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橋山遺址

馬鞍橋山遺址

馬鞍橋山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太平莊鎮石台溝村六家村民組南約800米的一道小山樑上。遺址南距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約60千米,東南距建平縣約55千米。在馬鞍橋山遺址發現了明確的房址等重要遺蹟,並且在聚落址四周發現並確認了聚落環壕的存在,根據其出土遺物可知應為紅山文化時期的環壕,為研究紅山文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鞍橋山遺址
  • 地理位置: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太平莊鎮石台溝村南約800米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
  • 所屬文化: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
  • 遺址性質:大型環壕聚落
遺址概況,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遺址年代,歷史發掘,遺蹟清理,房址,灰坑,壕溝,出土器物,陶器,石器,骨角器及貝類,遺蹟保護,發掘總結,

遺址概況

地理位置

馬鞍橋山遺址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太平莊鎮石台溝村六家村民組南約800米的一道小山樑上。遺址南距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約60千米,東南距建平縣約55千米,遺址內有一條南北向土路穿過遺址通向石台溝村,東北距石台溝村村委會所在地約800米,西距省道S208線(小葉線)約800米。遺址中心點地理坐標為東經119°21′27.80"、北緯41°51′21.34",海拔583米。
馬鞍橋山遺址
馬鞍橋山遺址地理位置

自然環境

遺址所在小山樑正處於老哈河東岸低山丘陵的山坡上,東面與群山相連,西面為昆都倫河、海棠河與老哈河交匯形成的寬闊的河谷地帶,西距老哈河主河道約2500米。山樑的南、北兩端各有一座低矮的小山包,略呈南高北低狀,整體較平坦、開闊,當地俗稱“馬鞍橋山”。遺址東側為一條小山溝,北面山下一條河流穿村而過,向西流入老哈河,遺址主要分布在山樑頂部和東坡上,地表種植玉米、高粱和穀物等。
馬鞍橋山遺址
區域鳥瞰

遺址年代

通過發掘所發現的遺蹟和遺物,初步確認了該遺址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為主體的聚落址,先僅發現一座興隆窪文化時期的灰坑,其餘遺蹟均屬紅山文化時期,遺物也是以紅山文化時期的為主。其年代應從興隆窪文化時期延續到紅山文化時期,時間跨度較大,這是遼寧省首次發掘這種類型的聚落址,對於進一步認識紅山文化不僅提供了一批新的研究材料,而且拓寬了研究視野。

歷史發掘

2020年發掘工作從5月至11月底。此次發掘共布5米×5米探方40個,外加擴方,總面積約1100平方米,共發現房址3座,灰坑22個、壕溝(聚落環壕)1條。
2021年以來,在“考古中國”紅山文化社會文明化進程研究項目框架下,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馬鞍橋山遺址進行了連續的主動性考古發掘。
2023年8月,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全面啟動2023年度獲批的馬鞍橋山遺址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
2023年9月28日,國家文物局召開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遼寧朝陽馬鞍橋山遺址重大項目重要進展。馬鞍橋山遺址年代距今約7700年至5500年,主體是一處紅山文化早期中型聚落。

遺蹟清理

房址

根據其形制大小和功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大型房址,為人居住的房屋。只發現一座大型房址F11,該房址居住面被破壞掉了,只保留有一個坑式灶Z1,灶內堆積可分為兩層,上層為黃褐色五花土堆積,應是房址廢棄後形成的堆積,第二層為灰白色草木灰堆積層,應是灶址使用時形成的堆積。
馬鞍橋山遺址
F11的灶址全景照片
二類是小型房址,包括F9和F10,該類房址面積約4~10平方米。如F9面積約6平方米,平面為圓角方形,沒有門道和灶址,地面保存較好,鋪墊一層含有白色小石子墊土層,較堅硬,北部被一灰坑打破,底部四邊共有九個柱洞,柱洞直徑約15厘米,深度約25厘米。房內堆積出土遺物較少,多為碎陶片和細石器等,均為廢棄後形成的堆積。由於其緊鄰大型房址,推測其應為大型房址的附屬建築,做倉儲之用。
馬鞍橋山遺址
小型房址

灰坑

平面為圓形、橢圓形、長方形及不規則形,多數灰坑出土遺物較少,多為零星碎陶片和細石器等。如H25平面為橢圓形,坑壁斜直,平底。出土多件可復原陶器和石器等。
馬鞍橋山遺址
橢圓形灰坑
其中H30的性質和結構均與其他灰坑不同。平面為圓形,坑壁近直,壁面有一層紅燒土層,似經火燒而成,平底,底部較堅硬,但底部不見火燒痕跡,其內堆積為黑褐土堆積,也不見焚燒形成的草木灰堆積,推測該灰坑在廢棄前應該有一定的特殊用途,其性質有待進一步研究。此外,該灰坑內出土遺物均為興隆窪文化時期的,這與其他遺蹟均不同,這也證明了該遺址內涵較豐富,延續使用時間跨度大,為探討遺址的形成和演變提供了寶貴的實證材料。
馬鞍橋山遺址
H30全景照片

壕溝

現已發掘清理位於T2438——T2448內東環壕的一段,長55米,其開口於一層下,打破第二、三層堆積,溝體整體形狀規整,近正南北向,上口寬底部窄,斜直壁,平底,部分內側溝底有生土二層台,外側不見該種情況,上口寬約2、深約1.2米,其內堆積為多為黑褐土堆積,也有黃褐色五花土堆積,堆積情況各段略有不同,這對於確認其分布情況增添了難度。在T2439內未發現環壕的蹤跡,對其進行解剖也未見明確壕溝跡象,推測該處應為保留的出入口或門道所在位置。經初步勘探已確認其東北轉角位於T2463(虛擬布方)探方內,在該探方內開始轉向西北方向,延伸到T1170內消失,現正在進一步勘探確認中。東南轉角位於T2306(虛擬布方)探方內,在該探方內開始轉向西南方向,由於突降暴雪勘探工作暫停,只能等到春季再繼續勘探找尋其蹤跡。
馬鞍橋山遺址
環壕G2切面

出土器物

 出土遺物可分為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貝器等四類。

陶器

復原陶器較少,多為碎陶片,現復原陶器十餘件。質地以夾砂黑陶為主,泥質紅陶次之。器形有罐、盆、缽、碗、器蓋、器座、塑件等,紋飾非常豐富,有刻劃之字紋、直線紋、旋渦紋、附加堆紋、戳刺凹點紋、弦紋、篦點紋、籃紋、黑色彩繪平行線紋、紅色彩繪等。

石器

以磨製石器為主,器形有斧、錛、鏃、鋤、鏟、錘、耜、磨盤、磨棒、紡輪、有孔石器等。出土了大量細石器,有石核、石葉、刮削器、鑽等。此外,出土一件小型石雕人頭像,其利用一段殘磨棒簡單打制而成,在磨棒兩個側面對稱打制出凹坑狀的眼睛,利用楞作為鼻樑,在其上打制出凹坑狀嘴。
馬鞍橋山遺址
出土石器

骨角器及貝類

骨角器出土數量較少,主要為錐和針等。貝器出土數量較少,主要為裝飾品等。

遺蹟保護

現發現重要的遺蹟僅有房址、灰坑和壕溝,發掘結束後我們採用過篩的細面土進行原址回填保護。遺址四周設定保護圍欄,安排專門看護人員,日常做好巡查看護工作。

發掘總結

主要發現
 一.是通過發掘確認了該遺址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為主體的聚落址,但是其中包含有早於紅山文化屬於興隆窪文化時期的遺物,可見該遺址的內涵較豐富,其年代延續較長,時間跨度較大。
馬鞍橋山遺址
遺址發掘工作
二.是在聚落址四周發現並確認了聚落環壕的存在,根據其出土遺物可知應為紅山文化時期的環壕,初步勘探可知其東半部環壕呈橢圓形,南北最大直徑約350米,東西寬度還有待進一步工作。
三.是整個遺址內地房址分布是有一定規律性的,南北向成排分布,每個大型房址周圍有與其相鄰的小型房屋和數量不等的灰坑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