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邢竹琴,女,演員。1921年3月26日出生於浙江省嵊縣沃基村。
中國
戲劇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州市
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第三屆文代會代表。
個人經歷
1931年春,進黃澤越新舞台與王
杏花、孫妙鳳等同科學戲,業師
金榮水。在科班裡年齡最小,除多演童生角色外,還演花旦、小生、小丑、老生、大面等行當角色,被稱為“小百搭”,又有“神童小生”之譽。她善講故事,即興押韻編唱詞,姐妹們又稱她為“女秀才”。
1932年初隨科班到上海演出。此後以小生應行搭班演出於紹興、諸暨、寧波一帶。14歲改唱花旦,後做姚水娟的二肩多年。
1939年7月姚水娟離開,她擢升頭肩旦,與
竺素娥搭檔繼演於天香戲院。是年11月以頭牌挑梁,與
邢湘麟搭檔演出於南洋戲院。
1940年1月,
尹桂芳以二牌身份與其搭檔演出半年。
在天香、南洋演出階段,是其最負盛名之時。其間出版了《邢竹琴專集》。後來成為尹派名劇的《
盤妻索妻》,乃是在1939年9月20日由她和
竺素娥首演於天香大戲院。
1941年11月5日起,
范瑞娟以二牌身份與其合作演出於天潼戲院約半年。
1942年至1949年上海解放前,由其領銜,先後與
王水花、
李艷芳、
邢月芳、張桂蓮、
陸錦花等小生搭檔,演出於大來、同孚、老閘、河北等劇場。
1947年夏秋,先與
陸錦花後與張桂蓮搭檔,在龍門、恩派亞戲院上演了多出改革新戲,其中有《黑暗天堂》、《筱丹桂自殺記》(爆滿100餘場)等時裝戲。其能戲甚多,尤以旦角男裝戲見長,如女扮男裝的
孟麗君、蘇小妹、蔡蘭英、祝英台等角色。解放前百代、麗歌、大中華等唱片公司分別為她灌錄唱片,其中有《洞房離別夜》、《來日方長》,與
商芳臣合作的《桂花亭》,與
王水花合作的《孤女血淚》、《趙五娘》、《秦雪梅書房會》、《盤妻》等。
1950年春,參加了有男班藝人參與混演的
復興越劇團。
1955年到浙江任嘉興市越劇團團長、主要演員。較長時期從事越劇男女合演的探索,為該團造就文戲武唱、武戲文演的演藝風格與反映現代生活作出不少貢獻。
她不僅是位好演員,而且還是一位自學成才的編導,創作整理過許多傳統劇目,如《安邦定國志》十二本連續劇、《碧桃庵產子》、《大堂會》、《繡鴛鴦》等。又從京劇移植了《販馬記》,合作編寫《燕歸樓》古裝悲劇。在著名劇作家
顧錫東幫助下,又創作了大型現代劇《
爭兒記》(合作)、小戲《三擺渡》、《
涼亭會》、《拾扇辨扇》、《搭便船》等。80年代參加了不少劇目的導演工作。她集演、編、導於一身,又是培植新人的好園丁,眾口皆碑,受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