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視野中的認知研究

邏輯學視野中的認知研究

《邏輯學視野中的認知研究》是任曉明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3月。

該書主題是“基於邏輯視域的認知研究”,亦即從邏輯學的視角看認知,探討邏輯學與心理學、邏輯學與認知科學的關係。該書以重要理論問題為主導,採用理論闡釋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就類比推理、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的關係以及溯因的認知和邏輯等重要問題,在理論闡釋的基礎上進行案例分析,以此展開對認知與邏輯的關係以及有關哲學問題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邏輯學視野中的認知研究
  • 作者:任曉明
  • 首版時間:2021年3月
  • 字數:463000
  • 類別:哲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十四章,大致內容如下:第一章到第十章主要討論基於歸納邏輯視域的認知問題,側重於從認知和計算的寬廣視角探討歸納邏輯的形式化及其在人工智慧中的套用。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主要討論基於人工智慧邏輯視域的認知問題,在質疑計算主義綱領的基礎上,嘗試從圖靈計算轉向自然計算。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主要討論中國古代推類的邏輯與認知問題,在邏輯的文化詮釋基礎上,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邏輯在語言文字層面的認知基礎,進一步探討漢字造字法體現的漢民族認知模式和認知結構,嘗試探尋中國古代邏輯的認知根基。

作品目錄

第一章 認知心理學視野中的邏輯推理
第二章 支持理論:從邏輯到認知的轉變
第一節 認知心理學與邏輯推理
第二節 歸納推理的經驗心理學研究
第三節 演繹推理的經驗心理學研究
第四節 挑戰和機遇
第一節 邏輯的視角:非帕斯卡機率邏輯的支持理論
第二節 認知的視角:主觀機率判斷的支持理論
第三節 支持理論的形式分析
第四節 邏輯與認知:從不同的視角看
第三章 貝葉斯推理的認知基礎
第四章 哲學與認知:類比推理的哲學考察
第一節 貝葉斯推理中的認知偏差
第二節 貝葉斯推理中的機率信息
第三節 貝葉斯推理中的主體因素
第四節 認知視野中的貝葉斯推理評述
第一節 類比推理的理論淵源
第二節 類比推理的劃分和性質
第三節 常識中的類比
第四節 類比:從認知科學推理的視角看
第五節 類比:從心理模型的視角看
第五章 邏輯與認知:類比推理形式化的兩種嘗試
第六章 認知與計算:類比的計算理論
第一節 隱喻進路:斯坦哈特的類比形式化思想萌芽
第二節 非隱喻進路:數學類比的形式化
第三節 認知科學視野中的類比形式化
第四節 基於溯因推理的類比形式化
第五節 基於圖式推理的類比形式化
第一節 類比與計算
第二節 易萬思的類比程式
第三節 結構主義計算理論
第四節 基於案例推理的計算理論
第五節 心理與邏輯:從不同視角看類比推理
第七章 從邏輯和認知的視野看溯因推理
第八章 視覺溯因:從視覺認知視角看溯因推理
第一節 溯因推理概述
第二節 從邏輯到認知:皮爾士理論的轉變
第三節 溯因推理的認知取向
第四節 最佳說明推理與溯因推理
第五節 從認知角度看最佳說明推理的合理性
第一節 視覺溯因的發展脈絡
第二節 皮爾士的知覺溯因
第三節 馬格納尼的視覺溯因
第四節 拉夫托普諾斯的溯因視覺
第五節 視覺溯因的二重性和跨學科性
第九章 動物溯因:從動物認知視角看溯因推理
第十章 基於動態信息的邏輯與認知問題
第一節 動物溯因的認知科學哲學考察
第二節 動物溯因:本能還是推理?
第三節 皮爾士的動物溯因理論
第四節 馬格納尼的動物溯因理論
第五節 動物溯因的二重性和動態性
第一節 動態信息的認知問題
第二節 刻畫動態信息的邏輯方法
第三節 基於溯因推理的信念修正
第四節 作為動態認知過程的信念修正
第十一章 經典計算主義的困境
第十二章 新計算主義的突破
第一節 計算認知的理論淵源
第二節 認知計算面臨的困難及其回應
第三節 突破唯理主義的局限
第四節 從非計算方案轉向計算方案
第一節 認知科學的新方向:從認知的科學到心靈的科學
第二節 有意向性的計算:心靈實在論的解釋
第三節 廣義計算主義:心靈建構論的解釋
第四節 出路:重新審視計算與認知
第五節 從“圖靈計算”走向“自然計算”
第十三章 中國古代邏輯的文化探源
第十四章 中國古代邏輯的認知尋根
第一節 “中國邏輯”的名與實
第二節 “據西釋中”的得與失
第三節 “多元化研究”的源與流
第四節 探源:從跨文化認知模式研究入手
第一節 國內學者論先秦諸子邏輯思維的認知特點
第二節 海外學者談中國古代邏輯思維的認知特質
第三節 從漢字造字法看漢民族邏輯思維的認知模式
第四節 尋根:漢字形成的認知模式中體現的“推類意識”

作品思想

該書認為,應當以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心理主義與反心理主義之爭。一方面,人們要吸取心理主義的合理核心,因為它在客觀上推動了邏輯研究和認知研究的現代化。另一方面,必須承認,心理主義是有缺陷的。面對現代邏輯理論研究的挑戰,僅僅堅持傳統心理主義綱領,是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人們需要更多地考慮主體依賴性、整體性、複雜性、不確定性等因素。該書主張在心理主義和反心理主義兩種極端的觀點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也就是說,一方面要保留心理主義的基本核心,另一方面要吸取反心理主義的合理核心,進而主張一種理性批判的新心理主義觀點。
對於心理主義和反心理主義之爭,該書的立場是:強心理主義的觀點和反心理主義的觀點都是過於極端的,它們都限制了邏輯學的發展。邏輯學的心理主義使邏輯學的發展進展緩慢,反心理主義使邏輯學的發展受到損害。把心理學和邏輯學的研究嚴格區分開來儘管在歷史上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在後來的發展中暴露出這種觀點的局限和偏頗。邏輯學和心理學是兩門相互獨立的學科,應該堅持邏輯學和心理學的分工,應該看到邏輯對象和心理對象的區別。但是也應該看到邏輯學和心理學之間的相互聯繫,心理學的事實制約邏輯學規律的構建,但是要避免心理主義過於強勢地侵占邏輯學的領域,影響邏輯規律的客觀性和必然性;心理學需要邏輯學的形式語言來論證自身的理論,但是心理學主要是對心理事實的過程的描述,它們看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隨著人類認識的發展,認知科學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邏輯學家的關注,與之相關的人工智慧研究更是當今邏輯學和計算機科學主要關注焦點之一。同時,認知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分支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和認知科學家的關注。總之,認知科學作為一個新興的學科,吸收了心理學的理論營養並使用邏輯學作為它的工具,給予邏輯學和心理學平等的地位,對心理主義和邏輯主義之間的爭論是一個超越。
該書認為,邏輯的規範性研究對於心理現象具有較強的解釋力,在心理學研究中吸取邏輯學的成果對於心理學的發展也是有益的;但是,弗雷格以後的經典邏輯學家只關注對保真性的要求而排斥對心理因素的考慮是有偏頗的。在實際推理過程中,這種保真性要求必須結合心理學因素而全面考慮。如果邏輯學只是在理論上尋求保真性,那么邏輯學的研究路徑可能會越來越窄。因此,邏輯視域的認知研究不僅對認知科學有益,而且對邏輯學研究有重要意義。
該書主張,認知視域中的邏輯推理具有以下特點:其一是過程與結果的統一。既考慮推理的邏輯結果,又考慮推理的心理過程,但著重考慮心理過程。其二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主觀和客觀的因素都要考慮,但更注重主觀因素。其三是分析(先驗)與綜合(經驗)的統一,但更注重綜合或經驗因素。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該書入選2019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邏輯學視野中的認知研究》
2021年3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8146-8

作者簡介

任曉明,男,1953年生,四川瀘州人,武漢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曾任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四川大學哲學系文科講席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