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卜勒方法是利用都卜勒效應對物體某些參數進行測定的方法。當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波源的頻率隨相對運動的速度而變化的現象稱為都卜勒效應。它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都卜勒(Christian Doppler)於1842年首先發現的。都卜勒效應表明,當兩者相互接近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升高;互相遠離時頻率降低。都卜勒效應有極廣泛的套用。從地球上觀察一顆恆星發出的光,如果地球和恆星相互退行,觀察到的光譜向紅端移動(頻率變低);如果兩者相互靠近,則光譜向紫端移動(頻率增高)。由此可以準確測定天體的視向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