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水文,歷史人文,人口民族,交通運輸,民俗特產,所獲榮譽,社會經濟,文化教育,高沙名人,風景名勝,其他資料,
建制沿革
高沙鎮舊屬武岡。在西漢時期,劉遂為都梁候,高沙屬都梁國,後改名為都梁縣。到三國時候,都梁縣改名武岡縣,高沙屬武岡縣地。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辛亥革命改元,武岡設州同駐高沙曰分州衙門,管轄今洞口縣全境。清道光25年(1845年),又設千總駐軍於此,高沙遂成為武岡州乃至寶慶府的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重鎮。民國在此設區,1952年2月24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將原武岡縣北部的七、八、九、十、十一區及三區的一部分劃出,於同年4月1日建立洞口縣,高沙區歸洞口縣管轄。1995年撤區並鄉,將原高沙區所轄高沙鎮、太平鄉、茶鋪鄉、南泥鄉、馬鞍鄉、洪茂鄉合併成立新的高沙鎮。
行政區劃
轄中和、長裕、興隆、蓼湄4個社區居委會和巴水、紅鵝、農蔬、雲豐、青雲、月英、撫軍、木山、塘前、雲回、三塘、大萬、樹正、石榴、五里、青元、峙山、洪茂、漁塘、豐形、蓼東、長江、長青、月形、石門、荷花、石山、桐塘、豐聯、連江、大路、羅塘、石灣、鳳凰、星橋、深塘、牛江、南泥、老君、新進、半山、馬安、雙河、新屋、龍山、尚志、石磁、中信、洪田、雙鳳、石堰、文豐、麻山、南水、黃塘、黃花、社山、竹塘、溫塘、檀木、板橋、飛山、雙合、茶鋪大屋、茶鋪雙塘63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高沙鎮位於東經110°68′、北緯26°95′′,地處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南部,距洞口縣城13公里,與本縣雪峰街道、花古街道、毓蘭鎮、花園鎮、黃橋鎮、石江鎮、竹市鎮、武岡市荊竹鋪鎮和馬坪鄉接壤。
地形地貌
高沙鎮屬丘陵地形,平均海拔280米,最高點黃茅嶺海拔452.8米。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嚴寒酷暑期短,無霜期長,降雨集中,易遭旱災。年平均氣溫16.8℃,極端最高溫40.1℃,極端最低溫-10.1℃。年無霜日285天,歷年平均雪日為11天。境內年均降水量1267.1毫米。
水文
赧水(長江重要支流資江的左源或西源,舊稱都梁河)流經高沙鎮東南角。蓼水河(又稱高沙水、蒔竹水、武陽水)為境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由西向東穿流鎮區中心,流經兩岸17個村,於馬鞍雙江口匯入赧水,屬資江水系。
歷史人文
高沙鎮又稱“高沙市”,因其地處雪峰山麓蓼水河沖積平原之上,古時蓼水河溢洪改道,去雪峰山北向8公里處地勢趨於平緩,四野開闊,泥砂堆積,地勢增高,山環水抱,天然形勝之區,物產豐富,遂成膏腴之地,“高沙”因此得名。
前人遵照堪輿之學,參合星象之術,南起龍頭石,北訖馬安石,東至明月寨,西接茅鋪壟,在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的蓼水河沖積平原上,選擇“九曲回灣水、七星傍明月”的風水寶地做為高沙的立命發展之基,依水建街,依山設景。高沙秦漢時建街,唐宋時稱市,明清時臻於鼎盛,繁榮於當代,迄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五里長街、煙景繁華,以“小南京”的美稱馳譽大江南北。高沙處於張家界——鳳凰古城---洪江古商城——
崀山——桂林這一西南旅遊圈的中心位置,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遍布全境。1986年在高沙鎮石榴村出土的文物“鳥獸壺”經鑑定為西漢早期文物;境內有高沙古商城、曾氏宗祠、雲峰塔、觀瀾書院、青雲書院、蓼湄中學、樾蔭亭、水南橋、黃埔軍校培訓基地舊址、牛江明代古村落等多處名勝古蹟,或巍峨壯觀,或玲瓏別致,其中曾氏宗祠(高沙文史博物館)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沙八景,膾炙人口;石堰八景,益增生輝。它們相屬於繁華市廛之間,掩映於綠叢碧水之中,加以名家題詠,《州志》登錄,眾口流傳,使高沙人文之盛,馳名三湘。
人口民族
2011年,高沙鎮總人口約138000人,其中農業人口約85000人,城鎮人口約53000人。
交通運輸
蓼水河,又名高沙河、武陽水、蒔竹水(綏寧古稱蒔竹縣),自西向東流經境內,為湘黔古商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資江重要支流,至今仍是高沙鎮及周邊地區的主要水源。
高沙交通發達,
洞新高速公路(湘高速編號
S91)自北向南穿越高沙鎮腹地,與
滬昆高速公路(國家高速公路編號
G60)和規劃中的
平洞高速公路(平江至洞口,湘高速編號為
S20)在北部成十字交叉,並分別於城區南北設高沙互通、大水互通。
G241國道(北南縱線內蒙古呼和浩特至廣西北海,由原來的S220省道升級而來,曾短暫命名為S904國道)、
G356國道(東西橫線福建莆田
湄洲鎮至
四川西昌)、
S247省道(
洞口縣縣城經高沙鎮、
武岡市荊竹鋪鎮等地至新寧縣清江橋鄉)、
S344省道(湘贛界株洲
茶陵縣曉塘經高沙鎮至湘黔界
懷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星子界)在此匯集,從而形成
兩國道兩省道三高速公路的公路交通新格局。
懷邵衡鐵路洞口站在鎮北13公里處。邵陽武岡機場在鎮南21公里處。高沙立體交通網路蔚然成型。
高沙汽車站隸屬邵陽汽車運輸總公司的二級機構,由邵陽市運管處定級為三級客運站。現有省際發班線路10條,省際配客線路9條,地際發班線路5條,地際配客線路2條,有縣際發班線路5條,縣內發班線路10條;站內發班車輛196台,其中豪華高級臥鋪車28台,一級臥鋪車5台,豪華中巴車140台,普通車19台,日均發班車次348台/次,日均傳送旅客6940人/次。
民俗特產
特色小吃:高沙豆腐、高沙豆腐渣、凍乳豬、奶糖、米花、丸子粑粑、捱(ái)缽(辣椒)、蒸盆。
傳統手工業:瓦罐、木雕、石刻、高沙土布。
傳統節日:三月三、天貺節、中元節、七月半。
民間風俗:敬散薑茶、洗三。
民間文藝:迎故事、舞龍燈、賽龍舟、木偶戲、說書、漁鼓、祁劇。
高沙特產:豆腐渣
高沙八寶(地理標誌產品):九池塘的魔芋豆腐、朱家莊的豆腐、樾蔭亭的豆芽菜、連江壟的米花、碎口橋的糖、仙雞窯的瓦罐、茶場的柑子、南水村的魚
所獲榮譽
高沙人民在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下,用汗水和智慧鑄就了高沙鎮的繁榮和輝煌。
1984年、2006年高沙鎮兩度榮獲“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1992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省建委定為全省33個名鎮之一。
1992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199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定為“全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鎮”。
1998年被國家建設部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示範鎮”。
2000年榮獲“湖南省二十強鄉鎮”。
2004年2月8日被建設部等六部委評為全國重點中心鎮。
2006年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中共高沙鎮委員會為“
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8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湖南省歷史文化名鎮”。
2010年榮獲“邵陽市新農村建設十大魅力鄉鎮”。
2012年5月15日由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為湖南省中心鎮。
2014年2月19日,高沙鎮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國家文物局聯合下文公布為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第六批),排湖南省第一位。
2014年7月21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七部委公布為全國重點鎮。
2015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同意並正式印發《湖南省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總體實施方案》,高沙鎮成為全省28個新型城鎮化試點建制鎮之一。
2016年3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高沙鎮成為全省100個特色旅遊小鎮之一。
2018年4月湖南省旅發委組織相關專家進行集中評審,篩選出洞口縣高沙鎮等16家申報單位為第四批“湖湘風情文化旅遊小鎮”預選創建單位,進行公示,高沙鎮定位為“孝善小鎮”。
2018年8月,湖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布《印發〈關於深入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湘辦[2018]31號),將洞口縣高沙鎮納入湖南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範圍。高沙鎮從此成為湖南省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經濟發達)鎮。
社會經濟
產業布局:高沙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強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為目標,實施“農業穩鎮、工業強鎮、商貿活鎮、文化興鎮”四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在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竭力改善民生,統籌城鄉發展,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鎮品位,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的和諧共進。2012年,全鎮共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7.8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工業生產總值達到27.5億元,同比增長15.7%,農業生產總值達到10.3億元,同比增長5.4%,全鎮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1.2億元。
農業方面形成了以示範村為引導,以協會為載體,以項目為依託,以基地為基礎,以點帶面、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格局。全鎮現有縣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6個,各類村級經濟合作組織26個,農業發展項目62個,形成了萬畝高產雙季稻示範基地、3000畝水產品養殖基地、年出欄生豬45萬頭生豬養殖經濟圈、1000畝西瓜種植基地、1000畝蔬菜基地、2200畝優質稻生產示範基地。現有產值過千萬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12家,其中產值過億元的2家。
工業方面形成了以水泥建材、機械製造、奶糖生產、肉食冷凍、能源化工、電子產品加工為主的六大支柱產業,從業人員1.2萬人,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23家,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3家。這六大支柱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帶動能力不斷加強。2011年,為百水泥年產量達80萬噸,混凝土攪拌站月銷量突破1萬方;肉食冷凍行業共完成生產總值1.8億,出口創匯2800萬美元。
高沙鎮歷為湘西南最重要的農貿市場和農副產品集散地;仔豬交易歷史悠久,聞名遐邇,高沙湘西南仔豬交易市場是湖南省乃至我國南方最大的仔豬、種豬、中豬產銷基地;株木山家具市場初具規模,遠近聞名;高標準的茅鋪壟農貿綜合市場已建成使用;波司登、安踏、特步、以純、鴻星爾克、喬丹等眾多國內知名服飾品牌均在鎮內開設專賣店;城鎮中心有步步高超市(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002251.SZ)、家和購物廣場、興旺超市、高沙中心超市等四家頗具規模的超市以及數以千計的日用土產雜貨店;有新天地賓館、高沙賓館、雲峰商務賓館等賓館和新天地大酒店、富滿樓酒店、喜相逢酒店、陽光大酒店、石鍋鮮魚館等酒店及明月山莊、南水山莊等農家樂,金色年華、七界等KTV。值得一提的是,
新天地商業街成功引進步全國連鎖百強企業——步步高連鎖超市。據悉,
步步高超市高沙店是湘西南首個鄉鎮精品超市,於2013年12月12日隆重開業,開業當天人氣爆棚,3000多種商品,萬人搶購,當天營業收入近100萬元。
高沙城區面積6.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4.8萬人,城區道路、通訊、電力、供排水等基礎設施齊全。境內現有35千伏和110千伏變電站各一座。鎮區現有較大加油站6處,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洞口縣農村商業銀行服務網點共6處。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湖南省省級經濟開發區”。全鎮社會經濟綜合實力進入全省二十強。
城鎮建設方面高沙鎮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規劃、產業興鎮”的方針,走全民興業、市場培育和城鎮發展“三位一體”的路子,城區道路、通訊、電力、供排水等基礎設施齊全。城區內道路全部硬化,現已形成了“五縱三橫”的道路網路,並實現了主幹道的綠化和亮化。啟動高沙新城-商業步行街、高沙商業廣場、高沙古商城、茅鋪壟綜合市場改造項目等惠民工程。新制定和實施的《高沙鎮城區總體規劃修編》和《高沙鎮旅遊資源概念性規劃》,將進一步規範高沙的城鎮建設,提升小城鎮品位,對打造商貿旅遊強鎮將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文化教育
高沙人傑地靈,文化燦爛。以“孝德”為核心的雪峰文化,淵遠流長,福澤千秋。由於孝德文化深厚,當地敬老愛幼成風,老人得以頤養天年,健康長壽,是令人神往的“長壽之鄉”;歷史悠久的高沙“打漁鼓”,牽涉到音樂、舞蹈、說唱、美術等等藝術門類;“托茅船”不知勾起多少人的深深回憶;書協、美協、音協、攝影協、文學社、賽鴿協等各種民間文化社團燦若星辰,陶治了人們的情操,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以向氏兄弟為代表的高沙陶罐已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沙文史博物館為湖南省首家民間博物館,於2012年正式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著雲峰公園、柳山里風光帶、回瀾風雨橋、文化廣場等一大批文化基礎設施的開建,高沙的文化事業必將迎來空前的繁榮。
高沙鎮有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洞口三中(原蓼湄中學);初級中學7所(高沙鎮中學,太平中學、馬安中學、洪茂中學、南泥中學、茶鋪中學、茶場子校),在校學生3930人;中心國小1所,完全國小27所,村小9所,現有小學生8171人,中小學生合計12440人,鎮辦農民文化技術學校1所,民辦幼稚園11所,全鎮在編教職工664人。中學高級教師10人,中級職稱教師399人。先後有18名學生6次在國家、省級科技創新獲一等獎、優秀獎;每年的全縣教育質量檢測中,都有兩到三所學校進入全縣前十強。
蓼湄中學始建於1905年,由高沙有識之士李鐘奇、袁朴和曾貞丞等人倡辦。1944年經國民政府教育部長陳立夫批准增辦高中部,是縣境內第一所完全中學,其規模之大、師資之良、學生之優與省城長沙的岳雲、雅禮中學齊名,為湘西南名校,近代有“東蓼湄,西洞庭(即洞庭中學,今武岡二中)”之說。民國期間,軍政、文化界要人譚延闓、熊希齡、唐鑒等為學校題寫匾額。抗戰期間,一大批專家學者如武漢大學校長劉永濟、劉百昭、吳斌清等先後擔任校長或教師,全國各地流亡學生在此就讀,一度被譽為“人才淵藪”。學校先後培養博士生180名,碩士生1500餘人,為祖國培養棟樑之材40000餘人。湖南省教育廳廳長劉壽祺、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傅秀堂、著名作家謝璞、畫家黃鐵山、前柳州市委書記王仁武、國民黨著名將領尹立言、航天專家葉發宗、少將盧柱國、黃俊傑等均在此就讀,堪稱“桃李滿天下”的百年學府。1953年學校更名為洞口三中,1995年恢復蓼湄中學名稱,現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高沙名人
曾以得、曾如炷:均系晚清高沙市人。清道光廿三年(1843年),富商囤積奇聚大批穀米,百姓飢不飽腹,曾以得、曾如炷約紅崖會及數幫鄉民於鐘滄寺起義,在祖師橋斬殺前來鎮壓的武岡知州徐光弼。清遷聞知後,派湘撫吳其浚等前去鎮壓,終因寡不敵眾,曾以得、曾如炷在新化不幸被捕遇害。史稱“戕官大案”或“癸卯之變”。
劉以敬:(1846-1922)著名畫家,號叟痴,世居高沙萬壽宮。劉擅長水墨畫,亦畫水族。自幼清貧,以賣字畫為生。晚年見知於張之洞、吳佩孕,邀為幕賓,其畫為世所重,作品流傳湘西南及黔桂兩省甚多,亦成套刻版墨印傳世。
李鐘奇:(1871-1913)高沙鎮人。幼時才智出眾,官資就讀於嶽麓書院,應試北闈,中南元,為當時武岡州唯一中試者。後返鄉籌資辦洞口縣境內第一所國小堂。1907年籌建高沙中學堂。1910年始辦蓼湄中學。李鐘奇開啟高沙教育之先河,一生為辦學辦廠積勞成疾,於1913年6月不幸因病去世,時年42歲。
袁朴:(1880-1932)字文純,清稟生,曾留學日本,後任程潛秘書。後回高沙倡辦新學,振興教育,與李鐘奇、楊京華、曾夢吉一道創辦了高沙民立國小堂;1907年,又與李、楊、曾等始建中學堂;1913年改高沙中學堂為蓼湄中學,出任校長。與曾大圓合編《中學國文》教材四卷,同時還創辦了高沙文化圖書館和新文化劇團,其著述為《拙修室文鈔》等。1932年病故,時年52歲。
曾家模:馬安人。自幼家貧好學,畢生對十三經疑義、天文輿地、河渠水利等學精心研究,一生著述頗豐,有《禮儀先易》8卷、《古今圖考》1卷、《左傳塾鈔》14卷、《字母明義》、《詩學啟蒙》、《春秋述朱》、《今是草明文引》、《經律體譜法》等。
曾沛霖:(1878-1939)馬安人。曾留學日本,回國後任湖南省第一師範校長,後擔任湖南教育委員、新寧縣縣長、蔣經國秘書等要職。1938年7月任蓼湄中學校長,1939年12月因病逝世,享年61歲。
楊銳鋒:(1886-1925)民主革命時期少將(溫塘村人)。自幼聰明過人,光緒31年隨從蔡鍔入廣西,後秘密加入同盟會。後擁護孫中山,獲由黃興授予的“中華民國開國紀念獎章”,委為陸軍第8師二十九團團長,民國10年,擢升為陸軍少將,民國14年遭貴州軍閥楊希閔部伏擊身亡,時年39歲。
蕭煥畿:1901年出生,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步兵科畢業,服役於陸軍103師政治部,少校軍銜
劉百昭:字可亭,木山村人,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生。曾留學英國。回國後,於1925年4月任北京政府教育部專門教育司司長,1926年1月去職後,任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校長,東北大學文德學院院長等職。
蔣興錦:少將,1924年出生於我鎮一個中醫家庭。1950年從湘雅醫學院入伍,參加抗美援朝,後擔任軍事醫學科學院教授,從事部隊醫學工作,四次獲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多次立功受獎,被譽為全軍有突出貢獻的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劉壽祺:(1901年-1990年)教育家。民國3年(1914)啟蒙於私塾,民國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蓼湄中學,民國9年考入湖南第一師範。早年積極投身革命,為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新中國建立後曾擔任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創辦“湖南教育社”與“科學通訊社”,出版《湖南教育》等雜誌。文革期間遭迫害。1980年7月,由其主編的文革後全國第一部《教育學》正式面世。
彭明朗:1925年8月生,湖南財政學院(2000年,與原湖南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湖南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華中理工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兼職教授。1949年7月從國立武漢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參與尹世傑教授建立的我國第一個消費經濟學研究中心。
曾以魯:又名一櫓,馬安新屋村人,中國民主同盟成員。1912年至1916年就讀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1918年參加毛澤東、蔡和森創辦的新民學會,系早期會員之一。1919年至1928年赴法國勤工儉學,考入巴黎美術專科學校。1928年學成回國後一直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先後任武昌藝專、北平師範大學、華東大學、華東藝專、山東大學、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擅長水彩畫,功力深厚,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兼攻素描、中國山水畫及西洋美術史。1989年12月2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3歲。
曾光炎:(1913~1994)男,漢族,別號拙叟。1938年考取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分校上尉書記官。1940年至1945年就任國立商學院文書組主任、院長秘書兼套用文講師。1946年受聘於武岡洞庭中學任高中部國文教員。1949年參加高沙鎮迎接解放支前委員會,任主任委員。1950年因歷史問題入獄八年。1981年平反,後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政協湖南省第五屆委員會委員。
曾廣權:文豐村人,曾任洞口縣人民政府縣長。
黃俊傑:1943年12月出生,雲峰村人,1967年7月參加解放軍,歷任排長、連長、參謀、作訓處長、團長、師參謀長、師長,西安陸軍學院訓練部副部長、部長、副院長、院長,少將軍銜。
謝璞:1932年生,字發庭,號後錠,筆名春暉;
高中期間開始文學創作,畢業後任國小教員。1956年入北京
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學習,後回
洞口縣工作;1960年調
湖南省
文聯任專業作家,歷任省文聯主席團專職成員,省作協副主席、名譽主席,省
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
小溪流》雜誌主編,湖南省
文聯副主席、執行主席;中國作協會員,政協湖南省第七屆常委;著有
長篇小說《海哥和“
狐狸精”》,散文集《珍珠賦·謝璞散文選》,中
短篇小說集《姊妹情》、《二月蘭》、《無邊的眷戀》等,長篇
童話《小狗狗要當大市長》及《謝璞自選集》。
姜貽斌:文學創作一級,湖南省作協副主席。1954年出生,1995年畢業於
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1971年赴
邵東縣板橋公社插隊務農,後歷任漣邵礦務局朝陽煤礦工人、教師、新聞幹事,《主人翁》雜誌編輯,《海南開發報》編輯部主任,《文化時報》編輯室主任,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左鄰右舍》、《酒歌》,小說集《窯寄》、《白雨》、《追星家族》、《肇事者》等,散文集《漏不掉的記憶》等,曾獲“四小名旦”青年文學獎、萌芽文學獎、芙蓉文學獎、青春文學獎和毛澤東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楊樹清,出生在福建省金門縣的報導文學家,祖籍社山村高家組,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和梁實秋等多項文學首獎及3座金鼎獎,曾任《金門學叢刊》總編輯和佛光大學、金門大學駐校作家,現任金門燕南書院首任院長。
袁素安:筆名沙雁,當代作家。出生於1922年9月。讀高中時就酷愛文學,畢業後開始寫作。處女作散文《雲峰塔》,1943年發表在湖南中央日報副刊《平明》上。後就讀於武漢國立體院,1948年上期畢業,任洞口三中(原蓼湄中學)教師30餘年。解放後,在《湖南文學》、《小溪流》等報刊上發表《風箏》、《旱鴨子》等小說、散文數十篇。
吳琦瑛:1940年生於雲峰村。公路橋樑專家、高級工程師。1955年在洞口三中國中畢業。是湖南省公路學會一、二、三屆理事與橋樑專業委員會委員。是湖南省特等勞動模範;湖南省優秀專業工作者;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全國自學成才優秀人物;全國交通糸統雙文明標兵;全國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舒躍龍:男,南水村人,1970年3月出生,1988年9月-1992年7月在湖南師範大學生物系學習。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病原生物學專業碩士、博士,美國MountSinai醫學院博士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後,現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國家流感中心主任,兼任亞太流感委員會委員及衛生部流感防治專家組專家,獲評央視2014年度最具影響力十大“科技創新人物”。
曾傳國:前省政協委員,現任高沙增光慈善協會會長、高沙文史博物館館長,牽頭修葺了曾八支祠、高沙文史博物館和高沙抗日烈士陵園,為高沙鎮申報湖南省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立下突出功勞。
王明炎:號和寡、師童,無翁,高級美術師。1951年生。畢業於湖南師大美術系,主攻國畫山水。其作品先後在北京、台灣、韓國等地展出,被國內外專家稱為"中國的梵谷"、"中青年畫家之罕見"。作品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湖南日報》等媒體評介報導,多幅作品獲獎並被海內外人士及館院收藏。1998年9月8日在中國美術館主辦個人畫展,2007年8月獲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
舒小雲:雙合村一位普通勞動婦女,2007年,她發起成立了邵陽市第一家優質糧食產業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通過“訂單農業”方式,用“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引導廣大農戶共同發展致富。先後獲得“帶頭致富帶領民眾致富的雙帶型黨員”、“湖南省科技示範戶”、“湖南省創業成功女性”、“湖南省袁隆平科技獎”、“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全國種糧大戶”等榮譽稱號。
唐沸潮:1994年4月24日出生於高沙鎮,中央電視台小演員,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2012級學生,曾獲第二屆中國情歌廣播電視大賽少年組全國總決賽銅獎,主演的影視劇作品有《正義联盟》、《火力少年王3》、《火力少年王4》、《感恩之旅》、《粟裕大將》、《三進山城》等10多部,是國內主演影視劇最多的童星。
風景名勝
高沙八景
馬嶺回云:距市五里許,山氣溟濛則天必雨,人以是占晴雨,上有石似棋枰。俗呼仙人石。
洪灘浴涑鳥(後兩字結合為一字,但字典中無查,暫代):文禽,尾似船馳,性食短狐,在山中復無毒氣,其宿若有敕,多出江南,此地最少,故以志景,灘在楊公橋。(在青元村內,馬嶺就是雲蔭寨)
石井浮香:在楊公橋夾流之中,其形若石臼,時有香氣氤氳。
蓮寺禁鐘:庵在市後,先有鐘聲,相傳擊之多火災,故禁。
石祖懸燈:明萬曆時,近市龍頭村突有怪石直立如人狀,夜炯炯若星懸,光亘數里,丙夜愈熾。鄉耆老鐫元帝像,舁石市奉大土庵,屢著靈異。(木山村內的龍頭石)
洄瀾涌月:在祖師橋下,秋氣澄清,敘拖碧練,月輪洄轉,與波上下。今觀瀾以觀瀾名因此。
滄浪擊磬:距市三里處,名鐘滄寺,寺前面江水,水流潺潺,擊磬應之餘韻,互相繚繞,月夜測聽,使人意靜。
沙潭躍鯉:在半山廟下,時有大鯉泳游水面,漁者不能網獲,驚為神魚。(在何處有爭議。一說在水南橋的沙堤,一說在南泥半山村半山,相傳半山是大水衝掉一邊後而得名。衝掉後便形成深潭和沙灘,有個被稱為“員外”的就深潭大養其魚,別人抓魚不著,“員外”去了,大鯉魚就跳上沙灘來。)
石堰八景
《武岡州志》在高沙八景後刊有“石堰八景”,其中一景“滄浪涌月”與“滄浪擊磬”是同一個地方,其他七景分別名“鬥牛煙雨”、“天螺曬靨”、“楊柳春色”、“雙水洄瀾”、“石灣垂釣”(以上在文峰、雙鳳、石堰三村之內)、“五將拜台”、“若溪晚鐘”(以上在魚塘、峙山兩村之內)。
曾氏宗祠
又名
曾八支祠,地處鎮東郊的紅鵝村,始建於清乾隆七年(1742),同治七年(1868)至同治十二年(1873)復修。平面為長方形,座東朝西,前後五進,磚木結構,為
湖南乃至全國迄今規模最大的宗祠古建築之一。中軸線上依次為門樓、閣樓、前廳、過廊、中(禮)堂、寢堂、宗聖閣,兩側分別為鐘鼓樓、篤親堂、守約齋、廂房走馬樓等,總建築占地面積6425.6平方米。該祠布局巧妙,結構謹嚴,規模宏大,風格獨特。1997年起,在各級政府和文物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高沙鎮省政協委員曾傳國為首的社會各界人士,自籌資金300餘萬元,歷時五年,對曾八支祠進行了整體維修,並利用該祠創辦
湖南省首家規模最大的民辦綜合性博物館——高沙文史博物館。館內分別設定“石刻藝術館”、“拓片藝術館”、“高沙史志館”、“鄉賢英才館”、“民俗風情館”等五個展室。2003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利用其擴建的高沙文史博物館,館內收集石刻藝術作品200多件,許多海內外知名人士題辭贈字,現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洞口縣楹聯文化展示基地”。
觀瀾書院
位於雲峰村境內。據《武岡州志》載:“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例貢生袁敏、偕同里諸人捐資倡建,以故中耗,後敏復出囊金,損田產且募於鄉費,集建觀瀾義學,肇工於十五年夏,落成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秋。
書院坐東南朝西北,磚木結構,前後四進,兩側廂房縱橫交錯,有大小房子32間,上下二層,天井6個。占地面積3648平方米。第二、三、四進及兩廂已毀,現僅存第一進門樓及十二塊石碑記。門樓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上下兩層。正中設大門,門額為整塊長條形青石鑿制,大門兩邊對聯“千重山勢撐文筆;一派川流見道心”。觀瀾義學所存的建築及碑刻,是研究古代教育史重要的實物資料。
觀瀾書院以儒學宗,提倡崇儒重道,是孔孟之道的忠實傳播者,主張以禮教化鄉民,所謂“明教化,美風俗,厚人倫”是也,提倡維護綱常之道,極力維護家族的綱紀和法統,具有典型的家族書院特徵。
雲峰塔
建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系樓閣式磚石結構。塔基青石砌築,塔身八方五層,通高17m。底徑7m,檐角起翹,岩下飾斗拱,檐口以石灰抹面,飾有山水、花鳥等工筆彩繪。頂層角系銅鈴,風吹鈴響,清音遠聞。塔身一層南向開門,門額浮雕“雙龍搶寶”,刻工精細,形態生動。第二層正面堅嵌石匾“雲峰塔”三字,楷書陰刻,蒼勁有力。塔內各層為穹隆頂閣室(又稱塔心室),閣室與門巷甬道相連,沿甬道螺旋而上至頂層。每層閣室設有佛龕,對開窗門塔剎置鐵質葫蘆寶瓶。
高沙古商城
又稱
高沙老街,老街區內至今仍保存著以十八茅灣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片的較為完整的歷史街區,古鎮傳統風貌及格局富有特色和風韻,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牛江村明代古建築群
牛江村明代古建築群位於牛江村劉家園大院,其8座房屋中有7座基本完好,並居住著人家。這個古建築群是洞口縣文物史上的又一重大發現,對研究該縣古代發展民族風情和建築文化具有很高的價值。
牛江村明代古建築群修建於明代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已有400餘年歷史。該建築群系木質結構,分三個單元,每座房屋都是呈四合院式,總建築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各個建築門窗都雕刻有“福”“壽”等字樣和花草鳥獸等圖案,其形象逼真,雕刻工藝十分精湛。令人稱奇的是,建築群內有一條4米寬的石板路,石板上也雕刻有各種花紋圖案。頗具文物價值的還有一些題寫了“惟吾德馨”、“時雨兆天”等語句的楷書陰刻描金木匾,字型遵勁,漆塑花草鳥獸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更為驚訝的是,這裡還保存有一架描金鏤空雕花木床,形態逼真的各式人物,花草鳥獸,工藝絕倫,據說製作這床共花了三年時間。
其他資料
湘黔古道
湘黔古道是一條曾經東連寶慶、衡陽、長沙,西接洪江、芷江,一直延伸至貴州的古老商道。它橫亘山川,連綿千里。在公路、鐵路等近代交通方式出現以前,“上控雲貴,下制長衡”,洞口、溪寶瑤以特有的地理位置扼守著這條古道要衝。隨著近代交通給溪寶瑤帶來的邊緣化,往日商賈穿梭的繁華已經不現,那“駝鈴叮咚”或“馬蹄聲碎”的歲月已經不再,由繁華而衍生的搶劫、殺戮等醜惡也成為過去的傳說。
據考,湘黔古驛道興於西漢,至明、清更臻完備。驛道一幹線三支線自東向西穿過洞口全境,自長沙府至寶慶府,寶慶設資陽驛(今稱驛傳街)。自資陽驛西行,經楓林鋪、長陽鋪、岩口鋪、紫陽鋪(設驛站)、入洞口龍潭鋪、黃橋鋪(設驛站)、過荊竹鋪、石羊鋪、至武岡州。再分兩路:南行過城步至廣西興安;西行過綏寧去貴州開泰。此為湖南通廣西、貴州的幹線。資陽驛稱此為西線(又稱大西路)。自龍潭鋪起,經石下江(設驛站)、竹篙塘、木瓜橋、硤口關(今洞口塘設驛站)、入雪峰山、過千丘田(今古樓鄉)、越曝木隘(今古樓相山村境)、絲茅界(今月溪鄉牡羊村)、涼山界、宗溪、寶瑤(設驛站)、仙人橋、去沅州府(今洪江古商城),此乃小西線(又稱支線)之一,是湖南通雲、貴、川的主要通道,稱“煙銀特道”。又從龍潭鋪起,過曬龍灘、至高沙市(設驛站)、過水南橋、新店、任家渡、蓼溪關(今花園鎮)、入綏寧紅岩,亦是小西線之一。另從長陽鋪起,過灘頭、師公井、和尚橋(今荷香橋鎮)、水西橋、入樹林裡(今石江樹林)、經水東橋、黃家橋(今山門鎮設驛站)、越馬頸骨、椒林界、望鄉山、茅塘界、入漵浦,同屬小西線之一。
曾八支祠——湖南規模最大的宗祠文化博物館
曾八支祠位於洞口縣高沙鎮東郊1公里的紅鵝村,始建於清乾隆七年(1742),同治七年(1868)至十三年(1873)復修。平面為長方形,沿中軸線對
稱布局,座東朝西,磚木結構,前後五進,依次為門樓、閣樓、前廳、過廊、中(禮)堂、寢堂、宗聖閣,兩側分別為鐘鼓樓、篤親堂、守約齋、走馬樓廂房等,其布局精巧,結構謹嚴、形制獨特、規模宏大,是湖南乃至全國迄今規模最大的宗祠古建築之一。從2000年起,在對曾氏宗祠進行全面維修的同時,又將其闢為“高沙文史博物館”,它已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高沙鎮的名片,是一座集古宗祠建築群、革命紀念舊址設施群和地方文史收集展示機構於一體的大型民間博物館,具有豐富的歷史信息,深厚的文化內涵,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文化旅遊觀賞價值。
1、規模龐大的古建院落
曾八支祠占地13000㎡,建築面積4260㎡,是一般宗祠建築的二至三倍;兩座閣樓前後輝映,雄偉壯觀;五進正屋,中設過亭與四周出廊、門洞迴環連通,如同迷宮,布局奇特。該祠保留了清乾隆早期的建築風格,規制謹嚴,莊重典雅,是存世不多的江南古宗祠的典範之作;該祠建造規模之大,文物收藏之多與結構布局之奇,洵為國內所罕見,為研究古代宗法制度、建築工藝和民風民俗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例證。
2、宗聖孝文化的傳承基地
曾氏先祖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被後世尊為“宗聖”。曾氏宗祠宗聖閣主要供奉曾子牌位及“宗聖遺像”石碑。曾子得孔子一貫真傳,以孝行著,皇封“宗聖”,閣因此而得名。原閣建造宏麗,為江南曾氏宗祠所獨有,與山東曾子故里宗聖廟相媲美,古稱北廟南閣,馳名遐邇。閣前有空坪,青磚墁地,苔蘚蒼蒼,拾級而上,步入宗聖閣,閣高三層,五開間,通面闊22米,進深三間11米,通高17.56米,前出廊,底層正殿三間聯通,正中供奉曾子塑像,冕旒袍笏,端坐在神龕之上,上方高懸雍正帝御題“道傳一貫”金匾,一如山東曾廟之制;左右兩明間刻有歷朝封贈敕旨二十八幅,皆以樟木刻成,通體九龍盤繞;兩側牆面各立四塊巨型石碑,分刻曾子著述《大學》與《孝經》,框線飾以春秋時代車馬圖案;宏敞壯觀的殿堂在眾多的匾聯輝映之下,更加顯得氣象堂皇。大廳左右均設樓梯通往二樓,自邊門入大廳,三通間。正中石雕基座上立“宗聖遺像”石碑,系孔子高足曾參真容,原石碑立於山東省嘉祥縣宗聖廟內,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由曾子六十世孫、石堰曾氏後裔福建寧德知縣曾順溫摹歸,刻立奉祀於宗聖閣。1952年,族人為避免毀壞而埋入菜地,1998年重新出土,圖文無損。曾子便服坐姿,神態安祥,造型古樸,線條婉約;上刻唐玄宗御製像贊,韻語8句32字,篆法高古;下方刻曾順溫跋語,縷述摹刻原委甚詳。據文獻披露與實地考證,山東嘉祥宗聖廟之“宗聖遺像”原物毀於文革,故八支祠所存“宗聖遺像”現為海內孤品,珍同拱璧。遺像兩側,分別刻立唐玄宗御製贊語與乾隆帝御製詩碑二通,上方飾以垂花落罩,與左右鏤雕隔扇連成一體,倍顯莊嚴華貴。四周牆面懸掛《聖跡圖》三十六幅,為宗聖曾子生平事績浮雕圖案;左右展櫃分別陳列唐玄宗手書隸體《石台孝經》長卷與《中國孝道衍傳體系與代表人物》長卷,神龕對面為巨幅國畫《侍坐圖》,再現孔子與曾皙等門生講學問答於沂水春風之間的著名故事,整個大廳琳琅滿目,散發出莊重典雅的文化氣息。再沿二樓明間後面之樓梯登三樓,仍為三開間大廳,正中設神龕,供奉曾子之父母萊蕪侯曾皙與上官氏,曾子之妻公羊氏配享於側。左右側牆面堪中國孝文化歷史名人:文公韓愈、江都相董仲舒、亞聖孟子、述聖子思、宗聖曾子、文定公曾鞏、伊川先生程頣、文公朱熹、文成公王守仁、文正公曾國藩等大型浮雕圖像,形貌畢肖,栩栩如生。神龕對面懸掛曾氏源流圖表與“石堰八景圖”;廳中展櫃陳列石堰曾氏歷屆修譜文獻和辦學辦館資料,史實詳盡,脈絡粲然。三樓建迴廊,四周設欄桿,放眼遠眺,四方風物盡收眼底。
閣之左右各有兩層木結構走馬樓廂房,四開間,前後出廊,通闊16.8米,通深14米,舊時左為“孝義宦紳祠”,右為“懿貞節烈祠”。抗戰時期,戰時第三後方醫院駐此。現擬將其維修,建為“二十四孝群雕館”,將中國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場景真實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以鮮活直觀、震憾心靈的藝術形象來詮釋中華孝道的典範事例。
3、豐富的宗祠文化藏品
該館的石刻、木雕、泥塑、彩繪種類繁多,工藝精湛,特別是收藏了一批彌足珍貴的宗祠牌樓石門,在高沙鎮內及其附近的宗祠,凡是主體建築被毀,已無力復修者,其牌樓石門雕刻,都被收藏到了該祠之內。同時,還收藏了大量與宗祠相關的文史遺物,堪稱民間收藏的瑰寶。如清乾隆年間刻立的“宗聖遺像”已為海內孤品;曾國藩祖孫三代所題刻的匾額薈萃一堂,世所罕見;拓片起迄年代跨越唐代至民國,內容囊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宗教、交通、民俗等各個社會層面,書寫作者包括民國總統徐世昌、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行政院長譚延闓,監察院長於右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趙恆惕等歷史名人與近代學者,此外,尚有與拓片相關聯的大量考據資料,均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已引起世人的廣泛矚目,尤為專家學者所青睞。
4、石刻楹聯的寶庫
高沙曾氏宗祠,不僅其牌樓立柱、大門、側門外等均有石刻楹聯,而且在祠內還收藏了其它宗祠或名勝的石刻楹聯多幅,這是將高沙鎮內及其附近已被毀壞又無力復修的宗祠或名勝的石牌樓搬遷到曾氏宗祠之內,作為館藏品,使之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這些石刻楹聯近30幅,其辭句功於用典,寓意深刻,對仗工整;書法字型規範,筆力遒勁,刻工刀法圓潤,深淺得當。這些石刻楹聯充滿了人文氣息和藝術魅力,凸顯出儒孝文化與書法石刻藝術相得益彰之美,與歷史文化名鎮融為全體的高雅格調,具有極強的觀賞價值與感染力。
5、抗日救國的軍校和醫院舊址
1938年,黃埔軍校第二分校第十六期一個總隊,第十七期二個總隊與第十八期一個總隊以及戰時第三後方醫院設在曾八支祠,歷時七年,在此培訓了大量的軍政人才,至今宗祠內留存有抗戰紀念碑、總理訓教、委員長訓條及佩劍、刺刀、標語、紀念碑、操場、旗桿桅子石、刀劍紀念物,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最珍貴、最生動的歷史教材。
6、珍藏地方史料與實物的民間博物館
曾八支祠開闢為“高沙文史博物館”之後,不囿於一姓一府的狹隘宗族觀念,而是致力於地方文化遺產的保護,這些文物保護的志願者嘔心瀝血,無私奉獻,歷時十二年,籌資300餘萬元,先後籌建“石刻藝術館”、“書畫藝術館”、“拓片藝術館”和“高沙史志館”,免費面向公眾開放,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現正在傾力打造湖南首家“中國孝文化博物館”,理念新穎,特色彰顯。綜觀該館“以文物保護立足,靠旅遊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和十數年如一日的工作歷程,其保護文化遺產的覺悟之早、熱情之高、力度之大與效果之佳,是湖南文博界的一個先進典型。
高沙文化:打漁鼓
又稱“唱道情”,起源於唐代,以唱為主,說唱結合。一般不用伴奏樂器,由一人手持兩尺長的漁鼓筒和小鑼進行表演,曾流行於高沙、花園一帶,有影響的藝人有鄧新開,曾紀棣、盧德許等人。演唱內容多為歷史故事、俠義故事和民間傳說。新中國建立後繼續流傳,但內容有了創新,主要表現新人新事新風尚。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是洞口漁鼓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1953年鄧新開參加“邵陽地區首屆民間藝術會演”後,選為邵陽地區代表隊成員赴長沙參加“湖南省第一屆民間藝術觀摩會演”。1956年曾紀棣、王煥祥、張長鼎、楊教菊等參加“邵陽專區民眾藝術會演”,演出的節目有“夸咱老書記”、《半江河畔戰歌揚》、“模範夫妻誰不夸”等歌唱新人新事新風尚的節目,深受好評。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高沙民眾活動中漁鼓節目還偶有所見,現已基本失傳。因此,加大對高沙民間傳統文化的蒐集整理和搶救保護工作已勢在必行。
瀕臨消亡的高沙瓦罐
高沙瓦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先前的瓦罐有仙雞窯、冷水窯等20多家,鼎盛時期有工匠500多人,目前工匠才十幾人,手工技術正面臨消亡。
10月19日,我們來到洞口縣高沙鎮洪茂村時,天色已晚。今年49歲的向乾燈和44歲的向乾明兄弟正屋裡屋外地忙碌著。“這些天正在趕製一批貨,所以還得加班加點。”向乾燈微微抬頭笑著說。
只見他熟練地從旁邊的黃泥中摳出一小塊放在軸承上,然後快速轉動軸承,手遊離在黃泥上。3分鐘後,一個滑潤的瓦罐坯呈現在眼前。記者按照向師傅的指點,嘗 ;試了一番,不僅沒成功,身上反倒濺滿了泥水,“看似輕鬆,這門技術是需要使暗勁的。所以女孩子一般不學這個。”向乾燈出生在一個瓦罐世家,從他的爺爺的爺爺那輩子起,就一邊種地一邊做瓦罐。向乾燈從會爬起就生活在黃泥堆里,製作瓦罐的每一道程式,他閉著眼睛都能做出來。
向乾燈的父親向省修,今年86歲。
六七十年代瓦罐很暢銷,還遠銷到外地。”向省修介紹說,那時候在家將瓦罐做好然後肩挑到廣西、貴陽、四川等地售賣,一出去就是一兩個月。以前村里沒有自來水,村民家就買一兩個半人多高的大缸用來儲水。大缸、罈子、花盆這三樣東西比較好賣,也容易製作,向省修就是靠著這門手藝,把向乾燈兄弟撫養大的。
制瓦罐所選取的黃土應是黃中帶白,這種黃土粘性好,燒制出來的瓦罐才不會裂開。”向乾燈一邊製作一邊說,製作瓦罐的過程簡單卻又富有情趣。其中燒制是最重要的一個程式,用柴燒制,需要1200℃的高溫,“我們唯一的秘訣就是用肉眼看”。
現在有些手工制陶已被時尚的瓷器、木器、塑膠製品所代替,村里製作瓦罐的人越來越少,但是向乾燈在父親的要求下堅持下來。生產的陶器隨著時代的變遷融入那一代人的審美觀,祖輩的那幾代,需要的陶器是存水、存糧、存菜、存油,以素陶為主;到了向乾燈這一代人,需要的是花盆、花瓶、花碗,以釉陶為主。前是大而實用,後者小而美觀。面對銷售瓶頸,向氏兄弟不斷創新手藝。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耐得住寂寞、頂得住誘惑。“我相信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穫。”如今他們自己發明、製作的鳥哨遠銷到海外市場。
2009年,向乾燈、向乾明兄弟倆參加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評比展示,最終市里將高沙陶罐列為“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在籌備申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稿源:邵陽日報 作者:劉小幸 艾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