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時期
道光五年(1825年)農曆九月初九,楊昌濬出生於湖南省
湘鄉縣神童鄉豐樂三十八都(今湖南省婁底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埠橋街道辦事處宋家村居委會)。他自幼家貧如洗,其父親楊仲明是當地鄉村裡的普通手工藝人。道光十五年(1935年),他九歲的時候母親就因病去世了。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楊昌濬往左氏芭蕉山館拜著名的
湘軍將領
羅澤南為師,學習
程朱理學和武藝。鹹豐元年(1851年),他考中生員。
鹹豐二年(1852年),
太平軍進入
湖南,他跟隨羅澤南在籍組織
團練。鹹豐四年(1852年)夏天,他跟隨羅澤南轉戰
湖北;十月,羅澤南率湘軍所部攻太平軍于田家鎮對岸
半壁山,楊昌濬逞勇先登,羅部接連攻下
廣濟、
黃梅,楊昌濬因為幾次戰役功勞都很大被提拔為訓導(縣學教官副職)。後來他又跟隨湘軍出征江西、安徽的太平軍,在楓樹嶺與太平軍大戰,連續攻下
德興等地,又在
高沙大戰,下攻下
婺源,多次建立功勳,被遷為知縣。鹹豐六年(1856年),他與
劉蓉在家鄉辦理團防,被提升為教授(府學教官);就在這一年,他父親去世,他回家守孝三年。
進入左幕
鹹豐十年(1860年)五六月間,
左宗棠在
長沙金盆嶺編練“楚軍”,楊昌濬以三個月為期應邀入幕;八月,他跟隨“楚軍”取道
醴陵進入江西;十月,楊昌濬與總理營務的
王開化率領四營在贛東北的楓樹嶺大敗太平軍;十一月,楊昌濬率親兵營攻陷德興、婺源,遂遷知縣,加同知銜。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為牽制太平軍,縮小太平軍的控制範圍,配合湘軍對
天京的作戰,清廷命左宗棠 為浙江巡撫後率領“楚軍”全部8000人進入
浙江地區,與太平軍侍王
李世賢的20萬人馬作戰。三月,會攻石門花園港,他們越過河流進入花園港之內,忽然北風颳起,大雨如注,清軍的火箭失去了作用,槍炮也無法點燃,所以不得已撤退;其後左宗棠部其餘軍隊進攻江山,楊昌濬與
劉典、
劉璈分三路攻
石門,破壘七座,終因太平軍奮力堅守,未能得逞。五月,左宗棠因為楊昌濬性情恬裕,屢辭保薦,廉明篤實,曉暢戎機推薦他為浙江省道員銜;七月,左宗棠攻
龍游(今併入浙江省衢縣、金華縣),楊昌濬率軍在
蓮塘、孟塘等地擊潰太平軍。李世賢因為龍游告急,分兵三路赴援,中路攻取了清軍劉培元的大營,楊昌濬依靠高山的地形向下攻擊,擊破中路的太平軍。九月,左宗棠經過與李世賢的反覆爭奪,終於占領皖浙邊境的
衢州府,命楊昌濬為衢州府知府。同年十月,天京(今江蘇南京市)告急,李世賢派
李尚揚、李遇茂、
劉政宏等扼守湯溪(今併入浙江金華縣)、龍游、蘭溪,自率一軍回援天京。
鎮壓叛亂
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清軍攻陷
湯溪。龍游的太平軍因腹背受敵,棄城往東跑。楊昌濬等躡蹤追至湯溪,與清軍
蔣益澧部內外夾擊,再次擊敗太平軍;九月,清廷授楊昌濬為浙江糧儲道;十一月,與蔣益澧、
黃少春等合兵共一萬三千餘人進攻
餘杭西北;十二月初三,楊昌濬進攻
杭州北門,兩軍激戰。這時,雨雪兼旬,太平軍堅守不動。二十五日,天氣放晴,楊昌濬等連破餘杭五卡。第二天,再攻餘杭北十里的林清堰(康王王海洋駐地),中伏敗退。
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二十五日,楊昌濬率軍破杭州、餘杭,加按察使銜;三月,左宗棠入駐杭州,楊昌濬奉命督清軍北上,攻占
湖州府(府治在今浙江吳興縣)
武康縣城(今併入浙江德清縣);然後分兵進駐
三橋埠,與湖州南路清軍連成一氣;五月,湖州太平軍往逃至
泗安、梅溪,楊昌濬由牌頭進桐嶺進行阻截;六月,北攻安吉受挫;七月,安吉太平軍棄城西走,楊昌濬率各營由
吉安、
孝豐(今併入浙江安吉縣)追至安徽
寧國縣境,與劉璈部合擊太平軍,抓獲太平軍七千餘人;十二月,授浙江鹽運使,旋升浙江按察使。
同治四年(1865年)八月,左宗棠上奏朝廷,稱楊昌濬在鎮壓太平軍的過程中鞠躬盡瘁為朝廷效力,功勞卓著。朝廷能否對其恩賞,請求朝廷恩準將楊昌濬從浙江按察使提升為加布政使銜,並賞給楊昌濬以下三代二品官銜的封賞,以示優異。
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
左宗棠督軍前往福建,清廷命楊昌濬為浙江布政使,負責處理浙江善後事宜。同治八年十二月,清廷又命楊昌濬為署理浙江巡撫,
為官浙江
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楊昌濬正式擔任浙江巡撫一職。經歷多年戰爭摧殘後的浙江百廢待舉,楊昌濬帶領浙江百姓鑿湖導河,興修水利,發展農桑。楊昌濬曾作詩:“手植垂楊三萬株,春來新綠滿西湖;他年若過雙堤路,漫道棠陰繼白蘇”。“
天津教案”發生後,英、美、法等七國聯合向清政府“抗議”,並在
天津、
煙臺集結軍艦示威。
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楊昌濬親自前往往
寧波、
鎮海,巡視海口,籌辦防務。他上奏清廷說:“我們想要自強的辦法,最好學習西洋人的軍事技藝,學習他們的長處。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初四日,他又就海防問題上折,認為
日本侵台事件雖已了結,但難保日本以後不會藉故向我國挑釁,所以為了抵禦外辱的長遠打算,必須要依靠備戰進行堅守。即使是保持如今的和局,也要有所準備,又稱:“外國的軍事雖然強大,如果我們的百姓齊心協力,他們也不敢在眾怒之下公然挑釁,所以我們必須要整頓吏治,以此來鞏固民心”。此時,浙江象山、寧海兩縣農民常偷渡去濱海“封禁”的南田島耕墾,楊昌濬認為不應該干涉,遂奏準
弛禁。
光緒元年(1875年),楊昌濬因餘杭葛畢氏案被革職。
任職西北
光緒四年(1878年)四月,楊昌濬又被起復,左宗棠因西征事務繁雜,幫辦劉典因病求去,遂上奏清廷,調楊昌濬代劉典主持後路軍政事務。楊昌濬於十二月抵達
蘭州,幫辦
甘肅、
新疆善後事宜,獲四品頂戴。
光緒五年(1879年),又獲準專摺奏;九月,獲二品頂戴,署理甘肅布政使。
光緒六年(1880年)正月,楊昌濬因為曾經為籌措西北的軍餉出過力,所以獲頭品頂戴;七月,左宗棠在哈密奉詔回京;十一月,楊昌濬護理陝甘總督,與
劉錦棠會辦新疆的善後事宜,對新疆建省做出了重要貢獻。
光緒七年(1881年)八月,朝廷授楊昌濬甘肅布政使的職務。
光緒九年(1883年)二月,又任漕運總督之職。
總督福建
光緒十年(1884年)七月初三,法國艦隊襲擊
福建水師和
福州船政局,對中國的東南海防造成很大損失;七月九日,清廷命左宗棠為
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福州將軍
穆圖善、漕運總督楊昌濬作為他的副手;同年七月二十八日,清政府任命楊昌濬為
閩浙總督,領兵督防台灣;十二月底,法軍集結在媽祖澳,楊昌濬率親軍巡視沿海營壘,出福州巡視閩江下游南、北岸,又至
閩江口長門、
金牌炮台視察,並檢閱守軍。他命軍隊從
馬尾江底打撈出18墩大炮,分別安裝在長門、金牌等處,在
林浦、魁岐、
閩安等重要門戶鞏固了防守力量。同時,他下令撤除各海口水道的標識,在沿海各港口遍布
水雷。其次是他進行了軍紀和兵制的整頓,在兵營中重振旗鼓,命令軍士試槍放炮,壯大聲威,同時在兵營中淘汰老弱增加年富力強的士兵。
光緒十一年(1885年)六月,楊昌濬兼署
福建巡撫;光緒十二年(1886年),楊昌濬等上疏,指出:“台灣是中國前往南洋的門戶,也是中國沿海七省的前沿,朝廷將台灣改設巡撫,可以加強對台灣的控制,這是保衛我國東南海疆的大計啊”,又上書說:“福建和台灣本來就是一省,如今將其分為兩部分,還仍然應該
唇齒相依,讓他們互為犄角、相互援助”。在推動台灣建省的問題上,作為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楊昌濬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光緒十二年(1886年),清廷決定將台灣從福建分立成省,命楊昌濬與
劉銘傳共同籌備建立台灣行省。為了使台防能有確實保證,他積極設法籌措經費,建議由閩海關、福建各庫局每年協銀四十四萬兩,加上其他各海關協銀共成八十萬兩。
晚年逝世
光緒十四年(1888年)二月,楊昌濬調補
陝甘總督;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月,因
慈禧太后六十壽誕被賞加
太子太保銜。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七月,甘肅的回族勢力掀起反清起義,很快就席捲
湟中、
河州(今甘肅臨夏)、狄道州(今甘肅臨洮)一帶,楊昌濬因防範不嚴,鎮壓不力而被清廷革職留任;十月,開缺回籍。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楊昌濬在湖南省城
長沙病逝。逝世後,清政府誥贈其為
太子太傅。
主要成就
軍事
鹹豐二年(1852年),太平天國起義軍由廣西入湖南,楊隨羅澤南率團練抗拒。鹹豐四年(1654年)七月,受
曾國藩派遣,去湖北羅澤南軍營幫辦軍務。參與破田家鎮,合圍九江等戰事中有功,授訓導。鹹豐六年(1856年)六月,因父病重請歸,後在楊家灘李續賓家塾教書。鹹豐九年(1859年)四月,太平軍翼王石達開率部由永州攻寶慶,楊與劉蓉在婁底辦團練,拒太平軍於界江坳(今新邵縣境),升教授。鹹豐十年(1660年),左宗棠幫辦兩江軍務,招楊復出,再次參與圍剿江西義軍,先後攻陷德興、婺源,升知縣加同知。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七月三日,法國海軍突襲我閩江船艦,炮轟馬尾造船廠。七月六日,清廷對法宣戰。九日,急派漕運總督楊昌濬赴閩。十八日,清廷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命楊昌濬幫辦軍務;二十七日清廷又任命楊昌濬兼任閩浙總督併兼福建巡撫,領兵督防台灣。當日,楊即調兵遣將,率駐防在江南的湘軍4個營、浙江1個營,由駐地江蘇淮安起程赴閩,並派員赴湘招募兵勇10個營。
光緒十年(1884年)八月下旬,楊昌濬到達福州。時基隆失守,法軍重點進攻台北。台北守將劉銘傳,飛書告急,楊昌濬聞訊心急如焚,立即調撥兵勇,渡海增援,並派員由澎湖淺水小口運送餉械赴台,接濟劉銘傳。九月五日,台灣全部海口皆為法軍所封鎖,閩台交通完全中斷。楊昌濬以非凡的指揮能力,周密部署潛渡鹿港、新竹,保證糧械餉銀的供應。他在福州、泉州、廈門,分別設立專門傳遞閩台信息的機構。十一月初,楊派遣熟悉台事的廈門富紳葉文瀾,將閩餉12萬兩匯給台灣商人,轉交台北劉銘傳,十二月又向台灣匯送十餘萬銀兩,並增派湘軍17營,補充器械。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二月,清軍全部順利渡台,終於挫敗法軍,確保台灣平安。作為閩台戰區抗法副統帥,楊昌濬雖沒有親赴台灣抗法,但他在福州調兵遣將,督辦後勤,做了大量工作,為抗法保台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政治
中法戰爭結束後,全國朝野有識之士,無不認識到台灣戰略地位之重要:它是東南七省屏障,南洋之樞紐;建設台灣、鞏固海防已是刻不容緩。但是,此事在朝廷卻引發了一場爭議。欽差大臣左宗棠奏請“台灣設省”。左在光緒十一年(1885年)七月奏摺中稱台灣建省的理由有三:
(一)今日之事勢,以海防為要圖;
(二)台灣每年出產及關稅,較之廣西、貴州等地為多;
(三)台灣孤峙大洋,為7省門戶,關係全局非淺。清廷令軍機大臣、六部、九卿進行討論,他們都一致主張台灣設省。九月五日,清廷下令台灣建省,任命劉銘傳為首任台灣巡撫。而劉銘傳卻主張“暫緩建省”。
光緒十二年(1886年)二月,楊昌濬對建省所需的浩繁經費提出了解決方案,建議由閩海關、福建各庫局負責每年協銀44萬兩,請其他各省哳銀36萬兩,共湊80萬銀兩支援台灣,以5年為期。
人物評價
《清史稿》:“昌濬性和巽,而務為姑息。”“性和撰,而務為姑息”。
《福建船政史稿》:“太子太保楊昌濬,為鞏固閩台海防,殲滅海盜,居功至偉。”
左宗棠:“實屬盡瘁馳驅,勞績卓著。可否仰懇天恩,俯準將浙江按察使楊昌濬賞加布政使銜,並賞給該員三代二品封典,以示優異。”
個人作品
著有《平浙經略》、《平定關隴紀略》、《學海堂課藝》、《五好山房詩稿》等。
軼事典故
薯蔬總督
楊昌濬是不忘本之君子,出身貧寒的他跟隨老師羅澤南加入湘軍後,雖官位不斷遷升,並位至陝甘總督、閩浙總督,但始終過一種儉樸的生活,保持清廉自好的品質,被人稱為“薯蔬總督”。有一年,楊昌濬回湖南老家,偕夫人徒步去拜望岳父,岳母準備設宴款待,楊昌濬急忙阻止:“我久不吃家鄉的紅薯、豆腐、蔬菜,只此幾樣便夠。”並招呼夫人一同下廚。吃飯時,作陪的都是兒時舊人,見他筷戳紅薯,吃得香甜爽口,都稱讚他是不忘根本的“薯蔬總督”,“薯蔬總督”的美名由此傳開。
審案不公
楊昌浚因“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而偏袒湘軍下屬,當好好先生,導致冤案,從而被人嘲弄,自己也備受心靈上折磨。在此案中,楊昌浚過於輕信下級,一意袒護州縣官員,企圖維持原判。清廷追究責任,楊昌浚以“既不能據實平反”,又對下屬“始終回護”被撤職。但左宗棠在給光緒帝的奏摺中高度評價了他擔任浙江巡撫七年的這段歷史:“楊昌浚以餘杭案去官,時論異同,臣固無庸置喙;然觀浙民去思之切,亦足見其無負於浙人也。”
親屬成員
史書記載
《清史稿·列傳二百三十四》
人物陵墓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楊昌濬遷葬於今婁星區西陽鎮高橋村畫橋山,有專祠,立神道碑。碑高3.8米,寬1.6米,為青龍雕刻,上端盤有5龍,捧篆書“贈太子太傅楊公神道碑”。碑文為清末著名學者王闖運撰文,名書法家何維朴書寫。墓前分立石人、石馬、石羊、石虎,象徵忠孝節義,規模壯觀。
墓穴於1966年12月被“紅衛兵”掘毀。據傳,開棺時,仍見楊栩栩如生,鬍鬚高翹,如沉睡一般,後屍體被焚。神道碑被推倒棄置於高橋村田壠,當地農民破為兩半,一半作人行橋,一半作過水渡槽墊板,後收藏於市文物管理所,絕大部分文字保存完好。
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