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瑪(樂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達瑪,又稱嘎阿。藏族棰擊膜鳴樂器。流行於西藏拉薩、日喀則、昌都、青海玉樹、四川甘孜、巴塘等地藏族宮廷歌舞樂隊和藏傳佛教寺院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達瑪
  • 又稱:嘎阿
  • 流行地藏族
  • 屬於樂器
簡介,歷史追溯,形制結構,降低鼓音,演奏方法,

簡介

達瑪,又稱嘎阿。藏族棰擊膜鳴樂器。流行於西藏拉薩、日喀則、昌都、青海玉樹、四川甘孜、巴塘等地藏族宮廷歌舞樂隊和藏傳佛教寺院中。

歷史追溯

歷史悠久,最早一直流傳於西藏地區。但到了公元9世紀上半葉的朗達瑪統治時期,佛教遭受破壞,歌舞被迫禁絕,達瑪也曾失傳達八百年之久。直到公元17世紀五世達賴時期(1642年—1682年),拉達克土王前來朝覲達賴時,達瑪才隨之再現於宮廷樂隊。首先用於拉薩市布達拉宮嘎爾巴樂隊,嗣後又流傳到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昌都向巴林寺、四川甘孜甘孜寺和巴塘的昌寧寺等寺院。

形制結構

鼓身多用黃銅鑄造而成,個別用鋁合金或木製作,外觀與口小肚大的罈子相像。鼓底較小,上部是鼓體直徑最大處,頂部鼓口稍內收。達瑪有大小兩種規格,大鼓稱達瑪切,又稱雄達瑪或低音達瑪,鼓高30厘米~34厘米、鼓面直徑37厘米~41厘米、鼓體上部最大直徑45厘米~50厘米、鼓底直徑15厘米~18厘米、鼓底正中有一個直徑1.5厘米的音孔;小鼓稱達瑪窮,又稱雌達瑪或高音達瑪,鼓高16厘米~20厘米、鼓面直徑29厘米~32厘米、鼓體上部最大直徑31厘米~34厘米、鼓底直徑12厘米~16厘米、鼓底正中小音孔直徑0.6厘米。上端 鼓面蒙以氂牛皮。蒙皮時間一般以藏曆九月為佳,因為此時氂牛長得最肥壯,皮質也最好。蒙皮要用當天所宰之氂牛皮皮板濕潤易於拉伸。鼓皮周邊扎有若干小孔,用整根細氂牛皮條穿入小孔並與鼓底皮圈往復串連、勒緊固定。鬆弛或繃緊皮條可以調節鼓皮的張力,改變鼓的音高。銅製鼓身外表多塗以銀粉。鼓棰木製,棰長30厘米,棰頭稍粗,尾端略細並系以紅綢條為飾。
達瑪達瑪

降低鼓音

演奏前,為使兩鼓發音高低分明,常將達瑪切的鼓皮用水浸泡,以使鼓音降低,而達瑪窮的鼓皮則要在日光下曝曬或在火邊烘烤,以使鼓音升高。達瑪屬於無固定音高膜鳴樂器,但大小兩鼓音高常為五度關係。

演奏方法

演奏時,奏者兩手各執一棰。達瑪切置於奏者右側,達瑪窮置於奏者左側,兩鼓用皮帶或布帶連結固定在一起,一人要同時演奏一對鼓。達瑪既可坐奏,也可行奏。主要用於藏族宮廷嘎爾巴樂隊伴奏宮廷歌舞、迎送達賴喇嘛、佛教寺院舉行傳召大法會迎請強巴佛等禮儀、羌姆藏戲伴奏。一般在室內或園林中伴奏歌舞時,奏者多席地或坐在卡墊上隨樂曲的需要而敲擊演奏。每個鼓的下面都墊一個厚3厘米的環形布圈。達賴喇嘛遠巡舉行迎送儀式時, 則要在戶外行奏,將一對達瑪分置於馬背兩側,奏者騎在馬上敲擊,也可由一人背二鼓在前,另一人隨後演奏。達瑪發音堅實有力,音量洪大,音色明亮,傳遠效果好。演奏時使用的數量因地而異,在拉薩的布達拉宮日喀則扎什倫布寺表演藏族宮廷歌舞時,要同時使用四對達瑪,而在其他藏傳佛教寺院藏戲團,則要使用一對或兩對達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