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漁鼓

邳州漁鼓

邳州漁鼓,徐州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曲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邳州漁鼓
  • 類別:曲藝
歷史淵源,文化傳承,

歷史淵源

邳州漁鼓早起稱道情,是曲藝界最古老曲種。漁鼓是江蘇省北部邳州市瀕危曲種。系外來品,一說山東孔子組織門生72大賢,編詞宣傳儒家思想傳來的。二說沿海漁民以哀嘆之曲表現生活疾苦而形成的自娛自樂文藝形式,由漁民來邳交往傳入的。至唐代已有《九真》、《天承》道曲出現;到宋代道情造出擊節用竹板,唱非敘事性道教小段。至金、元、明漁鼓和茼板已成為伴奏樂器。此時民眾不滿足非敘事性小段,藝人便編唱生活故事、道教故事。隨著傳奇的勃興,藝人開始說唱長篇故事。明嘉靖時成書的《西湖遊覽志余》記載“……漁鼓彈詞,聲音鼎沸”,道情一詞被漁鼓代替了。清康熙之後有了明顯進步和創新。清至民國漁鼓有了發展。

文化傳承

邳州漁鼓演出時演員一手舉茼板同時攬長條形漁鼓在懷,另一隻手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合攏擊鼓,打響茼板入唱。一般坐唱,有時也站唱。注重手、眼、身、法、步的表演。其音樂簡潔,4句腔,6句腔,曲調有限,容量無限。七字格的,十字格的什麼內容都能入曲演唱。邳州漁鼓的哀憐調優美淒婉很感人,滋潤著邳州這塊土地和民眾,影響著現代人的價值取向,不少小段子很精彩,既有欣賞價值又有文學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