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解四書是熊春錦先生主編,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全三冊。分別是道解大學、中庸,道解孟子、道解論語,熊春錦先生對《大學》進行了導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解四書
- 作者:熊春錦
- 出版社: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
- ISBN:978988985849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三綱要,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大學全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內容簡介
《大學》之書,原本是《小戴禮記》裡面的一篇,相傳此篇為孔子的學生曾子所作。但是其篇中卻見不少《老子德道經》“德篇”中的論述,例如:“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這其中的“亂”、“厚”、“薄”等都在其中。因此,講此文是出自於秦漢時期儒家修訂的作品,這一點還是比較可靠的。《大學》之文,言簡意賅,綱目明晰,教義深刻,名冠“四書”之首,是中國古代闡釋道德文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大學》之篇,經過北宋程顥、程頤的鼎力尊崇,後又經南宋朱熹作《大學章句》編輯,最終與《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在經歷宋、元以後,《大學》就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道德人文教育理論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三綱要
《大學》中提出了“三綱領”和“八條目”,強調道德修養、修心煉己是治理人心和德治社會的前提。修心煉己、實踐道德的目的,是為了以德治國,使天下太平安定,使民族復歸於道德社會的狀態。
《大學》之論,意在說明,惟有“以德治心”才是修身齊家,進而治國平天下的根本方略。在以“人治為主導、刑治為輔助”的歷史時期中,國家的安定和天下的太平,在根本環節上,取決於國家領導和社會每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修心煉己與治國平天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協調性。
《大學》開篇即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親民、至善,這三點就是《大學》的“三綱領”。“明明德”三字,既是三綱領的基石,也是整篇《大學》的靈魂。對於“明明德”的解析,自古以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所以正確地解讀“明明德”就成為學習《大學》、讀懂《大學》的關鍵所在。解析“明明德”最好的答案,就在“萬經之王”的《德道經》之中。
大學之道:上乘的學問,是引領人們修養德性復歸於道的理論和方法。簡而言之,就是教人“知書達禮”的理論和方法。知書,就是“為智日增”(《老子德道經》),學習和掌握前賢以及聖人之“書”,將他們修心煉己、克己復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和方法全面吸收掌握,轉化成為自己的智慧。從而淨化和升華心靈的德性品格,達到心中的禮德放出光明,既照亮自己的道德人生之路,同時此光明能量也能作用於家國和民族。正如《老子德道經》所言:“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禮,這一字意在古代具有雙重結構性,它既指心中禮德的能量品格性,又包含人們行為準則的禮儀。這裡的“達禮”,是指心靈的德性、修養火德達到一種心中的禮德明亮、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的真實德性修養狀態。
明明德
教育理論的靈魂是道德,做學問的關鍵,就在於對德的認識,也就是一個“明”字。這裡連用兩個“明”字,闡釋對德的認識和德對於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個“明”字,是指在理論和方法上要掌握和實踐德道修養,徹底和全面地明白修養德道的理論和方法。第二個“明”字,是具體地指明這個德的關鍵屬性和應當達到的狀態。什麼明?心明!禮德明亮,心中要光明,既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能用此光明幫助別人造福於社會,這才是真正的學問。這個真學問首先要能夠明德,用心光朗照自己的身國,掌握和具備完整的德心德性,五德皆備,無一或缺。明,是指太陽和月亮的光明,要學習太陽無私地自燃,為萬物照明;學習月亮無欲地返照,為萬物照明鏡。能夠做到“明”的關鍵,是要像太陽和月亮那樣無私無欲,奉獻能量不求回報。人能做到無私無欲,則必然會心明而釋放出無量光明!
明德,首先要識德和知德,了解德的成分和組成,如此才能修德守德行德。德,從字義而解:德,由眾生(彳)、十、四、一、心等字共同組成。其意為:一心為眾生做到十種善行,恪守四項行為準則,這就是德的字義,而且這僅是德的品格性。德,除了品格性之外,還具有能量物質性。著名的《黃帝內經》中說:“天炁,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這也就是說,道依德顯,而德又以炁的物質方式,呈能量性存在於宇宙時間和空間之中。德即是炁,炁即是德,炁就是清淨光明的德性能量。
《黃帝內經》還說:“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傳統中醫學認為:人的生命,是性與命結合的雙重結構。這段話所揭示的就是:天德之炁養神,地谷之氣養形。這也就是說道的德能,以炁的物質方式,營養、滋養著人們的精神系統、性體系統,也就是靈魂系統。而地上的五穀雜糧等有形食物的氣,所滋養的是我們的形體,也就是肉身。德的能量在體內流動和食物所轉化的氣在體內相搏(註:薄,古通搏,相互激盪之意),因而使生命具有活力。
老子也曾經深刻地指出,對於普通人而言:“天食人以五炁從鼻入,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這也就是說天上的五種德性的不可見、不可觀的炁,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這五種道的德性能量,滋養著我們的精神和靈魂,支撐著體內眾生(靈魂系統)的工作。我們體內的眾生,就是依賴於這五種德性的能量,才能正常地在體內擔負起生命活力的各項工作。離開這些五德能量“炁”的滋養,我們性命兩大系統中的性體系統,也就無法正常地在體內工作,生命的健康和旺盛的活力也就難以維持。大地種植所產生的五穀,各類可供口腔消化道進人體的五味有形物質,只能營養人體的命體這一有形軀殼系統。只有五德之炁和五味之氣,同時充足地營養人體的性和命這兩大系統,人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健康心身。
道所產生的五種德性能量,常人主要是經鼻孔通過呼吸系統引入體內。但是對道德修養實踐者而言,如果將命體上的穴位門窗都打開,經絡通道疏通,也就能充分地增強五德之炁進入體內的途徑,能夠更多地吸收天德之炁,進入體內給體內的眾生傳輸補充能量,使它們處於富營養狀態。現代人由於離道失德日久年深,無法觀察到道德能量的五炁,對性命中性體系統的生理作用,將道德的德性虛無化,不能認識德的能量和營養作用。片面追求可見的物質享受,認假作真,本末倒置,只知以物養命,不識以德養性。盲目追逐“有之以為利”,忽視甚至忘卻了生命的真主人是性體系統,因而造成性與命和諧統一的陰陽失衡,導致疾病叢生,疑難雜症蜂起,社會犯罪率居高不下,整個世界災難重重。人們盲目地追求物質利益,私心欲望沒有遏制地膨脹擴張,使體內的道德能量日趨下降,私慾利己的個性張揚,陰我心神毫無道德制約。人們只知命不識性,人心的道德觀,已經下滑到信德不存的最後底線。心靈道德的沙漠化,已經發展到了極其危險的境地,這是人類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也是《大學》中“明明德”的真意所在。
親民
三綱領中的第二綱領是“在親民”。《說文》中說:“親,至也。從見,親聲,字亦作儭。”僅從親字分析而言,親有愛、近、準確、真切等義。親在此所指的,是仁愛,慈愛,博愛。親生於仁德,只有具備仁德的人,才能生出親愛之心。修持仁德,是親愛、親近眾生的基礎。民,《說文》中說:“眾萌也”。從古文之象,民也就是眾生,不分貴賤善惡的民眾。由於修身如治國,民,就分為身國中的眾生和身國外的所有眾生。修身的實質,就是用仁德關愛體內身國中的眾生,用道之五德能量營養轉化以及再造身國中的眾生。大學之道“在親民”的這一綱領,其實質,就是對身國和社會眾生民眾的仁德。具備仁德才能愛民而親近民眾,從而達到以德相治的目的。
這個“親”字,在《大學傳》十章的第二章引用了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這裡又將“親”作為“新”,其中有雙重含義。如何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要親近、了解、掌握眾生心,實現眾生心,在內部修持上,要有一種敢於否定自己、敢於告別過去,敢於建立新的理念,明白所有昨日皆非。每日保持靜心的狀態,革除自己身中、心中所有的私心、慾念,改正稟性中的錯誤習性。這樣才能保持“日日新,又日新”。敢於否定已經逝去的每一天,而以一種全新的姿態,以道德的心態,去迎接每一個“新”的一天。敢於非,敢肯定過去之非,從而迎接新的更加符合道德的每一個新的一天。私慾不除,慈悲不生,仁愛難立,親民空亡。只有明其心,這樣才能“親民”。在眾生與己皆一體、人我無分別的心態下,才能真正去了解眾生,理解眾生,認識眾生,而關愛眾生,將自己的慈愛、仁愛、博愛布施給眾生,才能獲得更好的信息反饋,使自己的道德修養水平得到提升,使仁德之炁更加升華,禮德之心更加明亮。
“親民”的“民”字,《說文》曰:“民,眾萌也”。從古文之象,是描述小草發芽初生之象,古人用象義來描述,不分貴賤,不取善惡,沒有區別。簡要地說:“民”,也就是眾生,就是社會眾生,萬物眾生。修身就像治國一樣,“民”分為身國內的眾生和身國外的眾生兩大類。身內的眾生是誰?就是指性體系統內的眾生。修身的實質,就是用仁德去關愛、滋養體內的眾生,這是修身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
大學之道“在親民”這一綱領的實質,首先要用於修身。用道之五德能量營養、轉化、再造身國中的眾生。修身,就是在自己內環境的道德實踐,在自己身國內的性體系統中,如何去“親民”?如何去做“新民”?如何再造體內的眾生?如何供給體內眾生更好的精神食糧?不要用私心、慾念、貪慾,障礙了體內性體系統獲得五德精神食糧的道路。
如何將“其命惟新”實踐、落實在身國中所有的性體系統,使性體系統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能為身內的各個器官,進行忠實而有效的工作?如何減少損耗體內元精之庫的倉儲能量呢?如何把握好“親民”、“新民”?如果能在煉己修身、煉己修心的階段里,能很好地修養德性,完善仁德,德能累厚,就能實現“親民”,從而達到“新民”的效果。如果不能完成修身,體內的眾生便不能安居樂業,身體就會被疾病所折磨,命運被坎坷所困惑。因為自身缺乏五德能量,難以支撐體內眾生的正常工作,那是因為沒有完成修身的過程。所以,要想達到良好的“親民”狀態,就需要在煉己修身這一階段,首先達到“親民”和“新民”,使體內的眾生煥然一新。
要革除身國中被世俗所蒙蔽的狀態,清除不明道德的現象,使五德能量充滿身國,使體內的性命組織結構,再造成為符合五德之性的品格狀態。身中的“鑿戶牖以為室”,要按照五德的標準去認真完成。“當其無,有室之用”,使這些室中性體系統的眾生,都能安居樂業,為整個身國良好地工作。要建設完善這些室,使體內倉庫儲蓄的德行能量,減少損耗,又能不斷補充新鮮的更高質量的五德之炁,提供給體內的眾生,從而更進一步地再造體內眾生,達到“作新民”的狀態。要對“其命惟新”進行正確的解讀,並結合性命兩大系統,進行真實不虛地實踐。
止於至善
“止於至善”,是三綱領中的第三綱。《說文》曰:“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止,有根基、達到之義,大學之道的基礎和根基,就是修養至善。何為至善?大公無私,仁愛眾生,唯德是行的十種品行就是至善。至善,也就是老子《德道經》所闡釋的上善。其根本是指心修十善之心,要求修養德道者,一心一意去實踐並且做到十善的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這十善心都是上善的基本元素,是禮德的基本成分,其內部所蘊含的,就是以禮德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十善的實踐,還必須運用修心的四則加以規範,這四則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行。這四則是指修心的四項基本原則,禮即心,心含禮德,十善四則即是禮德之所在,也就是至善。《大學傳》還指出:“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這些所列出的五個“止”的真意,都是指出其基礎和根本在於仁德、忠敬、孝恭、慈愛、誠信等德性。
至善與親民的根本,就是修德行德,是明德的展開和真實實踐,是從“下德不失德”向仁德、義德、禮德這三種基本德性的培養、積累、升華,復返上德,從而帶動信德和智德等五德全面提升和鞏固,真正達到明德的實踐過程。
八條目
《大學》還指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在這段闡述中,其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德道修養漸進和深化過程,成為實踐德道的次第和系統論。被後世學者稱之為《大學》的“八條目”,這些實踐的次第也就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八條目”的中心環節,就是修身,修心煉己。“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身,在此即指生命,用五德全面再造性命兩大系統,就是修身。教育的目的和培養目標及方法,在《大學》中反覆強調的就是每個人身國內的道德修養。
格物
在八條目之中,“格物”和“致知”又是其中的基礎。格物,也就是老子《德道經》聖人之治方法論中的“觀之於物而知身”。觀察道以德而顯化,德能化生長養萬物,萬物生長成滅的根本變化規律,用此普遍自然法則指導修身,就是格物。
八條目最基礎的內容,就是格物。這個“格物”非常重要。什麼叫“格物”?首先要把這個“物”弄通。因為“格物”和“致知”,是一個互相關聯的基礎。如果不能“格物”,也就難以“致知”。“格物”,也就是老子《德道經》里介紹的一系列聖人之治方法論中的“觀之於物而知身”。這個“格”字,《說文》里說:格,就像很高的樹上比較長的枝條,就稱之為“格”。再引申開來,有窗格、隔架這兩個意思,實際上也帶有規範之義。《說文》里所解的“格”字,含有比較明顯的“從一般當中突出”的意思,因為它是從很高的樹枝條引申出來的含義,也就是說是在一般規律中更為突出的規律,或者說是方法,就稱之為“格”。
老子《德道經》里的“觀之於物而知身”,也就是“格物”,是一個“格”的過程。我們要用潛意識的思想,也就是帶慧性的思想來觀察事物,觀察萬物,去格這個物,就稱之為“格物”。如果不突出地啟動意識、思識當中的靈感思維,一種隱顯同觀的覺悟,那就體現不出“格”的韻味。這個“格”,就是要求我們要超越普通思維,用自己的慧性、靈感思維去觀察萬物,用心靈感格萬物,感而遂通,這樣才能標準地達到格物,也才能達到“致知”。否則只用一雙濁眼去看萬物,很難看出其中的名堂。比如說,任何物體都有顯性的物質結構,也有隱性的物質結構,如果沒有靈感,沒有慧性思維,沒有超出六識的認識論,就很難把握住這個“無”,就會像《德道經》所講的“有之以為利”。只注意到它的“有”,而觀察不到它的“無”,那怎么能稱之為“格物”呢?也不可能達到下一步的致知——真正的知道!要在理論上達到升華,要實現真實不虛的格物,就要反覆地研究和實踐老子《德道經》。在這部經里,談到了萬物的特性、特點,萬物的雙重結構性、能量體現性,牢牢地把握住了萬物的“有”和“無”。只要掌握了這些理論和方法,這個“格物”也就全面和準確了。
要將我們的思維升華、升華、再升華,升華到道德的認識觀上,從而洞穿萬物。萬物都是道德的生化,德的長養。要實現“格物”,掌握了這個根本性的原則,就不會偏離正道,就能認識全面,更符合唯物辯證法。要懂得德的能量演化規律,德能演化成為物器,作為德的載體,與德性相結合,和內在的德性能量、五德能量、金木水火土這五種能量的綜合;但又相互制約,相互激盪,相互克制,相互反克等等特性,從而演變成為萬千的大世界。五德的能量,扮演著長養萬物的角色。能夠破這個謎,掌握這裡面的理性認識,觀察其中的變化契機,那就是準確的“格物”,就是把握了萬物生長成滅的根本變化規律。並且也就會自覺地利用這種法則,運用五德的能量、金木水火土的能量,來規範和指導自己修身,這就是一種“格物”。
“格”這個“物”,既要注意肉眼可見的萬物,同時也要注意肉眼不可見的“三元”領域中那個“物元”之物。那個“物”也要把握住,因為那個“物”無形而有質,雖然其中沒有肉眼可見的物形,但能夠感受到它的質性存在;或者在體之於身的時候,就能體會到這個物的客觀存在,就像我們“觀之物而體之於身”一樣,觀察一個樹木,發現它也有淋巴管道,也有血液。其中的液體流動,雖然不叫血,但卻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返觀自己的身體,有血管結構,有經絡結構。血管里流的是能見之物,經絡里流的是不可見之物,也就是質元的炁。這就是一隱一顯謂之道,一隱一顯謂之生命。為什麼我們對人體生命要提到一個性體系統,又提到一個命體系統?就是因為人體生命具有雙重結構。萬物都具有雙重結構性:既有肉眼可見的生命體結構,也有受現代物理所局限、但確是超物理現象的生命存在。這樣才能把握住認識萬物的真諦。你看多少人對肉眼不可見的物質能量存在視之不見,充耳不聞。它明明客觀地存在著,由於人們未能“格物”,所以就不能認識它,不能主動去實踐它、把握它。
現代的醫學和健康理論,不都是這樣嗎?這幾百年、幾千年,人類社會可以說進入了一個很大的誤區,拚命地在“有之以為利”的領域裡進行研究,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從來不肯跨越太極圖中央太極弦的障礙,大膽地邁到太極圖的“黑”裡面去把握其中的“無”。但是,老子說得很明白喲!那個“無之以為用”,她能夠產生大千世界,也能反饋到“有之以為利”的空間。
當然也有很多迷信的人,還是挺積極的。聽說春節有很多寺廟裡,很多人都不惜大本錢去上香。為什麼呢?求菩薩!求菩薩賜金銀財寶,賜發財,求順利!有的當官的,不惜一擲幾十萬金去買一個上頭香。看起來他很重視那個“無之以為用”,但是真的重視了嗎?也不見得。要真正從心裡整體地把握“道生一”,掌握“一”化生出來的陰陽雙重結構在人心身上的具體體現,在內環境重視自己的性體系統,而不是單純地、片面地、孤獨地只重視命體系統,這才是科學的格物、整體的格物。把握住這兩者之間的整體結合關係,掌握好這種雙重結構的複合生命體,這是格物的關鍵所在。沒有這種格物的理論升華,也就很難致知!
自上古時代以至唐朝、宋朝時期,社會上很多人——無論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只要有點文化的,他們都有一個習慣,喜歡打坐。在日本,現在還保留著唐代傳過去的風俗——席地而坐。那時候主要採用的是一種跪姿——跪著的姿勢。為什麼?就是要減輕下肢的血流量,使下肢的氣血能夠進入腹腔、胸腔、大腦。從“有之以為利”這個角度來說,就是為了增加穿越大腦的血液循環量。從“無之以為用”這個方面看,這個姿勢有利於進入靜的狀態,從而達到窺測自身命體這個“物”裡面到底是什麼樣的結構,了解自己的生命,了解自己的身體,了解生命的雙重結構特點,分析自身的五德狀態,從而達到一種知己。這也是一種“格物”。
觀察自然界的物也同樣。不是有很多故事嗎?動物都有反哺的天性,人類難道要把這種孝道拋棄掉嗎?在觀之於物的過程中,去感悟我們哪些方面還像個人,哪些方面已經不像人了,跟動物沒有兩樣,跟野獸沒有差別了。動物學家研究過,狼群里狼與狼之間從來不會相互爭奪到口的食物。但是人類現在連這些狼都不如呀?打家劫舍,坑蒙拐騙,無惡不作,不是連豺狼都不如了嗎?所以說“觀之於物”去格物,就能返照自己的心身,去思量自身道德的缺如,知道如何去修德。
這個格物,方方面面都可以觀察,都可以拓展開來。無論是小羊、還是小牛,剛生下來的時候,它為什麼都是跪著?雛鳥當媽媽把它餵大了,當它能捕捉小蟲子的時候,它為什麼要捉蟲子回來餵母親呢!很多自然現象、動物之象、植物之象,都反映出了一種自然的品德。這種品德,也是我們人類本來具有,但是人類把他丟失了,而動物卻沒有丟失。例如這次南亞的大海嘯災難,為什麼斯里蘭卡一個天然動物園裡的動物卻安然無恙,人卻死了二萬多?還不是因為動物沒有丟失這種品性品德、而得自然之助嗎?由於人類已經把天然品德丟得乾乾淨淨,所以就不能格物,不能感應到這種危難的來臨。通過這些事例,不是就找到了人類德性方面的差距了嗎?不也就看到了人類修養道德的必要性了嗎?關鍵是人們是否重視這個格物,掌握這個格物,並且正確地實現格物。
要格物,就需要隱顯同觀、陰陽同視,不要犯偏執的錯誤,要執中去觀。這樣“觀之於物”,才能真正知道這個身命為什麼生存?如何生存?不單單只從解剖學上、生理學上去了解,而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太極的白境,達到太極的黑境當中,整體地把握太極這個大大的圓。這一隱一顯、一陰一陽,整體把握住了,就是正確在格物。
致知
《說文》曰:“致,送詣也。”全面而系統地用“格物”所獲的理論和方法,建立正確的道德人生觀,規範意識思維,確立以道德為準則的正知、正見、正識,達到以“知善明德”為基礎的“理通法隨”。如《易•象下傳》所言:“君子以致命遂志。”致知而致命,以道德修身,達到和實現德治心身性命的高尚志願。
誠意
誠,《說文》曰:“誠,信也。”誠,是道德修養具備深厚信德的一種表現,也就是用誠信道德的心來規範意識行為。人體內八識中,意識系統指揮著眼耳鼻舌身五顯根,這五顯根的活動,是否符合道德,取決於後天意識是否誠信道德,對五德是否真實地在理論上和方法上認同和信守,是否願意將意和眼耳鼻舌身全部交給道德進行再造。始終如一、表里如一地用道德規範意識活動和一切行為,就是“誠意”。不自欺心,慎獨意行。在與別人相處時是這樣,在獨處時也應該是這樣。內心如此,表現於外更是如此。“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只有具備真信、至信、堅信道德的人,才能達到合符要求的誠意。而信德是否能夠豐厚,又與心中的禮德是否明亮直接相關,火德生土德。誠意,是否能夠生成和穩定,一方面要看“致知”這個理論認識基礎是否達至“正知”狀態,還要同時把握住“正心”的修持,才能確保誠意的生成和穩定。
正心
何為正心?正心,首先要明白心的內涵,這裡所講的心,不是解剖學上的心臟,而是心臟的場性。《黃帝內經•靈樞•邪客》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髒堅固,邪弗能容也。”《靈樞•天年》曰:“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靈樞•九針論》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也。”聖人之治方法論中,解析心中含有意識、思識、無為識三種識性。其中的意識,就是後天逐步形成的、並未完全符合德性的陰我心識。所謂“正心”,就是要求用德性糾正、改造意識中不符合道德人生觀的部分,使人確立正識正見,將私心和欲望調整到符合德性規範允許的閾值之內。用禮德的要求修持心性,達到心地光明磊落,坦蕩無私。使意識陰我心,服從於以火德為主導的思識,服從陽我心思識的領導和管理,不僭權,不越軌,保持正見正覺,不離道德規範,就是正心。誠意,是正心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尊道貴德的誠意信念,也就無法真實地完成正心。心,是一身的君主,意識屬於後天智性,難以全面合德,思識則屬於先天慧性,與德性具有良好的親和力。所以扶持和確立思識陽我心在心中的主導性地位,用道德修心、正心是修身的關鍵。
修身
前面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次第,是修身的基礎。道德學問的基礎目的,就是實現修身和完成心身向合符德性的全面轉換,形成道德人生觀和道德處世理念。修身,是在以德性陽我思識心為“心君”的統帥下,全面而系統地展開德化意識和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在生活實踐中改造和根除不符合德性的稟性、習性,用五德全麵塑造心與身,完成身國中的“聖人之治”。使道德修養達到完善的境界,也就是以禮德為主導而全面展開仁德、義德、信德、智德的修持與實踐,使身國全面地處於德治的狀態。這也就是《大學》里所講的培養人的最高要求。只有完成好這一步的德治其身,才能德朗其內,明照身外,以德服人。從而實現齊家、治國以及平天下。
齊家
齊,有一致,同等,平整之義。齊家,就是用德行影響、感化和轉化自己的家庭。從而使整個家庭的成員都以自己為榜樣,隨同自己一起立德修身,建立道德人生觀,從而共同建設道德人家。古人云:“道德人家福澤長”,道德之家中必有道德修身之人。心中禮德的真正明亮,不僅能改變自己的人生,而且也能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和改變身邊的人和整個家庭。如果能在以身作則為基礎的前提下,對家人進行道德教育,使全家都能尊道貴德,以德修身,全家人都達到一致的、同等的道德人生修養狀態和境界,就是齊家之義。
治國
治,本義為水名,引伸開來則有管理、整理、調節之義。修身如治國,治國如修身。沒有修身的基礎,則無法正確地治國。我國歷史是一部道德文化史,在“治國”的方略中,歷史上曾經經歷了道治、德治、仁治以及“智治為主導、刑治為輔助”的不同歷史階段。《大學》之書形成的年代,正是整個社會從仁治逐步喪失,而“智治為主、刑治為輔”管理社會的方式逐步興起形成的時代。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它的形成,是整個社會逐步離道失德、喪仁棄義、禮德無法維持的必然結果。以“文功武治”為手段的霸治,也就應運而生,這種智治的出現,由於人的心身沒有仁德、義德、禮德的規範,人性不全。後天意識中的私心和貪慾滋長,統治者唯以人的後天智識為用,法律律人而不律己,因而帶給人民的是長期的苦難和社會的不穩定。正如《大學》中所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是治國的前提和必修課。不以德修身,則難以肩負治國的使命。
《大學》中所闡述的治國,應當是一種以德治為主體、法治為輔助、智治為套用的治國模式,在德治己心和民心的堅實基礎上,以法治為制約,使人的智慧型合符德性,從而恢復國家的仁治狀態,在此基礎上返歸於德治社會和道治社會的最高境界。
平天下
平字,古意是由一個“於”字和“八”字共同組成。“於”字,是當炁的運行受到阻礙、但能越過障礙的意思;“八”,是炁流自動分開的意思。炁自然地散聚越過障礙,那么也就使事物的變化自然平和舒順。當國家管理者本身處於德治其身的狀態時,並且用德治同時管理天下時,才能使天下太平舒順,易於管理。道的德能,可以超越任何障礙深入民心和社會各個領域、各個階層。道蒞天下,民心自化。只要德治天下,就必然會出現“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德道經》)一樣的輕鬆、平順、自然。
德平天下,長治久安,民心歸德,盛世太平。這是上乘學問和教育理論培養人才應當實現的最終目標。
作者簡介
熊春錦,1948年生,湖北麻城人。現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業模式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德慧智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教育部戰略研究培育基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經濟與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總顧問。2009年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工程”授予“中華國學公益形象大使”稱號。2014年,先後被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分會等機構主辦的第十一屆教育家大會、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的2014中國教育家年會授予“教育創新先進個人”和“2014年度中國教育領袖人物”榮譽稱號。
主要著作:帛書《周易》、《老子·德道經(熊春錦校注)》、《德道經九宮版》、帛書《黃帝四經九宮版》、《黃帝四經》(注音版)、《黃帝內經》、簡帛《五行經》釋解、《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信》、《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智》、《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禮》、《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要略》、《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夏》、《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秋》、《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冬》、《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全四冊)》、《東方治理學》、《中華國學道德根》、《國學道德經典導讀》、《道德復興論修身》、《道德教育貴修身》、《德慧智慧性圖文思維教育》、《龍文化的文明與教育》、《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道醫學》、《太極修身》、《幼兒教育概論》等專著,以及《黃帝四經·道法》、《道德經老子思想在當代DVD》、《五德益智養生》等音像作品。
主編著作:《德道行天下》(叢書)、《德慧智經典誦讀教材》(上下冊)、《小篆入門指導》、《國小經典讀本6+1》、《德慧智經典誦讀操作指導手冊》、《德慧智教育輔導答疑彙編》、《中華德慧智教育-方法與實例彙編》、《中華德慧智教育·國學經典讀本》、《中華德慧智經典楷篆對照本》,《慧性圖文畫冊》、《幼兒經典誦讀教師用書》、《幼兒徒手操I 》、《甲骨文慧畫·詩詞篇 》、《中醫藥文化與健康 》中華德慧智教育經典讀本系列等。
圖書目錄
大學全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詩》云:“瞻彼淇澳(音郁),菉(綠)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云:“於戲(嗚呼)!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音烏)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憤怒),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僻)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fèn敗壞)事,一人定國。
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tè差錯),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xié)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lù羞辱)矣。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災)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第一章
《康誥》曰:“克明德。”《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右傳之首章,釋明明德。]
第二章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右傳之二章,釋新民。]
第三章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諼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諼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右傳之三章,釋止於至善。]
第四章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右傳之三章,釋本末。]
第五章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右傳之五章,蓋釋格物、致知之義,而今亡矣。閒嘗竊取程子之意,以補之,曰:“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第六章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右傳之六章,釋誠意。]
第七章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右傳之七章,釋正心修身。]
第八章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右傳之八章,釋修身齊家。]
第九章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右傳之九章,釋齊家治國。]
第十章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 。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 。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