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統籌全局折

遵旨統籌全局折

本篇是光緒三年(1877年)六月十六日,左宗棠率兵討伐受俄、英支持的新疆回族首領,已經收回烏魯木齊、吐魯番後,回答朝廷的詢問,說明他對當時軍務和戰後新疆建置的全盤考慮的一份奏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遵旨統籌全局折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恪靖奏稿續編》卷六十七
  • 文學體裁:論述文
  • 作者:左宗棠
作者小傳,作品原文,作品譯文,影響與傳播,

作者小傳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陰人。左宗棠是晚清一代名臣,洋務派首領人物,湘軍將領。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舉人。早期協助曾國藩辦軍務,鎮壓太平軍,升至閩浙總督。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依靠法國人辦福州船政局。次年,任陝甘總督,鎮壓西部捻軍和回民起義。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率軍擊敗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軍,收復伊犁以外領土,力主收回伊犁。官至軍機大臣。中法戰爭發生後,堅決主張抗擊法寇。著《左文襄公全集》。
左宗棠像左宗棠像

作品原文

奏為遵旨統籌全局,謹將愚慮所及,據實直陳,仰祈聖鑒事:
竊臣於五月二十四日欽奉諭旨:“關外軍情順利,吐魯番等處收復後,南八城門戶洞開,自當乘勝底定回疆,殲除醜類,以竟全功。惟計貴出於萬全,事必要諸可久,吐魯番固為南路要隘,此外各城如阿克蘇等處,尚有可據之形勢否?回酋報知怕夏縛送白彥虎、繳回南八城之說,是否可恃?伊犁變亂多年,前此未遑兼顧,此次如能通盤籌畫,一氣呵成,於大局方為有裨。該大臣親總師乾,自以滅此朝食為念,而如何進取,如何布置,諒早胸有成竹,為朝廷紓西顧之憂,其即統籌全局,直抒所見,以慰厪念。等因,欽此。”跪誦之餘,具仰我皇上眷顧西服,聖慮深遠,於保大之中,厪馭邊之略,欽佩何言!
1896年李鴻章出訪法國1896年李鴻章出訪法國
竊維立國有疆,古今通義。規模存乎建置,而建置因乎形勢,必合時與地通籌之,乃能權其輕重,而建置始得其宜。伊古以來,中國邊患,西北恆劇於東南。蓋東南以大海為界,形格勢禁,尚易為功,西北則廣漠無垠,專恃兵力為強弱,兵少固啟戎心,兵多又耗國用。以言防,無天險可限戎馬之足,以言戰,無舟楫可省轉饋之煩,非若東南之險阻可憑,集事較易也。周、秦至今,惟漢、唐為得中策;及其衰也,舉邊要而捐之,國勢遂益以不振。往代陳跡,可覆按矣。顧祖禹於地學最稱淹貫,其論方輿形勢,視列朝建都之地為輕重。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環衛北方,百數十年無烽燧之警,不特前代所謂九邊皆成腹地,即由科布多、烏里雅蘇台以達張家口,亦皆分屯列戍,斥堠遙通,而後畿甸晏然。蓋祖宗朝削平準部,兼定回部,開新疆、立軍府之所貽也。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西北臂指相聯,形勢完整,自無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匪特陝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而況今之與昔,事勢攸殊,俄人括境日廣,由西而東萬餘里,與我北境相連,僅中段有蒙部為之遮閡,徙薪宜遠,曲突宜先,尤不可不預為綢繆者也。
高宗平定新疆,拓地周二萬里,一時帷幄諸臣,不能無耗中事西之疑,聖意堅定不搖者,推舊戍之瘠土,置新定之腴區,邊軍仍舊,餉不外加,疆宇益增鞏固,可為長久計耳。方今北路已復烏魯木齊全境,伊犁尚未收回,南路已復吐魯番全境,祗白彥虎率其餘黨偷息開都河西岸,喀什噶爾尚有叛弁逃軍,終煩兵力;此外各城,則方去虎口,如投慈母之懷,自無更抗顏行者。新秋採運足供,餘糧棲畝,鼓行而西,宣布朝廷威德,且剿且撫,無難挈舊有之疆宇,還隸職方。此外,如安集延、布魯特諸部落,則等諸邱索之外,聽其翔泳故區可矣。英人為安集延說者,慮俄之蠶食其地,於英有所不利,俄方爭土耳其,與英相持。我收復舊疆,兵以義動,設有意外爭辯,在我仗義執言,亦決無所撓屈。
至新疆全境,向稱水草豐饒、牲畜充牣者,北路除伊犁外,奇台古城、濟木薩至烏魯木齊、昌吉、綏來等處,回亂以來,漢回死喪流亡,地皆荒蕪。近惟奇台古城、濟木薩商民、散勇、土著民人聚集開墾,收穫甚饒,官軍高價收取,足省運腳;余如經理得宜,地方始有復元之望。南路各處,以吐魯番為腴區,八城除喀喇沙爾所屬地多磽瘠,余雖廣衍不及北路,而饒沃或過之矣。官軍已復烏魯木齊、吐魯番,雖有駐軍之所,而所得腴地,尚不及三分之一。若全境收復,經畫得人,軍食可就地採運,餉需可就近取資,不至如前此之拮据憂煩,張皇靡措也。
區區愚忱,實因地不可棄,兵不可停,而餉事匱絕,計非速復腴疆,無從著手,局勢所迫,未敢玩愒相將。至省費節勞,為新疆畫久安長治之策,紓朝廷西顧之憂,則設行省改郡縣,事有不容已者。合無仰懇天恩,飭戶、兵兩部速將鹹豐初年陝甘新疆報銷卷冊各全分,及新疆額徵、俸薪、餉需、兵制各卷宗,由驛發交肅州,俾臣得稽考舊章,按照時勢,斟酌損益,以便從長計議,奏請定奪。茲因欽奉諭旨,統籌全局,直抒所見,謹據愚見所及,披瀝密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施行。謹奏。

作品譯文

為了遵照皇上旨意統一籌劃新疆全局,我謹慎地將自己的意見不加隱諱地據實匯報皇上,希望皇上能夠給予聖明的裁斷:
時局圖時局圖
我在五月十四日恭敬地捧讀聖旨:“新疆軍情進展順利,吐魯番等處收復後,南八城門戶洞開,理當乘勝平定回疆,殲除叛逆之賊,以取得徹底勝利。只是制定計畫貴在周密穩妥,制定政策的關鍵在於能長久推行,不能只顧眼前。吐魯番固然是南路的要隘,此外各城和阿克蘇等地,是不是還有可供敵人據守的地勢呢?回民首領報告說帕夏縛送白彥虎、繳回南八城,這是否可信呢?喀什噶爾的叛亂首領依附於外國強權,尤其容易橫生枝節。伊犁變亂多年,以前未來得及處理,這次如能通盤籌劃,一氣呵成,收復伊犁,對於大局才有幫助。該大臣親率部隊,理當念念不忘消滅這些叛匪,對於軍隊如何進取,如何布置,相信早已胸有成竹。為了替朝廷紓解西部邊防的憂患,就此命令該大臣統一籌劃全局,直抒所見,以慰朝廷殷切的掛念。欽此。”我跪著誦讀之餘,非常欽佩皇上眷顧西域,謀略深遠,在保全大局之中,還牽掛著治理邊防的戰略。我欽佩的心意難以用語言來表達。
我認為,立國都有疆界,這是古今一貫的道理。疆土的格局體現在機構的建置之中,而機構的建置要依據各地的形勢,必須結合時間與地域統一籌劃,才能權衡輕重而做到建置得當。自古以來,中國邊疆的危機,總是西北比東南嚴重。這主要是因為東南以大海為疆界,形格勢禁,比較容易防禦。而西北則廣漠無垠,只能依靠兵力的強弱決定疆界的劃分。兵力太少固然會使敵人產生侵略的野心,而兵力太多又會耗費國家太多的財力。況且就西北的地勢而言,如果防守,則沒有天險可以限制敵人兵馬的馳騁;如果進攻,又沒有舟船可以節省後勤運輸的麻煩,不像東南那樣有險阻可依靠,比較容易行事。從周秦一直到現在,只有漢唐兩代的西北邊防處理得比較妥當。但在它們衰落以後,邊防要地都被放棄,結果導致其國勢更加不振。前代的歷史經驗可以供我們認真的考察。
顧祖禹的地理學知識最為淵博貫通,他討論地域形勢,總是以各朝代建都之地為參照來衡量重輕。我朝建都燕京,蒙古各部環衛北方,百數十年來北方沒有邊患,不僅前代所指的九邊之地現全部成了腹地,即便是從科布多、烏里雅蘇台以達張家口,也都分別屯兵守衛,軍情遙通,以此保障京城安然無恙。這都是祖宗削平準噶爾部並平定回部叛亂、開闢新疆、設立軍府所給我們留下的好處。所以重視新疆是為了確保蒙古;確保蒙古,是為了護衛京師。京師與西北,就好比人體的手臂和手指相連,渾然而成一整體,自然無隙可乘。如果新疆不穩固,那么蒙古各部也不會安定。叛匪依靠陝西、甘肅、山西各周邊地帶,不斷侵襲內地,令人防不勝防。即使直隸北部有崇山峻岭阻隔,也會使朝廷陷於無法安眠的困境中。況且現在的形勢與以往有很大差別,俄國人開拓的疆域越來越大,由西至東萬餘里都與我國北部邊境相接壤,僅僅中段有蒙古各部作為阻礙。徙薪宜遠,曲突宜先,萬萬不可不事先加以預防。
高宗皇帝平定新疆,開拓疆域方圓二萬里,當初籌畫的時候,諸大臣也有擔心西北兵事耗用中原太多財力的疑慮。但高宗的意志之所以堅定不移,是因為一旦平定叛亂,就能夠把邊界從原來守衛的貧瘠土地擴展到新近平定的肥沃區域。邊軍仍然按舊有的制度,軍餉也不用額外增加,而疆域還能日趨鞏固,可以作為長久之計。現在北路已收復烏魯木齊全境,只有伊犁尚未收回;南路已收復吐魯番全境,只有白彥虎率殘部退到開都河西岸苟延殘喘喀什噶爾還有一些叛匪的殘部,仍然需要加以肅清。其餘各城則剛剛脫離虎口,如投入慈母懷抱的幼子,自然不會再次反叛。秋收之際,後勤供應充足,田野里到處都是餘糧,我軍如果一鼓作氣,繼續向西進軍,一路宣布朝廷威德,剿撫兼施,那么把原有的疆域收回到我國的版圖中將不會有太大的困難。此外,像安集延、布魯特等部落原來就等於在我們管轄之外,可以任他在原來的生活區域內自由活動。
英國人之所以為安集延部落遊說,是擔心俄國人蠶食安集延的土地,會對英國有所不利。
俄國剛剛在爭奪土耳其的爭端中與英國對峙,我國收復舊有疆域,師出有名,他們能用什麼藉口來刁難我們呢?假如有意外的爭議,節外生枝,只要我們能夠仗義執言,決沒有什麼我們理虧的地方。至於新疆全境,一向被認為是水草豐饒、牲畜繁盛的地方,北路除伊犁外,奇台、古城、濟木薩到烏魯木齊、昌吉、綏來等處,自回民叛亂以來,由於漢回兩族百姓
死喪流亡的很多,土地都荒蕪了。近來只有奇台、古城、濟木薩等地的商民、流散的士兵、土著百姓聚集墾荒,收穫很豐饒。官軍高價收購他們的
糧食,足以節省運輸費用。其餘的地方如果經營得當,也會有復興的希望。南路各地,吐魯番是富饒的地區,南八城除了喀喇沙爾所屬地區較貧瘠外,其餘各地雖不如北路廣闊,但土地或許要比北路富饒。官軍已收復烏魯木齊、吐魯番,雖然已有駐軍的地方,但所收復的肥沃地區尚不足三分之一。如果全境收復,經營管理的人員得力的話,軍糧可以就地徵集,軍需軍餉也可以就近採取。不至於像以前那樣因為擔憂供應不足而張皇失措了。
我之所以擔憂,實在是因為國土不可以放棄,用兵不可以停止。至於兵餉來源匱乏,如果不迅速收復富饒的地區,更是無從著手籌辦。因局勢所迫,我不敢貪圖安逸、虛度歲月。至於節省費用和勞動,為新疆籌劃長治久安的策略,以解決朝廷西部邊防憂患的辦法,就在於在新疆設行省,改郡縣。這在事理上是不得已的辦法。可否請求皇上命令戶、兵兩部,迅速將鹹豐初年陝甘新疆的報銷卷冊及新疆定額徵收的俸薪、餉需、兵制各卷,通過驛站交發肅州,使我能夠考查舊章,按照時勢認真斟酌,以便從長遠處謀劃。奏請皇上定奪。因為恭敬地遵照皇上的旨意,統一規劃全局,直抒所見,現在謹慎地將自己的意見竭誠秘密地匯報,伏請皇太后、皇上明察,訓示如何施行。謹奏。

影響與傳播

本文選自《恪靖奏稿續編》卷六十七,標題依普通選本。
19世紀後半葉,我國邊疆地區先後發生危機,阿古柏率軍侵占新疆,俄國占領伊犁,同時,日本侵略我國台灣,東南海防同時告急。在清政府內部引起了一場關於海防塞防的爭論。李鴻章藉口東南海防危機,主張放棄新疆。對此,左宗棠堅決加以反對,認為如果自撤藩籬,甘肅和蒙古西部也將受到威脅,主張用武力收復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收復失地。針對作戰地區同內地相隔數千里,“籌餉難於籌兵,籌糧難於籌餉,籌轉運又難於籌糧”的情況,他提出了“緩進速戰”、“先北後南”的方針,兵分三路進軍新疆,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領土。
在阿古柏入侵新疆時,沙俄乘機占領新疆伊犁地區,不想歸還。左宗棠抨擊清廷特使崇厚在同俄國交涉時喪權辱國,決心以武力為外交的後盾,抬著棺材由肅州出發,進駐哈密,做收復伊犁地區的軍事部署。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左宗棠對“兵不可停”這一政策的堅定不移。今天坐落在新疆哈密的左公祠遺址就是當地人民為紀念他而修建的。
在進軍新疆期間,左宗棠還命令將士沿途夾道植柳,正是他在奏摺中經營與征討並重的思想的生動表現。今天,如果你有幸來到新疆,在一望無際的曠野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眼前綿延數千里的柳樹,有如一道綠色帶子,一直向前延伸。這些柳樹,當地人稱為“左公柳”。清代詩人楊昌浚在去新疆的途中,曾寫七絕一首:“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歌頌的就是左宗棠經營新疆的功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