相接,商品琳琅滿目;旅遊開發潛力大,湖塘水庫湖島相望,山水一色,遍布群山的溶洞洞中套洞,奇妙獨特。
鄒橋鄉發展勢頭良好。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木工板廠、醫保廠、甲魚養殖場效益蒸蒸日上,各種礦山開採的煤、銻、石子、石灰石供不應求。
行政區劃
全鄉轄石門、張坑、源口、楊坊、付山、鄒橋6個村委會,70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地鄒橋村王家。
鄒橋鄉於2002年與付山鄉合併一鄉,沿用鄒橋鄉之名,原鄒橋鄉有大泉、源口、楊坊、鄒橋、堰頭、石門六個行政村,53個村民小組,原付山鄉有岩上、付山、張坑三個行政村,17個村民小組,2002年合鄉並村後,原大泉村與源口村合併,稱為源口村,村委會駐地在下肖,轄17個村民小組,有19個自然村;原岩上村與付山村合併,稱為付山村,轄12個村民小組,有8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在付山陳家;原石門村與堰頭村合併,稱為石門村,轄16個村民小組,有15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在洪家坪;鄒橋村轄8個村民小組,有12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在王家;楊坊村轄13個村民小組,有12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在下楊;張坑村轄5個村民小組,有7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在余家嶺。
人口民族
2002年合鄉並村之前,原鄒橋鄉共有1384戶,5703人(其中男性3136人,女性2567人),原付山鄉共有521戶,2354人(其中男性1247人,女性1107人),現全鄉共有2054戶,8214人(其中男性4271人,女性3943人),其中非農業戶口218戶,367人,畲族28戶,196人,蒙古族1人。
農水電力
農業
鄒橋鄉的耕地面積以水田為主,旱地較少。原鄒橋鄉共有耕地面積5559畝,其中水田3845畝,旱地1714畝,原付山鄉共有耕地面積1875畝,其中水田1002畝,旱地873畝,原付山鄉水田散布在本縣鄒橋、愛民、車橋、張數等鄉鎮,現全鄉有耕地面積7434畝,其中水田4847畝,旱地2587畝。這些耕地面積是過去大集體時的包產面積,由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博陽河上游修了湖塘水庫,降低了洪澇災害,在博陽河兩岸等地開荒擴種,新增旱澇保收的良田有1284畝,全鄉的耕地面積8718畝。
農業進步
鄒橋鄉歷來是以種植水稻為主的農業鄉,兼種油菜、小麥、豆類、玉米等其他農作物,自1981年實行分田到戶以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至1985年,全鄉糧油種植面積15628畝,水稻總產量1253.72萬斤,小麥15萬斤,玉米3萬斤,油菜籽64萬斤,之後幾年,由於大力引進推廣雜交水稻優良品種,實行低產田改造,擴大雙季稻面積,培育壯秧,科學施肥,防病除蟲,適時曬田,合理密植等科學種田新技術,糧食產量逐年增長,至1991年實行“水改旱”前,全鄉的糧食總產達歷史最高峰,水稻總產量1578.2萬斤,比1985年增加325.2萬斤,增產25.9%。2008年全鄉水稻總產量 萬斤,比1991年減少 萬斤。
1992年,實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按照縣政府的統一部署,鄒橋鄉大面積推廣水改旱,由過去傳統的種植水稻改種棉花。當時,進行這項工作難度很大,特別是棉花種植技術要求較高,農民有一個適應過程,而縣、鄉、村三級幹部每天深入農戶和田頭地角,用算賬對比的方式宣講種植棉花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實惠,以及給山林帶來了一定的保護效應。在栽種技術上,還從彭澤縣請來植棉師傅長期蹲在各村,在各家各戶、田間地頭,手把手、心貼心的向大家傳授怎樣整好棉田,怎樣製作棉苗營養缽,怎樣管理棉床上的棉花幼苗,以及移栽、施肥、防病、打枝等一系列技術,經過精心組織、科學指導,第一年全鄉種棉面積5218畝,平均畝產皮棉182斤,總產9496擔,全部賣給國家,其經濟效益比種植水稻增加85.2%。以後,農民的種棉積極性日益高漲,至1996年,全鄉(含原付山鄉)種棉面積和產量達到最高峰,棉田面積6523畝。畝產皮棉212斤,總產13823擔,比1992年總產增加4332擔,增加45.6%,1997年後,由於青壯年陸續外出打工,農村勞動力減少,棉田面積和產量逐年減少,至2008年,全鄉植棉面積3030畝,總產量6092擔,比1996年面積減少3493畝,減少53.5%,總產減少7736擔,減少55.9%。1994年,原付山鄉在全縣首先完成售棉任務,時任縣委書記鄧太火親自來向政府慰問祝賀。2005年,鄒橋村8戶棉農集資124萬元,籌建了還在加工的軋花廠。
鄒橋鄉的特色農業從1997年在鄒橋村六組種生薑開始至2008年在楊坊村種苦瓜,前後經歷了12年的探索之路,1997年鄒橋村六組曾令龍在安徽省臨泉縣引進種植生薑的姜種和技術,種姜面積24畝,最高的畝產達五千斤,當年挖取生薑產量62000斤。當時的生薑價格看好,但村民看不清市場變化,囤姜待價,又因越冬保管設施、技術不行,第二年春,生薑基本腐爛,如曾得水囤姜一萬多斤,全部腐爛,虧損近兩萬元,其他種姜農戶也基本一樣,造成損失68000元。當年入秋以後,在種姜的田裡套種大蒜。石門村灣里村曾家曾廣春種了大蒜8畝,全鄉種大蒜面積43畝,畝產2542畝,也因市場行情變化,低價出售,大多數虧本。1998年六月份,楊坊、鄒橋、石門村有78戶種植早蘿蔔254畝,長勢很好,因久雨洪水泛濫,大多數因浸泡時間過長,被水沖毀,只有少量的低價出售,大部分腐爛,也是以虧本告終。當時鄒橋種植生薑在全市、全縣都有影響,很多媒體相繼報導,市、縣領導親臨考察,這是鄒橋鄉第一次實施特色農業的探索之路,隨後在楊坊村、鄒橋村等地,還多次種過大棚苦瓜、絲瓜等,還種過藥材、胖姜,都因規模不大,銷售不暢,投入成本高等一系列因素制約而逐漸萎縮,農民還是轉向種植棉花和水稻。
傳統產品
鄒橋鄉的傳統產品稍有名氣的是原付山鄉的紅棗、辣椒、川芎和香椿,因付山獨特的高山氣候和土質,歷來這些傳統產品在本縣、瑞昌、武寧、永修等地享有盛譽。1985年紅棗結果樹6200多株,乾棗總產量一般都在12萬斤左右,有些農戶一家乾棗達1000多斤,是家庭的一項主要經濟收入來源,銷路很好。1986年後,因棗樹得了一種棗瘋病,乾枯落葉。1990年南京農學院有一教授前來考察,建議老棗樹挖根、培土、施肥、施藥,新棗樹移植,因後來多數青壯年外出打工,遷居縣城,無人管理,任其自然生長,大多數棗樹自然死亡,落葉不掛果,產量急劇下降,至2008年付山掛果棗樹不到一千株,乾棗產量不到三千斤,這一傳統產品也就衰落了。川芎在1985年全付山種植面積207畝,乾川芎畝產一般在二三百斤,總產約5萬斤,也是由於青壯年外出打工,種植川芎面積急劇減少,產量急劇下降,2008年種川芎82畝,乾川芎總產量17500,至於付山的辣椒,香椿十多年來,面積大量減少,產量急劇下降,農戶種植的僅是自給。
鄒橋鄉的養殖業自1985年以來逐漸由家庭分散型養殖轉向集中專業性養殖,因農村青年人外出打工居多,原家庭型分散養殖逐漸衰落,已不適合市場行情,2005年原鄉黨委副書記曾廣秋帶頭集中養殖蛋雞,隨後帶動鄭宗漢、周金應、周國金3人興辦蛋雞廠,現鄉有蛋雞廠4家,養殖蛋雞41000羽,年產蛋三萬箱,年產值450餘萬元,年利潤60餘萬元。2008年源口村王銀龍,餘眾生,郭繼於,黃國華四人在源口村興辦養豬廠,豬舍面積3500平方米及相應設施,現存欄生豬570餘頭,2008年出售700餘頭,產值85萬元,為適應養豬飼料供應,鄉畜醫站站長曾德金和李屏根二人合資興辦飼料加工廠,年產飼料120餘噸,產值29萬元。1995年原鄒橋鄉政府與福建關老闆合資在楊坊村上揚德白公路邊興辦鰻魚廠,占用農田24畝,號稱投資1200萬元,鄉政府貸款先後投資200萬元,前後三年,共出售新鮮鰻魚1500噸,產值3600餘萬元,1998年關老闆外逃,剩餘小部分幼鰻由信用社接管養殖出售還貸,鄉政府虧損60餘萬元收場,隨後,鰻魚廠,曾租給縣城王老闆養殖甲魚,租金由占用農田的村民小組收取,2006年養殖甲魚移址它處,原鰻魚廠現成為一堆亂石,廢棄的農田20多畝。
鄒橋鄉山地以丘陵坡地為主,土壤肥沃,適宜林木自然生長,2007年林權體制改制時,測繪統計現有山地面積 畝,其中國家公益林 畝,省級公益林 畝,中德長防合作造林面積 畝,2002年至2003年,兩年全鄉退耕還林面積 畝,退耕補償金下撥 元。
鄒橋鄉的土地管理自1985年以來,沒有出現過違法占用農田搞建築的現象。原鄒橋鄉、付山鄉各設土管員一名,2007年成立了德安縣國土局鄒橋國土管理所,駐地在鄒橋集鎮,管理鄒橋、愛民、塘山、車橋三鄉一鎮的土地管理工作,共有4名在職幹部。至2008年底,全鄉農田保護面積4580畝,占全部耕地的52.5%。農民建房大多在舊宅基地上重建,依法規範辦事。
水電農機
鄒橋鄉現有水面 畝,除國有中型水庫湖塘水庫以外,大部分是上世紀70年代集體興建的一些小型水庫和村莊附近歷史上形成的小池塘,主要是以防旱養魚為主, 1997-2002年全鄉新建了以抗旱為主的小型池塘,水庫23處,增加蓄水量32萬立方米,2005年在石門村新建了一座裝機容量為325千瓦小時。年發電量達20萬度的石門小電站,1988年在楊坊村建有35千伏變電站,1986-2007年全鄉新建水利提灌站15座,灌溉面積2548畝,1988年以來的國家先後投資1100萬元加固改造湖塘水庫,併網發電每年輸送電力140萬度,產值40.6萬元。1990年全鄉用上了高壓電,2008年全鄉用電 萬度,其中:工業用電 萬度,照明用電 萬度。共有變壓器 台,為工農業生產和村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和能源。2001年在楊坊村三、十組進行園田化建,平整耕地52畝。1985年後農業機械使用率逐步提高,1985年全鄉僅有手扶耕田機4台,農機耕作面積1520畝,其他農業機械沒有。2008年全鄉有手扶耕田機22台,農機耕作面積5860畝。增長近四倍。全鄉有聯合收割機12台,收穫面積4680畝,小型抽水機218台,小型機動脫粒機300餘台,機動噴霧器322隻,家庭小型碾米機352隻,農用車輛10輛,榨油機、機粉機18台。
資源企業
林業資源
鄒橋鄉的林業生產歷來良性發展,林業生產由過去的過量採伐,步入良性循環,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農村人口絕大多數在家務農,其生活取暖,建設等都是用木材,無法控制,民眾自由採伐,1985年全鄉木材蓄積量為8萬餘立方米,九十年代後由於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家電普及,天氣變暖,使用鋼筋水泥等建築物居多,由於林業公安,林管站的從嚴管理,木材使用量大量減少,森林資源得以保護,自然增長率增加,生態環境大為改變,上世紀難見的野豬,山羊等動物經常出現,全鄉山林植被覆蓋率為61.6%,2008年全鄉木材蓄積量為9.6萬立方米,比1985年增長20%,而且逐年增長。全鄉95%是自然林。小山竹、毛竹得到一定的保護,嚴禁拔筍和亂砍亂伐,全鄉人工森林以杉木為主,至2008年全鄉人工森林3.5萬畝,人工林木材儲蓄量為1.75萬立方米。2008年全鄉林業收入為168萬元,比1985年增長三倍多。果業以家庭散植為主,主要為棗子、奈李、桃子、柑橘、板栗等,楊坊村鄒家壠的自然板栗林成片,自然生長,每年採摘野生板栗五千斤左右,湖塘水庫水淹區,源口村上鄭王貴如利用荒山栽種柑橘、雙季板栗151畝,精心管理,每年碩果纍纍。2008年,九江日報和德安縣電視台曾作出專題報導。
礦產資源
鄒橋鄉的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礦產種類主要有煤,銻、石灰石。煤主要儲藏在付山村,張坑村、大泉村,銻儲藏在楊坊村,全鄉煤儲量為30萬噸。1985年後,先後有大泉馬鞍山煤礦,付山煤礦1號井,2號井,4號井陸續開採,至2008年共產煤10萬噸,產值2000萬元,上繳稅金52萬元,現馬鞍山煤礦,付山1號井,2號井關閉停產,4號井仍在正常採掘,銻石在1987-1989年小量開採,先後采銻三千噸,產值150萬元,上繳稅金12萬元,因銻儲藏地點在中型水庫湖塘水庫大壩附近,開採危及大壩,限定開採,2008年在大壩外圍鄒家壠,九江吉達礦業公司開始采銻,加工銻產品,年底產值245萬元,稅利32萬元。
鄉村企業
鄒橋鄉的鄉村企業自1985年後經過了探索、發展、衰落的過程,原鄒橋老鄉辦企業掃把廠,翻砂廠於1990年,1991年關閉停產,翻砂廠廠址改做鄉敬老院,原鄒橋鄉於1996年在鄒橋村何家投資32萬元,辦了一座紅磚廠,僅試爐生產,因1997年大雪壓倒窯棚,土質含石,管理不善,停產關閉,虧損而終,原付山鄉於1996年投資28萬元在張坑村興辦燈泡廠,因產品質量不佳,權益關係不順,管理不善,以虧而終,1985年先後有楊坊村興辦石灰窯,石門村辦磚瓦廠等,都因管理銷路問題,關閉虧損。總之,鄒橋鄉集體辦的鄉鎮企業即無規模,又無拳頭產品,給國家集體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民辦企業起步較晚,21世紀後才初現錐形,鄒橋村6組曾冬林2001年開始辦鋸板廠,2004年在原鋸板廠的基礎上轉產,興辦木板廠,主要生產建築膠合板,2008年生產膠合板 塊,產值126萬元,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32人就業,上繳稅金50000元,管理嚴格,銷路較好,效益可佳。2007年鄒橋村8組董萬利等人,集資合股在原鄒橋供銷社棉花倉庫辦旅遊鞋廠,僅一年的時候不歡而散,虧損關閉。2008年,石門村一組浙江移民,畲族青年雷柏林,在畲族聚居地,石門一組興辦蔬菜加工企業---畲香園,投資420餘萬元,興辦廠房,購進設備,租賃土地,主要是加工辣椒,蔬菜等醬製品,瓶裝包裝,銷路較好,在南昌、九江、武漢等大城市商場可見畲香園系列產品,2008年產值256萬元,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86人,租種農田585畝。
交通通信
現代通信和交通工具
1985年全鄉只有固定電話12隻,設郵電所一個,1985年設郵政、電信管理所各一個,建立移動、聯通接受信號塔六座,全鄉有線電話長度55.8公里,固定電話851個,手機成人普及率51%,電腦寬頻76台,2008年底全鄉電信、移動、聯通話費入繳115萬元,郵政訂閱報刊量有 件,2008年郵政全年收入23萬元。郵政儲蓄2008年底存款1054萬元。1985年全鄉僅有原鄒橋鄉政府舊東風汽車一輛,2008年底,全鄉有貨車12輛,私家轎車56輛,公用轎車、麵包車12輛,機車成為主要代步工具,全鄉有機車372輛,客車4輛,全鄉乘座客車到縣城的客流量約有2.5萬人次。
道路橋樑
八五年以來,老百姓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近年來,掀起了一股修路熱,全鄉6個村委員會村村通水泥路,全鄉71個村民小組已通水泥路有66個,占93%,75自然村。有63個自然村通水泥路,占84%,全鄉修路共投資950萬元,至2008年底全鄉水泥路硬化路面62公里,其中國家政府出資932.5萬元,集體出資8萬元,民眾集資9.5萬元,因修路占用農田93畝,村民不要任何補償。鄒橋鄉的村落有部分處在博陽河的上游兩岸,過河交通原來都是木橋支架,洪水泛起,橋毀路斷,只有隔河相望,八五年以來,全鄉先後有楊坊村亭子李家,張家嶺,鄒橋王家,橋頭曾家,石門灣里曾家,鄭家,大港下,熊家嘴,何家,源口村黃家10個村莊,民眾自發集資在原木橋通道處,興建水泥橋,當時每座橋投資3-5萬元,共投資38萬元,這些橋成為通途便道,沒有一座木橋,全鄉在博陽河上的古石橋,有石門村的樟榆橋和大港下的石橋成為便道。
教育衛生
教育
鄒橋鄉自解放以來是德安山里片的教育中心,“文革”前的山裡片的六鄉一礦,只有一所鄒橋初級中學,1968年-2002年設鄒橋完全中學,恢復高考後,鄒橋中學因教育質量高,高考錄取率高而聞名贛北,很多城市學生來鄒橋中學就讀。1985年後,全鄉教育事業平穩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8%,青壯年文盲掃盲率80%,1992年港商沈炳麟在付山捐獻9.7萬元建希望國小一座,冠名“慶同樓”。2002年鄒橋中學高中班撤銷併入縣一中,原付山中學併入鄒橋中學,鄒橋國小和鄒橋中學合併為鄒橋鄉九年義務教育一貫制學校,簡稱鄒橋學校。1985年全鄉在校中學生814人,教職工42人,2008年全鄉在校國中生106人,教職工26人,1985年全鄉在校小學生1182人,教職工59人,2008年全鄉在校小學生356人,教職工39人,1985年全鄉中學2所,2008年中學一所,1985年全鄉國小10所,2008年全鄉國小6所。減少4所,1985年以來,各級政府為改造學校危房增添教學設施,先後投資508萬元,現全鄉教育房產面積7318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 3651平方米,增長100 %,鄒橋中學是一所設施齊全農村初級中學。全鄉學前教育從無到有,1985年前沒有幼稚園,2008年底設有幼稚園三所,入園兒童145人。
衛生
鄒橋鄉的衛生事業起步較早,解放後設有鄒橋中心醫院一所,付山醫院一所,1985年以前各個村由原大集體時期的“赤腳醫生”自由行醫,難以規範,2005年開始實行醫改,實行合作醫療,2008年農村合作醫療全鄉村民參與率92.7%,現全鄉持證行醫的鄉村醫生17人,村級衛生所3所,付山分院1所,鄒橋中心醫院1996年晉為甲等農村中心醫院,1998鄒橋中心醫院移址新建,國家投資28萬元,各方籌資4萬元,現鄒橋中心醫院共有占地面積1054平方米,房產面積3612平方米。病床12張,並設有300毫安X光機、心電圖、半自動生化儀、尿液分析儀、洗胃機、B超機等設備,1985年以來,全鄉沒有過重大的傳播疾病和醫療事故。
計生工作
鄒橋鄉的計畫生育工作,自上世紀70年代實施以來,常抓不懈,一直列於全縣前茅,198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5‰,育齡婦女節育率為 96.7%,2008年自然人口增長率為10.24‰,育齡婦女節育率為93.85%,分別增減4.26‰、 2.85%,二00六年,鄉政府投資35萬元,建有面積412平方米的全縣計畫生育服務站。
鄒橋鄉政府駐地鄒橋王家,解放初就有德安縣山里片“首府”之稱,地理位置較好,主街道呈一字形由東南向西北延伸,兩邊群山青翠,德白公路插鎮而過,前面博陽河常年清水流淌。1985年以前集鎮街道南至鄒橋中學門口,北至原獸醫站,全長400米,泥石公路穿插而過,“晴天一陣灰,雨天一片泥”。1985年以後,歷屆政府對鄒橋集鎮建設較為重視。1988年鄉政府投資三萬餘元,鋪了一段由鄒橋中學至原獸醫站,約400米長的柏油路。1996年德白柏油公路貫通全街,有所改觀。2005年鄉政府投資170餘萬元,由原來的7米寬的柏油路改造加寬為9米,提高30公分,全長自鄒橋村壠口陳家至石坂下李家2公里的水泥路面,兩旁附設排水溝和路燈。2009年鄉政府投資138萬元,在主街道兩側加固美化,政府更換路燈,做了一處面積達270平方米的休閒廣場。鄒橋集鎮的主街道面目一新。集鎮建設還對原來1985年取用河水為自來水的改造。1996年至2006年,鄉政府兩次投資45萬元打深井兩口,對原老水管進行了更換改造,致使鄒橋集鎮的人才飲用了放心的自來水。鄉政府辦公大樓在1976年磚木結構的基礎上2000年投資18萬元進行了加固改造,屋頂掀瓦改為水泥鋼筋結構,牆面白色瓷磚貼面,集鎮的一切其他設施相應俱全,店鋪林立。鄉政府2008年出資4萬餘元購進一輛垃圾清運車,儘量使既集鎮街道清潔衛生。
經濟發展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創業,用積累的資金、技術及管理經驗,回家鄉創業,如石門村四組曾令臣投資6000多萬元,在共青城創辦“江西國紡紡織廠”,2008年投產,當年產值4200萬元,利稅452萬元。鄒橋六組曾令華自1998年開始,在德安縣寶塔工業園創辦“江西通達電器廠”,2008年底,有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4200萬元,年產值3800萬元,利稅305萬元;鄒橋七組王義春自2001年開始在德安縣工業園創辦“江西利和電器廠”,2008年有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3200萬元,產值2800萬元,利稅212萬元;源口上肖劉永茂在遼寧大連從事建築業,資產2000餘萬元。還有很多人在外地從事建築、運輸、商貿、餐飲等行業,逐步得到發展和壯大,全鄉擁有百萬資產以上的有126戶。近年來,相繼在上海、南昌、九江、縣城購房置產的有628戶。
2006年至2008年,源口村上肖、周家、黃家,楊坊村張家嶺,付山村曾家,張坑村余家嶺,石門村下程坊、磨盤洲八個自然村,九個村民小組先後建設成為省級試點新農村,國家及有關部門投入資金256.8萬元,村民出資出力投入102.5萬元,對原來的髒、亂、差等現象進行徹底改造,拆除舊房屋、舊廁所、舊豬欄、舊牛欄202處,對住房進行改造,粉刷一新,均有籃球場、桌球台、圖書閱覽室等公共場所。家家出門是水泥路,村民的生活習俗有所改善,村莊進行綠化、美化、亮化,農家享受著接近城市居民的生活,受益人口1043人,295戶。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鄒橋人民自1985年至2008年,20多年來,在生產和生活上積極接受新技術、新產品,減輕了體力,增加了產量;大田直播等技術得到推廣。全鄉有沼氣池527個,每個投資約2000元,總計105.4萬元,太陽能316個,家電普及,農民接受新技術、新產品的觀念日益增長。1988年原鄒橋鄉科普站獲省科普先進單位,鄉科普員黃序江同志1987年至1989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市級先進科普員”。
1985年全鄉五保戶困難戶有185人,全鄉軍烈屬有21戶,全鄉集體、個人集資供養五保戶、困難戶,全鄉代耕金19500元。2008年底全鄉農村低保人數512人,常補對象22人,平均每人每月份120元,非常補貼對象490人,最高每人不超過70元,全鄉農村低保額全年21.05萬元,城市人口低保28戶,46人,平均每人每月160元,全年全鄉城市戶口人中低保額為8.83萬元。全鄉分散供養五保戶58戶62人,集中供養11戶11人,全鄉供養五保戶金額為8.94萬元。全鄉優撫對象13人,(其中烈子1人,繼子1人,烈父1人,復員軍人5人,抗美援朝退伍軍人1人,西沙群島反擊戰退伍軍人4人)全鄉優撫金5.34萬元, 2008年底,政府統一補貼浙江移民、柘林水庫移民、湖塘水庫移民、河南移民共2031人,平均每人每年600元,全鄉移民補款發放121.86萬元。1985年至2008年鄉政府陸續投資80萬元,建有敬老院一所,入院集中供養五保戶11人。民兵武裝工作1985年全鄉(含付山)有民兵連9個,其中民兵536人(機乾民兵172人,普通民兵264人),當年應徵入伍青年13人。2008年,全鄉有民兵連6個,其中民兵94人,當年應徵入伍4人,1985年—2008年全鄉共輸送入伍青年185人。
自2002年後,鄒橋鄉積極招商引資,入住寶塔工業園,其項目有:利和電器有限公司、鑫寶電器有限公司、正通銘金屬有限公司、鴻立食品有限公司,共投資1.5億元,在本鄉範圍內有:石門一組畲族青年雷柏林返鄉創業,建成畲香園;九江吉達礦業有限公司在楊坊一組從事銻礦開採;鄒橋村六組曾冬林創辦關山膠合板廠。至2008年底,全鄉工業總產值 萬元,利稅 萬元。
2003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2190萬元,比上年增長10%;財政收入91.7萬元,比上年增長24.6%;農民人均收入780元;農民負擔一直控制在4%以內。
“十一五”概況
一、以經濟發展為主線,財稅招商齊頭並進。
據統計,2006年我鄉全年共完成財稅收入50.4萬元, 2007年完成稅收52.6萬元,2008年完成稅收55.7萬元,2009年完成稅收155萬元,2010年完成稅收317萬元。契約資金12.3億元,到位資金2.6億元。其中億元項目2個(將才鞋業,正通銘金屬),千萬元項目8個。2010年新引進了投資6億元的將才鞋業和千萬元以上的明星礦業、航翔門業、隆盛礦業、畲香園二期及納稅千萬元以上的睿智然料有限公司等項目。其中2009年引進的千萬元項目--湖塘自來水廠已正常運營。
二、以農民增收為主旨,特色產業效果顯著。
壯大產業,農業經濟收益提升。在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基礎上,結合本鄉實際抓主導、創特色、強基礎,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一是發展壯大蔬菜產業。我鄉引進的江西畲香園食品有限公司是從事蔬菜生產和蔬菜深加工為一體的市級農業企業,總投資5000萬元,企業自身建立了1000畝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並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了全鄉及周邊鄉鎮發展蔬菜種植業,其註冊的“畲香園”商標獲得“江西省知名商標”;二是發展壯大養殖產業。養殖規模達15萬羽;有養豬場6個,年生豬存欄1萬頭;建有綜合養殖場1個,養殖山羊1000隻。三是發展壯大葡萄產業。共發展葡萄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並於2010年註冊了自己的商標—— 鄒橋張家嶺葡萄,並實現了套袋技術全覆蓋,取得了江西省《無公害產品證書》,品牌效應逐步形成。四是藥材種植初具規模。結合付山、張坑兩村的特殊地理環境,積極推廣川芎藥材種植,面積達500餘畝,畝產0.5萬元,且供不應求,並於2010年組建了川芎種植合作社。五是農民生產組織化程度日趨提高。大大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2010年農村經濟合作社市場交易額達3000萬元,帶動農戶1000餘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共硬化公路60.2公里,總投資達1580餘萬元。6個村已全面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90%以上的自然村通了水泥(油)路,並結合新農村點建設,為全鄉40%以上的農戶自家門前新修了水泥路。二是夯實農業基礎。全鄉累計新建庫容10萬立方米以上水庫3座,1萬立方米以上的水庫7座,維修山塘20座,維修水渠16.8千米,安裝水管26.5千米;新建提灌站3處,新建溝渠8800米,解決安全飲水工程6處,完成土石方4.56萬立方米,修建橋樑7座,累積投資680餘萬元。2010年通過社會運作籌資1000萬元新建一座日處理水4200噸的大型自來水廠,徹底解決集鎮及水庫下游近5000民眾的飲水困難問題。三是完善惠民工程。投資80萬元新建敬老院一座,籌資180萬元加固中國小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0萬元建成200個沼氣池,投資130萬元的深山移民整體搬遷(付山10組鍋棚里)項目建設,投資 80餘萬元對鄒橋衛生院進行了改造,投資55萬元在楊坊村十三組新建了一個大型的垃圾無害化填埋廠,投資20餘萬元對全鄉六個村部進行了改造,投資16萬元新建了8個候車亭。
人才
鄒橋鄉有一些在外工作的人脫穎而出,身居要職,比較顯赫,亭子李家的李國華現年50歲,任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副部級);大沖的余衛國,現年48歲,任湖北省電力局局長(正廳級);下肖肖平學,現年46歲,任江西省委組織部幹部教育處處長;付山劉家的劉衛平,現年52歲,任共青城法院院長(正處級);付山余家嶺的余建軍,現年52歲,任永修縣縣委常委、公安局長(副處級);付山冷水塘陳少華,現年54歲,任共青城公安局政委(副處級)。全鄉在外工作,獲得研究生、博士生學位的有24人,源口村付家付達奇留學美國,獲得博士後學位。
鄒橋鄉多處農田在博陽河兩岸,洪水泛起,難免有損。1998年全鄉因洪災受損農田1624畝,其中絕收807畝,直接經濟損失143萬元。1987年8月石門村一場冰雹造成農房,部分農作物受損,直接經濟損失23萬餘元。1985年至2008年全鄉因雷擊死亡五人,如1986年7月份在石門村10組就雷擊死亡男性青年2人。2007年的冰雪災害,致使原付山鄉斷絕交通26天,冰壓倒壓壞電線、木竹、危房等,直接經濟損失116萬元。
鄒橋鄉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較深的古鄉驛站,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在今源口林家岩建有安福寺,北宋仁宗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太常博士,進士鄭詒,厚葬於楊坊村六組(即大沖鄭家)名臣王安石撰《太常博士鄭詒墓表》一九九四年建磚廠時出土殘碑仍存。
亭子李家是一個具有八百多年歷史的古村,依山傍水,歷代名人輩出,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該村紳士李仕春賑災濟糧600擔,感動朝廷,下旨興建亭子,以示彰揚,名曰“俞義亭”,建在村前河邊,熠熠生輝,蔚為壯觀,亭子李家由此得名而來。1967年毀於“文革”時期,一片廢墟。1996年民眾自發集資32000元,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再現光彩。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石門村斑鳩博人何步蟾投資興建種德橋,即今樟榆橋,四墩五孔,長46米,高13米。堅固如初,為通途要道,是德安縣尚存的古橋之首。明清時期,素有“楊坊街”之稱的廖家,商鋪30餘家,是德安縣山區通往武寧、瑞昌的主要驛站。大革命時期,楊坊,付山革命活動頻繁,中共德安縣委早期領導人楊開全就是德安縣“楊坊街”附近的楊家人。抗戰時期著名的萬家嶺大捷,馳名中外,石門村的何家畈,樟榆橋一帶是主戰場之一,老人還談起民國27年(1938)過“火線”的事。鄒橋鄉歷來流傳民間唱採茶戲。全鄉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有“戲班子”27個,付山村陳家1990年有一台全是女性的戲班子,當時影響很大。道具服飾有部分保存尚好,付山村的冷水塘尚存清末時期的古戲台。楊坊村的黃梅戲劇團2005年參加全縣文藝調演比賽獲得二等獎,鄒橋村八組的王春林2005年至2007年連續三年獲得德安縣民俗、流行唱法二等獎。
鄒橋鄉姓氏較多,人員籍貫之廣,尚崇宗親,重視修族譜、建祠堂,全鄉百人以上的姓氏主要有陳,劉、余、桂、黃、曾、楊、李、吳、岑、萬、周、何、鄭、王、林、肖18個姓,籍貫除世居的村民外,外地的主要是解放後來此謀生和國家安排的移民,主要是河南、浙江、湖北、江蘇、安徽、湖南、上海等14個省市的人,全鄉外籍人員共有1890人,現本地人與外籍人通婚聯姻,和睦相處,無別之跡。一九八五年後,全鄉先後掀起一股修族譜,建祠堂之風,如楊姓的“四知堂”;曾姓的“三省堂”;余姓的“諫草堂”;吳姓的“至德堂”;黃姓的“雙井堂”;周姓的“愛蓮堂”;陳姓的“穎川堂”等在前後23年中有的修篡了二次家譜,有些大姓村莊,八五年後,在原老祠堂的基礎上都分別修建了新祠堂,如楊姓,曾姓,周姓、何姓、廖姓等民眾自發籌資修建宗祠,有了一定的影響,全鄉修譜建祠沒有違法滋事現象,都作為一種民族文化認真對待,予以珍惜。
鄒橋鄉歷來崇尚信教,廟宇較多,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在今源口村林家岩建有安福寺,屢建屢毀,岩上有人如人拇指痕跡,清晰可見,堪稱異事,解放前今鄒橋鄉源口村、車橋鎮的長慶村等地設有安福鄉。近年,在道顏山的古廟遺址上新建的朝天寺,付山腳下普元寺,櫻桃山下的萬福寺,常住僧人六人,三寺均經縣委統戰部核准批建,總投資共56萬元,全鄉佛教信徒48人,基督教信徒39人,大多數是年齡較大,女性居多,全鄉沒有邪教,以教為名從事非法活動者。
生態旅遊
鄒橋鄉崇山峻岭,小橋流水,自然生態保護較好,散布在各處的自然景觀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和旅遊價值,主要分布如下:
1、石門村何家坂的石門溪。博陽河水兩邊常年流水不涸,中間一座小山綠蔭覆蓋,相傳是北宋年間義門陳人接送朝庭官員、文人墨客的碼頭渡口,“百
犬同槽”與此處有緊密關係,民間還流傳“斑鳩駁、石門溪、雞公叫、鳳凰啼、不出天子到何時”的傳說,與德安縣的義門陳文化有著緊密聯繫,2005年在此處建有石門水電站,更添風光,具有一定的旅遊觀賞價值。
2、博陽河,自湖塘水庫至石門水電站全長約八公里,綠水常流,兩岸木竹相擁,如清淤開發,可作漂流、遊玩旅遊景點。
3、斑鳩駁,在石門村9組,是北宋義門陳人狩獵遊玩之地,旁邊又有德安石橋之首的樟榆橋,即有文化底蘊,又有自然風光。
4、鄒橋村三組(岩下何家)處在付山腳下,上至付山余家嶺,保存一條較好的石條鋪設的古驛道,峻險秀麗,登高縱覽,天高胸寬,是德安縣保存較好的古驛道,開發價值可觀。
5、道顏山,處在與車橋鎮交界處,德白公路在山下通過,山上古樹參天,人工石鋪小道直駛山頂,山上有名剎朝天寺,香火甚旺,山高峻秀,是具有重大開發價值的旅遊佳地。
6、大泉洞,處在源口村大泉周家,是乳石性天然溶洞,天工神造,溶洞長深未測,奇石林立,形態各異,常年泉水流淌,具有一定的開發價值。
1985年,鄒橋鄉工農業總產值 萬元,付山鄉工農業總產值 萬元,總計 萬元。2008年鄒橋鄉工農業總產值 萬元,增加 萬元,增長 %。1985年原鄒橋鄉農民人平純收入為278元,付山鄉農民人平純收入為152元,平均純收入為215元,2008年全鄉農民人平純收入為2164元,增長10倍。1985年原兩鄉財政收入22萬元,2008年全鄉財政收入99萬元,增加77萬元。增長3倍多,1985年原鄒橋營業所、信用社,付山信用社年底存款餘額916萬元,貸款餘額123萬元,2008年鄒橋信用合作支行年底存款餘額2314萬元,鄒橋郵政儲蓄2008年底存款餘額1054萬元,合計3368萬元,比85年增加2452萬元,增加267.7%,2008年信用合作支行年底貸款餘額1106萬元,比85年增加983萬元,增長近八倍。2002年在鄒橋新設德安縣人壽保險鄒橋保險所,2008年底,全鄉人壽保險參保人共424人,年底保險總額為38萬元,賠償保金812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