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達拉之戰
- 地點:敘利亞地區
- 時間:公元530年
- 參戰方:東羅馬帝國,波斯
- 結果:東羅馬勝利
- 參戰方兵力:拜占庭2.5萬;波斯5萬
- 傷亡情況:波斯損失5000人
- 主要指揮官:貝利薩留,米拉尼斯
背景,後退的帝國,如饑似渴的惡狼,爛兵之王登場,泰山壓頂,激動人心的斗將,血染塹壕,意義不大的勝利,
背景
自從波斯人在公元3世紀建立薩珊帝國,便成為了羅馬帝國在東部邊境上的噩夢。如果說過去的帕提亞帝國只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那么一直以重建夕日世界第一帝國為己任的薩珊人就是一條隨時可能發起猛撲的惡狼。
後退的帝國
公元6世紀,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羅馬帝國,依然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但已經進入拜占庭時代的他們,在實際上已經丟掉了帝國的半壁江山。歐洲的日耳曼人,東方的遊牧民族,都在過去的2個世紀內,肆虐帝國境內,而破落的帝國幾乎只能以黃金等貢品進行反抗。
這一系列失敗的根源,是以城市為文明核心的羅馬人,無法繼續整合廣袤帝國而突發的病變。一波又一波期望獨攬大權的皇帝與貴胄們,彼此廝殺不斷,讓最終的倖存者也萌生了更為變態的權力控制欲。
當帝國有限的資源開始更多的投入到監管各級的行政官員身上,曾經享有充沛物資供給的軍隊,不免要淪為餓肚子的奴僕。羅馬皇帝們的應對之策便是以土地代替軍餉,給大部分士兵維持最基本的生存。代價自然是軍隊總體實力的下滑。哪怕軍戶們的後代繁衍得越來越多,也及不上帝國早期的精兵強將。
此時的羅馬,依然擁有少數享有皇帝津貼的精銳部隊。他們是從全國部隊中抽調來的精銳,卻也由於人數有限而限制了戰鬥力水平。何況帝國版圖依然廣袤,區區幾支小規模精銳,只能東奔西走的充當救火隊員。一旦遇到熊熊烈焰而非零星山火,救火隊員本身也往往被烤得焦頭爛額。
如饑似渴的惡狼
公元6世紀,讓羅馬不安的對手有很多,波斯就是其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雖然這個志在成為世界第一的王朝,有著堪比羅馬的中央宮廷與管理制度,卻在很多行徑上同半開化的蠻族,差別不大。
在帕提亞帝國時代,幾個貴族與各級領主都以較為鬆散的形式,圍繞在首都泰西封周圍。妄圖撥亂反正的薩珊王庭,一直想辦法將地方勢力壓製得死死地。許多帕提亞時代的自治城市與附屬國被逐個吞併,造成的經濟活力喪失也讓薩珊國王們頭疼不已。薩珊前期的軍隊,依然需要依靠地方上的大小貴族來進行動員。如果君主們不能帶著他們通過戰爭來獲得利益,那么自身的威權與偉大理想都將付之一炬。
於是,薩珊帝國便成了一頭時刻覬覦羅馬財富的惡狼。加之帝國主要的農業賦稅來自西部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緊挨著羅馬控制下的敘利亞。薩珊軍隊便定期動員,向西進攻,在圖謀攻城略地之餘,從羅馬皇帝手裡賺取一筆不菲的貢金。運氣好時,他們還可以俘虜一些羅馬貴族,乃至皇帝本人。
爛兵之王登場
公元530年,波斯人的軍隊又一次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地區集結。他們的目標是附近的重要城市——達拉。
此城雖然規模不大,卻扼守這兩河上游與北部的亞美尼亞山區,位置非常險要。羅馬人儘管在長期戰亂中節節敗退,卻一直試圖控制關鍵節點,遏制波斯人的西征勢頭。雙方的爭鬥,也就從兩河流域和敘利亞,一直向北延伸到亞美尼亞與高加索山區。進攻方往往只為打劫,防禦方則多是漫不經心的兵痞,所以通常很難發生決定性的戰役。
然而,查士丁尼麾下的羅馬軍隊,依然沒有從幾個世紀的頹廢中恢復過來。自從3世紀的戴克里先皇帝開始,人數穩步上升的軍隊,就被不斷拆分成各支駐守在地方上的守備隊。其中占大多數的戍衛軍團,實際上已經淪為地區民兵,戰鬥力欠佳。作為他們的後援,各地中心城市裡的省級軍團依然是吃軍餉的職業軍團。但他們仍舊規模有限,並在長期的城市生活中,迅速腐化。
在這樣的窘迫下,騎兵部隊的重要性開始凸顯出來。當慢吞吞的行省軍團步兵還沒有準備好戰鬥時,騎兵為主的機動力量已經能夠趕到戰場進行支援。一些有能力的將領也在皇帝默許下,建立了自己的騎兵親衛隊,將各類冒險家與僱傭兵塞入自己的直屬力量。帶著皇帝命令來督師東方的貝利薩留,手下就有這么一支精幹的騎兵分隊。
但面對波斯人的大兵壓境,僅僅依靠數量有限的騎兵,根本不足以解決問題。小城達拉的守備隊,也很難在龐大的敵軍面前,支撐多久。不得已之下,貝利薩留還是要統領他可以調用的一切力量。儘管步兵戰鬥力羸弱,騎兵來源複雜,他還是要把這么一支烏合之眾帶上戰場。達拉之戰,也將成為這位爛兵之王輝煌戰績的起點。
泰山壓頂
薩珊波斯的軍隊核心也是騎兵部隊,人馬具裝的重甲騎兵又是騎兵中的核心。這些地方上大小貴族們都會盡其所能的將自己武裝到牙齒。除了全套鎧甲與盾牌,重型騎槍與破甲用的戰錘一樣必不可少。但與帕提亞時代的前輩們不同,薩珊的重騎兵也會帶上一把弓與一袋箭矢,以便在遭遇方陣步兵和輕騎兵時,用箭矢攻擊。
薩珊餘下的部隊就不那么精幹善戰了。能負擔馬匹的平民們組成了規模可觀的輕裝弓騎兵部隊。他們往往在戰鬥中擔負非常繁重的任務。無論戰前的偵查與騷擾,還是交戰中的反覆襲擊和包圍,輕騎兵的作用都讓中亞的帝國們對他們無法割捨。
薩珊波斯軍隊里同樣有數目可觀的步兵部隊。他們同樣來自波斯帝國治下的眾多城鎮和村落,平民組成的弓箭手規模龐大,而維持日常治安的警察力量將在戰時充當壓陣的重步兵。此次進攻達拉,波斯將領米拉尼斯特意招募了超過以往數量的步兵到他的軍隊中服役。加上蓄勢待發的各地騎兵部隊,整支大軍的主力便有40000人之多。
相比之下,貝利薩留手裡的烏合之眾也不過25000人而已。這在當時的羅馬軍制下,已經是一支不小的軍隊了。查士丁尼一定為他抽調了不少比較有戰鬥力的行省部隊與騎兵,否則即便是貝利薩留,也不敢貿然上任。他非常明白自己手裡部隊的大致水平,於是決定背靠達拉城的城牆,與波斯人背城一戰。
在貝利薩留之前,羅馬軍隊往往選擇簡單的野戰對壘或堅壁清野。前一個情況主要是由於將領的盲目自信,後一種局面則是畏敵如虎,坐等援助。貝利薩留放棄風險巨大的野戰,也不想困守城市被包圍。於是下令全軍在城牆的外圍挖掘壕溝,建立較為穩固的陣地。這不僅是為了限制波斯人具有優勢的騎兵部隊,也是對自己麾下步兵素質的失望。
激動人心的斗將
米拉尼斯的薩珊軍隊抵達達拉城下後,便為眼前的敵軍列陣方式感到吃驚。
但更讓波斯人感到奇怪的是,羅馬人在兩翼的騎兵身前也有這樣的壕溝。類似的情況一樣會在騎兵戰中發生。雖然此舉是羅馬人不自信的表現,但也確實限制了波斯騎兵的進攻。因而,雙方就在達拉城下列陣對峙,不敢輕易動手。
第二天,這種無奈的對峙依然在繼續。為了試探貝利薩留的布置的防禦陣地是否有薄弱環節,波斯右翼的一隊騎兵率先發起了進攻。結果,羅馬騎兵並沒有堅守壕溝,而是選擇了暫時後撤。但在同事間裡,一些羅馬騎兵開始繞過壕溝,對正卡在壕溝通道兩邊的波斯騎兵進行包圍。發現情況不對的波斯人馬上後退,僅僅丟下7具屍體,便全身而退。不敢追擊的羅馬人則又乖乖退回了原來的位置。
吃了虧的波斯人立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羅馬人發起挑戰。一名波斯武士策馬來到兩軍之間,想貝利薩留全軍發出單挑邀請。缺乏武士文化的羅馬人並沒有這個習俗,一時間無人敢出陣迎戰。結果,來自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摔跤教練安德烈,因為按耐不住而接受了挑戰。僅一次交鋒,安德烈就用長矛將對手捅下馬。隨即跳下馬,用小刀切開了波斯人的喉嚨。沉寂已久的羅馬陣中,頓時歡聲如雷。
輸陣不輸人的薩珊一邊,又有一員老將殺出,向安德烈發起挑戰。兩人在全速衝鋒中都擊中了對手,雙雙墜馬。身為摔跤大師的安德烈更快起身,將波斯老將再次擊倒,依靠嫻熟的摔跤技巧,笑到了最後。
不願意繼續損兵折將的薩珊軍隊在羅馬人的歡呼聲中鳴金收兵,羅馬人也隨即撤回達拉城休整。
血染塹壕
在小規模衝突中獲勝的羅馬人並沒有高興了太久。戰役的第三天,又有10000波斯援軍姍姍來遲。這時波斯人的軍隊數量已經是他們的整整2倍。
此時,就連貝利薩留都對能否擊敗波斯人心存疑慮。對峙之餘,雙方的高層之間也是書信不斷。然而羅馬人不願意放棄至關重要的達拉,波斯人也不在得到增援後信心倍增。毫無意義的談判在當天就宣告破產。
戰役的第五天,已經不準備繼續等待的波斯人首先擺出了戰陣。數量眾多的他們將全部騎兵和步兵都做了雙線布置。這樣一來,即便第一線的部隊被羅馬人擊潰,第二線生力軍還能填補前者留下的空檔。如果雙方在壕溝附近相持不下,第二線部隊將從兩翼的外側迂迴,側擊人力單薄的羅馬軍隊。一些精銳的重騎兵還被專門抽調出來,組成小規模的敢死隊,以便在關鍵時刻發動突擊。
中午前,貝利薩留的軍隊也按照前幾天的位置部署完成。還來不及吃午飯,薩珊軍隊便開始了攻擊。由於波斯人深知羅馬人有吃午飯的習慣,而自己的士兵習慣在黃昏時再吃第二頓,所以希望突然攻擊餓著肚子的敵人。
波斯人的輕騎兵與弓箭手首先向固守的羅馬人射出密集的箭矢。貝利薩留的弓箭手們則在前排重步兵的盾牌陣掩護下,張弓還擊。雖然波斯人的弓箭手射速更快,但使用輕型箭矢的他們並不如對面的重型箭矢更有殺傷力。這個年代的羅馬步兵,大部分人都是使用標槍與弓箭的輕步兵,所以在場面上並不吃虧。恰好作戰中,他們還處於順風方向,所以頂住了波斯人的箭雨洗禮。
很快,波斯人第一線的騎兵與步兵都發起了衝鋒。貝利薩留的軍隊也挺起長矛,向著從塹壕通道過來的敵人大打出手。雙方的步兵在有限的空間內撞在一起,頂著盾牌相互刺擊。騎兵也在人馬緊挨的通道中你爭我奪,後排的人則迂迴到外側,與對面趕來包抄的敵軍殺成一片。死傷將士的鮮血,很快便浸潤了雙方爭奪激烈的壕溝。
波斯精銳騎兵所在的右翼,攻勢尤為猛烈。左翼的羅馬騎兵死傷慘重,後退中被困在壕溝內側,亂成一團。若非戰場空間狹小,這些敗軍早已引發崩潰。幸好貝利塞留在左右留有一手,包括300名艾呂利人在內的預備隊一直隱藏在左翼外側的一座小山坡背後。眼看羅馬左翼即將全軍覆沒,這些人也乘勢殺入波斯精銳之中,引發了波斯右翼的潰逃。羅馬人乘勢發起反擊,將困在潰軍與塹壕附近的3000名波斯步騎兵殺死。
為了挽救自己的右翼,米拉尼斯派出精銳的敢死隊到右翼,準備從更為外圍的位置突擊羅馬人混亂的左翼。這一企圖隨著波斯戰馬揚起的塵埃被貝利薩留所發現。開戰到這時,他與他的親衛隊一起,一直位於全軍的後方,組成了一個小小的第二線預備隊。發現新的敵情後,貝利薩留馬上派出600精銳騎兵進行反包圍。結果,前一刻還在追殺羅馬人的波斯敢死隊,被新殺到的貝利薩留親兵截成兩半。位置矚目的旗手,被貝利薩留的副將蘇尼卡死用長矛刺死。波斯人的最精銳部隊瞬間士氣大跌,被返身殺回的羅馬大軍團團圍住。在他們身邊還有大量跟隨騎兵殺入的第二線步兵,如今在羅馬人逐步壓縮的包圍圈中相互擠壓,成為待宰的羔羊。
眼看全軍有被徹底擊潰的危險,米拉尼斯只能選擇撤退。薩珊軍隊的大部分人還是成功逃出了塹壕。由於擔心敵軍設有伏兵,貝利薩留嚴禁手下發起長距離追擊。但還是有大量波斯人被困在包圍圈中。最後,包括精銳重騎兵在內的5000名波斯人在死亡包圍圈中被斬殺。
意義不大的勝利
達拉之戰,是羅馬人與薩珊波斯的戰爭中,少有的大勝。一直處於戰略被動局面的他們,如今可以長長的舒一口氣。短時間內,波斯人無法繼續威脅羅馬帝國的東部邊陲。敘利亞地區的安全形勢也得到了緩解。
然而身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帝查士丁尼,並不想利用達拉之戰的勝利,更進一步。在他看來,薩珊波斯不過是邊境困擾,而西方的迦太基、西西里和義大利才是自己最想要再征服的地方。
達拉戰役後2年,雙方再次在蘇拉城下打成平手,貝利薩留雖然使出了渾身解數,依然在軍隊數量與質量上不如波斯對手(卡利尼庫斯戰役)。波斯人一直到東北部邊境受到白匈奴威脅,才與羅馬休兵言和。條件是羅馬人撤出兩河流域之餘,還要每年繳納11000磅的黃金。
令人吃驚的是,如此苛刻的條件居然被查士丁尼皇帝爽快的答應了。貝利薩留也被調離東方。他在波斯戰爭中的出色表現得到了皇帝的認可。不過多久,一支規模遠大於東方駐軍的遠征部隊將被派到他麾下。志在恢復羅馬帝國榮光的皇帝已經決定了,哪怕對波斯不斷納貢,也要先殺回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