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都司、衛、所
- 外文名:Dusi Weisuo
- 別名:行司、都閫
- 所屬朝代:明代
都司、衛、所,中國明代地方軍事機構。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國家的武裝力量,創立了都司衛所制度。明初在各省設都衛,管理地方軍事。相關資料在不設府、州、縣等行政機構的地區,都司、衛、所也兼管地方行政,具有行政職能,為明代地方行...
明朝都司衛所列表,是明朝最主要的軍事制度,兼有行政功能,出自《明史》。洪武二十六年定 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衛所,總計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內外衛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戶所六十五。及成祖在位二十餘年,多所增改。其後措置不一,今...
羈縻都司、衛、所,中國明代在少數民族地區設定的軍政機構。從漢代開始,中原王朝歷來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羈縻政策,漢封土著酋長為王、侯、邑長,唐、宋置羈縻州,元有蠻夷長官司,邊區有宣撫、招討等司,除朝廷派遣流官外,也任用土官...
明朝都司 明朝時期,“都司”一詞原為都指揮使司的簡稱,後也用作武職官員的簡稱。它既可以指衛所制下的都司掌印、都司僉書及其他管巡捕、軍器、漕運、京操、備御等事務的都指揮使司實權武官(都指揮使正二品、同知從二品、僉事正...
大寧都司寧王以“就藩大寧。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統塞上九十城,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機構由來 釋義 大寧都司(Daning Regional Military Commission),中國明代...
縱觀萬全都司諸衛、所之布局,構成了一個以京師(北京)為軸心的扇形防禦地帶,形成了一個縱深梯次配置的防禦部署。所轄衛所 宣府左衛:元朝時為宣德縣,是順寧府治所。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廢宣德縣,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公元1393年)...
在地方,設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置指揮使,為地方統兵長官。都司之下,在衝要地區的府(含直轄州)、縣(州)置衛或設所。一般衛由衛指揮使率領,轄5個千戶所,共5600人;千戶所由千戶率領,轄10個百戶所,共1120人,百戶所由...
簡介 明朝部門:三公、三孤、六部(明遷都北京後另設南京六部)、都察院、翰林院、國子監、六科、廿四衙門、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都司)、衛指揮使(衛)、千戶所(所)、總督(總理)巡撫、府、州、縣、詹事府...
衛所由朝廷根據各地的防衛、戰略需要而設定,或數府一衛,或一府數衛,或一府、一州一個千戶所,視各地戰略地位之重要與否而定,固定駐屯戍守。從雲南來說,明代雲南都司所統領的衛所數量,各個時期有所不同,最多時有20衛、3御、...
軍事區劃有衛、所兩制。明代宗、明英宗時設有中央派出管理行政的巡撫與管理軍事的總督,地位在布政司與都司之上。為限制巡撫與總督的權力,又設有都御史制衡之。明朝最後有140府,193州,1138縣,493衛,359所。軍籍 參見:衛所制度、...
簡稱都司。是中國明設立於地方的軍事指揮機關。掌一方軍政,統率其所轄衛所,屬五軍都督府而聽從兵部調令。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稱三司,分掌地軍政、民政、刑獄。、指揮使由來 明初,廢元樞密、平章、元帥、總管、萬戶諸武官號,統兵...
在東北設奴爾乾都司及衛所、地面、站等。西北設赤斤蒙古、罕東、安定、阿瑞、哈密等六衛。在西藏設烏斯藏、朵甘衛都指揮使司、隴答衛指揮使司及招討司、萬戶府、千戶所等。目的系使其分治不統一,以免構成邊患。明代既是土司制度的...
羈縻衛 地方機構名。明代為控制東北、西北少數民族所設定的衛所。始設於明朝洪武、永樂年間。以當地首領為都督、都指揮、指揮、千百戶、鎮撫等官,賜給敕書印記,轄都司衛所,掌當地軍民政事。所置官由各部族世襲,當地軍政一聽其管理。...
其次,海南衛源於洪武二年(1369年)的“海南分司”,並於洪武五年(1372年)正式得名。明朝時,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成為各省最高軍事機構,廣西設立有廣西都司,隸屬於廣西的海南就此設立海南分司,這就是海南衛的前身。“洪武二...
已下各所後設黔江千戶所、疊溪千戶所、建武千戶所、小河千戶所、蜀府儀衛司、壽府儀衛司(革)、壽府群牧所(革)土官 天全六番招討使司(屬都司)隴木頭長官司、靜州長官司、岳希蓬長官司(屬茂州衛)石砫宣撫司、西陽宣撫司...
同年七月,改置定遼都衛,十月,改定遼都衛為遼東都指揮使司,簡稱遼東都司,作為明朝當時管轄整個東北地區的最高衛政機構。遼東都司建立後,東北南部的各支元軍相繼歸附明朝, 但在其北部及黑龍江南部地區仍盤踞著兵多將廣的北元東北王納哈...
衛指揮使司設官與京衛同。外衛皆統於都司及行都司。衛以下為千戶所,千戶所又轄百戶所。千戶所有正千戶1人(正五品),副千戶2人(從五品),鎮撫2人(從六品)。其屬吏目1人。千戶所轄百戶所10個,共有百戶10人(正六品)...
令都督都指揮總率屯駐,常往來閱,視其公侯悉遣還京”,“洪武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丙辰,命齊王槫率護衛騎兵於開平近地圍獵,諭之曰:山東都司各衛騎士皆從總兵官潁國公傅友德調發”。洪武二十九年五月,“後軍都督府言,開平宜立五...
原設:沔縣千戶所、環縣千萬所、文縣千戶所、階州千戶所(舊屬秦州衛,嘉靖二十二年改屬都司)、靈州千戶所、西安千戶所、西固城千戶所、歸德千戶所、鎮羌千戶所、安邊千戶所、平虜千戶所、興武營千戶所、鎮戎千戶所、寧夏平虜千戶所...
所以明代河南地方軍制中,軍事管理及指揮體系包括都司武官及巡撫、諸道、守備等;在武裝力量體系方面,主要有衛所軍隊及各類民兵(營兵相對較少);在軍餉方面,衛所軍屯尤其值得關注;在兵役方面,包括軍戶制、清軍勾軍及舍余應役等;在...
大致與今北京市西城區的“人民大會堂西路”北段相重疊,其南口與東絨線胡同相接,其北口與鑾輿衛夾道西口和刑部律例館東口形成十字路口,再向北可直抵西長安街。制度探源 明代的軍制,分設都督府、都司、衛、所四級管理。“衛”,全稱...
廣東十五衛、五十一個千戶所。後軍都督府在京下轄二十衛。在外知直隸三十四衛、十二個千戶所。 河北二十三衛、八個千戶所。山西九衛、九個千戶所、三個儀衛司、三個群牧所。山西行都司十三衛、三個千戶所。 另外都司一奴兒乾都司...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全國都司衛所,在山東設山東都司。此前在東部地區已設有登州衛、萊州衛、安東衛。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正月,特命魏國公徐輝祖和都督朱某,垛集本處之民置立沿海衛所,於文登縣辛汪都三里之地域設威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