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成立於2021年9月,隸屬於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其前身為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成立時間:2021年9月
  • 機構地址:瀋陽市和平區九緯路十九號甲 
  • 主管部門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
  • 性質:研究機構
科研成就,機構領導 ,歷史沿革,主要職責,內設機構,

科研成就

在近七十年的考古工作中,以我省首次考古發掘地點命名並得到考古學界認可文化類型有20餘個。發掘的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康家屯遺址、姜女石秦漢行宮遺址、五女山山城址、三燕龍城遺址、喇嘛洞墓地、東大杖子戰國墓地、三道崗沉船、致遠艦和經遠艦水下調查10個考古項目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另有金牛山古人類遺址廟後山遺址、阜新查海遺址、建平水泉遺址、西豐西岔溝墓地遼陽壁畫墓、法庫葉茂台遼墓醫巫閭山遼陵等遺存蜚聲中外。
在大型基本建設的文物保護工作中,完成了“神州第一路”沈大等高速公路、“哈大”“京瀋”高鐵、“大夥房”“白石”水庫、“紅沿河”“徐大堡”核電站等數百項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基本建設項目中的文物保護工作。
先後編制了牛河梁遺址五女山山城等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方案及規劃200餘項,勘察設計的北鎮廟古建築群、錦州廣濟寺古建築群維修保護工程,分別獲得“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先後獲得“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文物系統汶川地震災後文物搶救保護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遼寧管理處2017年來完成了文物進出境審核95次,審核鑑定出境物品321078件(套),禁止出境1466件(套);開展了文物拍賣標的審核84次,審核拍賣標的11634件;配合紀檢、法務部門認定罰沒文物工作2次,鑑定物品79件,認定文物12件(套)。開展省單位固定資產文物認定工作,鑑定物品1598件(套),認定文物47件。
出版考古發掘報告20部、專題研究報告書4部、綜合研究論文集12部、考古文物圖錄8部,在各類核心期刊發表研究論文數百篇。承擔了數十項國家社科基金及省級社科基金項目。
與美國夏威夷大學、匹茲堡大學、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日本國立奈良文化財研究所、韓國蔚山文化財研究院有良好的合作關係。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吉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遼寧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持續開展科學研究合作項目。

機構領導

院長(主任)白寶玉 副院長(副主任)李新全 副院長(副主任)孫立學

歷史沿革

1954年4月,經東北人民政府批准,東北地區文物工作隊成立,與東北博物館合署辦公。同年9月,東北地區文物工作隊併入東北博物館,改稱東北博物館文物工作隊。1959年1月,東北博物館更名為遼寧省博物館,東北博物館文物工作隊亦改稱遼寧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1987年1月,經遼寧省編委批准,遼寧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從省博物館劃出,組建了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8年8月,更名為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為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下設分支機構。2021年9月,重新整合為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遼寧省文物保護中心),屬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遼寧省文物局)事業單位。

主要職責

主要職責是開展全省範圍內的主動科研考古、基本建設考古、水下考古、公眾考古、科技考古以及搶救性考古工作;開展與其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開展各種考古遺蹟和遺物的繪圖、拓印、修復、技術處理、技術保護工作;開展考古發掘文字、圖版、影像、數據、標本等各類資料的整理和保管工作;開展文物信息化建設工作;開展史前時期、歷史時期考古學研究和社科基金課題的申報與實施工作;開展各類考古項目的簡報、報告和學術文集的編輯出版工作;開展古遺址、古墓葬類等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規劃、保護方案的編制工作;開展古建築維修保護工程的勘察、設計與規劃;開展考古成果的社會普及、社會教育、社會服務、對外宣傳工作;開展與國(境)內外學術機構的合作研究、學術交流工作。開展全省館藏二級及以上文物、涉案文物、出境文物鑑定相關事務性工作。

內設機構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遼寧省文物保護中心)下設黨政群工作部、對外聯絡部(文物鑒 定部)、考古研究部、文物保護部、文物信息部、綜合保障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