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
耕地總面積2248畝(其中:水田1027畝,旱地1221畝),人均耕地1.16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
林地18,5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柑橘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95畝,其中草地1,056畝;荒山、荒地6,643畝,其他面積240畝。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507戶,共有
鄉村人口1931人,其中男性1025人,女性906人。其中
農業人口1931人,勞動力1249人。該村以
僳僳族為主。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931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69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上帕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2.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上帕鎮衛生院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314戶,占農戶總數的61.93%。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路,通電話。全村372戶已通自來水;有13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45%;有507戶通電,有23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45.96%和71.0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3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9戶,分別占總數的26.43%和23.47%。
該村到上帕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的路面。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8輛,機車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27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
沼氣池農戶71戶,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該村農戶住房以其他結構住房為主,有4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5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委會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885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235人,距離上帕鎮中學7.5公里,
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9人,其中小學生167人,中學生122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
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8人,
少數民族黨員28人,其中男黨員26人、女黨員2人。該村黨支部曾被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福貢縣授予“五好村黨組織”、“全省人民調解工作優秀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黨支部”、“先進黨支部”等。村委會由
村支書、
村主任、副主任等組成。該村委會建有團總支1個,
團支部4個,共有團員2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享受農村低保、退耕還林補助等。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
農業承包契約45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66.8畝,集體總收入0.90萬元,有固定資產8萬元,集體有收益0.90萬元。
農村經濟
2009年,該村經濟總收入317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105萬元,占總收入的33.12%;
畜牧業收入87萬元,占總收入的27.44%(其中出欄肉豬1736頭,肉牛192頭,肉羊633頭);
林業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3.47%;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收入69萬元,占總收入的21.77%;工資性收入45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1,26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7人(占勞動力的11.77%),在雲南省內務工12人,到雲南省外務工135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村內道路尚未硬化,給民眾生產、生活帶來不便;
2、支柱產業尚未形成,民眾增收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發展核桃、柿子等林果特色產業,種植面積80畝;
2、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00頭、黃牛90頭;
3、發展勞務經濟,第年轉移勞動力5人。。
地圖信息
地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達友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