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主義種群與自然選擇》是20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彼得·戈弗雷-史密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達爾文主義種群與自然選擇》
- 作者:彼得·戈弗雷-史密斯
- 出版時間:2023年4月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21054
- 類別:圖書>哲學/宗教>哲學>科學哲學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達爾文主義種群與自然選擇》是20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彼得·戈弗雷-史密斯。
《達爾文主義種群與自然選擇》是20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彼得·戈弗雷-史密斯。內容簡介通過自然選擇機制,演化過程塑造了千差萬別的事物。如何恰切地刻畫這個機制?這從達爾文起就成了一個大問題。這裡的關鍵是,演化過...
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 )指生物在生存鬥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現象,最初由C·R·達爾文提出。達爾文從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認為生物的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作用能導致生物的適應性改變。自然選擇由於有充分的科學...
達爾文把性選擇看作是自然選擇的特殊情形。性選擇有利於保存和發展與求偶、繁殖有關的器官、結構、功能和行為等方面的有利變異,從而也有利於種群的生存和發展,這是與自然選擇的利益一致的。但在某些情況下,性競爭的利益與生存競爭的...
輝格史觀的“達爾文主義”多指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所倡導的“純粹達爾文主義”。新達爾文主義 達爾文對批評的回應 自《物種起源》出版後,許多人對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提出了質疑。其中最重要的挑戰來自StG.密瓦特和F.簡金。在密瓦特...
社會達爾文主義,有時在中文語境中簡稱為“社達”,是指由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派生出來的西方社會學流派。主張用達爾文的生存競爭與自然選擇的觀點來解釋社會的發展規律和人類之間的關係。認為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現象存在於人類社會。因此,...
這是現代進化理論中影響最大的一個學派,實際上它是達爾文自然選擇理論與新達爾文主義遺傳理論和群體遺傳學的有機結合。該學說認為生物化是在群體中實現的,其主要內容為: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於種群基因頻率的...
現代達爾文主義亦稱綜合進化論(The Synthetic Theory,包括後來的新綜合理論),是達爾文主義選擇論和新達爾文主義基因論綜合和提高的產物。該學派是現代進化論中是最有影響的一個學派,有許多著名的學者,如英國學者霍爾丹(J. B. S. ...
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中系統地闡述了他的進化學說。其核心自然選擇原理的大意如下:生物都有繁殖過剩的傾向,而生存空間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須“為生存而鬥爭”。在同一種群中的個體存在著變異,那些具有能適應環境...
達爾文從家養動植物中看到,由於按照不同的需要進行選擇,一個原始共同祖先類型,即野生品種,可以被培養成許多形態特徵顯著不同的家養品種。同樣,自然界的同一個種內個體之間的形態、習性差異越大,則適應不同環境方面越是有利,因而將...
性選擇,自然選擇的一種特殊形式。達爾文認為,兩性中的某一性別(通常是雄性,雄性個體或雄性生殖細胞相對過剩)的個體為交配而與種群中同性別的其他個體展開競爭,得到交配的個體就能繁殖後代,使有利於競爭的性狀逐漸鞏固和發展。涵義 雌...
他列舉出自然選擇通常無法產生出完美類型的八大理由。1、基因型的潛力有限:動植物已有的遺傳組織限制了進一步進化,如鳥類無法進化成哺乳動物,甲蟲無法進化成蝴蝶;2、缺乏合適的遺傳變異:一定的物種種群只能容忍有限的變異;3、隨機的過程...
達爾文把性選擇看作是自然選擇的特殊情形。性選擇有利於保存和發展與求偶、繁殖有關的器官、結構、功能和行為等方面的有利變異,從而也有利於種群的生存和發展,這是與自然選擇的利益一致的。但在某些情況下,性競爭的利益與生存競爭的...
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原來的一個物種的種群就變成兩個物種的種群了。釋義 現代綜合進化理論是基因學說和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綜合。這實際上是以現代遺傳學的巨大成就來補充達爾文學說中的不足。現代進化理論闡明了生物進化過程中,內因(生物...
這樣就形成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從而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內容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所謂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例如,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鯉魚是一個種群,一片草地...
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原來的一個物種的種群就變成兩個物種的種群了。理論缺陷 達爾文的進化理論,從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認為生物的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作用能導致生物的適應性改變。它由於有充分的科學事實作根據,故能經受住時間...
現代綜合進化論(modern synthetic theory of evolution)又稱現代達爾文主義,或新達爾文主義。將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與現代遺傳學、古生物學以及其它學科的有關成就綜合起來,用以說明生物進化、發展的理論。歷史背景 20世紀上半葉,生物學...
斯特賓斯(G. L. Stebbins)等人。拉馬克的進化論可精煉為“內在複雜化趨勢、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達爾文的進化論則可濃縮成“隨機變異、生存鬥爭與自然選擇”,但略有遺憾的是,綜合進化論並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核心或“標籤”。
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中系統地闡述了他的進化學說。其核心自然選擇原理的大意如下:生物都有繁殖過剩的傾向,而生存空間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須“為生存而鬥爭”。在同一種群中的個體存在著變異,那些具有能適應環境...
生存鬥爭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中心概念。達爾文的生存鬥爭概念包括三個方面:(1)生物與無機自然條件之間的鬥爭;(2)種間鬥爭;(3)種內鬥爭。從這一觀點來看,生存鬥爭是一個多義詞。達爾文想以這一概念來說明地球上生物存在的...
大多數生態學家所支持的進化論是建立在現代遺傳學家理解的達爾文主義之上。並且,在生態學家的頭腦裡面,生態學與進化論是緊密聯繫的,這在生態學提出之時就是如此。Ernst Haeckel(1866)將動物形態學與Darwin剛建立的自然選擇學說的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