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地震

郯城地震

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19-21時)在山東南部發生了一次曠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級為8.5級,極震區位於山東省郯城、臨沭、莒縣一帶,震中位置為北緯34.8°、東經118.5°(臨沭縣乾溝淵村),極震區烈度達Ⅻ度。由於極震區大部分位於郯城縣境內,故稱為郯城地震。這次地震是我國大陸東部板塊內部一次最強烈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傷亡和經濟損失。

基本介紹

  • 名稱:郯城地震
  • 時間:1668年7月25日20時(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
  • 地理位置:山東省郯城、臨沭、莒縣一帶
  • 震中經緯度:北緯34.8°、東經118.5°(臨沭縣乾溝淵村)
  • 震源深度:36公里
  • 震級:8.5級
  • 震中烈度:XII度
  • 傷亡人數:5萬餘人
  • 極震區:郯城、臨沭、莒縣
  • 周邊地震區:濰坊,日照,連雲港
  • 周邊地震區2:棗莊,濟寧,泰安
  • 發生國家:中國
  • 發生省份:山東省
地震簡介,地震參數,烈度分布,各地詳情,各地災情,郯廬斷裂帶,古籍記載,地震後果,人口死傷,建築物破壞,次生災害,其他次生災害,地震前兆,相關資料,地震遺蹟,

地震簡介

地震時間:1668年7月25日19時
地震形成的熊耳山雙龍大裂谷地震形成的熊耳山雙龍大裂谷
震中位置:山東臨沭縣乾溝淵村
震 級:Ms 8.5級
震中烈度:12度
地震別稱:莒縣大地震,郯城-莒縣大地震,郯城麥坡地震。

地震參數

這次強烈地震波及到中國東部絕大部分地區以及東部海域,遍及黃河上下,長江南北。強烈有感的Ⅴ度區北起遼寧南部,西至山西太原、湖北襄樊,南至江西吉安,東至隔海遙望的朝鮮半島等,連日本等地都有感,有感區面積近100萬平方千米;有震害記載的地區達19萬平方千米,其中郯城、臨沂、臨沭、莒南、莒縣、沂水、新沂、宿遷贛榆、邳州等遭受極其嚴重破壞,山東大部、江蘇和安徽北部150餘縣均遭受不同程度損失。是有史以來我國東部破壞最為強烈的地震,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造成嚴重破壞的特大地震之一。

烈度分布

據記載,當時地震影響所及達410多個縣,魯、蘇、、鄂、豫、、遼、、閩諸省及朝鮮同時感覺地震。山東郯城沂州(今臨沂)、莒州(今莒縣)破壞最重。50多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50多個州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有感半徑800多公里。極震區內城廓、官民廬舍、廟宇等一時盡毀,郯城倒塌如平地,莒州百里無存屋,並伴有大規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湧水噴沙等現象,上噴高達二、三丈,地裂或縫寬不可越,或縫深不敢視,李家莊一鎮數千家並陷;沂州人無完宇,平地水深丈余,井內湧水高數尺山崩地裂;莒州百里無存屋,馬蓍山崩四散,五廬崮山劈裂一半,閻家崮、旋風朵、馬齊山大山個裂一半,城內四鄉遍地裂縫。震時如舟覆,如桔槔上下,崩為塹,漩為淵,沙涌井湮,地側樹偃,百穀隕籜。共壓斃5萬餘人,死屍遍野,不能殮葬者甚多多,凡值村落之處,腥臭之氣達於四處。暴雨烈日,瘟痢隨作,人民流散。震中周圍50多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50多個州縣遭受不同程度破壞,有感半徑達800多公里。震後又發生6.5-7.1級餘震6次。
X度區北至諸城,南至新沂南,西至蒙陰費縣,城郭官民房舍盡壞,壓斃居民無數,山崩,地裂涌黑沙水,平地水涌數尺。
IX度區北至濰坊、益都,南至江蘇省邳縣、沭陽,東至日照、膠縣,西至兗州、鄒縣,壞官民房無算,人畜死傷甚多,地裂山崩,湧水出沙。
VIII度區北起濟南至昌邑、即墨一帶,南至江蘇省鹽城、漣水一帶,西至微山、濟寧、泰安,面積達9萬平方公里,城垣官舍傾倒無數,人畜多為壓死,地陷裂山崩。
VII度區北起膠東半島至惠民、德州一帶,南至安徽省淮北、蚌埠到江蘇省盱眙、寶應、大豐,西至菏澤、河南省商丘,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城垛廬舍多壞,人民有壓傷及死者,地裂出黑水。
VI度區北起黃河口北,南至安徽省安慶、宣城到上海,西至河北省冀縣、丘縣到河南省安陽、鄭州一帶,面積近40萬平方公里。一般記載房屋多傾倒或撲屋傷人。

各地詳情

各地災情

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 (清康熙7年農曆6月17日戌時),山東省南部的郯城縣發生了8.5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35.3度、東經118.6度,震中烈度達12度。地震波及魯、蘇、、閩、、鄂、豫、冀、晉、陝、遼等十餘省(410多個縣)和朝鮮半島。山東郯城、臨沂和莒縣(臨沭縣和莒南縣當時亦屬此三縣轄區)受災最為嚴重,造成約5萬餘人死亡,破壞面積涉及方圓近千公里。此次地震,歷史上稱為“郯城大地震”,“郯城-臨沂大地震”或“郯城-莒縣大地震”。
現今存有史志、詩文和碑刻等數百種資料,記載了這次大地震。史志中有這樣的描述,“有聲如奔雷,又如兵車鐵馬之音”,“降雨、傾刻震”,剎時間“城樓垛口、監倉衙庫、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如平地、城內四鄉邊地裂縫,或寬不可越、或深不可視”,“裂處皆翻土揚砂,涌流黃水、泉湧上噴高二、三丈,周圍百里無一存屋”。 沂水縣誌記載該縣“倒房數千間”,章丘縣誌稱當時“龍山山崩”。清代著名的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地震》一文,也詳細記錄了地震發生情形,“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地大震。余適客稷下(今臨淄),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樑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牆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側。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體相聚,競相告語,並忘其未衣也。後聞某處井傾側不可汲,某家樓台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震後死屍遍地,無人收殮者甚多;四鄰村落,腥臭之氣瀰漫;又逢暴雨炎日,瘟痢大作,災民四處流散。
郯城地震斷裂帶郯城地震斷裂帶
地震驚動了大清朝野上下。康熙皇帝命戶部具體負責賑濟,並免去山東沂州等40州、縣的年租,發賑災款銀二十二萬七千三百餘兩。
郯城地震是我國歷史上罕見的大地震,也是迄今為止我國歷史上發生的震級最大的破壞性地震(釋放能量約為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11倍)。地震震中正處於我國著名的“郯廬斷裂帶”主體範圍內,是由陸地斷裂帶活動造成的地震。
至今,在山東郯城和棗莊等地仍有保存完好的此次地震遺址。郯城地震斷裂帶是我國東部最大的一條地震斷裂帶,呈南北走向,長2600米,寬160米。棗莊的熊耳山大裂谷是一條由地震形成的天然大裂谷,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有史料佐證的特大地震山體崩裂遺蹟。

郯廬斷裂帶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在我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國東部不同大地構造單元,規模宏偉,結構複雜。是地殼斷塊差異運動的接合帶,是地球物理場平常帶和深源岩漿活動帶。它形成於中元古代。經歷了多期構造。它不僅是一條“長壽”的以剪下運動為主的深斷裂帶,而且是一條近期仍繼承著新構造運動方式,以左旋逆推為主的活斷裂帶,同時也是一條具有明顯分段、活動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動帶。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許多研究者帶著不同任務和目的,局限於對斷裂帶的某些地段進行考察和勘探。結果在不同地段斷裂帶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稱,諸如在黑龍江吉林省境內稱為依蘭——伊通深斷裂,在遼寧省稱為開源——營口——濰坊深斷裂(又稱遼東濱海斷裂),在蘇皖境內名為安江山斷裂(或稱皖蘇魯斷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廬江深斷裂(狹義)等名稱繁多。實際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廬斷裂(廣義),就是上述各地段斷裂帶串聯起來的總稱。
自古至今,郯廬斷裂帶及其附近兩側,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從未間斷過,說明它是處於活動狀態的斷裂,是一條地震活動帶。三百多年前,即1668年7月28日,山東郯城發生8.5級大地震,波及大半箇中國,是我國東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三百多年後的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發生7.4級地震,緊接著,1975年2月24日,又在遼寧海城發生7.3級地震。引人注目的是,這三次大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東諸城一帶的7.3級地震和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5級地震,它們的震中位置都無一例外地落在郯廬斷裂帶上或其附近。就小地震而言,該帶及其附近,亦時有發生。這就提示了郯廬斷裂帶是一條現今仍在繼續活動的活動斷裂,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是郯廬斷裂帶一次次間歇性活動的結果。
據統計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來,以郯廬斷裂為中心200公里範圍內共發生M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5次,M6-6.9級地震11次。其中中段(瀋陽-宿遷段)就發生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7次。
北段(肇興—瀋陽):它發育于吉黑斷拗,由兩條走向30-40。東的主斷襲組成,寬5-20公里,為一中、新生代地塹型斷裂帶,帶內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夾煤系地層。基底剛度較軟,結構也較簡單,有史記載只發生過5.8級地震。
南段(宿遷—廣濟):依次發育在揚子斷塊與華北淮陽斷褶的交界處,其介質相對較軟,結構比較簡單,構造應力量級不高,地震活動強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動水平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瀋陽—宿遷):呈北北東向穿切由太古代結晶基底組成的華北斷塊區,主要由四條大致平行的主斷裂組成,這四條主斷裂在魯中沂、沐河谷地構成了20-40公里的“兩塹夾一壘”的構造,稱為沂沐深斷裂帶。這一段是結構複雜、新活動強、基底介質剛度較高的地區。6級以上強震主要集中在郯廬斷裂帶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級徼莒縣—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灣7.5級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級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級地震。研究表明,郯廬斷裂帶處在強烈擠壓併兼有右旋扭動的斷裂段。由於它遭受的正應力大,剪下應力也大,易於積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難於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來釋放,故該段地震強度大,頻度低。
郯廬斷裂與蘇、魯交界交匯部位,自1990年以來一直被國家地震局列為地震危險重點監視區,1995年9月20日山東蒼山發生M35.2級地震,2003年6月山東青島又發生MC4.3級小震群活動,該地區的地震活動值得我們注視和研究。
郯廬斷裂帶內,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有內生礦和外生礦,有金屬礦和非金屬礦,有沉積、變質熱液礦產約幾十種之多。這些礦產都受控於構造地層,岩性和岩漿活動等條件。如遼寧鞍山鐵礦、岫巖縣岫巖玉石、山東招遠大型富金礦、蒙陰金剛石原生礦、昌樂藍晶石,江蘇東海水晶、雲母、紅寶石、金紅石、蛇紋石礦等。我國大別山——膠南地區,是全世界發現4個含柯石英的高壓變質帶中規模最大、最完善、出露最好的變質帶。柯石英是來自地球深處的信使,是地殼運動留下的記錄,用它可研究超高壓變質作用和板塊碰撞作用,分析推測地球深部物質的運動,描述滄海桑田變化規律。這些深變質和熱液型的高壓礦物岩石和礦產,都是郯廬斷裂帶超高壓變質帶的典型標誌和亞洲科鑽第一井定位在東海縣的科學依據 。
地震遺蹟地震遺蹟

古籍記載

“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從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樓堞口有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如平地……人立地上,如覆圓石,輾轉搖晃,不能站立,勢似即陷,移時方定。閣邑震塌房屋約數十萬間……”如此驚心動魄的景象出現在300多年前的山東郯城,這是康熙《郯城縣誌》對郯城大地震——— 這場既是山東也是整箇中國東部地區有史以來最大地震的記載。
郯城大地震,發生於清朝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波及陝西、山西、遼寧、河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江蘇、廣東等10多個省的410多個縣及中國東部海域和朝鮮半島,破壞區域縱長千餘公里,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有感半徑800多公里。郯城地震高達8.5級,這是我國東部唯一一次8.5級地震,也是中國3次8.5級地震之一(另兩次為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8.5級地震及1950年11月18日西藏察隅8.5級地震)。因為郯城隸屬臨沂,又稱臨沂大地震,因郯城、沂州(今臨沂)、莒州(今莒縣)受災最重,又稱郯城—臨沂大地震,郯城—莒縣大地震,郯城—麥坡地震。
因為地震發生在戌時(晚上七點至九點),古時的人們沒有豐富多彩的娛樂休閒活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而,這是一個人們正在準備睡覺或者已經入睡的時間,很多人是在睡夢中被頃刻坍塌的房屋砸死砸傷的,造成的人員傷亡損失也特別嚴重。地震中的人口死亡在5萬人以上,康熙時期山東魯南地區仍是地廣人稀,多層建築物少,這樣的數字在當時已經是天文數字。同時,由於訊息流通緩慢閉塞,震後無法組織積極有效的救災活動,適逢夏季又連降暴雨,導致了災區瘟疫流行:“區內死屍遍野,不能殮葬者甚多;暴雨烈日,瘟痢隨作,人民疏散。”雖然清政府在地震發生後便命令戶部速行詳議、分別蠲賑,發免山東沂州等40州、縣、衛年租多寡不等,並遣官賑濟,但還是導致災民流離失所,經濟損失極為慘重。
震後,我國約500餘種縣誌、方誌,碑文、詩文等對這次地震作了詳盡的記載,其中有破壞的記載達150餘縣,堪稱是我國歷史上史料記載最為翔實豐富的特大地震。這場突兀而至的大地震對建築物的損毀達到了驚人的程度,據當時縣誌記載,莒縣內“官民房屋、寺廟、牌坊、城垣俱倒,周圍百餘里無一存屋”;郯城內“城樓垛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臨沂則是“城郭宮室廟宇公廨一時盡毀,人無完宇”。同時聊城始建於宋代的廟學在地震中“棟宇傾圮,門廡頹廢益甚”;寧陽始建於元代至元年間的大成殿毀於一旦;而滕縣建於明代洪武年間的城池“周五里許,高三丈五尺,闊一丈五尺,門樓四,角樓四,堡二十四,池深一丈五尺,廣一丈五尺。地震城崩,磚石盡傾。”……類似的記載還有很多,始建於唐、宋、元、明的學廟、牌坊等古建築在這次大地震中幾乎全體遭受重創,雖然震後有所修葺補救,但畢竟已不再是“古”時遺存,對山東地區的古文化保存流傳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人文環境遭受空前重創,自然環境則在地震中幾乎重塑,地震中伴有大規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湧水噴沙等現象,將之評述為“山川易景”毫不為過。在郯城大地震的史料中,有二三十餘州縣記載了山崩地裂或滑坡等有關自然面貌破壞現象。由於地表大面積升降,平地大面積被溢出來的地下水淹沒,如江蘇北部的贛榆縣海灘隆起,黃海海水退舍30里。
除了縣誌之外,當時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很多地震記憶,最為著名的當為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地震》一文中的描述,他以樸實無華的語言,真實細膩的筆調,客觀地記錄了康熙七年郯城地震發生時鄒平縣的情景,讀來如身臨其境。地震發生時,蒲松齡正在長山縣(即今鄒平縣)表兄家做客,兩人秉燭對飲,突然聽到打雷一樣的聲音從東南方傳來,向西北方而去。接著,“几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樑椽柱,錯折有聲”,他與表兄“相顧失色”,在短暫的驚慌茫然之後,才意識到發生了地震,趕緊跑出房間。室外呈現的景象讓人目瞪口呆:“樓閣房舍,仆而復起;牆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側。河水傾潑丈余,鴨鳴犬吠滿城中。”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才開始安定了一些。再看街上,男人和女人裸著身體聚在一起,惶恐不安地談論著剛剛發生的地震,竟然忘記了自己沒有穿衣服。蒲松齡後來聽人傳說,有的地方“井傾仄,不可汲”,有的人家“樓台南北易向”,棲霞山裂開了,沂水河塌陷出一個大的洞穴,有好幾畝寬。蒲松齡於是在文章後面感嘆地說:“此真非常之奇變也。”
郯城地震在給人們帶來無盡災難的同時,也不經意間創造了許多自然奇觀。300多年來無數人都曾到過有歷史記載的地方去尋查郯城地震留下的山崩滑坡等自然遺蹟,2000年春天在棗莊市山亭區發現的熊耳山天然大裂谷,算是不枉現代學者的苦苦搜尋,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有史料佐證的特大地震山體崩裂遺蹟,就是這次大地震“山川易景”的極好見證。另一處保存比較好的大地震遺址是2006年被中國地震局批准為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的“郯城麥坡地震活斷層遺址”,該地質奇觀也是全世界僅存兩處、國內唯一的第四紀活斷層的地貌景觀。大地震過後的地質地貌保留了史無前例的大地震對環境的塑造,但是隨著歲月流逝,農田開發,人類住所、水利工程以及工礦設施建設等,郯城8.5級地震造成山崩地裂、滑坡、噴沙冒水等令人敬畏而又奇特的自然景觀逐漸消失,而且再也不可復生。

地震後果

這次地震造成了慘重的地震災害。除了建築物倒塌,因建築物倒塌砸死、砸傷和因地表陷裂、出水、山崩等而死傷人畜,次生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畜傷亡也是極其慘重的,尤其是震後人們無家可歸,又遭受洪水和疫病摧殘,死傷也極其嚴重。正如災民歌里所唱的“更苦霪雨不停休,滿陌秋田水漲流”,“先時自謂災方過,誰知災後病還來,恨不當時同日死,如今病死有誰哀” 。

人口死傷

據史料記載的不完全統計,郯城大震直接死於地震的人數超過5萬人。其中最慘重的為郯城、臨沂、莒縣等極震區,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0%以上,多被建築物倒塌壓死 (見上表) 。

建築物破壞

建築物的破壞,這是史料中記載最詳實的內容,幾乎所有縣誌都有記載,據初步統計,受到破壞的共有 144 縣。極震區 (地震烈度大於Ⅺ度) 面積5000多平方千米。建築物無論是房屋,還是城牆一併倒塌。如以下記載描述,郯城:“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以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垛全坍,周圍坼裂,城樓傾盡,城門壓塞,監倉衙庫無存,煙灶俱絕。沂州 (今臨沂):“城郭、官室、廟宇公廨一時盡毀,人無完宇”。“官廨、民房、廟宇、城樓、牆垛盡倒,僅存破屋一、二,人不敢入。” 莒州 (今莒縣) :“官民房屋、寺廟監庫、城垣俱倒,六房文案沉壓泥水無存,周圍百里並無存屋。” 除民用建築物外, 是據史料記載給出的建築物震壞的不完全統計,另據記載:“官廨門第和廟宇等公共設施一時盡毀,人無完宇”,造成毀滅性破壞。

次生災害

(1)水災:這次極震區強烈地震造成河堤嚴重破壞、大型水庫堤壩因地震產生跨塌造成嚴重的水災。據歷史資料查證分析,這次地震產生的水災,主要表現在淹沒城池、田地、溺死民眾、破壞水利設施等。從記載看,至少有10座城市在地震中明顯地遭到了洪水的襲擊。如江蘇省安東 (今漣水) “城內大水行舟” 松江府 (今上海市松江) 地震時,“兼以水漲,衝倒城郭屋廬”。這次地震還震壞了黃河上的三義坎堤防,洪水建瓴而下,直奔清河縣城 (今江蘇清江市西南) ,幾乎毀滅了整個縣城。另據記載,地震過後近一個多月時,黃河在江蘇邳州 (今邳縣西南古邳) 決口,在原有震災的基礎上又雪上加霜,“殘屋剩椽,蕩然無餘”,邳州城受到了致命的破壞。政府機構失去了辦公處所,百姓也被逼到城南的大堤上勉強度日。這次決口很可能與地震有關,地震使黃河大堤產生了裂縫或管涌,在水流的作用下,經過20餘日的漸變,終於在七月十二日發生了決口---這一突變。邳州城到康熙二十三年時,大部分城區仍浸泡在水中,給城內人民帶來了長時間的災難。從成因上看,這次地震水災主要是由於河道水位上漲或水利工程破壞後造成的大水灌城、地震海嘯和地下水動態受到干擾 (產生了水害) 所致。
(2)地裂、噴沙冒水
地裂、噴沙冒水造成大量農田毀壞,禾稼受損,也是震區較嚴重的次生災害。地裂、噴沙冒水在該地震史料中記載甚多,有以下主要特點:
①分布範圍廣。史料記載中的地裂縫分布範圍北到德州,西至萊蕪,東到膠州、蓬萊,南至漣水等地1 (見表3)。
噴水冒沙與地裂縫分布基本一致,在一些特殊的地理地貌區,如河谷,三角州,濱海或河堤、平原、江心島上等,二者密切相關,因此分布範圍也相當廣泛。如記載中有“地裂泉涌有淤泥細妙,水涌,穴涌沙泉,兩岸有沙” (郯城縣),“皆翻土揚沙”(莒州)。“沿海地裂湧水”(安丘)。“涌裂黑沙”(平度)。“地裂水泛—望成巨浸” (漣水)。“地裂處沙湧水飛”(沭陽) 。地裂、噴水冒沙和湧泉發生的地方已經涉及黃河沖積平原,蘇北平原等遠離震中的地區,這與當地的地下水位高,沖積層鬆軟,砂基液化現象明顯有關。
②沂沭斷裂帶上,強度最大。分布最為連續,由北面南從萊州灣到沂沭斷裂南段都有分布,這一分布反映了沂沭斷裂帶本身的活動強度大,地震的破裂和活動狀態。噴水冒沙和湧泉受沂沭活動斷裂帶所控制。在沂沭斷裂帶上地下水位的噴涌高度郯城最強達二、三丈高.沂州高數尺,莒縣高二、四尺,反映了地震動南強北弱,由南而北衰減緩慢的特點。
③從史料記載中不難看出,大量記載是震時地下水位的急劇上升很少有明確記載水位下降的現象,這也可能有下降不會被注意到的原因。水位短時突發性上升,時隔不久或之後,水位就下降了,後驟然上升,此變化與現代考察是一致的。
(3)山崩、山裂:關於山崩、山裂的記載很多,最具有典型是莒縣的山崩,據客舍偶聞記載:莒州地震如雷,連日不止,馬蓍山崩四散,五廬固山劈裂一半,十三層塔一座一劈一半,閻家固、施風朵、科羅朵、馬蓍山、大山各裂一半。顯然這是位於高烈度區的一種表現。其他關於山崩、山裂的記載有:沂州:山崩地裂。長清:馬山崩損丈余。泰安州:朱山崩裂。鄒縣:震落嶧山上大石一塊,其聲如雷,火光一道如流星,亂墜小石不計其數。城東葛廬山劈裂數十丈。嶧縣:陷裂山崩。臨淄棲霞山裂。安丘:山亦有崩頹者。諸城山崩。蒙陰:城東八里山脊開,山崩卒落石,日照山崩地裂。

其他次生災害

在這次地震中,在城市因地震產生的火災是現代地震產生的一種主要次生災害。在環渤海地區也注意到渤海中部地震可能產生的海嘯災害。另外,沭河是山東中南部與沂河並行發育的第二條大河,1668年郯城地震斷層正好沿沭河展布,沭河及其兩岸均位於極震區中。地震也給人們帶來了洪水泛濫。
郯城地震正值夏季炎熱多雨季節,有史料記載“ 其時死屍遍於四野,不能殮葬者甚多。凡值村落之處,腥臭之氣達於四十餘里,臭不可聞”。隨之而來的是瘟疫流行,如史料記載:“予下車甫兩月,而天災存至,瘧痢繼發,號哭之聲,徹於四境”。又記:“嗟之哉,漫自猜,天災何事洊相摧,愁眉長鎖幾時開,先時自謂災方過,誰知災後病還來,恨不當時同日死,於今病死有誰哀”(馮可參)。康熙淄川縣誌卷 7 頁 52 記載:“露宿豈雲病,盈虧固其常,天道尚如此,人事敢太康”。據估計因瘟疫流行死亡的人數也是相當可觀的 。

地震前兆

—次大震發生之前,往往會出現豐富的巨觀異常現象。這一點已被人們所公認。歷史資料記載,郯城8.5級地震在大震前有巨觀異常的反映。
1.特旱與大澇 史料記載,郯城地震前四年,即1664年秋冬,在震中區西部廣大地域,包括山東的西部,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的部分省出現大面積乾旱。次年旱情持續發展,遍及整個山東省,並漫延到河南,河北,安徽和江蘇等省。這年山東除膠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它各地夏,秋絕產,正是“千里赤地”草木皆枯”。有的縣出現“人相食” 的慘景。對山東省1640---1900年近三百年的有關旱史統計,震前的乾旱範圍之大.早期之長,災情的嚴重是前所罕見的,可謂“特大幹旱”。大旱後三年即1668年發生了8.5級郯城大地震。 在大震發生時的震後,震中及鄰區:山東、郯城、莒縣、諸城;江蘇泗陽,漣水,淮陽等地,還受到霉雨洪水的侵襲。郯城縣誌馮可參地震詩有這樣的記載:“更苦罐雨洪不停休,滿陌秋田漲流”。客舍偶聞莒縣:“二十七露雨不止,平地水深三尺,天千淹沒”,江蘇漣水:“城內大水行舟天雨五十日,地震之後又雨五十日”。等等,由於震後霉雨連綿,天雨不止,造成震後災情更為慘重。即墨:“六月霉雨連綿,平地波濤風漲,田禾淹沒,在地泥滌。十七夜二更、天雨耒停,地震復出”。靈山衛:“戌時天降大雨,雷電不止,地動顛倒,五鼓方休”。膠州:“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地震,雷雨飄揚,峻閃爍,屋宇傾動,一時數次”。安丘縣審:“六月十七日戌時大雨,天色陰慘,有聲如吼”。
2.地下水位的升降 地下水位的升降,作為一種地震巨觀前兆異常,史料的記載中並不普遍。而伴隨地震的發生,瞬息變化的地下水位在記載中則遍遍皆有。這種地下水位的異常變化,是可以作為巨觀前異常觀象的,史料中僅見—處:山東省福山縣誌曾提:“康熙七年正月初九日日生四耳,六月斗余村西井水上涌,有聲如雷,十七日亥刻地震,聲如雷”。福山遠離大震震中,震前卻出現井水上漲,並伴有如雷般聲響,如果這一現象是地震前兆,可以推測臨震中區地下水位會有更劇烈的變化,可見當時還未被人們所注視。
3.地震伴隨的物理現象 郯城大震時,據史料記述,伴隨出現的大氣物理觀象,主要有地氣,地光,地震,震後還有地生白毛的眾多現象、特別是地生白毛,這次地震後分布甚廣、主要在低烈度區的南方,如:江蘇省的江寧、如皋、蘇州,崑山,常熟,吳江;震澤、上海,松江、青蒲,大倉,常州,無錫,宜興;浙江省的杭州,仁和,錢塘,海寧,臨安,嘉興,嘉善,澈水、平湖、桐鄉,鳥程,長興、鳥鎮,南潯,德清,寧波、肖山,餘姚、建得,淳安、桐廬。此外尚有安徽天長、當塗等,如此眾多地區的記載,絕非偶然,若就其生成原因,則難以備述,估計可能與陰雨潮濕有—定聯繫。

相關資料

山東郯城地震-《災民歌》
1668 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農曆六月十七日戌時),現山東省郯城、臨沂、臨沭三縣交界處(北緯34.8 °,東經118.5°)發生8.5強烈地震,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大陸東部板塊內最強烈的一次地震。震源深度約36公里,震中烈度高達XII度。震區山川易容,建築物普遍毀壞,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據記載,地震波及410多個縣,魯、蘇、浙、皖、贛、鄂、豫、冀、晉、遼、陝、閩諸省及朝鮮均有感,震後大小餘震不斷,四年後猶屢動不止。 時任縣令馮可參寫作《災民歌》詳細的記述了震後百姓的生活。
郯城野老沿鄉哭,自言地震遭荼毒,
忽聽空中若響雷,霎時大地皆翻覆。
或如奔馬走危坡,又如巨浪搖輕軸,
忽然遍地涌沙泉,須臾旋轉皆乾沒。
開裂縫坼陷深坑,斜顫傾欹難駐足,
陰風颯颯鬼神號,地慘天昏蒙黑霧。
逃生逃死亂紛紛,相呼相喚相馳逐,
舉頭不見眼前人,側身不見當時屋,
蓋藏委積一時空,斷折傷殘嗟滿目。
頹垣敗壁遍荒村,千村能有幾村存,
少女黃昏悲獨宿,老嫗自首撫孤孫,
夜夜陰磷生鬼火,家家月下哭新魂,
積屍腐臭無棺殮,半就編蘆入冢幡。
結席安篷皆野處,陰愁霖潦晴愁暑,
幾許伶仃泣路旁,身無歸旁家無主,
老夫四顧少親人,舉爨誰人汲沙渚。
妻孥寂寂葬荒丘,泣向廚中自蒸黍。
更苦霪雨不停休,滿陌秋田水漲流,
今年二麥充官稅,明年割肉到心頭。
嗟乎哉,漫自猜,
天災何事氵存相摧,愁眉長鎖幾時開,
先時自謂災方過,誰知災後病還來,
恨不當時同日死,於今病死有誰哀。

地震遺蹟

地震遺蹟,是對歷史地震最直觀的記錄,可以通過它們對地震進行更深入地認識和了解。然而1668年地震距今已三百餘年,隨著歲月流逝,人口繁衍,人類的建設和資源開發,加上洪澇和戰亂等天災人禍,地震遺蹟的保存已廖廖無幾,雖然地震專家通過野外考察和開挖,發現了不少這次地震的地表破壞和開挖揭露的地震時地面震害遺蹟,但在地表找到震時留下的遺蹟卻很困難了。極震區的都城幾乎沒有保存三百年前的古建築,現時所見“莒國古城”的土基城牆,也遭人為挖土破壞,剩餘殘跡不顯當時特色。在極震區的外圍和低烈度區,還保存一些古代建築群,當時雖遭到損環,有時又及時復修,現在難以看出震跡。如臨沂的簧學大殿、莒縣浮來山劉勰故居、曲阜的孔廟、孔府和鄒縣的孟祠等。
1、天然遺蹟 在郯城特大地震史料中,有二三十餘州縣記載了山崩地裂或滑坡等有關自然面貌破壞現象。然而,隨著歲月流逝,人口繁衍,農田開發,人類住所、水利工程以及工礦設施建設等,郯城地震造成的山崩地裂、滑坡、噴沙冒水等自然景觀逐漸消失。多年來雖有不少人曾到過有歷史記載的地方去尋查山崩滑坡等遺蹟,但都渺無蹤跡。然而幸運的是,由於2000年春棗莊山亭鎮熊耳山大裂谷的發現,1668年郯城地震在這裡造成山崩現象被發現了。據刁守中撰文介紹,熊耳山在棗莊市以北約25千米處,主峰南麓山腳附近為毛宅村,海拔483米。山雖不高,卻十分險峻。2000年3月初的一天,一個農民上山打獵,因追趕獵物發現一個大溶洞,此事傳開後,當地政府十分重視,馬上組織有關專家開展科學考察,發現並確認了熊耳山溶洞群。其後,於5月間又進一步發現“山東僅有,全國罕見” 的熊耳山天然大裂谷及山崩遺蹟。現場保留有完好如初的山崩石堆,石塊斷面較新鮮,石堆中壓有一個石碾槽,與當地傳說的一個故事有關。傳說山腳下原本有一個五六戶人家的小村莊,三百年前的一天夜裡,忽然地動山搖,隨著一聲巨響,山崩地裂,整個村子被埋在大石堆下, 除了一個外出串鄉的貨郎和一隻貓倖免外, 村內其他所有生靈全部遇難,這個石碾槽就是當時這個村子的村民碾米用的。這個傳說的時間與1668年郯城特大地震年代相符,也與康熙《嶧縣誌》記載相符。大裂谷兩壁岩石稜角較新鮮清晰,易於風化破壞的鐘乳石石壁現在仍然基本完整無損,甚至岩石頂部覆蓋的黃土厚度也大體相當,說明大裂谷形成年代不長,且是一次形成的。大裂谷兩壁錯動方式複雜,以張性開列為主,也有垂直下滑,還有水平左旋錯動,說明裂谷形成的動力學過程複雜。這些都被認為劣裂谷和山崩為1668年郯城大地震所造成的證據。
2、地震碑跡 現在可以找到的較多的遺蹟主要是一些古建築遺址和經地震損壞後更新修聾時所立的碑銘志,其中很多記載了地震當時的情況和所更新修聾的建築物當時的破壞情況。這次地震碑跡分布很廣,最北莒縣最南到江蘇邳縣。至今發現保存的數量僅存12幢,事實上這是大大縮小了的數字,但是在近二.三十年的農田水利、農業生產、道路建設中都已當作“四舊”被破壞了,例如郯城縣塔上鄉新村紅石崖古廟曾有一碑,現被新村國小當作石料砌壘在教室牆基內,許多地方的地震碑敲碎作修橋鋪路或另作他用,如沂南縣新興莊的碑被鑿了個洞作為架井台轆軸。臨沂城西的太山行宮東獄廟碑,被博物館收藏。從這些碑跡分布來看,在震害嚴重的高烈度區和低度區內都有分布,但大多數碑在重破壞區,反映重破壞區的數量多,如太山行官碑,重修子孫殿三義碑,都憲祖墓誌文,趙氏碑,李貞毅碑,閻君殿碑,玉皇殿觀音堂等。碑銘除了震時破壞情況的記載,對於發震日期有較多的記錄,也有記錄時刻的,也有記錄餘震的。如奶奶廟碑記載了山東同時地震,房屋倒塌,壓死人民不可勝數,較之嘉靖年壓死王槐野韓苑落馬伯循之變更甚焉 “三聖堂序”……六月間,地震百餘日初震時平地裂泉,深井冒水,人間房屋傾者九存者一。從這些碑刻分布和碑文記述,可以看出當時地面建築物遭受地層不同程度的破壞。
1668年7月25日晚8時許(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郯城發生。
頃刻間,電閃雷鳴,郯城縣李莊鎮地陷嚴重,馬陵山多處斷裂,縣城百里範圍內房屋傾倒,噴砂、湧水,平地積水深三四米。到處都是哭聲喊聲,而且倖存者們更是慘不忍睹,苦風淒雨,伴著燈火四野荒蕪。
這次地震震級達到芮氏8.5級,震中為郯城,受災最為嚴重的是郯城、臨沂和莒縣,有感範圍涉及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十餘省及中國東部海域,有文字記載的受震地區達400餘州縣,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
曠世奇災:文史記載編繪災難史
一次大震前,總會相應地出現許多巨觀異常現象。郯城地震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較詳細的記載,僅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大地震之前出現過特旱大澇、地下水位上升、動物異常等巨觀方面出現異常情況。
郯城地震發生的4年前,郯城西部廣大地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份部分州縣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年,除山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絕產,千里赤地,草木皆枯。”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地震發生前許多動物,如牛、馬、驢、狗、雞等,表現出明顯的異常。陵縣、臨淄、淄川、泰安、海豐等地史料中均有記載,“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
此外,地震時出現地氣、地光、地聲等現象,如有白色、黑色、混濁煙狀氣體,似來自地下。震中區外圍的江蘇贛榆、河南西華、山東高密等地,出現黃紫色雲狀、紅色或似火光的地光。震前,地聲特徵距離震中越近,音量越強,其音似雷聲、奔馬聲、風吼聲、連炮聲等。
地震發生的剎那,極震區郯城、臨沂、莒州,城池、縣治、官衙、學宮、倉敖、民房、廟、寺、祠、塔、橋等建築物倒塌,地裂、噴砂湧水山崩地陷。康熙《郯城縣誌》有載:“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以頂至底者連二、三次,遂一顫既傾。城樓垛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康熙《沂州志》:“地震有聲,自西北來,響若雷,城郭、宮室、廟宇公廨一時俱毀……平地水深丈余,井內湧水高數尺,山崩地裂,所漂有朽木亂沙。”康熙《莒州志》:“沂州地震,徹夜搖動如雷,官廨、民房、廟宇、城樓、牆垛盡倒,僅存破屋一、二,人不敢入。河水暴漲,城中上無寸椽,下無片地。”
當走在郯城麥坡地震遺址紅褐分明岩石上的一剎那,你後腳還沒離開1億年前的土地,前腳就會踏上了200萬年前的紅砂岩。在這裡,一次次的地質活動,使兩組相差約億年的地層重見天日,並奇蹟般地並排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處神秘的自然奇觀……
文/片 本報記者 張紀珍
二十年後恐消失遺址亟待保護
麥坡地震遺址的地質地貌原始而神奇,它是渺渺遠古留在地球上的一條印痕。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片曾和恐龍生活在同一個年代的地震遺址,正在風雨侵蝕和
人為的破壞下逐漸縮小,“如果不加以保護,大約二十年後這片遺址就會消失”,任郯城縣地震局局長的陸軍對此憂心忡忡。
“下一場雨就能衝掉不少”,17日,在遺址附近為花生除草的村民徐芝芳說,以前這些“紅土山”都是連線在一起的,而現在許多山丘都從中間斷開了,零零散散地臥在溝底,規模小了很多。
溝底下,紅色山丘周圍的一些空地,被附近勤儉的農民開墾成為田地,種上了花生、西瓜、大豆等農作物,不時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在這一片紅色中晃動。
世代在此居住的農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身邊的這片“紅土山”有著多么重要的價值。相反,因為這斷層的砂土適合做上好的翻砂,以前曾一度有村民偷土賣錢。如今雖然村里加強了看管,但由於在戶外,占地面積又大,仍然難以阻止偷土的人。
社會上許多有識之士對這片遺址的保護也開始關注。去年以來,紀錄片《 大地震1668》的製片人王峰,和攝製組成員一起,在實地拍攝麥坡地震遺址並查閱大量資料後,對該遺址的重要價值和亟需保護的現狀高度關注,並在片中發出了“讓麥坡景觀在人們的視線里永遠不要消失”的呼籲。
陸軍說,郯廬斷裂帶是與東非大裂谷齊名的兩條世界巨大斷裂帶,而南北長約2600米的麥坡地震遺址,是郯廬大斷裂出露條件最好、剖面最典型的一段,也是景色最壯觀、最神奇、最具科研價值的一段。保護好這一處珍貴的自然遺產,有著重要的意義。
目前,保護麥坡地震遺址大體有兩個構想,一是進行棚護,就是將斷層劃出重點保護範圍,建造大棚進行保護。再就是膠護,即用一種特製的膠水將斷層固定,以防止風雨無情的剝蝕。但因為缺少資金,這些構想暫時還無法付諸實施。
“紅土山”蒼涼而神秘
17日,記者來到位於郯城縣高峰頭鎮麥坡村馬陵山西坡,那個舉世聞名的郯城麥坡地震遺址。即便是有心理準備,但在那一望無垠平整的田地中間,忽然看到一大片溝壑縱橫、色彩艷麗的“火焰山群”拔地而起,仍會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從馬陵山西坡的高處俯視,那一片層層疊疊的像神秘古堡一樣的山丘,呈現出與別處截然不同的紅色。在這一大片溝壑中,這些岩石呈東西方向排列,形態各異。雖說是岩石,但它卻並不堅硬,隨手一抓便可以抓起一把,原來經過多年的風化,這紅山丘的表層已成為麵粉一樣的砂土,當地人因此將其稱為“紅土山”。
更讓人奇怪的是,別處山上、溝邊都長滿荒草,唯獨“紅土山”上不長,就那樣赤裸著,置身其間,滿目的紅色,很有些蒼涼厚重、神秘莫測的感覺。在附近翻地的村民張大爺說,這“紅土山”上不長草,即便有一些長草的地方,那也是風把別的地方的土刮到了這紅土山上,所以才長出來的。
在“紅土山”的東端,與其“並肩”而立,且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是一片褐色的岩石山體。兩者緊密連成一體,卻又可以明顯看出一條刀切一樣直的分界線,分界線東面略高呈褐色,西面略低呈紅色,兩種顏色涇渭分明。“一步跨億年”地震留奇觀
麥坡地震遺址奇特的自然景觀讓人驚嘆,但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這緊緊依偎在一起的紅褐兩種山丘,其形成年代竟然相差大約1億年。
郯城縣地震局局長陸軍說,紅色的砂岩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距今約200萬年,褐色的砂頁岩形成於中生代白堊紀(距今約7000-14000萬年),也就是恐龍生活的時代。按年代推算,那褐色的砂頁岩應該注視過恐龍消亡的悲慘情景,也經歷了人類進化的全部過程。
當我們從紅褐岩石相交的地方邁動腳步時,後腳還在200萬年的土地上,前腳已經踏進了“億年之前”,這就是當地人相傳的“一步跨億年”之說。如今,凡是到此參觀、遊覽的人,無不在這裡走上一走,感受“一步跨億年”的神奇,感受一番歷史的滄桑。
這來自久遠歷史的地層,為什麼會衝出地面,裸露在我們面前呢?一億多歲的"老祖宗"褐色砂頁岩,為什麼會和"後代"紅色砂岩"並肩"而立?造成這種奇特現象的原因,是自遠古以來一次次的地質活動。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每一次地質活動,都會使地層斷裂、錯動、逆沖,終於讓兩組不同年代的地層"重見天日",並巧合地緊挨在一起。根據麥坡地震活斷層的形態,這並不是一兩次大地震就可以形成的,而是經過多次特大古地震才最終形成。
“曠古奇災”成就地震活斷層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背後,卻是人類的災難。麥坡地震活斷層是經過多次特大古地震才最終形成。目前,我們能有史可查最早發生在郯城的特大地震記載,就是在300多年前的那次“郯城大地震”。
1668年7月25日,郯城發生了8.5級地震,波及中國東部十餘個省,有震害記載的地區達 19 萬平方公里。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一次最為強烈的地震。“郯城野老沿鄉哭,自言地震遭荼毒,忽聽空中若響雷,霎時大地皆翻覆……舉頭不見眼前人,舉頭不見當時屋。”時任郯城知縣的馮可參,所寫的《災民歌》真實描寫了郯城大地震的慘狀。
那次地震造成了至少數萬人喪生,也使“山川易景”、“河流改道”,據考證原來沿北向南流的沭河就是這次地震中,在馬陵山東坡遽然拐向西坡。陸軍說,1668郯城大地震對麥坡地震活斷層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正是類似這樣的數次地震,最終形成了今日我們所看到的麥坡地震活斷層。
除史料記載外,從古建築遺址、地震損壞後重修的碑誌銘、地面震害遺址等,也側面反映出大地震的破壞情況。
原郯城縣史志辦主任徐敏超說:“極震區的郯城由於破壞嚴重,幾乎沒有保存300年前的古建築。”在極震區北端、外圍和低烈度區,雖然保存了一些古代建築群,如浮來山定林寺、校經樓等,由於當時遭到破壞後及時復修,現在難以看出震跡。臨沂境內臨沂市博物館《重修泰山行宮碑記》、莒南縣板泉鎮白常村王氏墓《都憲祖墓誌文》、蘭山區白沙埠鎮中安靜村《重修子孫殿、三義殿碑記》等,這些或完好或殘缺的石碑,均對郯城大地震有所記述。
此外,從近幾年野外考察和開挖發掘的地震跡象可看,閆洪朋說:“形變帶延伸長度達120公里。其中強破裂帶大致北起莒南縣的板泉,南到郯城縣的茅茨村,在長約70公里的地段內發現有地震斷層、構造裂縫、軟層理揉皺、砂土液化、噴水冒砂和山體滑移等形變類型。”
地震斷層裸露明顯,從臨沭縣岌山附近的七級山到郯城縣的茅茨,地表出露近30公里的斷層,是1668年郯城地震所形成的地震斷層,它是沂沭斷裂帶內一次最新的破壞。地裂縫也是郯城地震造成地面形變的主要形式之一,沿沭河河漫灘及階地呈帶狀分布,北起莒縣,經莒南、臨沂東部,南到臨沭岌山,形成一條長約80公里,寬5至15公里的構造裂縫形變帶。通過形變帶本身現象的分析對比,可以看出郯城地震對地面的破壞由南向北逐漸減弱。
1668年7月25日晚8時許(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郯城發生。
頃刻間,電閃雷鳴,郯城縣李莊鎮地陷嚴重,馬陵山多處斷裂,縣城百里範圍內房屋傾倒,噴砂、湧水,平地積水深三四米。到處都是哭聲喊聲,而且倖存者們更是慘不忍睹,苦風淒雨,伴著燈火四野荒蕪。
這次地震震級達到芮氏8.5級,震中為郯城,受災最為嚴重的是郯城、臨沂和莒縣,有感範圍涉及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十餘省及中國東部海域,有文字記載的受震地區達400餘州縣,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
曠世奇災:文史記載編繪災難史
一次大震前,總會相應地出現許多巨觀異常現象。郯城地震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較詳細的記載,僅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大地震之前出現過特旱大澇、地下水位上升、動物異常等巨觀方面出現異常情況。
郯城地震發生的4年前,郯城西部廣大地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份部分州縣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年,除山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絕產,千里赤地,草木皆枯。”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地震發生前許多動物,如牛、馬、驢、狗、雞等,表現出明顯的異常。陵縣、臨淄、淄川、泰安、海豐等地史料中均有記載,“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
此外,地震時出現地氣、地光、地聲等現象,如有白色、黑色、混濁煙狀氣體,似來自地下。震中區外圍的江蘇贛榆、河南西華、山東高密等地,出現黃紫色雲狀、紅色或似火光的地光。震前,地聲特徵距離震中越近,音量越強,其音似雷聲、奔馬聲、風吼聲、連炮聲等。
原郯城 除史料記載外,從古建築遺址、地震損壞後重修的碑誌銘、地面震害遺址等,也側面反映出大地震的破壞情況。
史志辦主任徐敏超說:“極震區的郯城由於破壞嚴重,幾乎沒有保存300年前的古建築。”在極震區北端、外圍和低烈度區,雖然保存了一些古代建築群,如浮來山定林寺、校經樓等,由於當時遭到破壞後及時復修,現在難以看出震跡。臨沂境內臨沂市博物館《重修泰山行宮碑記》、莒南縣板泉鎮白常村王氏墓《都憲祖墓誌文》、蘭山區白沙埠鎮中安靜村《重修子孫殿、三義殿碑記》等,這些或完好或殘缺的石碑,均對郯城大地震有所記述。
此外,從近幾年野外考察和開挖發掘的地震跡象可看,閆洪朋說:“形變帶延伸長度達120公里。其中強破裂帶大致北起莒南縣的板泉,南到郯城縣的茅茨村,在長約70公里的地段內發現有地震斷層、構造裂縫、軟層理揉皺、砂土液化、噴水冒砂和山體滑移等形變類型。”
地震斷層裸露明顯,從臨沭縣岌山附近的七級山到郯城縣的茅茨,地表出露近30公里的斷層,是1668年郯城地震所形成的地震斷層,它是沂沭斷裂帶內一次最新的破壞。地裂縫也是郯城地震造成地面形變的主要形式之一,沿沭河河漫灘及階地呈帶狀分布,北起莒縣,經莒南、臨沂東部,南到臨沭岌山,形成一條長約80公里,寬5至15公里的構造裂縫形變帶。通過形變帶本身現象的分析對比,可以看出郯城地震對地面的破壞由南向北逐漸減弱。
1668年7月25日晚8時許(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郯城發生。
頃刻間,電閃雷鳴,郯城縣李莊鎮地陷嚴重,馬陵山多處斷裂,縣城百里範圍內房屋傾倒,噴砂、湧水,平地積水深三四米。到處都是哭聲喊聲,而且倖存者們更是慘不忍睹,苦風淒雨,伴著燈火四野荒蕪。
這次地震震級達到芮氏8.5級,震中為郯城,受災最為嚴重的是郯城、臨沂和莒縣,有感範圍涉及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十餘省及中國東部海域,有文字記載的受震地區達400餘州縣,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
曠世奇災:文史記載編繪災難史
一次大震前,總會相應地出現許多巨觀異常現象。郯城地震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較詳細的記載,僅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大地震之前出現過特旱大澇、地下水位上升、動物異常等巨觀方面出現異常情況。
郯城地震發生的4年前,郯城西部廣大地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份部分州縣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年,除山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絕產,千里赤地,草木皆枯。”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地震發生前許多動物,如牛、馬、驢、狗、雞等,表現出明顯的異常。陵縣、臨淄、淄川、泰安、海豐等地史料中均有記載,“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
此外,地震時出現地氣、地光、地聲等現象,如有白色、黑色、混濁煙狀氣體,似來自地下。震中區外圍的江蘇贛榆、河南西華、山東高密等地,出現黃紫色雲狀、紅色或似火光的地光。震前,地聲特徵距離震中越近,音量越強,其音似雷聲、奔馬聲、風吼聲、連炮聲等。
地震發生的剎那,極震區郯城、臨沂、莒州,城池、縣治、官衙、學宮、倉敖、民房、廟、寺、祠、塔、橋等建築物倒塌,地裂、噴砂湧水山崩地陷。康熙《郯城縣誌》有載:“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以頂至底者連二、三次,遂一顫既傾。城樓垛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康熙《沂州志》:“地震有聲,自西北來,響若雷,城郭、宮室、廟宇公廨一時俱毀……平地水深丈余,井內湧水高數尺,山崩地裂,所漂有朽木亂沙。”康熙《莒州志》:“沂州地震,徹夜搖動如雷,官廨、民房、廟宇、城樓、牆垛盡倒,僅存破屋一、二,人不敢入。河水暴漲,城中上無寸椽,下無片地。”
郯城-臨沂大地震,郯城-莒縣大地震,郯城麥坡地震。
郯城縣、臨沭縣部分地區烈度達XII度,其它地區烈度達XI度。震時如舟覆,地側樹偃,百穀隕籜,城郭、公廨、官民廬舍、廟宇等一時盡毀,山崩為塹,地漩為淵,沙涌井湮。郯城城樓垛口、村落寺觀俱倒塌如平地,地裂泉涌,上噴高達二、三丈,地裂或縫寬不可越,或縫深不敢視,李家莊一鎮數千家並陷;沂州人無完宇,平地水深丈余,井內湧水高數尺山崩地裂;莒州百里無存屋,馬蓍山崩四散,五廬崮山劈裂一半,閻家崮、旋風朵、馬齊山大山個裂一半,城內四鄉遍地裂縫。區內死屍遍野,不能殮葬者甚多;暴雨烈日,瘟痢隨作,人民疏散。
X度區北至諸城,南至新沂南,西至蒙陰、費縣,城郭官民房舍盡壞,壓斃居民無數,山崩,地裂涌黑沙水,平地水涌數尺。
IX度區北至濰坊、益都,南至江蘇省邳縣、沭陽,東至日照、膠縣,西至兗州、鄒縣,壞官民房無算,人畜死傷甚多,地裂山崩,湧水出沙。
VIII度區北起濟南至昌邑、即墨一帶,南至江蘇省鹽城、漣水一帶,西至微山、濟寧、泰安,面積達9萬平方公里,城垣官舍傾倒無數,人畜多為壓死,地陷裂山崩。
VII度區北起膠東半島至惠民、德州一帶,南至安徽省淮北、蚌埠到江蘇省盱眙、寶應、大豐,西至菏澤、河南省商丘,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城垛廬舍多壞,人民有壓傷及死者,地裂出黑水。
VI度區北起黃河口北,南至安徽省安慶、宣城到上海,西至河北省冀縣、丘縣到河南省安陽、鄭州一帶,面積近40萬平方公里。一般記載房屋多傾倒或撲屋傷人。
沂水縣志記載“倒房數千間”,章丘縣志記載“龍山山崩”。
2.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卷二《地震》一文中作了生動形象的描述。以下引述《地震》中的相關內容: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地大震。余適客稷下(編寫者註:今臨淄),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樑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牆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側。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體相聚,競相告語,並忘其未衣也。後聞某處井傾側不可汲,某家樓台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
3.當時郯城知縣馮可參(清代邵武縣人,康熙進士)震後積極撫恤災民,時任縣令馮可參寫作《災民歌》詳細的記述了震後百姓的生活:
郯城野老沿鄉哭,自言地震遭荼毒, 忽聽空中若響雷,霎時大地皆翻覆。 或如奔馬走危坡,又如巨浪搖輕軸, 忽然遍地涌沙泉,須臾旋轉皆乾沒。 開裂縫坼陷深坑,斜顫傾欹難駐足, 陰風颯颯鬼神號,地慘天昏蒙黑霧。 逃生逃死亂紛紛,相呼相喚相馳逐,舉頭不見眼前人,側身不見當時屋, 蓋藏委積一時空,斷折傷殘嗟滿目。 頹垣敗壁遍荒村,千村能有幾村存,少女黃昏悲獨宿,老嫗自首撫孤孫, 夜夜陰磷生鬼火,家家月下哭新魂, 積屍腐臭無棺殮,半就編蘆入冢幡
1668年7月25日晚8時許(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我國歷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郯城發生。
頃刻間,電閃雷鳴,郯城縣李莊鎮地陷嚴重,馬陵山多處斷裂,縣城百里範圍內房屋傾倒,噴砂、湧水,平地積水深三四米。到處都是哭聲喊聲,而且倖存者們更是慘不忍睹,苦風淒雨,伴著燈火四野荒蕪。
這次地震震級達到芮氏8.5級,震中為郯城,受災最為嚴重的是郯城、臨沂和莒縣,有感範圍涉及河北、遼寧、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十餘省及中國東部海域,有文字記載的受震地區達400餘州縣,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
曠世奇災:文史記載編繪災難史
一次大震前,總會相應地出現許多巨觀異常現象。郯城地震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沒有較詳細的記載,僅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來看,大地震之前出現過特旱大澇、地下水位上升、動物異常等巨觀方面出現異常情況。
郯城地震發生的4年前,郯城西部廣大地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和安徽等省份部分州縣出現大面積乾旱。“這年,除山東半島麥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絕產,千里赤地,草木皆枯。”臨沂市地震局副局長閆洪朋說,地震發生前許多動物,如牛、馬、驢、狗、雞等,表現出明顯的異常。陵縣、臨淄、淄川、泰安、海豐等地史料中均有記載,“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滿城中……”
此外,地震時出現地氣、地光、地聲等現象,如有白色、黑色、混濁煙狀氣體,似來自地下。震中區外圍的江蘇贛榆、河南西華、山東高密等地,出現黃紫色雲狀、紅色或似火光的地光。震前,地聲特徵距離震中越近,音量越強,其音似雷聲、奔馬聲、風吼聲、連炮聲等。
地震發生的剎那,極震區郯城、臨沂、莒州,城池、縣治、官衙、學宮、倉敖、民房、廟、寺、祠、塔、橋等建築物倒塌,地裂、噴砂湧水山崩地陷。康熙《郯城縣誌》有載:“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以頂至底者連二、三次,遂一顫既傾。城樓垛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康熙《沂州志》:“地震有聲,自西北來,響若雷,城郭、宮室、廟宇公廨一時俱毀……平地水深丈余,井內湧水高數尺,山崩地裂,所漂有朽木亂沙。”康熙《莒州志》:“沂州地震,徹夜搖動如雷,官廨、民房、廟宇、城樓、牆垛盡倒,僅存破屋一、二,人不敢入。河水暴漲,城中上無寸椽,下無片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