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西賽斯,古希臘的一位英俊的王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那西賽斯
- 國籍:古希臘
- 出生地:古希臘
- 職業:古希臘的一位英俊的王子
簡介,精神分析,
簡介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說,“自我戀”和“他人戀”成反比,人的心理能量是一定的,投注到他人的能量少一
些,投注到自身的能量當然就會多一些。自戀人格障礙患者無法和別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親密人際關係,並且經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其實,好色也好,愛情也罷,它的本質就是尋找“美麗的我”,只不過多數人被表象欺騙在戀人身上找“化妝的我”;少數人洞明世事在自己身上找“純粹的我”。
但科胡特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這個“自戀”的定義,而提出自戀其實就是人類的一般本質,每個人本質上都是自戀的。自戀是一種藉著勝任的經驗而產生的真正的自我價值感,是一種認為自己值得珍惜、保護的真實感覺。也就是說一般個體的自戀並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們整個社會也是允許適度自戀的,而只有個體過度自戀並超出了社會對與自戀允可的範圍那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的合作者兼學生的巴史克提出了一個模型來解釋自戀,他認為自戀的達成其實是可以使用當代認知心理學等合理闡述的。自戀是對於自我勝任感的體驗,而這一獲得的迴路開始於大腦的期待型態,然後進行下一步的實施決定,再後付諸行動的實踐——當個體在實際世界中實踐後,會得到反饋,這一反饋則再次輸入大腦,然後大腦將此信息與之前的期待型態配對。如果輸入信息與之前的期待型態配對成功,則個體就可能立即獲得自體勝任感的喜悅。如果不能配對成功,大腦就會再次決定、計畫行動、實踐,然後又反饋大腦以求得配對的成功。如果反覆沒有辦法獲得成功,大腦則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或修正期待型態、或修正決定、或修正行動方式等方式來使自己,當然也有可能這一修正仍然是無效的或者是失敗的,則個體就可能會放棄這一迴路構成,而以別的方式替代,也有可能徹底放棄。這時候,不合適的迴路調整就可能直接引起自戀的失敗——無法獲得自體勝感或自我價值感,因此就會產生自戀失敗時的暴怒及焦慮,當焦慮過於強大或者失敗時,則個體會體驗到消極的防禦——抑鬱。
《DSM-IV》手冊中定義“自戀型人格障礙”為以下項目:誇大(幻想或行為)、需要他人讚揚、並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時,前後過程多種多樣,表現為下列5項以上:
(l)具有自我重要的誇大感(例,過分誇大成就和才能,在沒有相應的成就時卻盼望被認為是上乘);
(2)沉湎於無限成功、權力、光輝、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幻想;
(3)認為自己是“特殊”的和獨一無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們(或單位)所了解或共事;
(4)要求過分的讚揚;
(5)有一種榮譽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優厚待遇或自動順從他的期望;
(6)在人際關係上是剝削(占便宜),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願設身處地地認識或認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認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顯示驕傲、傲慢的行為或態度。
自戀性人格障礙的形成,在科胡特看來,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嬰兒時期,按照客體關係理論家馬勒等的研究,這一障礙大約形成於一歲半到三歲之間。科胡特認為,每一個個體在其嬰兒期都是有自體自大、誇大傾向的,例如嬰兒稍稍不得到滿足就會大哭等等,在嬰兒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當這一上帝由於被養育者(自體客體)所滿足時,則獲得快樂。如果不滿足,則因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無法實現而暴怒。這一不被滿足的情況其實是在嬰兒養育中經常偶然發生的,但如果養育嬰兒者是長期的如此對待嬰兒的,也就是說嬰兒是長期無法得到誇大的自體自戀滿足的。不能與內部期待配對成功,則嬰兒將失望於外在,大腦則據實際情況放棄這一正常的養育被養育的循環迴路構成,而以自體幻想性循環迴路來替代補償這一自戀之需要。這樣的幻想往往是阻礙了自體了解正常自戀的現實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範圍而形成自己獨有和過分的自戀,於是就會有以上自戀性人格障礙的類似誇大性格的表現。
最終小其的結論很精闢:“你愛著的人只不過是件容器,你真正需要的,容器里放著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